第201章 普渡寺
作者:绿蚁紫檀      更新:2023-07-02 01:12      字数:3254
  “怎么回事,说清楚”老公爷猛地站了起来,忽的感觉有些头晕,忙用手扶住了旁边的桌子。féisu小厮慌慌张张的跑进来跪下,急急道:“回老爷,不知道大少爷是从哪儿知道的消息,当时就发作起来,门房上拦都没拦住,只得赶快派了几个人跟着,现在怕是已经快到城西了。”谢氏只听得脑子发懵,看到那小厮是赵管事平常甚为倚重信任的才略略定了心。“这个混账东西”老公爷火冒三丈,狠狠一拍桌子,顺手将桌上一个黄地儿粉彩缠枝花卉的五福盖碗扫了下去,里头不知道是谁送来的爱心炖汤和着碎瓷洒了一地,一片狼藉。“如此冲动无知,哪里像我们老程家的种。”老公爷气咻咻的又骂了一句,这才颇为头疼的坐下,但愿能来得及追上才好,不然的话又是一番麻烦。谢氏想劝又实在是找不到话说,只得长长叹了一声,打发人再下去探听消息。等到赵管事一脸便秘样的过来回话,听到“实在赶不及”,老公爷和谢氏才无奈的对视一眼,苦笑着摇头。思谦堂里。神情恍惚的程思义直挺挺地跪在地上,完美的诠释着两眼呆滞,目光无神的标准动作。老公爷指着程思义的手抖啊抖的,不知道要如何表达心里的愤怒,一甩袖子,冷哼着坐下了。“你个孽障”谢氏的眼中也全是失望和责备。一片静默中,程思义忽然木木的开口,“孙儿只是想知道是不是季氏做的。”双手很是疲惫的捂住了脸。“想知道哼,就为你一个人想知道,就要累得你祖父祖母提心吊胆,累得家族惹上麻烦”老公爷越想越气,忍不住又是一拍桌子,斥道:“你那些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从小就教导你,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儿女之事比起家族算得了什么”“为了个区区一个路上捡的姨娘,你就敢如此忤逆不孝,要是再过些时候还不得”谢氏见状不对,赶紧打断,“行了,闹都闹出来了,多说无益,还是赶紧商量对策为妥。”说话间,程巽功也从外面被匆匆喊了回来,面色复杂的看了长子一眼,道:“人已经给带回府里了不过街上看到的人不少,怕是掩盖不住。”老公爷一听就明白了,若说只是骑马跑到城西民宅去闹腾打人便也罢了,可偏偏程思义以前纨绔顽劣,族塾不好好念,整日随着一帮京城勋贵子弟跑马斗鸡,那张脸怕还是不少京中百姓的噩梦,估计早被认出来了。一旦闻到了风声,京中那些人精似地老狐狸哪里还不能寻到蛛丝马迹老公爷皱紧了眉头,他风风雨雨这么多多年过来,所依仗的除了果决,就是谨慎二字,今日倒是给自己的孙子绊了一下“把大少爷送回房去,没有我的允许不得出房门一步。”派人将程思义软禁起来,老公爷深吸一口气,吩咐道:“服侍我换衣裳,我要亲自去宫里一趟”皇上对老公爷的求见有些惊讶,这为国公爷可向来是能不往宫中走就不往宫中走的人,平日里也几乎是万事不管,怎么今儿还主动求见了“请进来罢。”将手上的折子放下,又揉了揉酸疼干涩的眼睛,年轻的皇帝沉声吩咐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老公爷免礼。”皇上笑眯眯的命人赐坐。老公爷却是连连推辞,“老臣惶恐,此番是向皇上请罪来了。”皇上端茶轻啜的动作停了一下,神色不变,笑道:“请罪这又从何说起啊。”“想必皇上也知道,前些日子臣之次子已经与您说过那事。”老公爷很是恭敬地弓着腰,沉痛道:“得皇上吩咐,不去扰靖王爷安宁,但是如今又出变故,老臣忧心如焚,又不知如何是好,还是来求皇上定夺。”老臣们说话总是如此,皇上听得都累,伸出一只手撑着下巴,看老公爷摇晃着头,一字一句背书似地念出来,颇觉喜感。他是知道普渡寺中的那个皇叔的,年幼的时候还有些敬佩他竟然可以忍受不吃肉的日子;再大一些,等到母妃赏下第一个“贴身服侍”的宫女,他对十三皇叔可不就是敬佩那么简单了十四岁就入庙清修,要是有需要怎么办不过也没投入多少心力去查这种问题。父皇晚年的时候,信佛信的厉害,恨不得立马就能皈依佛门,获得长生。而在他眼中,佛教只是很好的统治工具,能引导百姓做善事,积功德,归顺民心省去朝廷不少麻烦事。只要十三皇叔能够安心待在普渡寺,他才不管那些需求要怎么解决呢。所以即便是听得程巽勋说的那些事,他也懒得理会。“今日凑巧弄清楚了一些事”老公爷抬头看了眼皇上略带敷衍的神色,重又躬下身去,掩住了眼底一闪而过的精光。“抓住了两个贼人后,审问之下居然得出一个消息,幕后指使之人势力不小,居然将京中大小混混,痞子无赖收归囊中,控制得宜,平常就就放任他们隐没在百姓之中,若有吩咐却是一呼百应,乃是里头说一不二的人物。”顿了片刻,又道:“如果就是如此,那便也罢了,根本不需要惊扰圣上,只是据臣调查,那指使之人居然还是普渡寺的一个俗家弟子,论辈分乃是靖王爷的师侄更有甚者,此人还常常出入京中勋贵世家,与不少家主关系匪浅,光是臣查到明面上的就有郑允郑大人,晏怀诚晏大人”这几个人官位只是中等偏上,不过放在一起却很容易摸出规律都是亲近蒋家五皇子一党的部分官员。皇上脸上的笑意渐渐淡了下去,直至消失不见。“可否属实”老公爷心中一紧,背上都缓缓渗出了汗水,暗道厉害,新皇虽年轻,可这皇威却当真不弱。“老臣竭尽所能,却只能查到这么多,实在是愧对皇恩。”意思是属实,但却没有明确说出来。这种似是而非东西本来就没有什么证据可言,只要皇上起了疑心便足矣。再说了,这世道,要想在京中吃得开,办事容易,哪处不需要送礼打点老公爷垂首退出御书房,摸了摸袖子里的密诏,微微一笑。所幸这位连爷以前境界太低,还不在自己能看得上眼的范围内,可真是半点牵扯都没有,倒也干净。回府后,老公爷立即招了两个儿子在外书房议事。谢氏听得杨妈妈回报,面色不变,只停下了手中的佛珠,命人把大少爷身边伺候的丫鬟、婆子都喊来问话。杨妈妈拿根银簪子拨弄着手炉里的炭火,又捧在手里试了试,这才递给了谢氏,“老太太,直接问大少爷不行么省的这般烦扰您这几日晚上都没有睡好,奴婢让丫鬟铺了床,歇一会子吧。”“不把那些个心里有鬼的东西都挖出来,我怎么睡得着义哥儿的性子你还不清楚,这会儿肯定迷迷瞪瞪的,能问出来个什么东西”谢氏接过手炉,恨声道:“明明就吩咐不准说出去,到底是哪个不知死活的东西在义哥儿面前透了口风,弄出这么多麻烦出来。”杨妈妈搓了搓手,板着指头数道:“没什么旁的人知道啊,除了主子们外,只有奴婢、赵管事还有跟着去的几个小厮知晓。”她连连保证,“奴婢一直跟着老太太的,中途离开过两次 ,一次是去厨下看药熬的怎样了,还有一次就是小佛堂的檀香快用完了,奴婢就去库房给您取了些先前厨房里的桂香瞧见了,还和奴婢说话来着,第二次”“好了好了。”谢氏又是好笑又是好气,这妈妈跟了她许多年了,舒坦日子也过了不少,倒还是以前那憨脾气“你这脾气什么时候才能改改。”谢氏没好气道,见众人已经侯在了门外,便命丫鬟婆子一个个走进,问起话来。已经快到戌时,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最后一抹夕阳把它的残金悉数倾倒在殿上的琉璃瓦上,宛如镀金,最后的绚烂般的令人眩晕生痴。普渡寺中仍是香烟缭绕,梵音阵阵,数不清长明灯里满满都是亮汪汪的灯油,将斗拱交错的高大殿宇,富丽堂皇的高悬金匾衬得越发绚丽夺目,一派盛世之象。临近闭寺,香客渐疏,当天色完全昏暗下来的时候,山门微摇,缓缓闭合。穿着衲衣的僧人则忙碌着开始打扫寺院,然后又师傅们领着,聚集在大殿里做晚课,念完佛说阿弥陀经、往生咒和礼佛大忏悔文之后,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除了安详的念佛和木鱼声外,再没有其余动静。这时,寺后几个黑影忽的从院墙外翻腾而过,警惕的四下扫视了一番,迅速的一个翻滚,便四下散开,隐没在了沉沉黑暗之中。小半个时辰后又陆续回到了墙边,几目相对,眼中尽是震惊。领头的人将悄悄将门打开门外一大片黑黝黝的暗影居然一齐动了起来,脚上已经裹了绒布,半点声音都不闻,皆敏捷有序的跟着进去。顺着早已探好的路,众人来到了重重殿宇后的一处幽僻院子,包围好门窗之后,一人拿刀挑开主屋的门栓,破门而入,,gd180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