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节
作者:飞天酥鱼      更新:2023-07-01 15:15      字数:4025
  徐指导哈哈一笑,拍拍他肩膀,“小陈这样才对嘛,有点要当队长的意思了。”22号晚上9点15分,当中国队众人走出通道的时候,全场的观众就沸腾了,满场都是小国旗飞舞,陈焕之跟大家一起微笑着冲看台招招手,然后扯住了其他人,“一会儿喊‘接’的时候大点声,否则真有可能听不见。”然后上道,她们最后击了一次掌,齐声大喊“加油!”,苏圆圆开始调整起跑器,其他人跑到自己的位置开始量步点。“冯指导,您能分析一下今天比赛的形式吗?”直播间里的沈文斌问今天的解说嘉宾冯主任,他除了是田管中心副主任,同时也是田径队总教练。“当然。首先是牙买加队,这个实力强大无可置疑,百米的金牌当然是我们陈焕之的,但是二三四名全是牙买加队的,第五第六是美国队,美国队既然没有进决赛,那可以说冠军十有八九就是牙买加队了。”“然后就是我们了,预赛成绩排在第二名,42秒71。”冯主任停了一下,决定还是把评价压一压,陈焕之得了百米金牌整个田径队就提前完成任务了,接力虽然现在看起来比较有希望,但也不能真说出来给自己找事儿。“这个跟以前相比进步很大,有一个原因就是最近几个月、尤其是这次奥运会上陈焕之她的个人百米成绩进步非常快,但是接力嘛集体项目,主要决定因素还是整体实力和交接棒环节,所以我们之前一直在打磨这个交接棒,现在已经做到很熟练了、每一个棒次之间几乎都已经把用时压缩到了最短。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的心态和传统强队不同,我们把每一场比赛都当做决赛来跑,始终全力以赴。但是你看像俄罗斯和比利时她们,预赛就不会拿出100%的实力。”沈文斌心领神会地接话,“所以说虽然我们的预赛成绩排名很靠前,但是我们的实力跟传统强队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冯主任给他的捧哏点赞,“是,说的没错。你比如说预赛排第三的俄罗斯队,它的成绩是42秒87,俄罗斯在欧洲一直属于田径各个项目都比较强大,它4x100也是这样,各个选手的实力非常平均,可能都不是特别强,跟陈焕之啦、跟牙买加和美国队的个人实力都没的比,也没有进百米决赛的选手,但她整体实力强而且交接棒也比较顺畅,所以其实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对手。”“包括比利时也是,比利时从前年的时候开始重视接力,也开始长期的、每年都会有几个月的时间把队员们集中起来在一起训练,这样它去年的成绩就有了一个非常大的提升,在大阪世锦赛的时候也是拿了铜牌。”“是,当时比利时的成绩是42秒75。”沈文斌越说越觉得这评价压不住啊,中国队看起来明明就是要拿奖牌的节奏。“对,但是一年过去了,不是只有我们在进步,所有的队伍都在不断地进步中。”冯主任微笑着说。可是比利时的灵魂人物赫尔法特去年是世锦赛第五,今年却连决赛都没进去,比利时就算进步,能进步到哪儿去?不过既然硬是不让展望未来,那就回顾过去吧,沈文斌说,“我们上次进入奥运会决赛是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当时的领军人物是李雪茹,这是两个同样天才卓越的运动员,您是怎么看她们的呢?”冯主任想了想,“李雪茹当时国内的田径环境其实比现在艰苦得多,毕竟那个时候国家整体经济也不如现在,不管是训练还是营养水平都不行。像我们现在可以请外教、请专门的营养师来给运动员配餐、有各种先进的训练和检查设备,去年冬天短跑队还进行了外训,当时都没这个条件。她真的就可以说纯靠自己的艰苦努力和天赋跑出来的,而且哪怕成绩上来了,当时国内比赛也少,比赛经验也比较欠缺,没参加过多少国际大赛,虽然能拿到参加世锦赛和奥运会的门票,但是就一个倒时差和适应当地气候就能让她发挥不出自己的实力,所以……”冯主任摇摇头,太可惜了,真的,那么天才的人物,生错了年代,如果她晚生十年,跟陈焕之一个年代,双子星闪耀中国百米赛场,多么美好的景象。“而陈焕之,”哪怕只是提到这个名字,冯主任都忍不住露出微笑,“她还很年轻,才19岁,我期待着她未来能够更进一步。”“我们都这样期待着。”沈文斌看所有选手都已经站在了自己的位置,开始随着现场的镜头调度报出各队的道次。“第二道英国队、第三道尼日利亚队、第四道俄罗斯队、第五道中国队、第六道牙买加队、第七道比利时队、第八道巴西队、第九道德国队。”沈文斌连珠炮般报了一遍道次外加每队的棒次,又说“对中国队来说,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至于具体名次我们可以不去想,应该说当我们八年后再次站在这个赛场上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是胜利者了。”作者有话要说:不知道为啥,接力的资料那么难查,而且报道和报道之间还有不一样的。不过最后我还是查到了嗯……其实如果还记得当时比赛情景——没有人记得了吧——就会发现我给个别队变了一下道次,毕竟加了个中国队嘛,然后这个道次一变,结局其实就已经注定了……以及看了世锦赛半决赛和决赛的直播,苏炳添决赛没体力了没发挥出最好水平很遗憾。博尔特的最后一场比赛,输给了他的老对手加特林,这么多年啊,加特林终于最后赢了一次,35岁啦同志们,虽然他曾经犯过错误,不过今天看他坐在地上哭,我也有点泪目了。这对加特林来说是最美好的结局吧,对博尔特来说,输给加特林也算是一种循环了,比输给别人强多了——对,科尔曼是不存在的。第119章 119苏圆圆把接力棒别在肩膀上的背心带里,最后一次检查自己, 头发扎好了、鞋带系好了、腿上的道次标志也贴得很牢, 很好,没有任何因素可以影响她, 哪怕是她两边的选手们。左手边第四道俄罗斯队,第一棒是上届欧洲室内锦标赛的60米冠军波利亚科娃,右手边第六道是牙买加队, 第一棒是这届奥运会的百米亚军凯罗尔,这两人、不, 加上苏圆圆, 三人的共同点都是个子较矮、步频快、前程强。而跟实力不那么突出的苏圆圆比起来,波利亚科娃和凯罗尔更是特别特别地强, 所以她们的步频也理所当然地比苏圆圆更快。赛场内的主持人介绍到她了, 苏圆圆跟一圈观众都挥手致意,然后站在原地闭着眼睛仰着头, 双手叉在腰上,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又缓缓地吐了出去,如是重复两三次,她觉得自己已经彻底冷静下来了。就像赛前徐指导所说的, 她两边都是高步频型选手,想要完全不被影响是不可能的,但被影响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彻底被带乱自己的节奏, 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地穷追,另一种是在带动下适当加快自己的步频,反而有助于提高成绩。前一种就是她在去年世锦赛上犯的错误,后一种就是陈焕之奥运会决赛上的情形——这是教练组们分析过决赛录像后得出的最新结论。凯罗尔的速度和步频对陈焕之来讲有很好的带动作用,对她来讲就过快了,只会形成干扰,但是“不用担心,本来起跑位置就比你靠前,又比你快那么多,你只要别自己去注意她就行。”,徐指导如是讲。而作为俄罗斯最强棒的波利亚科娃,在第四道的她起跑位置比苏圆圆靠后许多,起跑阶段根本看不到她,等过了七八十米被赶上的时候,正好适当地让自己被带动、在交接时更好地保持高速。苏圆圆回头看看第四道那个金发白肤的俄罗斯姑娘:加油,这次我第一棒的好成绩就靠你了!随着主持人挨个介绍完毕,在裁判的示意下,躁动的看台渐渐安静下来。“on your marks……”苏圆圆和所有人一起上前登上起跑器。“set……”“砰!”“比赛开始了!”沈文斌嗷的一嗓子吓了旁边冯主任一跳,但他根本没给这位嘉宾插话的机会,自己一个人就high上了,“苏圆圆起跑非常顺利、加速也很快……保持住、后半程的速度保持住、一定要顺利交棒……关键是交棒,一定要保持交棒的节奏……好!元绘云稳稳地接住了棒子!”整个鸟巢里“加油”的声音震耳欲聋,元绘云觉得自己几乎什么都听不见了,她有点着急,但也只能摆好起跑的姿势回头观察,在苏圆圆的脚步刚刚跨过地上的标记的时候就猛然扭头起跑,她跑得不太专心,两只耳朵竖着等着捕捉苏圆圆的声音,可是加油声这么大,她真的能听到吗?马上就要到预定的接棒位置了,她忽然隐约听到苏圆圆声嘶力竭的一声“接”,猛地将左手向后一伸,正好握住了塞在掌心的接力棒。这就妥了。元绘云终于迈开大步全力向前冲,她的眼睛一直注视着第三棒的苏方方、苏方方弯着腰摆出站立式起跑的姿势回头看着她,看着看着……等等?!在苏方方的前面,第六道乃至于第七道的交接区里,那乱成一团是怎么回事儿?不、谁管她们怎么回事儿啊……“跑!”元绘云大喊一声,她本来已经略有下降的速度猛然又提了起来,整个人风一样掠过旁边混乱的交接区,并终于在堪堪到达交接区边缘的时候成功将棒子交到了苏方方手中。她跟着向前冲了两步停下来,回头看看,牙买加和比利时的第二棒、第三棒已经都停了下来,她们四个满脸茫然,仿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元绘云其实也不知道,她只看到两个牙买加人不知道为什么交接棒没交出去,她们直接冲出了交接区,而旁边的比利时队不知道是不是受此影响,也发生了同样的错误。不过谁管她们啊,元绘云扭过头来注视着奋力奔跑着的苏方方,觉得自己的心脏发紧喘不过气来,耳边响起巨大的嗡鸣声,那不是鸟巢内观众的躁动和加油声,是她的心跳声、是她肺叶翕动的声音。她在陈焕之面前说得那么硬气,当然不是她不想要奖牌,而是她本来以为绝对没这个机会的,可是谁能料到呢。在元绘云的目光所及之处、先是俄罗斯、然后是英国,两队的第四棒先后接棒起跑,牙买加的第四棒迷茫地看看她们,又回头看看跑道,她无助地从起跑姿势中直起腰,发现自己永远也等不来交棒的人了。元绘云喘了口气,无力地跪坐在了地上,只要陈焕之能顺利接棒,这一次最少是铜牌没跑了,不,也许她该有更高的期待、毕竟,那可是百米金牌的陈焕之啊。“牙买加队出现了重大失误!”“有机会!”沈文斌和冯主任异口同声地喊了一声,他们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快沸腾起来了。“冲啊!中国队有机会!现在排在第一位的是俄罗斯队第二位是英国队、苏方方排在第三位、弯道、弯道加速……交接交接交接!最后的交接一定要稳住不要急……好陈焕之接到交接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