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节
作者:飞天酥鱼      更新:2023-07-01 15:12      字数:3621
  陈爸爸又一愣,陈焕之趁机双手握住他手,“爸您放心,我不是误会什么,我说了我知道您爱我,我妈也从没在我面前说过您一句不是。不过怎么说呢,我肯定最爱我妈,现在我又成年了,也不需要人抚养,您什么时候去北京了,招呼一声我立马给您鞍前马后当导游,以后您有什么事儿,我也义不容辞,但是别的真不行。”陈爸爸看着眼前这个侃侃而谈的少女,额头饱满、眉毛和鼻子像他,冷静、克制的性格像她妈,明明才18岁,普通高中生的年纪,但却把亲情说得这么冷酷,这个十几年前被他抱在怀里亲了又亲的小孩,在他不知道的地方长成了他不认识的模样。“你以为爸爸是来干嘛的呢?我知道你现在跑步挣了点钱,但你既然查过,就该知道爸爸不缺钱啊,我只是想看看我的女儿。”“是的,我知道。”陈焕之说,“您比我和我妈加起来都有钱多了,不过您想要的可比钱难多了。”她冷静且刻薄地列举了一下前世她收到的要求,“认祖归宗改名换姓,我觉得既然您家没什么皇位要传承,我就不沾这个光了,省得您妻子不高兴,再说我现在都这么有名了,这也不现实。至于跟您一起生活或者偶尔一起生活弥补亲情,那也没有必要,我想您家里人一定都对我妈深恶痛绝,我是不会跟这样的人一起生活的,任何人都不行。”陈爸爸看了她一会儿,“你对爸爸有敌意。”陈焕之叹了口气,很诚实地回答,“说真的,爸爸,很难没有。”开门的那一瞬间仿佛回到了前世,她仿佛不再是赛场上叱咤风云无所不能的陈焕之,而又变成那个无知无助、终将失去一切的小姑娘。那时候可不是只有她爸一个人上门,爷爷奶奶姑姑姑父的一大堆人,乌央乌央跑来她家狂轰滥炸,她又立场游移,颇有些谴责她妈做事儿不道德的意味。别管怎样的爱女之心,她擅自造成陈焕之父女分离十几年,确实侵犯了陈爸爸的权利。要是陈爸爸没心没肺那还行,可他是真的爱女儿,同意改名、同意变更抚养权,是因为他自己也觉得男人总要再娶妻生子,到时候让女儿跟后妈不如跟亲妈,可是别管跟谁,他是真没想过十几年再不能见女儿一面,连消息都打听不到,孩子平安与否、健康与否什么都不知道。所以陈爸爸那一家子人,不论哪个,确实是恨死她妈了。陈妈妈一向喜欢快刀斩乱麻,她送走女儿自己旅游,把找茬的人全部晾在原地,本来是很好的选择,可惜命运从来不按别人安排的剧本走。那时的真·大龄中二少女一夜之间失去母亲,既恨立场不定伤到母亲的自己,更恨父亲那边所有的参战人员,似乎不是命运、而是他们让她母亲遭遇不测,在灵堂上用世上最刻薄的语言将来祭拜的他们统统赶走,从此再也没有接受过他们任何联络的要求。后来车祸瘫痪,陈爸爸又找上门来,不顾家庭矛盾,大几十万不计回报地花给她,也被愤世嫉俗的陈焕之强硬拒绝,两三年内连本带利还清,坚决拒绝他的任何资助。当然,后来陈焕之已经不会这么中二了,她心态平和地思考过上一辈人的事情,结论是谁都没错,但她只能永远站在她妈妈那一边。陈爸爸在这边足足呆了一个星期,每天一大早就来,天黑了才走,比狗仔都敬业,陈焕之生怕单独留下他,她妈又会不知怎么的生气决定出去旅游,只好连门也不出,专心给她爸做思想工作,表明自己是个冷酷无情的小混蛋,跟他想象中的乖乖宝贝一点都不一样,请他务必放弃。陈爸爸没放弃,他看着那长得那么像他的眉毛和那双灵动的大眼睛,就觉得没办法放弃。幸好他总得事业为重的,公司里一个接一个的夺命连环call终于还是叫走了他。陈焕之松了口气,一边安排着之前答应下来的回s市一中做演讲、本地媒体们的专访之类的,一边问她妈,“跟我去北京吧?”陈妈妈这一个礼拜可说是过得提心吊胆又憋气了,“不去,我都休了十天的年假了,得快点回去上班了。”陈焕之揽住她妈肩膀,“您看看咱楼道里那些我的粉丝,您回去上班不怕被围观吗?”“没事儿,他们迟早知道医院里找不着你就走了,”陈妈妈很坦荡,“我也不能因为这个以后就不上班了呀。”“再说,你又不是什么电影明星,就热这一阵,还能一直有人来看呀。”陈焕之捂住了胸口,“扎心了妈!”跟鸡飞狗跳的前半段比起来,陈焕之的后半段假期可谓是轻松惬意了,做了三场报告,学校、文教体局、市政府各一场,每天抽出一两个小时来应付媒体、粉丝,回答问题和签名合影什么的,然后剩下的半天时间就是彻底的自由了。宋怡能逃课的时候就出来跟她玩,宋怡不能逃课的时候就窝在家里上网听歌看电影,偶尔刷刷自己的新闻,和黑子们大战三百回合。现在还没有微博,可是博客却很流行,很多运动员都开了自己的博客,分享一些比赛趣事、美食照片、旅游手记什么的,大部分都冷冷清清,个别才能红红火火。比如刘飞,他也是在世锦赛前养病时候闲得无聊开了博客,一共没写几篇博文,每篇都有几千条评论,把田径队一帮时尚青年们羡慕的够呛。陈焕之闲了也开了个博客,今天分享妈妈做的干锅牛柳,备注上“不能吃,一块都没吃”,明天分享个银耳莲子羹,再备注上“不能吃莲子,一口都没喝”之类的,不顾别人图文并茂长篇大论的博文形式完全把博客当做朋友圈和微博在用。。她当然也属于评论冷冷清清那一类,每篇七八个评论,还有一半是来拆台的,陈焕之每天吃饱了闲暇之余,还能在网上与天斗与地斗与粉丝斗,日子过得十分轻松惬意,简直不想回北京了。可惜美好的假期总会过去,她17号就接到刘鑫源电话,告知她经过几场比赛、尤其是昨天的柏林黄金联赛,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总决赛的积分门槛已经提升到了62,她彻底确定去不了总决赛了。“没关系,总决赛每年都有,下次再去。”刘鑫源在电话里安慰她,“快回来训练吧,训练就不用胡思乱想了。对了,我看你昨天博客发的照片了,这次不错,休息十几天看起来一点没胖。”挂了这个电话,又接到班主任电话,问她,“xx大学联系学校了,说能降分录取你,你要不要考虑一下看看?”作者有话要说:今日更新顶两章,言而有信坚决不做胖头鱼~以及,大家不要在我文下推别的文啦,照顾一下我的玻璃心,多看看我的文啊……么么哒(づ ̄ 3 ̄)づ。第86章 86“大学?等我明年高考再说吧, 我现在得先把会考过了。”陈焕之掰着指头算,“老师, 同学们都今年三月会考完了,我只能赶明年三月高二那批了是吗?”是, 不过今年三月要比赛、难道明年三月不用比?班主任也不了解她都什么安排,只是问,“平时有看书吗,能考过吗?”这点自信陈焕之是有的, “能,我每天晚上宿舍里也有学习的,这段再努力一把。”不过说真的,说是有看书, 一个礼拜看的加起来到不了十个小时,跟真正上高中的学习强度根本没法比。幸好成年人与青少年相比, 虽然记忆能力差,但理解能力好。而她现在脑部发育处于巅峰状态、又有成年人的理解力, 占了两边的便宜, 学习效率特别高,过个会考, 要求是考过及格分,这个没问题,但高考再想有个理想成绩,确实力不从心了。“等你会考完了直接参加明年高考就行,xx大学说的降分录取是只要够体育类文化分线就行, 但是专业你随便挑,你要是觉得这个有点困难,我看他们的样子也能继续商量。”xx大学,是省内唯一一所985,相当好的大学,虽然比不上国内top2,但她前世凭本事考上的也就这个档次了。不过陈焕之纠结半天,还是放弃了,“谢谢老师,不过我上大学还是以后再说吧。现在太忙了,即使大学录取我了,我也没空去上,光挂个名字混文凭,我不想那样。”班主任一直觉得陈焕之这么聪明的孩子练田径可惜了,当然人家现在已经做出成绩,再提这个就没意思了,但他确实很想让这个孩子上大学,“但是等你退役了时间有的是,可就未必有这么优惠政策了。”说到这个陈焕之就笑了,“没事儿,等拿了奥运冠军就能免试录取了。”这个政策班主任也知道,不过他真没想到这孩子这么志向远大。这次陈焕之世锦赛铜牌后,整个s市都与有荣焉,电视、广播、报纸天天都是关于她的内容以及科普黄种人的百米奖牌有多么罕见多么难得,其实不用他们科普,之前刘飞奥运夺冠的时候,全国人民都已经被科普了一遍了。也就是说,他的学生想成为下一个刘飞?一开始觉得心太大了怎么可能,但是仔细想想好像也没什么不对啊,这孩子才18岁已经世界第三,那世界第一等她长大了还不是手到擒来?某种意义上的田径盲班主任,高高兴兴地用这个案例去激励班里同学继续努力了。陈焕之两个礼拜假期休完先跟刘鑫源在省队会合,因为接下来没什么国际大赛了,而以个人名义参战的黄金联赛、大奖赛她又都放弃了,所以她的2007赛季实际上已经结束了。虽然国家队也还没有发出冬训的召集令,但心里有更高目标的人就不会有太多休息时间,陈焕之以中低强度适应了大概一个礼拜后,就又恢复到了世锦赛前的训练强度。之前为了冲击个人属性上限,她的训练系统性被打破了,尤其后期一直练弹跳,这一点一直让刘鑫源耿耿于怀,现在有了大段时间,当然要重新进行规划调整。首先就是要练习起跑后的加速衔接,以求进一步提高60米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