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
作者:飞天酥鱼      更新:2023-07-01 15:07      字数:3275
  读者“circle”,灌溉营养液+30读者“水晶猫咪”,灌溉营养液+20读者“beta”,灌溉营养液+1太感谢啦么么哒!另外我换新封面啦^_^第29章 29最终大屏幕上陈焕之的名字后面跟着的时间是“7秒64”, 她达成了自己的既定目标, 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成绩。压在她上面的是苏圆圆的7秒55和元绘云的7秒64。是的,她和元绘云的成绩在百分之一秒上都相同,但经过高速录像机比对后,她的精确成绩是7秒647,而元绘云是7秒644。精确到千分之一秒的时候, 毫无疑问, 是她输了。当大屏幕上最终打出三人排名的时候, 刘鑫源也不由得暗暗可惜, 反倒是陈焕之从比赛完后一直波澜不惊的样子, 当然, 情绪也不怎么好。“我早就知道了, 跑完那一瞬间就有预感了。”陈焕之郁郁地叹了口气, 这样回答刘鑫源的疑问, 事实上当她跑完而大屏幕上打出的两人时间相等时,她就立刻拉出系统看, 上面清清楚楚地显示着“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季军,经验值45万。”“不管怎么说,收获还是挺大的。”陈焕之安慰自己也安慰教练,“我们还有好多比赛要参加呢。”如果说2月24日的室内田径锦标赛上, 陈焕之的7秒64第三名只是让国内田坛猛然发现了她这颗小幼苗, 那随后的几个月中,就是这颗小幼苗在一次次比赛中逐渐成长成为了一颗挺拔醒目的小树。4月5日,全国田径大奖赛第四名, 11秒64。4月20日,全国少年(u18)田径锦标赛冠军,11秒58。5月31日,全国田径锦标赛第三名,11秒53。6月5日,全国青年(u20)田径锦标赛冠军,11秒66。然后就是6月27日,全国田径冠军赛。这半年来各种田径比赛上总是碰面,来来回回站在决赛赛道上的都是那么七八个人,陈焕之和她们也都混熟了,热完身了比赛开始前的空档,既是对手也是朋友的几个人也不介意站在场边一起聊聊天。当然了,她们不像陈焕之那么拼,客观环境也不允许她们那么拼,所以没人像陈焕之一样参加了半年内的所有全国田径比赛,有的时候参加这个比赛,有几个人没来,半个月后参加另一个比赛,又有另外几个人没来,但上次没来的人倒是齐了。但认识了这么多人,最和陈焕之投缘的,还是苏方方和苏圆圆姐妹俩。苏方方看起来文静稳重,和她妹妹一样娇小的身材,长相也有七八分相似,只是更成熟一些,不像苏圆圆说不高兴就不高兴,陈焕之还曾小心围观过她和国青队的徐指导在赛场上吵架,确实是个脾气暴躁的女孩。但这女孩心直口快,更兼正义感十足,原来不太熟的时候还克制点,这时候混熟了越发有话直说了。比赛刚开幕她见了陈焕之立刻就问,“你怎么又来了?你不累吗?”陈焕之只能微笑,“不累啊。”“你们江省田联也太会物尽其用了吧。”苏圆圆吐槽道,“就算多少年没得过奖牌也不至于这样啊,你这动不动就一次比赛三四天,来回火车又两三天,还有上次5月31号你比完锦标赛你第二天就坐火车去参加青年锦标赛了吧?你还有多少时间训练啊?”“就正常训练啊。”陈焕之为总是无辜背锅的田联领导们默哀一秒,“除了坐火车的时间当休息,平时都就不当是备战比赛了,除了每次决赛当天的时候决赛前只热身不训练,决赛跑完了再补上白天的训练。反正我就一个项目,也不耽误什么事儿。”当时的苏圆圆就懵了,想象了一下那种生活,再想象了一下这半年来这样训练着的陈焕之的比赛成绩,当场心里只剩一个“服”字,只是说不出口而已。不是服她训练足够刻苦,谁不刻苦啊,那些训练不刻苦的人再天赋卓越也不可能出现在决赛的赛场上。要是比拼搏程度,苏圆圆自问她们姐妹俩不输给任何人,苏方方现在腿上还带着伤呢。苏圆圆服的是,这样普通人练下来不是受伤就是状态下降,总之不会状态稳定成绩步步提高的训练方式,陈焕之不但坚持下来,而且居然真的能提高成绩。等她回去跟姐姐和黄教练一说这个事,苏方方也感叹,“我还以为我能平平安安地在冠军位置上退役呢,看来她是等不及了。”苏圆圆对着陈焕之的时候不服气,这时候倒也不得不承认姐姐说的话对。她是眼看着陈焕之这半年来一点点地进步着,1月份中学生运动会的时候11秒62就仿佛是她的极限了,但是短短四个多月后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上,她就又跑出了11秒53的成绩,这要是放在高手少一点、选手状态差一点的比赛里,都能争一争冠军了。幸好那次她姐姐和川省的韩英养精蓄锐状态极佳,这才一齐压制住了陈焕之。“真可怕,”苏圆圆小声说,“她怎么能进步这么快呢,好像潜力没有底限一样。”是啊,虽说即将成年的青少年运动员随着生长发育本来就会有一个成绩快速提高的时期,但陈焕之这个提高的时期也来得太早、持续得太长而且进步得太快了。她的进步仿佛是一条平滑的曲线一样,没有波折,除了青年锦标赛连轴转导致成绩下降,之前的比赛都在稳步提高中。这种稳定进步的状态,对运动员来说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一件事。以苏方方为例,她的巅峰时期是在02到03年,02年亚运会时,20岁的苏方方跑出了11秒29,以0.01秒惜败日本选手秋山美智子,03年的亚洲田径锦标赛上她跑出了11秒25的个人最好成绩且夺冠。但即使是在状态最好的那两年间,没有伤病的困扰,她的成绩也是有所起伏的。国内外大大小小的比赛一年七八场是有的,最好的和最差的成绩之间能差出来半秒,而这才是为人所熟悉的正常状态。像陈焕之这样次次比赛稳中有升的状态,再考虑到她半年内七次大赛的比赛频率,其中连续两场大赛连轴转,成绩也只下降0.11秒的波动幅度,可以说是稳定到可怕了。而且不像其他运动员在预赛有所保留,才能在决赛中全力爆发,陈焕之参加的每一场比赛都会全力以赴,不管是预赛还是决赛,她似乎从来不知道放水是什么意思——当然,苏方方肯定不需要她放水,只是没有人会像她那样比赛。今天听妹妹一说,倒是解开了苏方方的疑惑,“怪不得人家每次不管预赛还是决赛都放开了跑,这是拿着比赛当训练呢,谁会在训练中放水啊。”黄教练打断她俩,“老刘这是在瞎搞,以赛代训?想的倒是挺好,他的队员坐火车不累吗?全国天南海北的跑不用适应饮食气候海拔吗?我看这孩子是要糟。”他气哼哼地,“好好的孩子,才17岁,就这样拔苗助长,我看江省田联是穷疯了,不榨干这孩子不甘心。”苏圆圆对江省田联的丧心病狂表示鄙视,但她突然想起,“陈焕之,该不会快打破全国纪录了吧?”苏方方和黄教练都是一愣,苏方方说,“不可能,李雪茹那个记录再过10年也不一定有人能破。”黄教练却想起来了,“对,青少年纪录,我记得女子100米是11秒5左右……”他回头就去开笔记本电脑,“我上网查查。”在赛事组委会安置的另一家酒店里,江省田径队借了这里的会议室正在宣布赛事纪律。这半年的时间,随着陈焕之成绩的进步,赌赢了的刘鑫源也跟着水涨船高,已经从女子短跑队的负责人变成了整个短跑队的负责人,等大家都散了,他留下陈焕之说,“还记得我跟你说过的全国少年组纪录是多少吗?”提起这个刚才开会开得昏昏欲睡的陈焕之就是精神一振,“记得,11秒5啊,我照现在这个势头年底之前肯定能破呢。”是的,全国女子100米纪录是短时间内没希望了,但是她有青少年纪录呀,要不是之前偶然一次刘鑫源提起,她都不知道还有青少年纪录这回事。陈焕之1989年生,今年刚刚17周岁,正好符合少年组(16-17周岁)的年龄要求,所以她的成绩都会被另外计算在全国青少年纪录中。现在的少年组女子100米的全国纪录是1995年全国体校田径比赛上黄月芬创下的11秒5,迄今21年保持金身未破,而陈焕之可以说是最接近这个纪录的人了。虽说只是少年组纪录,并不像全国纪录那样引人瞩目,甚至好多人轻易都想不起来它,但毫无疑问,每个能保持全国纪录20年的都必然是一时豪杰。可黄月芬比李雪茹还小两岁,却比李雪茹还要早退役,可以说整个运动生涯都和李雪茹的巅峰期重合,也全程被李雪茹所压制,最常出现的地方就是亚军领奖台,现如今,除了她的队友教练和大家提起少年组纪录的时候,甚至已经没什么人会记得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