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
作者:二兵科林      更新:2023-06-30 12:44      字数:6206
  三个人在光束中对视一眼,然后一声不吭的继续往前行去。一路过来,落水瀑布的响声,微弱了许多,但奇怪的是,那响儿不绝的水声,像是数轴上的抛物曲线一样,下落到极点之后,竟又开始回升——在铁丝网那边儿,竟也有哗啦啦的水声响起。看来,前方的水泥体之外,也有水道,更有瀑布一般的陡落之差。我和旗娃的两道光束,纷纷射向了那栋水泥房子。因为从刚才的情况来看,两团幽诡的红光,恐怕就是从这里发出来的。一步步靠近,那铁丝网之后的水泥房子,在视野里越发清晰。铁丝网大概两三米高,水泥楼没有高出来多少,凭高度来看,大概也就两层楼高的样子。惨白的光束下,楼体现着暗暗的黑色,那应该是混凝土干固厚,所呈现的本原颜色。没瓷砖,没多余的修饰,跟脚下的水泥长岛一样,楼房修得很仓促。不过,简陋归简陋,仓促归仓促,作为一栋房子基本的功能,它还是有的。那上面有窗框,有玻璃,厚实的墙壁上也还串挂着不少规整的,类似电线的玩意儿。可光束射到暗淡的玻璃上,漫光反射,根本看不见室内的情况。整栋房子普普通通,就是一个简单的长方体,没什么特别的地方。房子说不清楚有多少年月,但能感觉到一股老旧的气息扑面而来。房子的壁上,偶尔能看到裂出的缝,虽然没有万灰遍布,没有蛛网堆堆,但我就是觉得,那不像是有人居住的样子。见无人之境,我的心终于收了回来,胆子也放了开。移着光束,我开始往其他地方扫去。房子自然是修建在厚实无比的水泥之上,我一路将光束顺下去,发现那房子以及铁丝网下面的水泥体,也如水泥长岛那样,一路延伸进水里。就如我之前形容的那样,那“t”字上头的横形,似乎想要把这片湖泊拦起来。横拦于湖的水泥体,坚实厚重,果真是将缓流而来的巨水拦了住。它也是一路延进黑暗,找不见尾。不过看到这儿,我似乎明白了这些水泥建筑的用意——这他娘的,真还是在拦水做坝,围水兴库!“瞧瞧瞧,那是不是刚才的红绿灯?”旗娃手中的光束,集中在这栋水泥房子的顶端尖角上。他晃动着手电筒,为我们示意。抬头一看,那角落上,的确是冒立着好一盏灯泡模样的玩意儿。灯泡果然很大,它大致呈一个按钮形状,在光束下,能看清它的玻璃呈着红色。这不会假,刚才的幽诡红光,肯定就是它发出来的了。“嗯,应该是。”我点着头。这儿的水响,不如之前那样震耳,再用不着嘶吼着交流。“这儿,我看是个水库坝子啊……”旗娃撑着栏杆,左右扫看,“黄班长讲过水库吗?我咋不记得有这事儿?”“没有。”我心不在焉的答道。前边儿横亘的水泥坝体,不时有水管和电缆一样的玩意儿伸进水里,我不禁开始想,苏联人干嘛要费劲儿费力的到这底下来修水库呢?水库在陆地上也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更不用说在地底之下了。“真他妈渗得慌!”旗娃说,“一群闲犊子,怪里怪气,跑这地方来修水库!”旗娃似乎忘了,虽然灯源是找到了,但问题还没解决。灯是确切的无疑,但灯,又是谁打开的呢?而王军英,则是一直沉默,未见插话。他静静得随着我们的光束而看,从不插话,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而邓鸿超,迷离的眼神也在左看右盯,不知道清醒过来没有。就现在的情况来看,这里并没有鲜活的苏联人出现。咱们闯来的,应该只是个遗弃的工程体。怀着无限好奇,我又迈出了步子,走向那横档住我们的铁丝网门。在那门后面,应该能找到红灯亮起的线索。比起锈掉一大圈的铁护栏,铁丝网似乎做了一点儿防锈处理,上面的锈斑稍微少那么一些。要不然,那些还没幺拇指粗细的铁丝,早就连本带体的一起锈腐掉了。铁丝网门,并不是大敞而开的。一推之下,竟发现上了锁。这个网门的结构,是四周一块铁框子,上部分镶着铁皮,下部分是镂空的铁丝网。而铁锁,在门的另一面。这一边儿连个锁孔都找不到。这倒还是个难事了,铁网有那么高,咱们找不到地方可以翻过去,门锁又在另一面,想破也破不了。唯一可以着手的,自然只有那门框里的铁网了。旗娃一拍了拍那门上的铁皮,抖下不少锈斑。他继续发着牢骚,怒骂道:“都他妈修到这儿了,还惦记着防贼呢?”我蹲下身,捏了捏那些铁丝。铁丝不粗不细,不知道匕首能不能割断。“要不撞开?”旗娃拍着手上的铁锈。虽然这些东西放了一定年月,但苏联的工业水平还不算低,铁丝并没有锈成一堆朽铁。我刚才趁了趁门锁的力,那力道,要撞的话,恐怕要撞上一阵时间。正文 第一百二十六章 :自动化“不太好。”我否决了旗娃的建议。王军英和我想到一道去了,他让旗娃搀着邓鸿超,随我一起蹲下身,摸出了匕首。铁丝在战场上很常见,以前越南军队就经常使用铁丝网圈,配合拒马,堆围在阵地边,来阻挡我们的冲锋速度。当然,那种铁丝往圈,和面前的铁丝网,又是两样东西了。一般来说,对付这些铁丝网,用到的是钳夹子。但是我们出发之时,并没有带这玩意儿出来。于是乎,咱们只能动起土办法,一条条铁丝挨着割。幸好这些铁丝锈腐了一定年月,很好下刀。否则用刀割铁丝,不知道割到哪年哪月去。一会儿,铁丝网中间就豁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口子,有了口子,事情就好办一些了。我们拿出铁锹,将口子搅得更大,接着乱拍乱搅,脚踩锹打,直至弄出了一个可以供人通过的口子。然后,我推着背囊,从那口子,率先挤了过去。铁丝网的口子没有估计好,钻进去后,仍然还有冒立的铁丝扎痛身子。这也是战场上铁丝烦人的地方,我以前见过的那种铁丝网圈,越南人还专门在上头扭了些铁花出来,旨在勾挂衣物,滞缓速度。当然,衣物勾挂都还是小事,有的战士,是被那些铁丝网圈刮得皮开肉绽。并且,据说越南人还会在上边儿涂毒。涂毒是他们的爱好,大名鼎鼎的竹签阵,也就是涂了什么粪便毒液。眼前的铁丝虽然没有毒,但也布满了锈斑,锈斑要是穿进肉里,也不是好事。小心翼翼的爬挪着身子,费了一阵时,终于成功钻了出来。刚才爬动中我就看到,门背后是一个相当大的坝子。但也大不到哪里去,站直身,光束射出去,能看到前方七八米外,有水泥栏墙和铁护栏出现。右边就是刚才看到的那栋楼,转身一看,楼体上除了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之外,就全尽是一堵光秃秃的墙壁。甚至连一个窗框都没有。第二个挤过来的是旗娃,我本想去推推那门,但这小子好像被铁丝搅住了,只好过去帮忙。一个个慢步挪爬中,队伍总算是越过了铁丝网门这道障碍物。扫晃着光束,几个人好奇的打量着面前的坝子。坝子上很干净,除了旁边立着的这栋水泥楼,就再看不到其他东西。旗娃去踢了踢房子上的那道铁门,遗憾的是,门是锁着的。听声响,那门还有点儿厚。邓鸿超被一推一拉的穿过铁丝网后,就清醒了许多。这时,他斜靠在王军英的身上,迷迷糊糊的问道:“这是到哪儿了?”“到哪儿啦,到哪儿啦?到好地方啦!”旗娃胡乱答着。如之前所说,前边儿的地处,不断传来哗啦啦的响着水声。我心生好奇,便一路直走,走到了那坝子的边缘。边缘是水泥护墙和铁护栏,光束往外射,虚无一片,什么都探不到。但是,如果以面朝黑暗为基准,在我的左侧,光束能勉强射到一些张牙舞爪的岩石。如此一想,左边过去不远,应该就是这水坝子的一个端头。但水响,是从身子下边儿传来。靠着铁护栏,光束向下一射,果然能看到水汽升腾。而水汽水雾之中,更能看到几块凸出的大水泥块。那形态,我好像猜出了些什么。这里,恐怕不单单是个水库而已。旗娃跟着靠了过来,他撑着铁栏向下一望,一声惊叹。“哇,这几把排场!”他感叹道,“真是有劲儿找不到地方使,来这地方修水库!留起来多盖几栋房子多好!”两束光线在下边儿的坝体上左右扫探,虽不能将这个古怪的水库看个完全,但我差不多能想象出是个什么样子。如果从上空看下来,水坝大概呈一个月牙状的弯拱造型,造型弯而稳,颇为优美。气势恢宏的坝体,就如一个木桶壁,临天而降,朝水弯拱,牢牢的镶嵌在石岩之间,堵拦住了无尽的地下湖泊。水坝之下,水坝之外,尽是虚无,尽是黑暗哪里有什么,我们一概不知。此情此景,不免也让我感叹,苏联人确实很粗暴,很莫名其妙,哪怕是在这种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他们也实打实的用起钢筋混泥土,用过硬的工程技术和死磕到底的精力,承载起了自己的主观意志。当然,做事都讲求动机,苏联人既然技术过硬,就说不明他们不傻。就算他们有再多的精力,也不会无缘无故的跑这地方来大兴土木。这很容易推测,水库除了蓄水防洪,还有什么用处?发电。从历史的经验来看,苏联人并不是什么热心肠,它不会千里迢迢跑到这地方来,为越南人民修建基础工程,更不会到地底下来拦水防洪。这座水库,必定是一个水电站。我回想着,黄班长讲的那个故事,太过抽象,只是提到苏联人在挖大坑,却没有提及其他方面,比如电从哪里来,水从哪里来。这个地方,似乎让那个故事更加合理了。护墙上也丢着一些烟头,看来,那时候的苏联人,在这里恐怕相当无聊,只能抽烟解闷。邓鸿超差不多清醒过来了,他整理着未晾干透的衣物,眼睛随着我们的光线而动。“到了!”我迫不及待的向他宣布着,“咱们到了,这里是苏联人的水电站!”邓鸿超忽而一愣,没有反应过来。倒是王军英和旗娃,两眼放光的听着我的推论。“发电?”旗娃脑袋一侧,“不会吧,发电的话,这灯咋不亮堂?”他用手电筒敲了敲水泥护墙上冒竖起来的路灯杆子,这里和水泥岛上一样,也是隔段距离就会出现一杆路灯。我将光束射向那水泥房子的红灯,答道:“刚才那个灯,不就亮了吗,没有电还怎么亮?”不过问题又绕回来了,刚才那两盏红灯,又是为何原因亮起的呢?如果这里是发电站的话,那么电就不成问题了,问题是,谁打开的灯,还是说,灯是因为自己亮起的?旗娃果然回问了一下这个问题,但我也回答不出来。怀揣着疑惑,我们走离了水坝边,往那栋水泥房子靠去。门是破不开了,但墙壁上,应该有窗户。果然,咱们转到水泥房子的正侧,发现上边果然开着几口窗户。凑近一看,玻璃上糊糊的一片,不知是积上了灰还是什么,连光线都射不穿。用衣服抹了抹,这才好一点儿。但,这窗户修得有些怪,玻璃后边儿,似乎竖着一根根的铁条子。就像监狱那种。有玻璃的反射,有铁条的遮挡,更里面的情况,根本看不完全。但好奇心与搞破坏,是人类的天性,现在,两种天性刚好聚在了一起。一块玻璃,哪里挡得住我们。人员退开,旗娃抄起铁锹,一下就把那玻璃拍了碎。玻璃碎掉,众人迫不及待的围了过去,将光束射进里边儿。但奇怪的是,玻璃碎掉后,我们站在窗前,竟能听到微弱的机器轰鸣声。轰鸣声在水响中说不上有多清晰,但就是能听到。这一下,心又揪了起来。机器轰鸣就说明这个水电站还在运转,那样的话,难道说这儿还有苏联工人?碍于窗框里的铁条,我们只能大概的看清室内的情况。我看到,室内仅有几个木桌子,和一台不知名的黑箱仪器。桌子旁边儿,摆着个枪架子,里面卡着五六把冲锋枪。墙壁上,挂有几件大衣和帽子,看那颜色与款式,应该是军服。除此以外,就是窗户的死角,再看不到其他东西。军服和冲锋枪,看来,这里曾经的确是军队管制的。至于说那轰鸣的声响,好像不在这屋子里边儿,而是在咱们脚下。木桌子上好像有电话,有台灯,还有纸笔,上边儿规规整整,摆放有序。综合来看,这不像是什么发电机房,因为看不到任何发电的设备。轰鸣的声响说明,发电的设备在下边儿。就在我们担心脚下是不是有人的时候,脑袋包着纱布的邓鸿超,忽然打起了手电筒,转着房子巡视了一圈。一圈之后,这个脑袋灵光的大学生,向我们解释了一切问题。“这里不会有人。”他首先下出了结论,话语间竟还有些激动,“建国哥猜得不错,这里确实是个水电站,咱们,咱们离那地方不远了!”“那,干嘛会有机器在叫?”旗娃问。邓鸿超将光束射进房子里,解释说:“苏联的自动化很先进,早在几十年前,水电站就实现自动化了。”“自动化?”我皱起眉头。他看了我一眼,解释道:“就是说,这里的设备,不要人看管,可以自己运行,自己操作,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没问题。”“有这牛逼?”旗娃不太相信,“那样样都这样搞,老毛子岂不是可以天天挺尸睡大觉了?”邓鸿超没理会旗娃的话,他接着点头而说:“刚才你们说的红灯,我猜想的话,应该是什么报警灯。比如,水位过高了,或者是设备出问题了。”说着他借过我的手电筒,准备走到铁丝网前,观察水位,为他的猜想寻找佐证。我正准备跟着邓鸿超一起解开谜团呢,谁知那站在另一旁的默声不语的王军英,忽然拍了我一下。扭过头,发现一脸铁凝的他,不知什么时候拿了手电筒出来,正将光束直直射着前方。前方,是指坝体的右侧伸延处。我们现在探看的位置,只是从水泥长岛走出来后,水泥房子的附近,大概是整个坝体的左侧。而水坝通常都非常宽,至于这一座有多宽,我们不得而知。王军英手里的光束,就平行着水泥房,直直穿向那一侧未知的黑暗。还未来得及问他为何拍身,转头的同时我就看到,在那光束的尽头,不知哪时候走出来一群人影儿,正围聚在坝头的水泥护墙旁,静静的看着咱们。正文 第一百二十七章 :人俑惊鸿之一瞥,头皮即一炸。瞬间,呆愣的我,僵立在原地,脑袋被这怪诡的画面惊得一片空白。“看吧,水位应该是下去了,所以灯就灭了。”邓鸿超和旗娃走到了铁丝网前,并没有发觉到我们这边儿的异样,“刚才水位是不是比现在高?”“好像还真是……”旗娃回答着他,“老毛子们,个个脑袋灵光啊!”“排长,建国哥——”旗娃喊了我一声,“你们也过来瞅瞅,邓大学生找出毛病来了,那个红绿灯是自己亮的!”但是,我和王军英僵硬的立在原地,面对着那些撮人影儿,哪里敢答半句话。甚至说,我们都用话语的方式,来提示他们不要讲话——话语一出,也许会惊动到它们。而那队人影儿,歪斜的靠在水泥护墙边,动作僵硬而稳定。他们之中有高有矮,聚于一处,像是在外望水坝之外的黑暗,也像是静伫在原地,默默的注视咱们。人影儿有多少个,我数不清,三个,还是五个。总之说来,那画面诡异到了极点。线索理来理去,答案猜来猜去,结果这诡秘的地方,竟然还是有人存在着!照之前的发现来看,这个地方,是有苏联毛子兵在管理。那静静窥探的那些人影儿,多半也是荷枪实弹的苏联士兵。这下子,破窗偷窥的咱们,被逮了个正着。就像是一群窃贼小偷,刚还觉着主人不在,却又猛然发现,主人正在黑暗中注视着自己的一举一动。那种意料之外的惊悚,最能挑动神经。浑身酥麻中,我甚至忘了去拿枪。见我俩不搭话,旗娃也察觉到了异样,他又叫嚷了一声,然后转过身子,看到我俩僵站的身姿后,就不再问话,而是赶紧走了过来。“怎么了?”邓鸿超好像这才发现。旗娃走过来,寻光一看,立即也愣住脸,随即传来一句低声惊骂。“你们……”正在话头上的邓鸿超,还想说句什么,但凑过来看到那远处的诡样之后,也只能噎住后面的字句,楞眼而视。王军英早已经把手按在了手枪的握把上,但是,这种情况下,如果那里真的有人,他们一直潜藏在黑暗中,想必早已是看到了我们。所以,大家共处一片黑暗,谁亮起灯,谁就是暴露位置,谁就是被动局面。这种情况,首先应该灭掉灯。王军英肯定明白这个道理,但他没这样做。因为,那些人影儿虽然确切在视野中,但有些模糊,有些不太真实。他肯定还拿不准。被光束直射之后,人影儿并没有动作,也没有具体的部位闯露进光线里。比方说,没有一只会动的手,也没有一只走动的脚映入眼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