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
作者:二兵科林      更新:2023-06-30 12:42      字数:5169
  总之,我念他一路走好。如果这趟任务可以顺利结束,可以顺利回国,我一定要做些什么,来报答这老小子。望着周围的四人,我在心里暗暗发着誓言。事实上,从战场下来一趟后,见惯了生离死别后的我,心脏早已是如铁一般硬。如若刘思革只是平白无故的死去,我根本不会眨一下眼。但经历了崖头上的离别后,我的心灵无疑是受到了那么一点儿冲击。那离别之言,发自肺腑,是那么动人。忽然,望着身边的四个人,我又想起了什么。眉头一皱,刘思革在临别时的枪林弹雨中,好像还说了一些很奇怪的话。吸了一口烟,我努力回忆着,可算是记起了他的只言片语。“咱们这趟任务,没你想的那么简单。这个队伍,有许多毛病。”“反正老吴你记着,后面的路,多留个心眼。”“队伍里的人,有问题!”吐出烟雾,我的眼神又开始扫向坐在身旁的他们。正文 第六十二章 :困境这几句听起来不太搭边际的话,是刘思革在弥留之际,对我讲出的肺腑之言。我知道,在那个时刻,在那个明白自己将要离世的时刻,是不会说假话的。刘思革的意思很明显,他得到过一些我不知晓的信息,于是在他离世之际,他将这些信息分析出的结论告诉了我。而这个结论就是,这趟任务没我想的那么简单,咱们六个人里面,有人“有问题”。当时的越南追兵们步步逼近,情况太为紧急,我实在无法猜到他口中的“有问题”,究竟指的是什么问题。但显而易见的是,刘思革对自己的结论并没有把握,不然,在那种时刻,他肯定会指名道姓的向我说出究竟是谁“有问题”了。不过我能隐隐的感觉到,他所指的问题,不会是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情。那必定是很严重的问题。因为这句话中,夹着一股扑面而来的阴谋感——“任务没我想的那样简单,战友们有问题。”任务没我想的那么简单?我回忆着李科长在出发之前,对任务所做的安排。无非也就是几个简单的步骤:出发越境,寻找苏联人的工程位置,进入苏联的工程位置,最后返回。如今这样一想,李科长的确是有点儿含糊其词,安排得有些过于简单。我们具体要做什么,要怎么做,他都没说明,仅仅是让咱们听黄班长的命令。“邓鸿超会知道怎么做。”李科长好像这样说过。不过这也很好解释,任务的目的地是苏联人的工程,不是自个儿家。以李科长为代表的上级,恐怕知道的信息也很少,他无法做出具体安排,咱们只能见机行事。而邓鸿超作为任务的核心,脑袋里拥有着专业知识。隔行如隔山,况且咱们几个是文化程度并不高的兵油子,李科长没理由巨细无遗的向咱们安排。这样一想,倒是说得过去。而“战友们有问题”这句话,我并不觉得可信。大家都是从部队里挑选出来的兵,能有什么问题?问题二字,不免又让我联想到了敌特、汉奸。但这太天马行空了,大家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侦察兵,敌特汉奸哪里有这么大的能耐。况且,敌特不过是在电影儿里面才存在的东西,对我来说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所以说,那扑面而来的阴谋感,有些说不太通。再说了,我吴建国小兵一个,又凭啥能卷进什么阴谋?而说出这句话的刘思革,也不过大头兵一个,他又凭什么胆敢讲出这种质疑上级的结论?任务究竟简单不简单,我无法知晓。但队伍有问题,我说不定可以猜出一二。扫视着身旁的四个人,我开始臆测他们会有什么“问题”。第一个是黄班长。黄班长正撑着头颅,微微喘气。他那空洞无神的眼神说明,这位年轻的指战员还没有从刚才的惊险中唤回元神。黄班长会有什么问题?我实在想不出。他作为一名侦察连的政治指导员,不仅是连队的一二把手,身上也还肩扛着政治任务。我当然明白,连队里的指导员都是挂着党籍的,不仅要有领导能力,更要通过层层的严格政治审查,才能坐上这个职务。如果刘思革不幸言中了,这场任务里,真有人策划着什么阴谋,那黄班长绝不会有什么问题。他第一个排除。黄班长旁边的,是王军英。王军英正在保养手里的微声冲锋枪。咱们手里配发的冲锋枪其实很精贵,尤其是那根能铁管子一般的消音器。消音器的结构很复杂,不是说随便找一根铁管子拧上就能给冲锋枪消音。并且那玩意儿不是一劳永逸,是有寿命可以算的。只要打了一定数量的子弹,那管子里就会积起火药黑垢。这可不是小问题,污垢在消音管里积得多了,便会引发炸膛。从越南士兵发现咱们开始,手里的冲锋枪已经是在超负荷“运转”,尤其是在悬崖上顽守防线时。脱离敌险后的王军英,竟没有忘记这等细事,说明方才的情况,并为惊扰他的心神。王军英,王副班长,我倒有些拿不准。他个人素质那么强,平日里又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着实像个背地里黑手黑脚、策划阴谋的“敌特”。如果他真的“有问题”,那恐怕有些难对付。因为我能感觉到,这个人不仅身手了得,更还有点头脑。可王军英在侦察连的名声那么响,又是一个两届兵龄的老资格。怎么看我也不觉得他会有问题。王军英旁边是我,我旁边,是邓鸿超。邓鸿超从盒子里拿出了眼镜戴上。那一框黑色的眼镜儿不知哪一阵给破损了。他低着头,在检查手里的那坨黑色相机有无损坏。这小子,是队伍里的宝贝大学生。他是整个任务的核心所在,制造阴谋与“有问题”的人必定是指向他,所以,他可以排除。并且和这小子的相处之中,他不像是一个冒牌的大学生。我不觉得这个稚嫩的毛头小子能有什么问题。躺在邓鸿超旁边的,是旗娃。旗娃坐在石头上,他左右扭看,担心那些喜潮的虫子爬近身体。对于这个北方大汉来说,热带的潮虫比起那些越军士兵,更能让他神经惊炸。同样,旗娃这个嫩头青,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很纯粹的兵蛋子。平日里我和他的交流最多,他那种年青时特有的“傻楞”不像是装出来的。所以,屁事儿不懂的他,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至少我主观上愿意相信这一点。但我这一圈四人挨着分析下来、排除来,排除去,最后再回到我自己这里,忽然发觉什么不对。你说,刘思革所言的“有问题”如果是事实,那么,这个“有问题”的动机又是什么呢?我们做一件事情,都会有出发点,都会有动机,不可能平白无故的去做一件事。所以,我能想到“有问题”的人搞阴谋的目的,无非就是致我们于死地,破坏这趟任务。如果这个“有问题”的人就藏在五个中之间,那么,他已经有无数次机会可以将我们全部杀害。我的意思是,晚上总会有人守夜,守夜的轮次也必定会轮到“有问题”的那人。守夜之中,他枪栓一拉,扳机一扣,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将其余人杀掉。所以,一道分析下来,我觉得刘思革的话语有些欠妥。况且,我并不是“有问题”的那人,根本不知道要搞出什么样的阴谋,连具体的行动都不知道,我仅凭自己对四个人的片面了解,哪里又能排除呢?不论怎么说,我实在找不出周围的四个人中,究竟是谁“有问题”。其实比起这个,我更愿意相信刘思革说的是胡话,也是,这老小子总是带着一股悲观情绪,而在崖头上之时,命就丢掉了一半,说些不搭调的胡话出来,很正常。更重要的是,我不太愿意相信这四个人里,真有谁“有问题”。“刘思革,他,有什么遗言吗?”黄班长忽然问。他抬起颤抖的手,喝了一口水。“没有。”我摇头。黄班长看看我,又低回头,抹了一把脸。然后他不停的点头。邓鸿超动起嘴唇,想说句什么,但最后止住了口。王军英伸手拖过刘思革的背包,然后打开,把插在里头的手枪和弹匣取了出来。“让他小子放走了越南老头儿,现在吃亏了吧。”摇头晃身的旗娃,忽然以嘲讽的语气说,“小命都丢掉了!”这句话听起来有些刺耳,大有“追悼会上说风凉话”的意思。我不免起了一头怒火,盯向旗娃。我说得不错,这愣头青的“傻楞”不会是装出来的。王军英突然一举起手,朝旗娃扔过去了一个冲锋枪弹匣。他怒道:“给老子闭嘴!你再张口闭口就来那酸人的语气,老子废了你!”“猪脑袋!”王军英怒目而视。旗娃伸手挡住了弹匣,见两双冒着怒火的眼睛盯来,只得乖乖得低下头,捡起弹匣。“什么?”黄班长眉头一皱,“放走了谁?”王军英看了我一眼,见旗娃捅破了篓子,他只好向黄班长答道:“前天,前天逮住的那个农民。”“啊?”黄班长两眼放光,疲软的深情硬回了劲儿,他坐直了身子,接着问“就是跑走的那一个?”王军英点头。“是刘思革放走的?”王军英又点头。两次点头,让黄班长楞住了口。一阵沉默后,黄班长闭回嘴唇,脸上的表情起了变化,像是有怒从心起,也像是闻之愕然。怒,也许怒的是我们“欺瞒”上级,没有将这件事及时知会与他。愕,那倒很正常,这是每个听闻后的人都会有、都该有的反应。但没一会儿,变化着的表情就凝固住。黄班长独自消化着那五味杂陈,仅是叹几口气,没讲一句话。毕竟,就算是刘思革犯下了天大的错误,现在也一了百了了。黄班长估计对两个“老资格”很失望,洞下五个人的气氛开始有了变化,大家又回到了沉默不语的状态。王军英又摸出烟,发了我一根。烟雾燃起,我闭起眼睛,想从万股情绪中抽回神来。“各位领导,我插句话啊——”思考之中,默语的旗娃忽然抬起头,冒了一句话,“战友已经牺牲了,敌人也甩走了,但是接下来,咱咋整啊?”话语打破了五人的思绪,大家停住了手中的动作。“这地方下来是容易,可是上去的话……”旗娃抬头望着拱洞那闪着水光的洞顶,支支吾吾对咱们说道。正文 第六十三章 :人影儿“我感觉有点儿难办。”旗娃低回头,缓缓补充说。沉默不语的几个人被旗娃的话语惊扰,大家让出心绪,脑袋开始思虑起他的话头。嗯,旗娃说得对,他所讲的这个问题,的确是咱们当前一个无法避免的难题。捏着烟头,我抬头往外看了出去。浅草石滩外面,便就是刚才我们走出来的那片郁郁葱葱的植被。由于身处在大拱洞的下边儿,抬头看不见天,视线唯有艰难的越过那片天坑丛林的林线,看至天坑另一侧的陡峭岩壁。毒辣的太阳光,就射在那一处的岩壁上,将灰白的岩石照耀得发白发亮。岩壁往上,便就是地面上的悬崖,那上边儿,依旧是绿意簇生,密林集发。这特殊的地貌结构,让其中心凹平,四周凸陡。心绪平复下来的我猛然意识到,这似乎是个很严重的问题——队伍下来可以借靠绳索的辅助,但是上去呢?绳索已经被刘思革斩断,但是,就算就绳子挂在悬崖边上,我们也不可能仅依靠一条绳索,就攀回那么高的高度。并且,崖头上的越军追兵们是否就到此为止,还是说有进一步行动,我们不得而知。借着这道天险,他们拿出进一步行动的可能性很小。但同时,天坑不仅对悬崖上的越军士兵来说是天险,对身处天坑地貌里的我们,也他娘的是一道天险啊!它可以让韵筠士兵们下不来,也可以让咱们回不去。对,不错,这确实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咱五个人虽然摆脱了敌人,但不知不觉、艰难逃生中,却又陷入了另一个困境——就算越南追兵不再穷追猛打,我们也很难从天坑里逃出去。丢下烟头,我心头如秤砣般的一沉。穷追猛打的越南士兵,虽然没有逮住咱们的人、没有留住咱们的身。但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已经达成了“战略目的”——越军士兵们犹如赶鸭子进篱的农夫,虽没有立即置咱们于死地,却将我们赶进了这牢狱一般的天坑大洞里。我是说,仅凭想当然的设想,在某种程度上,身下的这一口天坑,比越南追兵们更能让人绝望。因为光是坐在这里脑袋一转,我根本想不出有什么办法可以从这里走回去。“总有办法的。”邓鸿超推了推眼镜,侧头看向旗娃,“那么大一队敌人都躲过来了,总不至于困在这下头。”旗娃转动眼珠,挤咬嘴唇,看向邓鸿超。那张糊着泥尘的楞脸,做着“我不相信”的表情。而其他人,经旗娃这一提,也没底气去迎合邓鸿超的乐观话语。黄班长这次倒是表现得非常平静,他站起身,面向树丛,抬手看了一眼手表,说:“十分钟后出发。”追兵已经躲过,任务还得继续。但情况已经到了这般境地,任务耽搁是必须的了。首要的问题,是如何摆脱这里,返回预定路线。要是真被困在天坑里头出不去,那还谈何完成任务,顺利回国。黄班长的命令是下达了,可是五分钟后究竟往哪里走,没人知道。估计他自己心里没数。于是我们简单讨论了一下,一致决定沿贴着天坑的岩壁边缘走,看能不能找到逃离天坑的出路。黄班长带着王军英走出拱洞,察探悬崖上的越军士兵有无进一步的动作。剩下的仨就原地休息,整理物资,调养心神。刘思革的背囊被我们打开,三个人将里头的物资倒腾出来,简单的分配了一下。在那倒腾得空瘪的背囊里,我还摸到了两张扑克牌大小的黑白相片。相片上印着的是同一个人。那是一个羞容满面、扎着两股麻花辫子的年轻女孩儿。这想必就是刘思革的老相好了,我盯着那相片上印着的年轻面容,想起了刘思革捧着照片偷笑的样子。我将两张照片好好收起,塞进了背囊。如果能平安回国,我有义务去找到这女孩儿,向他诉一诉刘思革。虽然是“老相好”,但这恐怕是那老小子在人世间最为挂念的事物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