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
作者:二兵科林      更新:2023-06-30 12:42      字数:6326
  “排长他们下去了吗?”脸色煞白的旗娃,佝下身子看向我。“快了。”我说。转移位置之后,背后几步之外就是断头绝崖。我们的性命,已经全部压在了两股绳子之上。重新找好掩护点之后,眼前的树林不再向之前那样人影攒动,不知道是枝叶遮挡,还是越军士兵停止了进攻。敌兵那一头话语作响,不知道他们在交流个啥。黄班长打着手势,向我无声的传递着信息。他想让我拿几捆绳子出来,再弄几股速降绳索。“透香!”这时越南追兵那边突然又传来了蹩脚的中国话,“叫枪步杀!”之后,树林里不再热闹——子弹不飞,手雷不响,除去敌兵伤员们的呜喊,树林里头静悄悄的。蹩脚的中国话打断了我与黄班长的交流,我静默一阵,细听林里动静。突然安静下来,可不是什么好事情。这些精明的越军士兵,葫芦里不知道装的什么药。紧默一阵后,我从枝干后别出头,往外探了一眼。几声爆炸将树林的视野变宽变长,被爆炸震损的枝丫还在呻吟着悲长宛扬的叹息,它们极不情愿的脱离树干,缓缓折倒在树下。热风挂过树冠,整片林子呼啦啦的响。越军追兵们如鬼魅一般,在树林里窃窃私语,好像是在说话,又好像没有开口,让人听不明白。而他们的影儿,更是一个也瞧不见。只有那些伤员们的小声喊叫,证明蹲守的越军士兵,还待在原地。“叫枪补洒!”又是一句劝降的中国话响起。随着劝降话语一齐飘来的,还有其他东西。“呼”的一声,一颗子弹飞向我的脑袋。“啪”的一下,弹头钉在了掩护着我的树干上。我惊吓得立即缩头压颈,并趴下了身子。这子弹要是再他娘的偏个几寸,我的天灵盖儿就该被掀掉了。树林里虽然一个人影儿都看不见,但那些狡猾的越军士兵们,肯定都拿着枪瞄着咱们呢。起身躲回树干之后,我忽然明白了这阵莫名其妙的静悄悄。越南追兵们必定是调整了战略。他们知道我们没有后路,现在是在困兽犹斗、负隅顽抗,插翅也难飞。强硬攻下来,对他们没什么好处,只会损兵折将,添加伤员。于是,敌兵用手榴弹炸开树林,拓宽视野,准备和我们长耗下去。一直这样耗,总能等到我们投降,或是弹尽粮绝的那一刻。刚才那颗差点取我性命的子弹和胡乱而响的爆炸,以及那试探性的打法能说明,这队追兵们恐怕是有更为重要的指示在身——他们不想全歼咱们,他们想抓活的。一队敌国的士兵渗透如此远的距离,目的肯定不简单。越南人想知道。正文 第五十五章 :牛思革但这都是我的猜测而已,我永远都无法得知那队越军士兵的真实想法。如果有幸被我言中,他们是准备长耗下去,而不是逼压上前,那刚好就顺了咱们的道。他们只需要再原地待上个三五分钟,咱们全都能“插上翅膀”,消失在这悬崖边上。黄班长这时悄悄往后移了几步,他低头往下一寻,察看好两根绳索上的情况,就走回身来。满头湿汗的黄班长无声喘息了一会儿,然后指向了旗娃。“你走!”他比划着手势,用口型做着唇语。王军英用来速降的那条绳子,此时已经不再紧贴地面,刮移石草。绳索上松掉了力道,在乱草间静静的竖躺着。想必那王副班长,此时已经速降完毕,身至天坑。旗娃楞看向黄班长,紧张的神情变换为诧异。他脑袋左偏右转,然后把手指向自己的下巴,向班长确认着。黄班长郑重的点点头,并示意他快些动作。见救命的绳索轮到了自己的位置,颇为意外的旗娃连连点头,急忙爬身找向绳索。他找出了白布手套,颤颤抖抖的戴上了双手。然后,他抓沿着绳子,一路匍匐至崖边。再看越军士兵那头。刚才的几波敌冲我拦,大有一边倒的趋势。冲锋的越军大头兵们,伤了不少,倒是我们几个,基本上安然无恙。劝降的话语这时又停了下来,前方的视野里头仍然没有敌兵的影子出现。听声音,听呼喊,他们应该是在治救伤兵。但究竟伤了几个,死了几个,我无法统计。事实上,我也压根儿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在救治伤兵,毕竟耳听为虚嘛。“各位首长,咱下边儿见!”旗娃匍匐至悬崖边,小声的对我说了一句。然后,他调移身体的姿势,将双脚甩下了崖头。比起邓鸿超,旗娃虽然和他差不多嫩,但旗娃是一名合格的侦察兵,胆头自然要大得多。面对陡崖山高,旗娃没有半点儿迟疑,只听身后“呲溜”一声,那小子就往下速降而去。读到这里,想必大家都想问我,在那个生死攸关的时刻,我怎么还能心若止水一般,去冷静分析,丝毫不急躁的蹲守在悬崖边上?自然是没有的,我只是一介从战场上侥幸活下来的老兵,不是战神,不是超人。并且,这是一段以我之口作为讲述中心的过往旧事,我讲出来的,仅仅是留存在我脑袋里的记忆画面,而我当时的样子,是留在其他人的记忆里。那么多年过去,当时的心境我自然也不可能一一叙记纸上。但我清楚的记得,我当时并不冷静,脑袋里胡思乱想,既焦灼又急躁,急躁到恨不得纵身跃下悬崖。写下这一切的我,并不是什么圣人,看着其他的战友一个个速滑而下,逃出生天,我哪里冷静得下来!实话实说,我甚至开是对黄班长有意见,觉得他是不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又对我这个老油头偏心了。我本以为王军英和邓鸿超下崖之后,就该轮到我了。“重点保护对象”,可是黄班长亲口对我“加封”的。可在这危急关头,王副班长和邓大学生逃离之后,他却点了一个旗娃。倒不是说旗娃不重要,也不是说我比旗娃要高上一等,当时那种情况,谁都想立马捏上绳索,逃离这崖头——这是人的本性使然。况且那时候的我,是在军营里头过惯了“皇帝生活”的蛮横班长,生出一点儿这种小情绪,再正常不过。但焦急烦躁的我也明白,六个人不可能同时走,黄班长也并不在偏心。总得要有人在后掩护,战友之所以叫战友,不仅是一起扛过枪,还因为即便明白凶多吉少,也要丢下一切,迎头为战友上。而黄班长挑出的顺序,自然有他的考虑。他要偏心,第一个偏的一定是自己。旗娃一走,悬崖边上的防线,就仅还剩下三个人。旗娃的身躯附上绳索,让松躺的绳子又紧绷起来。再看另一头绳桩,也还是绷得紧直,邓鸿超还未滑下天坑。不知道这大学生降到哪里了。我手里的另几个绳索已经快要绑好,微微探头往树林里一看,越军士兵们的交流和不知所以的响动还在持续响彻。有限的视野里暂时没看见敌兵的影子。这让我焦躁的我一阵欣喜——我好像猜中了他们的心理活动,对面的那头猴子大头兵们,只需要再呆坐上那么一会儿,“悬崖难题”即可迎刃而解了。可眼睛瞟到了蹲坐在树后的刘思革,心头的欣喜随即一灭。这个坚韧顽强的老小子,已经失血太多了。我撕割下的袖条自然止不住血,没有任何止血措施的情况下,一番折腾后,粘贴在他上身的“大五叶”迷彩服,已经是褐红一片。大片的褐红,与衣服的织物融凝在一起,哪里还分得清迷彩的花色。刘思革靠坐在树干,眼皮不断的在眨,脸色越加苍白。我知道,他这是在与自己做斗争,在驱使自己不失去意识。可是,他现在是靠坐着,血液静淌,也许还能清醒一阵。但,我不觉得他能速降下崖。对于其他五个人来说,速降需要的只是时间与力气。但对刘思革来说,这事情没那么简单。老小子现在随时都可能晕厥休克,更别提仅靠双手,把整个身体的重量都捏在绳子上。那简直是让刘思革去送命。但也不是没有办法。事在人为,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一边迅速的为手中的绳索串绕绳结,一边想出了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我们用绳索将刘思革捆好,然后用绳绕树而过,用树干做一个“定滑轮”。悬崖上拉绳的人慢慢放,捆严实的刘思革,就如吊井打水的水桶一般,缓缓放进天坑底部。这个方案最为安全,但肯定会非常费时。并且现在悬崖边上就剩三人,一个人的力量,肯定不足以稳住刘思革吊悬在空中的力量。越军士兵如果突然冲过来,咱们就只能乖乖缴械。该死!如果刘思革没有犯犟,选择第一时间跑离战场,那么人力足够的情况下,这个方案是可行的。我盯了一眼刘思革,又是气得鼻孔吐气。第二个方案,就简单了一些。老小子既然有伤在身,使不上力,那我就只能随他一道速降而下。比方说,两个一道捏好绳索,我再伸出双臂,穿过他的腋下,将他合抱。刘思革时不时帮把劲儿,或许我就能安稳的协他下崖。虽然动作有点儿亲昵,但只要能救上这老小子的命,我哪怕是脱光了衣服也成啊!不过,方案二只是我想当然的在想。这道方案的可行性,连我自己都怀疑。速降之所以要迅速,就是因为全身的重量压在手掌和脚隙之间,是不可能支撑太久的。再加上我们还背有一身的装备。两个人的重量,混合起两个人的装备,我想我的手掌恐怕撑不了多久。即便是撑住了,人总是要往下滑的。如果下滑中手掌刹不住两个人的体重,那就跟直接跳下悬崖没什么区别。方案虽然是想出了出来,但两个方案都他娘的不太靠谱。一时间我焦头烂额,手中的绳索迟迟串绕不好。刚想和黄班长商量一下,却见左侧的林子里,晃出了异动。仔细一瞧,那又是一小队侧绕而来的越军士兵。绕来的越军士兵,没找着我们的具体位置。我见到那带头领队的大头兵,弯着身子,抱着冲锋枪,左盯右看。“腾腾腾!”黄班长立即打了一个三连点射出去。我也丢下绳子,跟着泼了几发子弹。侧绕而来的队伍瞬间被子弹压下。只听那边儿嗷嗷叫,有敌兵中了字儿。但碰巧那四五个敌兵躲身时看到了咱们的方向,有个胆子大的,立即就举起步枪向我们回击。那胆子大的敌兵像是要定了特等功,他如疯子一般,叽里呱啦的嘴巴面前猛喷着火舌,急雨一般密集的子弹瞬间向我们泼来。“老子立功了,他们在这里,我发现这几个中国兵了!”——听那语气,我就猜得到他吼的是什么。子弹由我左方位的十点钟方向飞来,我们只有绕着树干变换身姿,才能避开尖头的步枪子弹。丢下绳子,我挪着屁股,变绕了一个角度。原来这群越军士兵,并没有打算和我们耗下去,他们刚才是养精蓄锐,等待出击呢!躲避子弹的同时,又听到右边的刘思革也扣响了冲锋枪。放手一看,他那边也来了一队敌兵。这群孙子,竟然开始两翼包抄了。躲在树干后的黄班长,这时对我打了个手势,他说:“来不及了,你带上刘思革,快走!”右边那个胆大的家伙,不仅按住扳机不放,还他娘的拉开了架势,跟听到了冲锋号一般,想追打过来。黄班长紧咬牙关,在子弹穿林过叶中,侧探出头,迅速瞄准。两发子弹过去,那个胆大的家伙成了倒霉蛋,黄班长的子弹准确无误的打中了他的胸膛,那家伙抱着还未停火的步枪,倒在了密叶乱草中。黄班长可算是点到我的轮次了。在我看来,身死关头中,任何推脱都是显得虚伪的——谁又不想活命呢?我立马就想动身,但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我们走?那你怎么办?”刘思革那面的情况稍微好点儿,他一支冲锋枪就压制住了那队右翼抄来的敌兵。可谁知这举着枪的老小子却回头说道:“黄连,你开些啥玩笑,哪里轮到了我走!你们先走,我掩护你们!”我眉头一皱,恼怒而起,心说这小子是不是吃了牛角尖?之前他已经犟过一次,没想到到这个时候了,还要接着犟。刘思革,我看是牛思革!老小子就他娘的像是一头不会拐弯的老牛头,比我想象中的还要犟。在这生死关头,他还要假惺惺的发善心、拗着走!我立即骂道:“你这龟孙子到底要做个啥,还想不想活命了?”正文 第五十六章 :留守这刘思革,简直就是莫名其妙!刘思革瞥了一眼我那因怒扭曲的脸,他一边盯察着侧面的敌情,一边竭力向我竭力反驳着:“黄连是军官干部,老吴你书读得比我多,再怎么说,也轮不着我这个庄户人走!我说了,我虽然挂了花,但不碍事,还使得上劲儿,没毛病!别看低了我!”“我cao你娘!”我恼羞成怒,忍不住骂了一句,“你以为自己算哪根葱,想当战斗英雄不成?”就算是中了枪的身体没问题,他也是脑子出了毛病!“别磨蹭了!”黄班长警戒着追兵的方向,“再磨下去,谁也走不了!”怒话一出,犟如老牛的刘思革还是不为所动。他干脆不再理会我,直直的端着枪,像是一个视死如归的革命老烈士。“你到底走不走!”说着我用冲锋枪对向了他。刘思革偏过头,斜眼看向我的枪口,眼神儿里头有那么几分惊讶。事实上,他那虚弱的肌肉,甚至让他做出惊讶表情的力气都没有。说起来,这已经是我第二次拿枪对向他了,他也唯一一个让我拿枪相对的同胞战友。“走不走?”我失语般的吼着。那架势,真像是要一枪毙掉他。刘思革惊讶的眼神即刻消逝,他费力的沉了一口气,偏回头,眼神离开我的枪口,继续警戒那隐蔽在树林里的越军士兵。小老头般的老皱面庞挂着不以为然,只见他发白的嘴唇好不容易才张开,慢声答我道:“我说了,你们先走,我再走,你开枪也没用,反正我都中子儿了,再多来几下也无所谓。”多来一下也无所谓?水牛一般的犟劲儿,气得我哑口无言。要不是为了节省子弹,我真想按下扳机,打他几枪再说!这等怪人,我还是头一次遇到。尽管之前的“山民事件”,让我对刘思革生出了负面情绪。但实话实说,我并没有把他当成多大的恶魔,更没有像旗娃那样,去刻意的排挤他。错误谁都会犯,这是人生常事,并不是不可原谅。他和其他人一样,是与我并肩作战的战友,是我的同胞,既然受了伤,我就有义务去救治他。假如我的心再硬一点,哪里还用得着去费口舌劝他逃离战场。我可以二话不说滑绳下崖,先保命再说。至于这犟牛老小子是死是活,又与我何干?那时候我想要的只是军功,不是什么战友情。可问题就在于,我狠不下心。刘思革越是犟,我就越想和他耗下去。因为我明白,这老小子本质是个好人,他的心不坏,我不想他死在这里。况且,我连“战斗英雄”都敢丢,这时候哪里又有心思去在乎军功呢?比起军功,我更愿意让刘思革活下来。黄班长、刘思革与我形成的脆弱防线,由之前的半圆缩成了一个三角形。黄班长在左,刘思革在右,我则座中。越军士兵们两翼包抄,围向孤苦无援的我们。而三个人在这“半岛悬崖”边上,左右逢敌。越南士兵们很精明,座中方向的树草密集,视野不佳,他们吃了之前的亏,没往那头冲来。所以身在“防线三角”顶角的我,便寻敌而举枪,不时换着身子,为左右两个边角搭一把力。刚还对刘思革放下枪口,稳躲在两翼的敌兵,也停止了进攻。他们就像害怕丢掉娘的小孩儿,爱时不时的往上捅上几棍子,生怕咱们离他而去。见来自中国的几个士兵还被困在原地,越军士兵便也稳下了心绪。他们不想顶着脑袋往我们的枪口上撞,精明的越军士兵们,稳躲进林。这一下,他们估计是咬定了咱们无路可退,便稳稳待住,养精蓄锐。又是几句很不耐烦的的蹩脚劝降中文传进耳朵,我能感觉到,过不了几阵,越军士兵们就要开始最后一次围剿了。因为抓不了活的,死的也成。带几具尸体回去虽然立不了功,但也能交差嘛。这下,就让我的内心就开始动摇了。因为我明白,纵使对他人有再多怜悯,自己的命才是最重要的。在这悬崖边多待一秒,就是多一分危险——我开始犹豫,要不要丢下刘思革,独自滑绳下崖?邓鸿超速降的那股绳子,这时已经松软下来。大学生一定稳稳了滑进了天坑,永远逃离了悬崖上的危险。而旗娃那一股绳索,还是直直的绷在地面,不知道他到哪里了。该说的我都说了,该做的我也做了,黄班长已经点了我的名,我可以正大光明的捏住绳索,拥抱未来。刘思革那犟小子,死赖着不走,我也没任何办法。身子微动,我咽了一口唾沫,准备捏住绳子,先行一步。命是自己的,刘思革有他的选择,我也可以有我的悬着。但就在身子微动的时候,老小子却开口讲话了。“黄连,你先走,你是干部,你要是出事了,几个人都要散架!”刘思革一边留察着前边的动静,一边缓缓说道:“我和老吴留下来为你掩护,一有机会咱俩就跟上来!趁着那些猴子还没过来,你快些动作!”这话听得我混身一愣,心说这在讲些啥?情绪即刻之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刘思革的犟劲儿带来的火气还未消,此话一出,我甚至对他又生出了怨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