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节
作者:八月薇妮      更新:2023-06-29 13:52      字数:3425
  他出了麟德殿后,便加快步子往旁边偏殿而去,不料将到殿门处,就见崔晔拢着一人走了出来。李贤猛地止步。崔晔回头,略欠身道:“殿下。”李贤亦看清他怀中之人:“小弦子……她怎么了?”原来阿弦垂着头,手拢在额头上,也不做声。崔晔道:“没什么,风吹着了,有些头疼,我正要送她先出宫去。”“是吗?”李贤忐忑,目光不离阿弦。正要细看,崔晔已经护着阿弦往外。李贤目之所及,心头颤动,忙往前几步。近距离也看的更明白了,原来阿弦的额头不知如何竟流了血,血顺着掌边透出。“这是……”李贤惊怔。崔晔回头道:“殿下勿惊,不如先回殿中去吧。”他的声音仍是昔日般温和无波,只是今日的温和底下,泛着令人心冒寒气的冷。李贤站在原地,双唇紧闭,目送崔晔拢着阿弦,徐步去了。又站了片刻,他转身进了偏殿。偌大的殿内空无一人,李贤目光掠过,终于落在地上的某处。原先武后拢在手中的那黄金雕龙的暖手炉此刻跌在地上,黄澄澄的金子上一点儿赤红色,如此刺眼。第266章 子夜歌麟德殿中,依旧歌舞升平。因武后不喜那胡腾舞, 意兴阑珊, 底下众人之中,属武懿宗最为明白武后用意, 当即道:“素来听闻倭国的阴阳师有一种别样之能为,会在冬日招出蝴蝶, 不知在今夜可否让我等大开眼界?”二圣跟百官顿时都看向阴阳师阿倍广目。阿倍广目起身,拱手参拜道:“小使这种雕虫小技不上台面, 又怎敢班门弄斧呢。”武后跟众人情知他指的是明崇俨在座,不敢造次之意。高宗跟武后对视一眼,便笑道:“不妨事, 今夜只是宴会, 又非比试,你若真有能为, 只管为宴席锦上添花就是了。”阿倍广目躬身行礼,果然款步从桌后转了出来。阴阳师走到太常寺乐师之前, 俯身低语了一句,那为首的乐工吃了一惊,不敢答应, 便看向旁侧。一名宦官听得分明,便奔上丹墀,跑到御座前,道:“阴阳师想奏《子夜》。”武后挑眉,高宗也有些诧异, 道:“这样大好日子,为何要听此曲?”武后却道:“既然他想如此,必有用意,让他去。”因此首肯。底下乐工们见武后答应,这才转头交代底下众人,瞬间鼓乐齐鸣,奏响一首“子夜”曲。这《子夜》一首,乃是古曲,自晋代流传,传说是一名晋朝的女子夜晚所做,十分的哀声怨苦,据闻当时经常有鬼喜唱此调。果然,此刻乐声一起,一改先前欢悦气氛,满殿森然。阴阳师的手原本揣在袖子中,乐声起时,便探了出来,当空一扬,手底纷纷然,竟有许多白色的蝴蝶随之而出。在座众人齐齐惊啧,阴阳师脚下缓慢旋转,蝴蝶越来越多,却不离他掌下招引。阿倍广目挥了挥袖子,蝴蝶如波浪般起伏,排列的甚是整齐。太平原先还有些心不在焉,忽然见阴阳师露了这一手,顿时忘了心头忧虑之事,只顾瞪大双眼盯着看。乐声幽幽之中,阿倍广目的手缓缓握起,那些白色蝴蝶四散开去,在殿内穿梭,不时于官员面前停留,有几只飞到丹墀之下,却并不靠近高宗跟武后。底下殷王李贤,英王李旦因年少,格外觉着有趣,李旦伸手,那蝴蝶也善解人意,缓缓停在他的掌心上,引得两位王爷齐声赞叹。忽然武懿宗笑道:“这个好像也没什么格外出奇,看着像是障眼法儿而已。”随着乐声一转,阿倍广目双手掌一合,发出“啪”地声响。满殿内的蝴蝶像是得了号令,齐齐地又飞了回来。阿倍广目忽然低低道:“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正是《子夜歌》中的一句。随着他的声音高低,那些白色的蝴蝶飞着凑近在一块儿……幻化出奇异的形状。忽然李旦叫道:“这怎么像是个人?”一句话提醒了众人,大家再仔细看,毛骨悚然,原来这蝴蝶竟凝成了一个窈窕的女子形状,双膝着地跪坐,随着乐声款款地挥动袖子,竟仿佛在对镜梳妆。虽是蝴蝶组成,但栩栩如生至此,再配上子夜的曲子,简直妖异之极!太平已经忍不住发抖:“母后,这个好吓人。”武后察觉她往怀中钻来,不禁也把她又搂紧了些,安抚笑道:“幻相罢了,何至于这般胆小?”---随着《子夜》曲终,阿倍广目大袖一扬,那些蝴蝶重又飞入他的袖底,现场又归于一人。阴阳师躬身道:“小使献丑了。”高宗道:“这个虽然新奇,看果然不适宜大节下赏看,有些太过悲怆了。阴阳师幻化的那女子,跟做出《子夜歌》的那位奇女子倒是如出一辙。”阿倍广目道:“是小使冒犯了,请陛下恕罪。”高宗便看明崇俨道:“明爱卿,你觉着阴阳师的术法如何?”明崇俨欠身道:“出神入化。”“那……跟爱卿相比呢?”高宗含笑。明崇俨道:“阴阳师之所能,是臣不能及。”武后笑道:“陛下,方才说不能比较,怎么竟又为难明爱卿?何况虽然都是术法之士,但彼此各有其所长,也是无法统一比较的。”高宗连连点头:“皇后言之有理。”阿倍广目也道:“同明大夫相比,小使的这点儿法术不过是萤火之光罢了。”明崇俨看他一眼,朝上对高宗道:“今日陛下宴请群臣,阴阳师既已经献礼,接下来不如让微臣一尽心意。”高宗喜道:“此言大善,爱卿快请。”明崇俨回头,看着太常寺的乐师们,道:“也请诸位奏一曲《大定乐》,为我助阵。”乐师们正因演奏了“鬼曲”,一个个怏怏不振,听了明崇俨的话,这才打起精神来。这《大定乐》乃是高宗所造,出自太宗的《破阵乐》,为庆祝大唐平定辽东高丽之乱的曲舞,气势自然非凡,乐声一扬,立刻将方才的森然寒气荡涤一空。阿倍广目转头看向明崇俨,明崇俨笑了笑,转身走到殿门口,下台阶,仰头看天。众人不明所以,只听着乐声等候罢了,不多时功夫,明崇俨笑道:“来了!”举手一扬,只听得“嗤嗤”之声,天空落下两个东西来,明崇俨接在手中,捧着走了进殿。百官中有眼尖的已经看得分明,原来明崇俨手中握着的竟是两枚红扑扑的桃子,看着甚是新鲜。众人惊叹之中,明崇俨上前,将桃子放进玉盘。高宗惊喜非常,忙问道:“爱卿从何处得来如此鲜桃?”正是冰天雪地的大年下,莫说桃子,绿叶都不得一片。明崇俨道:“此乃冬桃,得自荥阳河沟赵家,愿献给陛下做贺礼。”从荥阳到长安,快马加鞭也要三四天时间,这桃子却像是新鲜刚得的,且众目睽睽所见,乃是从空中降落。群臣惊叹之中,明崇俨道:“臣恭祝陛下跟天后松鹤延年,万寿无疆。愿天下太平,大唐四海归心。”群臣听到这里,纷纷起身,在《大定乐》的雄壮曲声中齐齐道:“愿天下太平,我大唐四海归心。”---这一夜,高宗甚是尽兴。既看过了阴阳师的法术,又得了明崇俨的冬桃,切开试吃,果然脆甜多汁,可口非常。高宗趁兴同武后回到寝殿,格外赞了明崇俨一番,因笑道:“先前不怪太平胆怯,阴阳师的那法术着实有些骇人了,倒并非是说他不高明,只是再配上《子夜》,实在可怖扫兴。幸而明崇俨很知朕意,这样看来,到底是我大唐的法师更胜一筹。”武后则道:“这是当然了,倭国的阴阳之术,原本也是从我中华学了去的,虽说如今他们渐渐已自成一统,但毕竟我中华之地才是正统,怎么会叫他们夺了风头呢。”高宗道:“皇后说的好。且阴阳师的法术鬼气森森,但明爱卿却让满堂皆欢,从立意上说便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二圣说到此,高宗忽道:“是了,我忽然想起来,今夜怎地不见女官?不是已请了她么?”武后道:“本已经来了。后来有事便去了。”高宗也并不追问,只点了点头:“我当怎地后来总不见她呢……”武后想到那道凭空消失的端庄身影,脱口说道:“陛下是不是还不见了另外一人?”高宗道:“另外一人?”武后话一出口却又后悔起来,因笑说:“没什么。”高宗忽道:“你莫非是说沛王?”这个答案在武后意料之外,却也顺水推舟道:“可不是么?”高宗吃了口茶,忽然说道:“提起了贤儿,我又想起一件事来了。正好儿同你商议。”武后问道:“不知陛下有何事?”高宗道:“贤儿年纪也不小了,是不是该给他定一门亲事,你可曾想过此事?”武后一怔:“这……虽有了几个人选,但是都非极合适的,陛下怎么忽然也想起这宗来了?”高宗笑道:“并不是忽然想起,因朕已经想到一个最适合的人了。”武后诧异:“不知是哪家王公大臣之女?”“都不是,”高宗笑盈盈地揭晓,“正是皇后跟前儿的红人。”武后猝不及防,兀自不信:“陛下是说……”“皇后跟前儿还有几个女儿身的红人呢?”高宗道,“不正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户部女官么?”武后定了定神:“陛下怎么忽然想到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