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节
作者:八月薇妮      更新:2023-06-29 13:46      字数:3622
  其实,那会儿阿弦因发现了许敬宗跟李义府在景城山庄勾搭所作,又撞破许敬宗持刀要杀许昂,许敬宗愤怒之下丧心病狂,当夜派了杀手前往要斩草除根。却被这隔壁的老者察觉,神不知鬼不觉地挡在外间。直到阿弦被陈基所伤,鬼魂附体前往许敬宗府那夜,玄影本是去给崔晔报信的,跑到半路恰遇见敏之,却给敏之捉了来。而这负责守卫的老者因见情势复杂,不便出面,是以他却去报知了崔晔。因此那夜敏之是由玄影带着前往,崔晔赶到,却是因这老者报信所致。原来,崔晔的人虽未到,心意却一直都在。---阿弦浑浑噩噩,将天明的时候醒来,半边身子已经疼的麻木。此刻却已并非在客栈之中,来到了一个陌生而简陋的所在。眼前围着她的,除了林侍郎外,还有几个小脑袋,除此之外的外围,却围拢了一些“非人生物”。林侍郎见她醒了,喜道:“小十八,你总算醒了,觉着怎么样?”阿弦将众人环顾了一遭儿:“桓大人呢?”林侍郎道:“小桓出去探听消息去了,别担心,他好端端的。”阿弦看向他身边儿挤着的那大大小小十几个孩童:“他们……”林侍郎欲言又止,只道:“他们就是你跟小桓从那北阁塔里救出来的孩子们。放心,都在这里,一个都不少。”有几个小孩儿听见,便向着阿弦露出笑脸。有大胆的问道:“哥哥怎么样了?还疼吗?”阿弦略觉欣慰:“不疼了。”她挣动欲起身,林侍郎从旁相助扶了起来。将这些孩子们挨个儿看过后,阿弦复想起那老者:“还有一位……”林侍郎善解人意:“你说的是那位老伯?他在外头给你煎药。”阿弦点头间,手忽然碰到一物,阿弦低头,却见是那昆仑奴的面具。林侍郎已对旁边一名孩童道:“去叫伯伯进来吧。”孩童清脆地答应了声,转身跑出去,不多时陪着那老者走了进来。这是一张极为普通的脸。正如阿弦当初在平康坊见他的第一面,相貌平平,丝毫不引人注意。年纪看似有五六十岁,神情看似是略显谦和木讷的,但又隐约透着一股淡然疏离。林侍郎便招呼孩童们道:“大家随我出来。让哥哥歇息会儿。”孩子们如小麻雀般围着他退了出去,只有一个看着极小的孩子,看着不过四五岁,仍是趴在床头上,瞪着乌溜溜地眼睛打量。阿弦见这孩子玉雪可爱,便探手摸了摸他的头,林侍郎正要招呼,见状便由他留下。阿弦扫过其他林侍郎看不见的“人等”,目光落在那老者身上。正想下地说话,老者上前拦着她:“你受伤了,且不要乱动。”阿弦道:“不知道老伯怎么称呼?”老者道:“你仍旧叫我康伯就是了。”他停了停,又面无表情地说道:“我知道你想问什么,你在范县所做,公子都已经知道了,所以才让我一路追踪过来。”却因为阿弦等隐藏行迹,山路水路转换,十分莫测,故而康伯竟也一时难寻。直到阿弦在舒州大病了那一场,桓彦范抓了满城大夫去给她看病……阿弦却又“死而复生”,此事竟由大夫之口传播,闹得有些轰动,才给康伯探听到。随之赶来括州后,发现险情,及时相救。阿弦道:“康伯,阿叔他怎么样?”康伯很是平静地回答:“据我所知,公子无碍。”阿弦皱眉问:“怎么那蒙面人说他病了?”康伯道:“人食五谷自然生病,何必挂心。你只养好自己的伤,比什么都强些。”阿弦哭笑不得:“若是寻常的病,我自然不在意。”康伯忽然道:“不错,公子绝不会平白病倒,除非是大有心病。”他瞥了阿弦一眼道:“你既然知道,为什么不快些想法好生做完了此处的事,自己回去见他?”这老头说话甚是生硬,说的阿弦愣愣地。康伯淡淡又道:“听说你当初在桐县照顾的他极好,他现在为你做些事也是应当的。你若感激,等见了面后多对他好些就是了。”他说了这句后,转身扔下一句:“药熬好了,我去端来。”阿弦一个人在榻上,呆若木鸡。第198章 处刑忽然袖子被人扯了扯, 阿弦低头,玄影正扬首看着自己。昨夜她跟桓彦范两个潜入寺中,特意叫玄影留下跟林侍郎作伴。阿弦知道玄影担心自己, 便摸了摸它的头:“我没事。”玄影背顺着耳朵, 仰望着阿弦,乖巧地“嗯”了声。又有个声音问:“十八子在说的是崔天官吗?”阿弦抬头,对上在床边围观的群鬼们。玄影早也察觉了,但因阿弦身上并没紧张恐惧的气息, 玄影便未曾吠叫, 只又竖起耳朵, 望向对面。阿弦并没有回答, 另一个鬼却说道:“十八子的阿叔当然就是崔天官了。”阿弦觉着奇怪,抬头问道:“你怎么知道?”那鬼见她居然搭理自己了, 兴高采烈道:“我是听说的。十八子的那些异闻,我听了好多,比如豳州的小丽花, 欧家女婴的案子, 马贼案, 还有景城山庄那件事, 鬼嫁娘的故事传了很久, 甚是可怕,没想到在你的手里终结……”阿弦不知是该钦佩它的博闻,还是笑一个鬼竟也会觉着鬼故事可怕。又一个鬼打断他的话:“不要说这些啦,还没有谢过十八子呢。”众鬼沉默, 然后一个道:“不错,只是又连累十八子受了重伤,假如你有个三长两短,我们都魂飞魄散也抵偿不了。”阿弦见他们似很沮丧,便一笑道:“不碍事,只是受点伤而已,幸而把孩子们都救出来了,不然我才是白来了一趟。”昨日那蒋爷当街问价,林侍郎跟他周旋的时候,跟在蒋爷身旁的数鬼便将内情告诉了阿弦。原来这蒋爷是个丧尽天良的人牙子,趁着城内受灾,百姓忍饥挨饿之时,他便四处搜找一些相貌出色的孩童,以威逼利诱的法子买到手中,然后转手高价送到江浙其他各地的娼所,私家加以从小调教,或某些高门大户手里,以供亵玩。阿弦从这些鬼的口中得知,被关押在北阁塔的这十几个孩子,今夜就要被分散送到各地,如果不立即营救,只怕再无机会。忽然那小孩子从床头上爬上来,手脚并用爬到阿弦身旁:“哥哥在跟谁说话?”阿弦笑笑,将他抱入怀中,想到这些孩子原本会遇到的遭遇,却又难忍心头之怒。---康伯送了药进来,阿弦才喝完了,外间桓彦范匆匆而回。见她醒了,桓彦范忙问情形如何,阿弦道:“我很好,外头怎么样?”桓彦范道:“城中加紧搜查,我出去这一趟,就看见官府捉了七八个人。之前也是怕客栈会被搜查到,所以才搬了这个地方。但是我看这幅势头,迟早也要搜到这里来,我们是退无可退,要尽快想法儿才好。”阿弦道:“退无可退……的确是退无可退,昨晚上他们已经认出我了。”此刻林侍郎走进来,闻言惊道:“他们已经认出你是钦差?既然认出,还敢下如此杀手?”桓彦范道:“昨晚上如果不是康伯及时救援,只怕我跟小弦子都要折在里头了,他们并不是不敢对钦差下手,而是专门冲着钦差下手呢。”“无法无天,实在是可恨,该杀!”林侍郎气的胡须抖动。桓彦范道:“之前我们经过的定州,刺史是薛季昶薛大人,他是个最耿直不阿的,不如我去搬些救兵……”林侍郎摇头:“远水解不了近渴呀。”三人沉默之时,隔窗隐约传来叫骂声响。凝神听时,有人骂道:“这是要官逼民反么?这大唐是要完了的!皇帝不干事,让一个妇道人家掌家,怪不得今年的雨下的这么多,是老天爷也在哭呢。”又有人道:“说的不错,太宗皇帝一世英名,幸亏死得早,不然是要被活活气死了。”原来这会儿他们住的地方,原本是个停尸的义庄,世人多以为晦气,就算流民也不愿意往这地方来,是以暂时避开了官兵的搜捕。此刻叫骂的,却是两个负责搬运尸体的义庄之人,因冻饿而死的人太多,两个人自然更是愤怒难耐。林侍郎毕竟老臣,听了这种话,按捺不住起身:“荒唐,臣子造反,连这些百姓也都造反了么?”就要出去喝骂。桓彦范忙拦住他:“你老息怒,何必跟这些无知之人一般见识。”阿弦轻声道:“叫我看,让他们骂骂也是该的。”两个人都惊诧地看向她,阿弦道:“他们被水灾所苦,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朝廷有不能得力救援,他们自以为被朝廷所弃,又以为朝中都是张勱这种贪吝冷血的官员,当然愤怒,再多的怨念苦恨也是应该的。”林侍郎居然觉着她这番大不韪的话还有几分道理,可却又过不去心里的坎儿,便悻悻哼道:“但是这些话也太大不敬了,若不是这括州张勱渎职,早该将这些刁民捉拿起来问罪。”忽地桓彦范道:“问罪不问罪的还在其次,现在还不是冬日最冷的时候,若再冷下去,死的人更多,已经有怨声载道了,若情形不得改善,真的会生出民变。”“官逼民反么?”阿弦喃喃,眼神变幻。林侍郎脸色灰暗。室内的气氛就像是六月天的夜晚,闷蒸不堪,令人窒息。---这一日,将到傍晚,有一人行过街头,竟径直往括州刺史府门前而来。门口侍卫拦住,喝道:“什么人乱闯?”来者方住脚,停了停胸膛,朗声道:“大胆,我乃长安来的黜陟使、工部侍郎林夏,你们还不速速报知张使君?”侍卫大惊失色,见林侍郎气度不凡,忙抽身入内禀告。里头张勱正同那蒙面人商议私事,道:“被他们把那十几个上好的孩子救走了,早先答应要上供的落了空,再找好的也赶不上了……”蒙面人问:“全城搜捕,都没找到那些人?”张勱面有忐忑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