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兼任幕僚的王妃
作者:漫客1      更新:2023-06-29 05:00      字数:2534
  说起司空家的案子,临安城上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因为这件案子,乃是整个成康朝为数不多的几件大案之一,生性仁慈的成康皇帝很少擅杀大臣,更不会去满门抄斩。至于赵睿为什么对司空家下狠手,这其中就很有意思了。赵睿绝不是那种昏聩的皇帝,杨吉的诬告成也是瞒不过他的,根据赵显的分析来看,赵睿对司空家下手的原因是,司空家把持江宁军太久太久了了。从二三十年前开始,严家从江宁卸任之后,江宁军就一直把持在司空候府手里,从大将军司空褚传到大将军司空雷,历经两朝,整整二十多年这么长的时间,让赵睿心里产生了一些不舒服,他不想让江宁军失控,更不想让江宁军,因此干脆借着杨吉诬告的机会,下手把司空家摘了去。在司空雷之后,江宁军的守将才变成了“草根”出身的林青,这样一来,朝廷对于江宁军的掌控,瞬间就提升了不止一个高度。当年对此事知情者,心思阴暗一些的人,甚至在怀疑杨吉诬告司空家,乃是赵睿亲自授意,否则杨吉跟司空家无冤无仇,为什么会突然对司空家下此辣手至于司空家为什么落到满门抄斩这么凄惨的下场,大抵是除了这么严重的罪名,没有办法拿下一个镇守边疆十几年的大将,更没有办法奈何一个与国同休的开国侯门。就好比赵显如今在临安的地位,除了造反,已经没有什么罪名能把他拉下马了。还有一点就是,当初赵睿应该不知道这些作为证物的“信件”,其实是“真”的。不然他早该怀疑到杨吉的头上,而不是把这桩案子草草结案。如今对于赵显来说的难题就是,到底要不要借着这个机会,把杨吉这个疑似里通外国的大奸臣,彻底拉下马。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杨吉的原因,原先在政事堂一言而决的陈静之已经开始束手束脚,对于肃王府的威胁也大不如前,如果自己出手拉倒了杨吉,岂不是帮着陈静之除去了一个大敌想到这里,赵显有些犹豫不定。直到这时,赵显才发现肃王府太需要一些幕僚了,平日里碰到什么事情,全靠他跟项樱两个人商量,即便是谢康等人,也没办法帮到他太多。毕竟谢康乃是宰辅,还身兼着礼部尚书,是有职司的人,不可能随时呆在肃王府,给赵显做一个咨询顾问。赵显摇头叹了口气,然后从书房起身,到后院找项樱去了。尽管有些不太想承认,自己的这个媳妇儿或许在手段上没有自己刁钻,但是在政局敏感度上,她比起自己还是强出不少的。卧房里头,项樱刚刚吞下一枚参茸丸,半躺在床上,参茸丸温润的药力发散,让她脸色微红。见到赵显走了进来,项樱轻哼了一声,撇过头不搭理赵显。昨天赵显打趣了她一句“楚蛮子”,这位长公主到现在还在生气,不曾重归于好。赵显笑眯眯的走近,坐在床边:“怎么了气不够啊”项樱轻哼了一声:“哪敢啊,我这种西南蛮子,不配跟你这个温良恭俭的大启肃王爷说话。”“不就开了一句玩笑嘛。”赵显轻轻搂住了她的肩膀,笑呵呵的说道:“再说了,你现在是我们启国人,跟西楚没啥关系了,楚蛮子三个字,也说不到你的头上。”“你还说”项樱怒目而视。赵显讪讪一笑:“别闹了,有正事跟你商量。”项樱倔强的别过头:“本公主不想听。”赵显知道她只是嘴硬,也不跟她计较,直接从袖子里取出那张略微发黄的信纸,递在项樱手里,然后沉声说道:“这是三年前,杨吉构陷大将军司空雷的证据,昨日我派去北齐的宗卫赶了回来,已经确认了,这封信上的三个印章全部都是真的。”项樱见赵显一脸严肃,也不再胡闹,而是伸手接过这封信,仔细看了一遍,然后问道:“这又如何没有司空雷给北齐的回信,即便这信是真的,也只能说明构陷司空家的,不止是杨吉一人,还有北齐朝廷。”“正是这个原因。”赵显轻声道:“按照目前的信息来看,当年司空家并没有谋反,否则司空雷也不可能乖乖的回到京城领死,也就是说三年前的确是有人构陷于他。”“向朝廷检举司空家的,正是如今的辅臣杨吉,因此我怀疑这个杨吉与暗通北齐”项樱冷笑:“司空家为什么昂满门抄斩,你比谁都要清楚,分明是你那个皇兄想动手夺权,又找不到好的理由,我怀疑杨吉告密就是受你皇兄指使”“不对。”赵显微微摇头:“曾经我也怀疑过是皇兄所为,所以这一年来我在他面前丝毫没有提起过司空家,不过现在看来没有那么简单。”赵显指了指这封信上的三个印象,沉声道:“前面两个印信花点代价也不是不可能搞得到,但是北齐元庆帝的私印何等难得”“你的意思是”“这杨吉必然有天大的问题前些日子在白家的时候,就查到了他与白家的大笔账册往来,只是那时我没有细想,如今看来,那明教的背后,说不定也是这个杨吉在暗中指手画脚”“你都这么笃定了,还来问我做什么”项樱翻了个白眼。“不是问你杨吉是不是恶人,而是要问你该不该除掉这个杨吉。”赵显轻声说道:“如今政事堂有杨吉绊住陈静之的手脚,我们肃王府的压力就小上不少,按照现在宗卫府掌控的证据,已经可以把杨吉罢官治罪,但是杨吉一倒,政事堂里头就再无人可以掣肘陈静之,这件事情有利有弊,所以我才无法权衡。”“你傻呀”项樱不假思索的说道:“能够扳倒一个辅臣,自然要毫不犹豫的下手了你想一想,此时杨吉倒下,高明玉致仕,整个政事堂里头,还有谁能够坐到这个辅臣的位置”赵显心里一动。政事堂如今是陈静之,杨吉,李宴清,谢康,和陈廷玉五个人,一旦杨吉倒下李宴清贪财,劣迹斑斑,已经算是陈静之一党的软肋,不可能做到辅臣的位置,陈廷玉跟谢康都是刚刚入阁,更不可能有机会成为辅臣,如此一来赵显眼前一亮:“没有人可以接替杨吉”“是啊。”项樱接着说道:“杨吉一倒,满朝文武在没有一个人合适坐上这个辅臣的位置,到时候四大辅臣就会变成三个。”说到这里,项樱看了赵显一眼,嘿嘿笑道:“到那时候,你跟王象联手,就可以在朝堂上占据绝对的主动权”“不会。”赵显摇头:“王象这个人,是先帝的死忠,他不可能彻底倒向某个人,一旦陈静之势弱,他说不定还会倒戈到陈静之一边去。”“不过这也足够了。”赵显目光炯炯:“如果朝中只剩下三个辅臣,我不必再事事看王象的脸色,可以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了。”赵显打了个哈欠,也学着项樱的样子,半躺在床上,喃喃自语。“我就勉为其难,帮一帮陈大首相。”将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