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作者:茶茶里      更新:2023-06-28 09:32      字数:5154
  沈元歌身体微微打着寒战,半晌,将一只小臂搭在桌上,倚靠在了上面。她并不是害怕,从踏上入京之路的头一天开始,她便做好了无论如何都得改变命运的准备,只是当真相真的和自己前世所怀疑的不谋而合时,她觉得无比齿冷。当真是甄家人害死了兆麟。她当时查探到,宴上共有三党,宦官黄尤,与国公府来往亲近的一干老官,还有新晋之士。当时皇帝已有亲任宦官之态,黄尤揽获不少权力,逐渐坐大,朝堂新士又年轻气盛,多英锐之势,而颇得兆麟赏识,这两股势力平时互不相让,若说黄尤使阴招借摆宴之机给那些年轻人下药,趁乱除去兆麟,倒也说得过去。事后她得到的消息,也的确是黄尤做东相邀才至惨案,可按兆麟所说,分明是受甄闵成邀请才前往宴席的。兆麟死后沈元歌悲痛欲绝,皇帝震怒,下令彻查,很快水落石出,才起势的亲宦们被打为阉党,黄尤处死,新士也被安上妒能害贤之名,遭到重创,一蹶不振,细细想来,渔翁得利者又是谁?甄家精心布置了一个鸿门宴除去阻碍,而彼时她还在殚精竭虑地遂着他们的愿望为其开路。沈元歌不由自主地收紧了手指,素来温柔的眼中竟迸出一抹锋锐恨意。沈兆麟担忧的声音响在耳边:“姐姐,你还好吧?”沈元歌闭目,长长舒出一口气,压下森森齿战,握住他的手:“兆麟,我们总会离开这里,有独立过活的那一天的。你方才说的事情,不管是不是真的,防人之心不可无,在这之前,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她不打算把自己知晓一切的事情告诉兆麟,即便他想起了前世在官场一鳞半爪的往事,心性上却还是个十四岁的半大孩子,他只需要好好长大,该做的事她来做便好。沈兆麟郑重应了,却还不放心,再三问过她没事之后,才一步三回头地回了自己的住处。烛火幽幽,沈元歌任它的倒影在眸中摇晃了很久,才拔下银簪把烛芯挑亮,起身走到书架前,拿出笔墨纸簿,将今天她和兆麟的衣食花销记在了账上。...明明已是深秋,沈兆麟却感觉十分燥热,不安地扯了扯自己严丝合缝的领口,突然感觉耳边似有嗡嗡声细细响在耳边,不由自主地抬起手,朝露出袖口的手腕上拍了过去,啪的一声响。响声将混沌打破,他蓦地回过神来,发现自己掌心有血,刚刚拍死的竟是一只花蚊子。沈兆麟愣住,抬起头,看见一片模糊的晨光,和面前道路上同样模糊的来往下人的身影。手腕上已经红了一片,仍然无知无觉,沈兆麟想起,才到辰时,他应当刚刚下朝回来。“兆麟,”甄闵成带着两个人,突然从后面冒出来,笑道:“走那么快,我在后头唤你也不应,想什么呢?”沈兆麟一怔,道:“抱歉,从朝上回来就没注意别的,只考虑工部选址扩建行宫的事了,表哥莫怪。”甄闵成挑眉,拍拍他的肩:“你脑子里就只会装这些,案牍劳形,成日考虑还不傻了?”沈兆麟眉心微蹙:“我是觉得这新宫建的没道理…”“行了,越想越钻牛角尖,”甄闵成打断他,热情道,“漱玉上的芙蕖开满湖了,走走,咱们一起去湖心水榭吃酒吧,放松放松心情。”沈兆麟看向甄闵成和他身后的两个族兄:“现在?”甄闵成道:“当然,今天天朗气清,是个好时候。”族兄们顶着两张一片模糊而热情洋溢的脸,也纷纷附和:“湖心水榭这地抢手着呢,好不容易才盘下来的,而且平日里和表弟交好的程凉他们也去,我们一起联络联络感情,表弟就不要推辞了。”第11章前世。四更更声在空中悠悠回荡,国公府还是一派灯火通明,一盏盏藕合色的宫灯川流不息,热闹非凡,园中远远地隐约可见鸾车前绡纱随风鼓动的影子,待行至近处,缮国公携府上一众老小在凤舆前稽首叩拜:“恭送昭仪娘娘回銮。”沈元歌神色端庄平静,瞧不出一丝破绽,从步摇冠上垂至额心的一颗南珠却在簌簌的抖,目光落在甄景为身后伏着的一个渥丹身影上,压下眼底戚色,道:“下次相见不知何时何地了,族中子弟皆列在朝,念以国事为先,严于律己,善自保养,千万珍重。”话音落地,已有一个小太监迎了上来,道:“娘娘,丑时已过,躬请上驾吧。”沈元歌颔首,转过身去,被宫女扶住手腕,要登上鸾车之时,突然听见身后一声:“姐姐。”沈元歌身形一顿,蓦地回过头,正对上直起身子的沈兆麟的眼睛。他尚未及冠,穿着渥丹的朝服,已是与其年龄不符的身姿端正,目光炙热,在灯火流转下微微闪烁,咬沉声音,终是改了口:“更深露重,娘娘穿暖些…莫着了寒凉。”沈元歌娥眉曲起,啪的滚下一颗泪来,慌忙低头掩了,才道:“你放心。”...銮驾浩浩荡荡离开国公府,下人们撤去张了满院的华灯,渐渐散了,府中方才恢复往常,姜氏面露疲色,打了个呵欠,扶住婆子的手道:“忙活一夜,可倦死我了,这诰命品服也重的很,快搀我回去歇会儿。”她语中已露出不满,仿佛不喜沈元歌这次回府省亲,带累他们还得大费周章,甄闵成笑着上来扶她,道:“宫妃省亲乃是陛下特赐恩许,多少人想要这一遭还没有呢,昭仪回去之后,也少不了赏的,母亲别埋怨了。”姜氏这才面露霁色,打量了他一眼,自豪道:“换上新朝服就是精神。”甄闵成道:“四品罢了,”他眸色一深,转了话锋,“不如表弟,如今已是从四品,仕途总比我光明远大。”姜氏步子停住:“这不是在你之下么。”甄闵成轻笑一声:“母亲想知道么?我们去房里说。”待让姜氏坐下,他道:“兆麟现在虽比我低一品,可他才十九岁,又得工部大人和皇上青眼,还是昭仪表妹唯一的胞弟,可谓有才又有命,不是我可以比的。”姜氏脸上的笑有点酸了,放下来道:“母亲是妇道人家,朝事不大懂,只知我儿前途无量便是,其他的你们自能应付。”甄闵成摇摇头:“母亲不知,早先工部下首是有几个好差事的,我原本想安排咱们族中子弟领上,可表弟却向尚书大人进言,说那些人不适合此等职务云云,将位子派给了别的人。”姜氏神色一沉:“为什么?难道是他不想我们甄家的好儿?”甄闵成道:“说不准,应当不至于,只是兆麟与我,政见一直是不大相合的。且他这人一处理起朝事来,便是六亲不认的性子,以后境况谁能预料?”他说完,叹了一声,又抬首轻笑道:“你看我,本不该和母亲说这些的,到底是有些六神无主了,母亲还倦着,且安歇吧,儿子告退了。”甄闵成说着站起身,姜氏却不知想到什么,脸色不断变换,见甄闵成出门,身形一动,想唤住他,张了张嘴,又闭上,皱眉拍了下桌子,片刻,竟低低咒骂了一句。一连两三个晚上的辗转反侧后,姜氏终于下定决心,把甄闵成又叫了来。房中只有姜氏一人,虽是夏日,窗户却也闭着,甄闵成进来,向她见礼道:“母亲万安。”姜氏沉着脸,把他拉到木炕上,道:“闵成,你之前那话,直叫我寒毛倒竖,我考虑了好几天,还是觉得不行,所以来找你商量商量。”甄闵成心下了然,嘴上却说:“母亲想说什么?儿子洗耳恭听。”姜氏眼中透出阴冷,沉沉道:“当年他们姐弟丧父,若非我们把他俩接到府上养着,早不知饿死在何处了,沈兆麟倒好,如今当了朝士,竟有意挡起你的路来!我虽是妇道人家,不懂朝廷大事,但也是陪府上从艰难时日熬过来的,你父亲先前在官场上受了多少闲气和打压,我可清楚,深知人心叵测,咱们必须得未雨绸缪。”朝堂新旧两党各不相让,争锋激烈,还有宦官插一头,越往上走,越是在夹缝中如履薄冰,沈兆麟油盐不进,又不与他一派,是以甄闵成早就把他当成了一大隐患,早先便萌生了铲除之心,那晚说出,只等姜氏耐不住。甄闵成听完姜氏的话,道:“母亲的意思是……”“有没有法子,让他再也进不了朝堂?”甄闵成恍若一惊,道:“表弟是朝堂新锐,只怕就算他自己要退仕,朝中大人们也不肯。何况他到底是我们甄氏的表亲,又正是仕途光明的时候,儿子安能存这种念头?”姜氏刮了他一眼,仿似带了点恨铁不成钢的怒色:“堂堂男儿,怎能如此优柔寡断?你现在狠不下心,到时候耽误的是你自己。”甄闵成身形往前一倾:“何至于此?”姜氏咬牙道:“咱们府上熬了这么多年,才战战兢兢走到今日,无异于虎口脱身,决不能在出岔子。你也不想想,那沈元歌,晋了昭仪,现在是勉强看顾着咱们,可你也说了,沈兆麟和你不是一路的,若真到了不可调和的那日,你自己掂量掂量,她是向着自己的胞弟,还是向着你?”见甄闵成眼神一震,姜氏继续道:“你可懂沈兆麟对你的障碍之处了?不光是他自己,还牵着一个昭仪娘娘,我算是看明白了,只要朝堂上有他一日,沈元歌就不会全心待咱们,你且看前几日她省亲回来时,除了沈兆麟,眼里哪还有别人?一旦你们产生分歧,沈元歌可就反助为阻了!可倘若他不在朝堂,甄氏子弟就是沈元歌在前朝仅剩的亲人,她还能偏向谁?”姜氏一口气说完,像是用光了浑身所有的气力,坐在炕上微微喘着气。她原本出身不高,机缘巧合才嫁入国公府,脑子里存的都是内宅阴私之事,理清这些事情可谓耗尽脑汁,仍躲不过妇人的狭小心思,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甄闵成藏在眼底的阴冷之色更沉几分,他本意在牵引姜氏为其做事,不想姜氏却有这番见解,在他听来十分有理,愈加坚定了决心,沉声道:“母亲果然有远见,儿子竟没考虑到,这事却是非做不可了。”姜氏轻哼一声:“我过的桥可比你走的路都多,母亲还能坑你不成?”甄闵成心思在胸中回转一圈,向她道:“如此,儿子需要母亲帮忙,办一件事。”“你且说。”甄闵成手指轻轻在桌面上扣着,道:“城外漱玉湖里的芙蕖最是有名,每年六月花盛时总有文人墨客慕名前往,如今已近端午,儿子想下个月在湖心水榭置办一宴席,邀请朝中仕宦通络通络通络人情,特别是之前多有摩擦的同僚,只是儿子在朝中,到底年纪尚轻,不及父母亲的人脉资历,只是此事儿子若同父亲说只怕他不同意,只能依靠母亲,母亲可否劝劝父亲,让他替儿子下帖相邀,以父亲如今地位,没人会拒绝。”姜氏想也没想,一口答应,甄闵成却又道:“当然,在下帖前,要先将宴请之事透露给黄中官。”“这是为何?”“如今圣上专宠亲宦,尤以黄尤为甚,带累的儿子颇有掣肘,他又贪权,朝中一有风吹草动就盯得死紧,这几日也对交通官员蠢蠢欲动呢,以如今父亲地位之高,黄尤定不会静观父亲先他一步联络新士,到时候儿子会把东道主这个好位子让给他,”他唇角勾起三分冷笑,“反正已经要做,儿子不介意趁这个机会,把他也拉下水。”姜氏听的一知半解,却道:“放心,这事包在母亲身上。”甄闵成笑意不敛,欲向姜氏道谢之时,却敏锐地听见窗外响起一声瓷器相撞的轻声异动。“谁?!”甄闵成忽地站起来,大步过去,一把拉开门。出现在门外的,却是春菱。她手上端着的漆盘上放着两盏燕窝粥,热气已经有些淡了,脸色发白,勉强笑道:“夫君,我来给婆母送宵夜,听闻夫君也在这里,便多做了一份。”姜氏有睡前吃宵夜的习惯,三年前春菱过门后,便将这事交给了她来做,每晚一更时分,春菱都得来伺候姜氏用膳。甄闵成阴沉地盯着她,春菱不敢抬头,手指紧紧扣住盘沿,却在微微发抖,直到他开口:“进来吧。”春菱暗中松了口气,端着燕窝进了门。拜见过姜氏之后,春菱躬身依次将热粥摆放在案上,端起第二碗时,甄闵成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春菱,你来多久了?我看这粥都不太烫了呢。”第12章春菱心头突地一跳,手上没稳住,险些将那碗粥泼出来,慌忙扶住了,道:“妾身才来呢,今天没月亮,妾身又没带翠儿掌灯,所以才走的慢了些。”甄闵成哦了一声,姜氏手帕按在胸前,刮了春菱一眼,却没像以往似的挑毛病,只吩咐她:“粥放这儿,人回去吧。”春菱福身应是,拿起漆盘,匆匆出了房门。跨出房门的一刻,她如逢大赦一般,拍着胸口长长舒了口气。从东院走到卧房的路好像变得格外漫长,春菱心口怦怦地跳,加快步子往前走,可算拐出回廊时,却听见后面传来含笑的一声:“菱儿,怎么慌慌张张的,一个人怕黑么?”春菱的脚步声戛然而止,甄闵成不知什么时候追到了她身后,拉住了她的手腕,因为离的太近,他呼出的气息几乎就缠在耳边。春菱身子一下僵住了,眼珠也几乎转动不得,看着前面道:“啊…嗯…夫君你…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甄闵成笑笑,将她的手包在掌心,语带温柔:“我个把月没去你那里了,今晚一起回房吧。”若是在往常,春菱自然求之不得,可她却拒了:“夫君想去妾身那里当然好,只是这几日妾身…妾身身上不大方便,夫君今晚还是去少夫人处吧。”甄闵成看了她一眼,笑意不敛,再凑近一点道:“脸是有些白,没关系,我又不做什么,走,我陪你回去。”春菱眼睛微微闪烁,挤出一丝笑:“好,都听夫君的。”甄闵成拍拍她的肩,与她并排而行,边道:“我就喜欢你唤我夫君,软软糯糯的,听来舒坦,不过菱儿,女子以夫为天,你既这样叫我,不会做什么对不起我的事吧?”春菱睁大眼睛,脸上血色迅速褪去,飞快地看了甄闵成一眼:“怎…怎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