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节
作者:东北喵      更新:2023-06-28 04:09      字数:8294
  欧洲演员一直有遵守真实感的自觉性,在这里你很难找到十分外放或者是很夸张的表演方式。很多人在演绎的手法上面都非常内敛,无论是伊莎贝尔·于佩尔还是凯瑟琳·德纳芙都是这方面的代表性人物。阿佳妮那种震撼式的演技在欧洲的常态中是种例外,可谓是少之又少,不能作为一个类别来谈。而于佩尔的这种表演方式则是让玛格丽特想起了电影史上那个很有名的效应,来自前苏联的电影导演列夫·库里肖夫。他为演员莫兹尤辛拍了一个无表情的特写镜头,并且将这个镜头分别和一盆汤、一口安放死者的棺材、一个小女孩的镜头并列剪辑在一起让观众们观看。结果这些人对演员的表演大为赞赏。他们认为分别莫兹尤辛很好的表现出了饥饿,悲伤及愉悦的感情。但实际上三组镜头中,莫兹尤辛脸部表情是一样的,在不同的环境中观众会自发感受到演员传递出完全不同的心理活动。在玛格丽特看来,伊莎贝尔·于佩尔的演技跟那位莫兹尤辛的剪辑镜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她面无表情的表演时,与其说是她让观众感受到了她的心理活动不如说是观众们自己脑补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人的思想中也有一千个脑补。玛格丽特没觉得于佩尔的演技有什么不好,但她在《钢琴教师》中的表演确实让她有点儿脑补不出来这位女士的精神病状态,所以对这部电影兴趣缺缺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而在玛格丽特对着《钢琴教师》打哈欠的时候,也有人在像她评论于佩尔在《钢琴教师》中的演技那样评论她的演技。“当然是伊莎贝尔·于佩尔,她在《钢琴教师》中完美诠释了一个内心压抑肉体也同样压抑的自毁型人格的女性,在表演上面她完全值得这个最佳女演员的奖项。”夏洛特·甘斯布率先开口。她支持于佩尔拿到这个奖项,并对这位前辈的演技大加赞美。“嗤——”桑德琳娜·基贝兰发出了一声短暂的嗤笑,“得了吧,《钢琴教师》充其量也就是一部比较有深度和意义的情色片,我承认于佩尔的演技很好,但她真的有好到可以压制别人的地步?”敲敲桌子,桑德琳娜继续开口,“看看《天使艾米丽》,这片子可比《钢琴教师》强多了,从头到尾看下来伊莎贝尔·于佩尔的表演让我郁闷的够呛,但却没办法引起我在感情上面的共鸣。可是玛格丽特·简却能让我跟着她一起哭一起笑,看完之后还会回忆我的初恋,两者之间还用选择吗?明显在感染力上面她要高出于佩尔不少,我不觉得应该把最佳女演员给不如玛格丽特·简的伊莎贝尔·于佩尔。”桑德琳娜的话很直接,没有用什么高大上的演技术语来分析玛格丽特跟于佩尔在电影中的诠释方式,而是用一种最简单的方法来判断演员好不好,虽然简单粗暴,但确实有她的道理。如果一个演员能够让观众的情绪跟着她走,并且在观看电影的途中将自己代入到角色中去,那无疑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演员。桑德琳娜的理论在这上面完全站得住脚。“其他人的想法呢?”见桑德琳娜跟·基贝兰跟夏洛特·甘斯布之间针锋相对,评审团的主席莉芙·厄尔曼环视了一圈儿,开口问道。“我觉得hsu chi的表演很好,《千禧曼波》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我推荐她成为最佳女演员。”一直闷不吭声的杨得昌突然开口。作为hsu chi的同乡,他当然要力挺自己人,更何况hsu chi的在《千禧曼波》中的表现确实很优秀,非常具有爆发力。在戛纳奖项上面,香港已经有了一个张曼玉,台湾也应该有个hsu chi。“我倒是觉得日本的夏川结衣不错,《距离》这部反应了日本国内邪教的电影很有意思,夏川结衣的表演也很有力度,我推荐她。”来自突尼斯的导演moufida ttli开口。“玛格丽特·简吧,至少以她的长相来说,能够让人长时间的把目光放在她的演技和情绪上面就是一种胜利,我并不觉得伊莎贝尔·于佩尔能够做到这一点。”马修·卡索维茨用了一个跟热内同样的理由来说服其他的评委们。“更何况本届电影节的评审标准本来就是感性重于知性,玛格丽特·简在这方面确实是所有的候选人中最好的一个。”他继续说。第362章作为热内的朋友, 在《天使艾米丽》的后期制作中马修·卡索维茨就已经跟着他一起看了电影好几遍,甚至还提出了一些关于镜头转换上面的建议。这部电影确实很优秀, 而玛格丽特·简是这部优秀的电影中的重点, 艾米丽会哭、会笑、会孤独的臆想着自己的未来,也会努力又忐忑的寻找属于自己的爱情,正是她完美的演绎才让艾米丽从荧幕上面活了起来而不仅仅是一个平面化的电影角色。可以说没有玛格丽特这部电影的完成度不会那么高, 她是这部电影的灵魂。“我承认伊莎贝尔·于佩尔的演技很好,但《钢琴教师》中她是演,而《天使艾米丽》里面的玛格丽特·简却就是那个艾米丽,两者的截然不同之处就在于此。我不觉得这个最佳女主角的人选还有什么值得争辩的问题。”马修·卡索维茨压根儿就没把hsu chi跟夏川结衣放在心上,完全跳过了她俩把重点放在于佩尔跟玛格丽特身上。这两个人的演技也就是不错而已, 主要是沾了电影题材的便宜。相对于剧情平淡的《钢琴教师》中伊莎贝尔·于佩尔的润物细无声跟爱情喜剧《天使艾米丽》中玛格丽特的牵着观众的情绪走根本就没法比,丝毫不具有威胁性。至于妮可·基德曼, 屋子里面的这帮人都默契的没有提起这个名字, 《红磨坊》实在是太过浮夸了,连女主角的表演也显得无比做作。除非吉诺·雅各布真的决定讨好好莱坞到底,否则的话她一点儿希望都没有。特里·吉列姆耸耸肩,作为一个美国人他当然是力挺玛格丽特·简。“我说, 你们为什么总是把眼光放在那些折磨人心灵的电影上面呢?《天使艾米丽》很不错,即使是过程中有酸涩跟孤独, 但最后的结果是好的, 足够温暖人心,所以为什么就不能选一个观众们都喜欢的呢?”他其实真的很难理解欧洲人的思想,即使他自己是一个文艺片的导演, 但对这种只有反映人性黑暗面的电影才是好电影的观念实在是无法认同。每年的戛纳电影节最后的得奖作品都是一些看起来就糟心的内容,要么强奸、要么乱伦、要么神经病、要么疯子,反正无论是得奖的电影还是得奖的演员,少有是靠着三观正常的内容获奖的,整个电影节下来根本就是来给人添堵的!《天使艾米丽》这种洋溢着热情的电影简直是阴云密布的戛纳上空的一股清流,真的是太不容易了,给她总比给那些宣扬人性丑恶的电影强!几个人相继发言之后,剩下的人也纷纷开口,主要的争执集中在到底是伊莎贝尔·于佩尔还是玛格丽特·简身上。中国有句老话叫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句话其实在全世界都通用,即使是只有十个人的评审团也不是全部都一条心的,四个法国人之间还分派系呢,更不用说不同的国家意识形态不同,审美观点也不同,实在是很难统一意见。有喜欢于佩尔这种面瘫型的,也有喜欢玛格丽特这种整个人融入到电影情节中的,各有各的口味儿跟爱好,谁也说不服谁。夏洛特·甘斯布跟桑德琳娜·基贝兰针锋相对的厉害,谁也看不上谁;英国的茱莉亚·奥蒙德则是跟美国的特里·吉列姆不太对付,但好歹是英语圈儿的好基友,今年的戛纳没有英国籍的演员入围,妮可·基德曼又是个美国澳大利亚双国籍的,在一致对外上面取得了默契。意大利的mimmo calopresti对选谁做最佳女主角没什么太大的意见,但明显他对漂亮的玛格丽特更感兴趣。而法国的另一位导演菲利普·拉布罗在于佩尔跟玛格丽特之间摇摆不定。一方面他实在是无法在演技旗鼓相当的两个人中选择更好的一个,另一方面两方都有人在他这里提过这件事,要做出决定真的好难!moufida ttli是个墙头草,提出夏川结衣也只不过是因为电影的题材让他很感兴趣。至于一心想要让自己的老乡拿到这座最佳女演员奖杯的杨得昌则是很无奈的发现除了他自己以外根本就没有人支持他的想法,除非是天降奇迹,否则hsu chi根本就一点儿希望都没有,这个评委也是当的憋屈。但还不得不捏着鼻子加入争论,即使是自己看好的演员没法得奖,那也要挑个顺眼的,否则只当个摆设的话他自己都过不了这一关,那也太丢人!十个人就这么在到底选哪个人当影后的问题上面吵了起来,最后到了吃晚餐的时候依然没有争出来来个结果。每个人说的话听上去都很有道理,但却又掺着自己的私货,说服不了对立人员,最终只能决定明天继续这个问题的讨论。反正离闭幕式的颁奖还有好多天呢,不着急。别管多少人为了玛格丽特吵得天翻地覆的,这姑娘都不知道,她自己其实也心大的很,万事儿都不算是事儿!敢扛着马克沁跟着好几百人的恐怖分子怼的人你能指望她为了在她事业根据地不怎么重要的奖项抓心挠肝?那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做梦比较快。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她依然悠哉悠哉的度着假,在各个电影放映厅里面消磨时间,十四号的时候还去香港之夜溜达了一圈儿。不过majestic酒店里外的可怕景象让她打了退堂鼓。因为围观的人数太多,酒店方面已经拒绝前来参观的人们继续入内,甚至在酒店外面临时筑起了防护网。连持有邀请函的嘉宾都被拒绝入内。玛格丽特就亲眼目睹了徐老怪拿着邀请卡被挡在了外面的奇葩事件。事后才知道酒店原本只能容纳800人的大厅竟然挤进了1600多人,人数密集到连大会司仪钟丽缇叫成龙上台时,成龙都要左挤右挤,挤到汗流浃背才得以上台。简直可怕的要命!而被挡在外面的徐老怪更是在场外等足了四十五分钟才得以被大会的组织人员接进场内,完全让人目瞪口呆。玛格丽特抹了一头冷汗,还好没挤进去,武术表演什么的可以以后过节的时候去香港自己看,被挤成了沙丁鱼罐头就不好了。当然,在闲暇之余玛格丽特也会去品尝一下戛纳的美食。都说法国是美食之乡,而每年的戛纳电影节给这里提供了大量的游客,自然也不会缺少美食摊子。从各种展位逛到海滩再逛到周边的小店,玛格丽特几乎是以横扫的趋势一路向前进。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个长年注重养生,吃东西从来都是七分饱的妹纸,玛格丽特的的胃部容量有点儿小,她该怎么样才能以有限的胃容量来吃下更多种类的食物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不过这些在机智的玛格丽特看来算不上是问题,虽然她吃的不多,但架不住跟拍她的记者多啊!不但威廉·伍德这个玛格丽特狂热爱好者直接跟自家总编申请了此次戛纳电影节的工作活动,还有一堆别的报社的记者跟法国本土的记者们都在蹲守戛纳,意图找些新闻能够让自家的报纸卖的更好一些。玛格丽特总是笑眯眯的请这些记者们吃东西,然后在侍应生递出食物的时候分出一口。这样一来既不浪费食物也能满足她的口腹之欲,心情简直不要太好。而跟着玛格丽特一路拍过来的记者们就一起随着她吃吃喝喝的,几天的时间脸都圆了一圈儿,真是让人不知道该说说什么好。不过这么几天的跟拍下来倒是给时尚方面的媒体累积了一大堆的素材。玛格丽特基本上是出门就穿ysl,不仅仅是礼服上面,连鞋子都一水的这个品牌,手里拎着的包就更不用说了。甚至因为这段时间总是不停的出席各个电影的首映礼,出于礼貌的原因,玛格丽特还给自己上了一层浅妆,风格完全按照《天使艾米丽》的浓艳色彩基调来,整个人就像是一股狂暴的旋风般席卷了整个戛纳期间的时尚界。今年刚刚上任的法国版杂志的主编卡琳·洛菲德称赞这位姑娘为燃爆了戛纳电影节时尚火焰的闪电,力邀玛格丽特成为了六月版《vogue》杂志的封面人物,并打算亲自上阵完成关于玛格丽特的造型跟妆容,就等着下个月杂志一发行就气死她的老对头安娜·温图尔。即使是美国版《vogue》的杂志主编又怎么样?安娜·温图尔只会做出一些没有激情的平淡作品,像玛格丽特·简这种可塑性非常强的极品美人就应该涂上烈焰一般的红唇,让自己身上的火焰烧的别人片甲不留而不是像温图尔那样顾忌到美国人对这位女明星的情感任之寡淡的登上杂志,简直是浪费了她自身的魅力!卡琳·洛菲德向来看不上死对头的那种只会做各方面润滑油、谁也不得罪的性格,同样的,也看不上她每次出席各种活动时毫无惊喜的发型跟穿着打扮。想当然的,她也没看上当初玛格丽特散落着一头金发穿着白衬衫跟牛仔裤素面朝天登上美国版《vogue》的那期造型跟妆容,即使那期的杂志卖到脱销加印好几次也无法改变她的印象,庸俗就是庸俗!没有创造力就是没有创造力!别看大家平时表面上多么谈笑风生,涉及到理念上面的冲突照样会在私底下暗搓搓的想着砍上对方一刀,尤其是是安娜·温图尔跟卡琳·洛菲德这种站在业界顶端的骄傲人士,只要让他们看到一个机会就会抓住这点向对方发起猛烈的攻击。但可惜的是被当做这柄攻击安娜·温图尔的利刃的玛格丽特自己却不怎么在意卡琳·洛菲德熊熊燃烧的战意。即使答应了对方给杂志拍照也不代表着她就要完全受这位一向特立独行的女性摆布,画上她不喜欢的妆容船上不喜欢的衣服。所以说洛菲德女士在击败温图尔女士的路上任重道远啊。卡琳·洛菲德跟安娜·温图尔之间的隔空之战到底会如何发展暂且不去管它,倒是一直徜徉在美食中快乐的像一只小鸟的玛格丽特又遇上了熟人。“菲利普?”第363章她今天难得的想要换一下口味儿, 不去海滩边的小摊位觅食而是到餐厅中感受一下戛纳特色菜的魅力。不过鉴于电影节期间戛纳游客太多,所以她现在是站在餐厅外面等位子。而一个转头就看到了一位按照常理来说绝对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意料之外的人士, 菲利普·因扎吉先生。实际上直到2000年以前这两个人都是不怎么熟悉的点头之交而已, 无论是身处的环境还是各自的工作都注定了玛格丽特跟因扎吉不可能成为朋友。即使玛格丽特很欣赏因扎吉的长相跟球风,而因扎吉也非常喜欢看玛格丽特的电影,是她的另类粉丝。不过世事无常, 有些事情的发展就是那么奇妙,往往不经意之间就会发生一些改变。玛格丽特其实跟意大利很有缘分,从《幽灵的威胁》到《天才雷普利》再到《克隆人进攻》,她在从影期间拍摄的三部片子都有在意大利取景,再算上宣传期间的行程, 97年到现在,已经来了好几次意大利。停留时间最长的是在拍摄《天才雷普利》的时候, 她在这里待了好几个月, 也是在那时候玛格丽特在这种缓慢的拍摄节奏中为了打发时间去看过几场球赛。即使罗纳尔多才是玛格丽特心中的第一前锋,但有些时候她也不得不承认ac米兰打得更漂亮一些,因扎吉在球场上面确实非常令人赞叹。几场比赛下来两个人居然就这么莫名其妙的熟悉了起来,可以说托因扎吉的福, 玛格丽特拿到了不少比较难买的场次的比赛球票,让她在意大利枯燥的生活变得有意思多了。现在能在戛纳遇见老朋友, 她还挺高兴的。不过也有些疑惑, 这家伙其实不怎么喜欢出国旅行,怎么会跑到法国来?“梅格?”来的比较晚排在后面的队伍中的因扎吉也很惊讶,根据好莱坞演员一向的习惯, 玛格丽特不是应该早就离开了戛纳,电影节闭幕式才会出现吗?好吧,好莱坞电影演员的恶名早已经传遍了欧洲大陆。这帮人基本上都是开幕式来一次意思意思就行,拍两张照片回去以示自己的作品还是很有艺术内涵的,引起点儿关注度。被组委会暗示过的人或许会在闭幕式的时候杀个回马枪来领奖,而那些只是送电影过来参赛博个噱头本身不可能得奖的剧组跟明星们压根不会在闭幕式上面出现,就更不用说整个电影节举办期间都泡在戛纳的好莱坞明星们,这简直太少见了好吗?所以玛格丽特这个一年到头忙得要死的大明星为什么会在电影节都进行了一半还多的时候仍然待在这里?因扎吉快走两步直接走到了队伍的前面,对旁边的人说了声抱歉之后站到了玛格丽特的身边。“你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待在戛纳?”玛格丽特。“你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待在戛纳?”因扎吉。异口同声的问题让两个人愣了一下随即又笑了起来。“我刚刚结束了《黑客帝国》续集的拍摄任务,六月份的时候才会开始下一部电影的拍摄,反正有作品参加影展,就当度假了。”玛格丽特率先开口。“我……”因扎吉刚开口就被打断了,他跟玛格丽特已经站在了队伍的最前端,餐厅刚好有人出来,他们可以进去点餐了。“……饮品要矿泉水,甜点的话,舒芙蕾吧。”玛格丽特点完了餐之后将菜单递给了因扎吉。“和这位小姐要一样的,甜点不要。”因扎吉接过菜单之后并没有打开而是直接递给了服务生,说出了自己的要求。等服务生离开之后两个人才又开始了谈话。“所以是什么能够让你离开球队的训练室跑到国外来度假?”玛格丽特好奇的把手指搭在了一起。“好问题,答案很简单,我只是出来躲风头而已。”因扎吉耸了耸肩,给出了一个奇怪的说法。“你这次跟谁传绯闻了?”玛格丽特惊讶。跟因扎吉熟悉了之后她才知道,当初两个人那一出莫名其妙的绯闻曾经让这位前锋先生足足被无节操的媒体们纠缠了快半个月的时间。但是那时候被缠的暴躁无比的因扎吉都没有选择出国避难,现在却选择了远离意大利?这么说来的话,对方一定在意大利很有影响力。而搜刮了记忆之后玛格丽特也只能搜出他跟自己的好基友那些不靠谱的传闻,难道这次能够让因扎吉躲风头的绯闻对象是卡纳莉斯?所以其实是因为跟好兄弟维埃里争夺女友而被意大利媒体关注才跑出来度假的吗?脑补得很欢乐的玛格丽特压根就没想到跟她传绯闻的时候是在九月份,正好是赛季进行的时候,就算是因扎吉想要出国避风头都不可能,简直添乱!因扎吉:“……”无奈的扶额,该说艺术家的思维就是跳跃吗?还是说意大利男人给玛格丽特的印象就是风流无比?为什么他只是说了个避风头就会被脑补成跟人传绯闻啊?“不……实际上我的经纪人正在跟俱乐部谈转会的问题。”因扎吉纠结的说。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跟玛格丽特这个足球半吊子来解释他跟尤文图斯之间的那一堆破事儿。即使是意大利的报纸八卦都已经把他们之间的纠纷扒了个底朝天,但玛格丽特又不是意大利人,她也不看意大利的报纸,想要解释清楚还挺不容易的。玛格丽特眨了眨眼睛,“你要跟老妇人分手了?”因扎吉再次用手撑住脑袋,那么多的外号当中你为什么总是喜欢用这个最难挺听的?“还在谈,我跟皮耶罗两个人总是要走一个的,但很显然在俱乐部高层跟教练的眼中我的地位要远逊于他,而且现在他们又买来了薪酬要求更低的特雷泽盖,我想要不走都不行。”因扎吉笑了笑,似乎不在意的说。有些事情足球场外的人很难明白其中的内情。实际上在联赛后期,特雷泽盖就基本上取代了他的位置,很多场比赛中他都是作为替补的第三前锋,即使是替补前锋科瓦切维奇得到的上场机会都比他多。而且他本身的条件跟皮耶罗太过相似,都是身体单薄,把握机会能力出色的类型,俱乐部不需要两个相同的球员。相对于十九岁就来到了尤文图斯,条件更加出色,可以说是俱乐部培养起来的皮耶罗来说,他确实是应该被放弃的那一个。但是理智并不能取代情感,即使明知道俱乐部这么做只不过是明智的选择跟正常的球队运作而已,他依然会感到伤心。终究在这里度过了四年的时光,他对尤文图斯是有感情的,可是现在却这么简单就被抛弃了,到底意难平。“哦——”玛格丽特拖了个长音,想了想开口安慰他,“其实ac米兰挺好的,他们暗恋了你这么多年总算找到了机会出手,你们之间也算是修成了正果,将来一定会走上巅峰,迎——咳咳。”玛格丽特一不小心就说的有点顺嘴,连忙装作嗓子痒的样子咳嗽了两声切断了话题。照她来说,早点儿离开尤文图斯那破地方也好,老妇人是出了名的抠门跟对球员无情无义,几年之后还搞出了一个电话门的丑闻,这倒霉球队还待在那儿干嘛?再说了,米兰多好啊,追求了他那么多年,即使被拒绝了好几次也依然不改痴心的苦苦等待,一等到菲利普跟尤文图斯闹矛盾了就立马顶上,开出不菲的转会费跟高额的薪金,在这地方总比那个一出事就只会偏袒自己培养起来的球员的尤文图斯强吧?好吧,玛格丽特承认,她对因扎吉的转会事件还是有所了解的,倒不是说她对这位朋友有着什么超出友情之外的想法,时刻关注着意大利的足球新闻。主要的原因还在汤姆·福特身上。在创立了新的品牌之后汤姆一直在寻找合适的代言人来为旗下的男装代言。实际上西装品牌赞助运动员的风尚由来已久,基本上可以说每个体育界的男神背后都有一件名牌西装作支撑,即使是鲁尼这种长相看起来就搓的够呛和巴神那种一身逗比气息的人士穿起西装来都立马秒变气质转换成精英男。很多人都说运动员穿起西装来就是好看,比之明星跟模特毫不逊色。其实原因也很简单,身材好而已。跟在健身房练出来的肌肉不同,运动员们尤其是足球运动员们每天大量的跑动跟各种训练让他们的肌肉线条十分优美,穿起西装来自然也就能够撑得起来。所以每当到了世界杯大年或是是欧洲杯的年份,这些球场都会成为各个奢侈品男装必争的秀场,还有什么比众多身材挺拔、肌肉健硕的足球运动员更好的展示模特了吗?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会为他们身上的西装心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