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节
作者:独我南行      更新:2023-06-28 03:08      字数:3507
  “我记得你想走遍山河,看世间好景。等朝中事稳定,我便带你出去看看。”“国事要紧,女学一事虽是顺利,但一夫一妻的婚姻制还难实施。”“别担心,我有办法。”两人站了许久,盛俞的手掌越发不安分,从薛盈腰际上下游走不停。薛盈蹙起眉:“你不是带我来赏月么。”“嗯。”“那便好好赏月。”“你不觉得朕比月色更撩人?”薛盈一愣,扑哧笑起:“月色胜君。”盛俞手臂一用力,紧搂住手中的细腰,他埋下头,鼻尖触在薛盈鼻尖上。“谁能胜过我?”薛盈脸微微发烫,说道:“你又来这一套了。”“哪一套?”“逗我脸红。就没别的新意。”“待你足够了。”“我也会。”“哦?”他轻笑,“你会什么。”月光潋滟,薛盈一双桃花眼里波光盈盈,她勾起红唇:“陛下昨日在我寝宫帐内说了什么。”盛俞疑惑:“我没有说什么。”她的唇从他侧脸拂到他耳畔,纤细的手指一寸寸攀上他喉结,轻轻滑动之下令他浑身一凛。她在他耳畔吐气如兰:“谁还想要?”盛俞被撩拨得欲.火暗涌。她的舌灵巧地移到他唇畔,却又若有若无地退开:“你会的,我也会了。”“还会些什么?”盛俞手臂拥紧,嗓音暗哑。她停了动作,昂首凝望他只笑。盛俞却抵挡不住了,哪怕她此刻没有任何动作,一双眼睛却已经勾了他魂。“是你先惹我的。”盛俞呼吸一促,横抱起薛盈就冲下了楼。他就这样抱着她在皇宫里跑,想快点回到寝宫,沿途的宫人瞧见忙俯首跪了一地。“跑快点,再快一点。”薛盈勾住盛俞脖子直笑,“陛下快一些,臣妾怕待会儿想去陪小五了。”“不行。”“那你快一些。”回到寝宫,盛俞气喘吁吁,却身体力行地告诉了薛盈什么叫做真正的快一些。第70章自战场回京之后, 薛盈便打算将姚宝凤等五名贵女放出宫。五人得知要离宫,来到长秋宫哭诉, 请求薛盈不要将她们遣离。她们呆在宫中已有两载, 年岁已长,不好再择良配。薛盈沉吟着, 给了选择:“在战后,本宫也听刘项良提及你们多次帮助难民, 协助女学馆事务。本宫给你们一个选择, 如今女学兴盛,你们若想参与其中, 谋个官职, 本宫准奏。若是想回闺阁中待嫁, 本宫也会为你们择婿。”姚宝凤思量片刻, 第一个答:“臣女愿意去女学馆里帮忙!臣女不会的都能学,那新的女训臣女很喜欢上面说的道理。”她自然喜欢那些道理,这两年深宫内薛盈从来没有约束过众人, 若她们回府,受父辈约束,恐怕还没有在女学馆中如意。其余四人互相对视一眼,也跟着说要去学馆里帮忙。薛盈露出笑容, 命人安排。不过她的确想到一个问题, 这十七名贵女为了女学一事尽心尽力,如今几乎都到了十七岁的年龄。前些时日王旭来信,想请求薛盈为他与宋红玉赐婚。薛盈准奏后还赐予许多宋红玉嫁妆, 可她明白贵女们的确过了十五及笄的妙龄。傍晚盛俞回宫,她与他商量了一番,翌日,盛俞在朝堂宣布要推迟女子及笄的年龄。他下令将女子及笄之期改为十七岁,众臣中有人诧异,但宗正许捷已先出列道:“臣赞同陛下的提议,如今女学馆中的女学生皆以学业为要务,年龄十七者比比皆是,陛下乃智举。”许捷的女儿许如筠也是十七贵女中的一人,他表态后,其余臣子为自家女儿着想,都出列附议。此举实施不难,女学生们得知这道改革,都对帝后感恩戴德。长京城中薛府。温氏自从徒兴城中回京后一直对甚州挂念,她向薛盈与盛俞递了辞呈,准备依旧回甚州司农。薛盈今日出宫来到薛府,薛子成与温氏闻讯正在府门恭候她。“拜见皇后娘娘。”“母亲快请起。”薛盈搀扶起行礼的温氏,母女俩握着手走进内院,薛盈道,“娘从徒兴城中回来才休养了短短一月,不能就留在长京颐养天年么。”温氏与郡守何修南辗转逼退到徒兴城,在城中帮助难民,温氏因为过度劳累而感染风寒,烧至肺疾,休养了许久才好转。“我是甚州的司农城主,虽然西宋把我们的耕地毁了,可人还在,就该回去继续守护好那一方土地。”“陛下不是下旨让娘留在京中休养么。”薛盈担忧,“娘的身体才刚刚好。”“不碍事,我如今还算硬朗,说什么颐养天年。”温氏笑了笑,嘱咐云姑去拿薛盈喜欢吃的点心,“皇子好吗?”“小五很好,已经学会开口叫人了,教他的话也能吐得清了。”温氏很是满意:“这般娘就没有什么好担忧了。”薛盈沉吟,笑问:“娘,你告诉我,是不是因为想何大人你才急着回去的。”“说什么胡话。”温氏忙解释,不过却专注地打量起薛盈,“何大人也生了病,西宋落败,边境北川被划入甚州地界,何大人身为当地郡守十分忙碌,他顾不上养病已经回城,城中被毁的屋舍要重新为百姓修建,还有西宋的子民也要划入甚州跟我们周人一起生活、学习语言。”温氏说的这些薛盈都明白,她道:“从前陛下继位不久,不易扶持农耕,如今陛下已经有办法了,娘在那边太累就回来。”温氏点头:“好女儿,你是真正长大了,娘不担心你。子成有你与陛下照顾,娘也不担心他……”“他快给你娶儿媳了,你就不想留下来看看。”“是那小顾女官?”薛盈颔首,温氏笑:“那孩子我也喜欢,性子活泼,又善解人意。等子成真的求娶了人家,娘再回来下聘礼。”温氏决心要走,薛盈也没有再留,她只道:“娘与何大人的事虽从未跟我和子成提,可娘做的决定我都会支持。”温氏动容:“何大人是个好人……”她没再说什么,紧紧握住薛盈的手。回宫后,小五正与红喜在檐下玩闹,薛盈远远见着孩子扶着墙壁迈开步子,那一走一顿的憨萌惹人怜爱。她柔声喊了“小五”,孩子发出咿呀的声音,张开两只小胳膊就朝石阶下跑来。薛盈吓了一跳,丢下手中的团扇冲上前。小五咿呀地扑到在她怀里,咯咯直笑。“吓死娘亲了!”薛盈脸贴着小五的脑袋,“以后不许这么乱跑知道吗。”她语气有些严,孩子也听不懂,只抓着她头发依赖地靠着她。她不再训责,抱起孩子走向殿中。红喜与一众宫人忙跪地请罪:“都是奴婢们没有看住皇子,求娘娘责罚。”“起来吧。”几日后,从边境几座城中传来消息,百姓对薛盈心怀感激,在当地修建了皇后寺,建了娘娘像。薛盈初听这消息诧异了许久,盛俞捏着她手指把玩:“高兴傻了?”“建寺?”薛盈问,“这是当地官员出的主意,拿的钱?”“奏疏上说是百姓集资捐献的,各地女学馆里的学生们一起帮了忙。”“建寺建像全是花费,百姓哪有这些银子。”盛俞道:“你别多想,那寺虽为皇后寺,却是十分寻常的寺庙,没有用珍贵木材,一切从简。”薛盈松了口气,午时安静,小五已经被乳娘抱去睡午觉,她伏在盛俞双膝上闭上眼笑。她十分开心百姓心中有她。时光安然而逝,昌平四年夏,三岁的弘至趁着宫人与薛盈都不注意,一个人从长秋宫溜到了御花园。他嘴里呢喃着要找父皇,宫人瞧见忙跪地朝他行礼,有人请示要将他送回宫殿,小人儿虽然听不懂大人的意思,但是明白那是阻止他。小嘴里已经下起命令:“不能告诉母后呀。”宫人连连点头,弘至昂起脑袋瞅了瞅四周的宫人,拉起一个合眼的。他嘟着嘴:“找父皇,找父皇……”宫人忙打探到盛俞的归处,弯腰领着弘至去御花园。盛俞正与宋仕,薛子成商议改革新的婚姻制,闵三瞧见弘至小跑而来,还未来得及通传,孩子已经一头跑向台阶,冲进廊殿里。“父皇。”奶声奶气的声音喊得字正腔圆,弘至直接扑向了盛俞。盛俞还来不及反应,孩子比他矮太多,此刻只能保住他双腿。他忙将孩子搂在怀里,让弘至站在他双膝上。闵三忙道:“使不得,皇子的履踩脏陛下的龙袍了……”话还未说完,盛俞横眸冷睨了他一眼,闵三忙噤声,跪地自己掌嘴:“都是奴才说错话了。”“起来,别吓着朕的大皇子。”盛俞揉揉弘至的小脑袋,笑道,“朕的龙袍任由你踩,以后江山都是你的,弘至高不高兴?”孩子嘿嘿笑起来。“弘至大了,该是时候立为储君了。”薛子成与宋仕闻言,忙起身朝弘至参拜行礼。弘至挣脱开盛俞,抱住了薛子成的双腿:“舅舅,我要射箭,我要射箭。”他嘴里一直喊着射箭,是薛盈带他看过几次薛子成练箭。薛子成抱起盛俞,请示着盛俞。“去吧,跟着你舅舅好好学。”翌日朝堂,盛俞宣布立储,满朝无人反对,都是支持声。他又宣布改革婚姻制,当那一夫一妻四个字说出口时,满朝哗然,整个朝堂许久都是鸦雀无声。卫修茂是老臣,先出列道:“陛下,臣不懂这一夫一妻是何意,难道要臣等将府中姬妾都休了不成?”“不然。”盛俞道,“此法颁布前已成婚者仍按从前执行。今日起,宗正处与典客寺、奉常寺都要参与新的礼法修定。此法颁布后则举国按新法执行,我朝女学兴盛,女子既然能上朝堂,便要为她们设下律法以保护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