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作者:冬雪漫天      更新:2023-06-28 02:22      字数:4555
  第17章 六零年代小媳妇17小学升初中榜单出来之后,他们班这次竟然考上了十二个人。这是个破天荒的升学率,他们学校从来没这么多人考上过,张文谊十分兴奋地跑去通知各个大队的队长,宣布考上的名单。虽然大队长们对升学率不在意,对张老师的兴奋也不以为然。不过张文谊认为自己在几个大队长面前刷足了脸,让大伙儿知道他是个有能力且尽职的教师,这会让张文谊之后的饭碗更加稳固。李强十分高兴,四个大队联合举办的学校,这次小学升初中考试,一共有十二人考上,其中有六人是他们队的孩子,这让李强觉得扬眉吐气了一番。李强今天要通知三户人家,其中李家就考上四人,真是太为大队挣面子了。别的村最多考上三人,他们村却考上六人,遥遥领先的升学率,让李强觉得柳溪村的人比另外几村的人聪明许多,李强理直气壮地以这点做根据,判定跃进大队的文化素质完胜过另外三个大队,四个村子人的智商高低,就靠这个结果排名........他还没走进李家,远远就看到王芳:“恭喜!你们家四个孩子都考上初中。”王芳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总算是祖宗保佑,每个孩子都这么聪明,这么会读书.....李伟忠听到这个消息后,招待李强进屋喝水,李晓红则在房间高兴地抹泪。大队长这声报喜,在村里引起了轩然大波:什么!不是才读一年的书,怎么就考上初中?李家都煮什么给孩子吃,怎么他家的孩子都这么么聪明?四个孩子在刘家时看起来瘦骨如柴、有些畏缩,当时还真看不出这四人这么聪明、这么会读书?这李家的风水可真是好啊!孩子才改姓李,就立刻有这么大的造化....这么看来,当初运气不好的根本不是李晓红,当年反而是刘家耽误了几个孩子,带衰了几个孩子,这刘家才真是倒霉催的。四个孩子改姓李之后,李家越过越好;而刘家却整天争吵不休,连带的影响周遭邻居的气愤,这刘家还真是晦气。村人聚在树下乘凉,讨论起这件事。“还好当初刘老婆子把四个孩子都赶出去,不然几个孩子怎么能有这么大的造化?”刘家附近的邻居酸言酸语地说着。刘老婆子和柳溪村大多数人都处得不好,和刘家附近的邻居,则更因为住得近,彼此之间反而争执更多了。“是啊!如果孩子当初留在刘家,现在还不能去读书呢?”李家附近的邻居感慨。四个孩子一起上学,这真得花上不少钱,在大队合办的学校里,学费还算便宜;如果到镇上读初中,四个孩子的花销会更大。“刘婆子怎么可能让其他孩子去读书,她可是说过,她家除了刘大宝,其他人都不能读书。”刘家隔壁的邻居说道。“那刘大宝读得怎么样?”大伙儿好奇地询问,刘家的孩子都这么聪明吗?“刘大宝那孩子从读一年级开始,就从没考及格过,书读不好就算了,听说他还经常逃课。刘大宝去学校不读书,就爱欺负同学,所以常常被学校老师处罚。”刘家的邻居幸灾乐祸地说着。“我家狗蛋以前也被刘大宝欺负过,那时以为孩子们还小,就没有多计较。没想到,刘大宝去学校之后还这么爱欺负人......”褐衣妇人忿忿不平地说道。“刘大宝和刘老婆子一样霸道,村里和他玩耍的孩子,哪个没被他欺负过?”另一个苦主的妈一样十分不爽。这孩子间打架,吵吵闹闹没受伤就算了,可是刘家老婆子不是这样。打赢了,刘老婆子不说话;打输了,刘老婆子就上门闹,这实在.......%&#$&#.......“是啊!是啊!我家孩子也被大宝打伤过。”众人纷纷附和。刘老婆子一副蛮不讲理的样子,她家只有刘大宝欺负人的份,别人都不能打回去,所以村里的小孩现在都不和刘大宝玩耍。“这刘婆子就是爱做夭,就是个缺德的,四个那么好的孩子就这样赶出去。”刘家邻居真的看不下去,她真受够了刘家的吵吵闹闹。“是啊!当初李晓红多勤快、听话,刘家竟然说离婚就离婚,这刘家良心都被狗吃了,当时还在闹饥荒呢!”和李晓红交好的媳妇为她抱不平。“李晓红现在苦尽甘来了,不用再被刘家婆子欺压,之后再熬个几年,等孩子们大了、有出息了,她的日子就会松快许多。”李家附近的邻居感叹道。众人十分感慨,还是李家有福气啊!做人还是要厚道,才不会像刘家这么晦气、带衰。刘家运气这么差,一定是刘老婆子做人不公道,太会作夭了..........吕秀娥听到村人的冷嘲热讽,气炸了,她和嘲讽的妇人吵了起来,吕秀娥以前在刘家可是说一不二,怎么能让这些人如此诋毁。那四个该死的小崽子,读什么初中,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将来还不是要回来种田。李家送那四个赔钱货去读书,简直是浪费钱,李家钱多的慌,怎么不拿来给她花........自从赶走李晓红后,吕秀娥在刘家说一不二的地位渐渐消失,刘建设渐渐不太听话,周梨花刺伤她之后,更是不顾不管地和她撕破脸。吕秀娥相当分份不平,周梨花不过生下一个赔钱货,饥荒年间竟然还敢讨要那么多粮食,她不给粮,周梨花竟然就拿刀刺伤她。刚开始吕秀娥只分给周梨花和她几个孩子很少的粮食,后来吕秀娥看刘大宝都吃不饱了,就不想养周梨花的孩子了,哪知道周梨花那两个赔钱货就这样死掉....两个赔钱货死在刘家多晦气啊!吕秀娥当初没和周梨花多计较,周梨花反而拿刀刺伤她;刘建设被周梨花这个狐狸精迷花眼之后,却不再乖乖听她的话....大儿媳妇因为周梨花不愿意扛起刘家所有的家务,整天和周梨花吵架,大儿媳妇吵输了,老大家的两个女儿只好负起一半家务。两个媳妇吵到最后,竟然没人帮她这个婆婆洗衣服,两人实在太可恶了!现在吕秀娥喊两个儿媳妇帮忙做事,两人都不肯理她。吕秀娥要求老大教训自己的媳妇。老大刘建国却说:“现在刘家名声那么差,家里又这么穷,把人打跑了,没了媳妇怎么办?”吕秀娥想想也是,前几年卖几个女儿得到的彩礼,这几年都花的差不多,现在如果让大儿媳妇跑掉,以刘家目前这么差的名声这,老大就再难娶到媳妇了。两个儿子不帮她撑腰,都怪周梨花那个小贱人,把她两个儿子迷的团团转,把家里搞得乌烟瘴气的。以前李晓红在的时候多好,李晓红包办了所有家务,家里就不会有任何争吵,现在两个儿媳妇,一下子为了家务活,一下子为了谁该吃多少粮食,动不动就吵了起来,这两人怎么不学学李晓红?哎!现在都建国了,不然就让李晓红回来当小妾,家里的事情有人做,就不会有这多争执。李乐乐四人在九月时,荣升为初中生。四人的学费加起来二十几块钱,这样的金额在这个时代,别说是农村了,就连城里人都觉得是一笔很大的开销,还好李乐乐甥舅两人之前陆陆续续把猎物拿去卖,家里也有些进项。现在是1962年,如果她记得没错的话,到了1966年文.革开始,当年高考就停了,之后很多学校也开始停课,如果要上学,就要抢时间了。目前乡下人想要城里工作非常困难,但是有一条很艰困的路却可以试试,就是考上中专,国家现在非常注重中专教育,中专毕业出来在这个时代会成为国家基层的技术骨干,中专毕业之后,国家会包分配工作。这个时期因为中专包分配,导致很多人不读高中,只读中专,中专的录取分数比当地第一志愿的高中要高很多分,没有全校前二十名,根本不可能考进中专。这是农村少数可以在城里获得工作的机会,非常困难,但是值得拼一拼。农村生活相当辛苦,累死累活的,却勉强只能温饱,她希望兄姐们能有更好的未来,不要这么年轻就困在农村。现在是1962年,在1966年之后,学校不管上学、分配、高考.......各式各样的功能都会随着运动的脚步,暂时被停止。他们的时间有限,必须在两年时间之内考上中专,这样也许还有包分配的机会?就算他们四人赶不及,不能包分配,到时拿着中专学历,去参加工厂的公开招考也有比较有胜算;这时候的中专生,是工厂最需要的基层技术人才,是工厂的主要骨干。初中一年级分班,李乐乐和二哥分到同一班,大哥大姐则在别班,班里的同学对矮小的李乐乐十分好奇。众人以为李乐乐营养不良,所以长得特别矮小,没想到李乐乐只有十岁,班上同学非常惊讶,城里就算是比较注重教育,读到初中一年级,年纪大多在十二、十三岁间,很少见过这么小的孩子,现在农村的小孩都这么聪明吗?农村的教育资源不足,这点所有人都知道,所以李乐乐的跳级,更显得异军突起,十分显眼.....作者有话要说:吕秀娥:老二媳妇回来吧!李晓红:怎么回去,刘建设已经娶周梨花吕秀娥:看你生了四个孩子的份上,给你个贵妾的身分李晓红:.....(这就是所谓无耻的最高境界?)看了觉得还行,请记得[收藏]⌒o⌒第18章 六零年代小媳妇18李乐乐四人天刚亮就起床,练完拳,草草地吃个早饭,四人就带着窝窝头走到学校。四人中午就在学校吃窝窝头夹咸菜,节省来回的时间,他们会利用午休时间,在学校做功课、读书、睡午觉。每天除了学校进度,李乐乐也帮兄姐们预习初二、初三的课程,她告诉其他三人自己的计画。“大哥,我们可能要加把劲,初一上学期读完,下个学期直接跳级到初二下学期,我们可能要尽快考进中专,之后才有机会包分配。”李乐乐说明。老大李卫国听到这样的说明,若有所思地看着李乐乐,这是将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使得中专的分配停止?“是梦中老公公说的吗?”老二李卫强兴奋地问道。老公公好神奇喔!都会在梦中教妹妹很多东西,还会告诉她未来的事情,他也好想梦到神奇的老公公。“是的。”李乐乐眼睛眨巴地回答,内心其实有些心虚。“那我们就加把劲,加速把初中课程念熟,下学期一起跳级。”李秀丽赞同道。她对妹妹梦里的活神仙,可是相当信服。“中专毕业可以分配工作?”李晓红听到后有些惊讶?这不就等于考上中专,就能翻身变城里人?这时候的农村对城里人什么都不用做,就能有一些票券相当羡慕,人人当想成为城里人。“有这种好事?”王芳有点怀疑,毕竟村里从来没人考上中专过?“嗯,中专毕业后会分配工作,而且中专生大部分都能成为工厂的初阶技术骨干。”李乐乐兴致勃勃地说明,这真是这个时代少之又少的翻身机会。“那外甥们要努力读书,以后变成城里人。”舅舅李伟忠憨憨地鼓励。“我们之前其实自修到初二的课程,现在再加把劲,把这些内容再读熟悉一些,跳级应该没有问题。”老大李卫国拉回话题,鼓励弟弟妹妹们好好读书。他打算帮三个小的列出每天的学习进度,让四人能每天按部就班、按表操课。李晓红看着四个孩子像大人一样商量事情,不免在心中感慨;孩子长大了,都有能力为自己谋画未来,她身为一个母亲感到十分骄傲。王芳和李伟忠听不太懂,只知道四个孩子又要跳级了。正常读书是这样的吗?怎么整天都在跳级?李伟忠内心有些疑惑.......初中一年级寒假过后,李乐乐四人顺利通过考试,直接跳级到初二下学期就读。四人同时跳级成功,在学校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李家四兄妹还真聪明,李家是怎么教的?怎么四人能同时跳级成功?这一定有诀窍.......知道这件事的学生,都尽量跟李家兄妹保持友好关系,就算不知道人家怎么成功,有习题不会,去请教一下也好。李乐乐本来想让四人直接跳级到初三,但是又怕兄姐们不能适应。让他们直接跳到初三就读,又要求必须保持全校前二十名,这对兄姐们来说太困难了,李乐乐只好放弃这个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