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作者:冬雪漫天      更新:2023-06-28 02:22      字数:5040
  “陈姊姊这么尽心教导我们,我看到这本笔记本,就吵着一定要让舅舅买。 ”刘乐乐不好意思地说着。陈佳佳听完之后,非常满意,她也觉得自己是个很用心的老师,她教出的学生更是优秀到爆棚,这么小就懂得尊师重道。陈佳佳完全忘了,自己手上精装笔记本,是刘乐乐吵着让舅舅购买,小孩子怎么可以吵闹强求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个时代大部分的小孩并没有这么奢侈的资格,这种行为是要不得的。一旦涉及到自己喜欢的物件,陈佳佳就忘了提醒刘乐乐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在礼物的加持下,小少女陈佳佳更加兴起教学动力。整个冬天,刘家四个孩子顺利地学完小学一到三年级的课程,冬天就在这一教一学之下,很快地过去,明年就是那令人胆颤心惊的饥荒年.....刘乐乐回忆起前身记忆中大饥.荒时发生的事情,前世刘乐乐的母亲、姐姐、外婆都在饥.荒中饿死。刘乐乐兄妹三人,在饥.荒过后勉强存活下来,接着靠着舅舅李伟忠辛苦工作,四人一直在温饱线上挣扎。直到大哥刘卫国十六岁去当兵后,刘家为了刘卫国的工资,吵闹着硬要把刘乐乐兄妹两人接回去,因为他们两个还未成年,而刘建设是他们的父亲,所以舅舅李伟忠无力阻止两人回刘家。从此刘乐乐两人重新回归刘家奴隶的身分,而且还多了个继母周梨花,和两个继兄。大哥刘卫国对于自家弟、妹两人回刘家这件事很无奈,但是也没有办法,他当时刚进军队,只是个小兵,薪水并不多、也没假期可以回家,回家一趟路途遥远,要长假还要有车费。刘卫国曾写信反对刘乐乐两人回到刘家,无奈刘乐乐两人并没成年,而刘建设是他们的父亲,就算他不愿意让弟弟和妹妹回刘家也没用。刘卫国试着把钱寄给舅舅,没想到刘家没收到钱,竟然带人跑去去舅舅家抢钱。李伟忠请大队长调节,却因为刘建设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他拿这笔钱是天经地义,而李伟忠只是舅舅,不管刘卫国个人意愿如何,李伟忠这个外人根本没有资格拿这笔钱。刘卫国知道这件事之后,不再寄钱回柳溪村,可是这却让刘乐乐两兄妹被刘家打得半死,被村人送到医院。刘卫国当是只是个十六岁的少年,他既没假期,又碍于刘建设是他们三人的父亲,三人其实都还没成年,根本无法跟自己父亲对抗,刘卫国当时对这种状况实在束手无策。最后刘卫国只能口头威胁刘家要善待弟妹,不然他不会寄工资回去。这个时代当兵相当不自由,可能要两三年才有长假可以回家一趟,而回家又需要花费大量路费,所以老大刘卫国几乎无法顾及两个孩子在刘家的生活。李伟忠想把刘乐乐兄妹二人接回李家,但是村里的人都不赞成,不管刘家多猪狗不如,毕竟刘建设是两兄妹的父亲,舅舅可以偶尔为他们两人撑腰,但是不能不顾刘家意愿,硬要把两个孩子接回李家。刘卫国本来想等自己官阶高一点、以后手头钱多一点时,到时候再偷偷接弟弟和妹妹到外地生活。没想到还等不到那个时候....刘卫国某次上战场时,半年没有寄薪水回家,刘家认为刘卫国死了,之后就变本加厉地虐待刘乐乐两兄妹。大伯刘建国的儿子刘大宝搞“投机倒把”被抓到,要被关起来,刘家人倾家荡产拿积蓄出来疏通,最后竟然让老三刘卫强去顶罪。老三刘卫强当然不愿意顶罪,但是他被刘家人强灌哑药弄成哑巴,然后被送去判刑。后来,刘卫强除了被批.斗、游街、打成黑五类外,还被判到艰苦的大西北,必须接受七年的劳动改造教育。刘卫强犯“投机倒把”罪这件事,舅舅李伟忠一直不相信,因为刘卫强在刘家根本连吃都吃不饱,也无法拿到刘家的粮食出去盗卖。舅舅李伟忠曾到刘家抗议好几次,但是因为势单力薄,手头又没有证据,不是被刘家敷衍,就是被刘家赶了出去。李伟忠一个目不识丁的乡下汉子,从来没出过远门,刘家又拿了刘卫国的薪水贿络了管这件事的人,李伟忠申诉无门,也提不出证据,最后李伟忠还是救不了刘卫强。接着没多久,刘家接到刘卫国战死沙场的消息,刘家拿到抚恤金后,知道刘卫国不在了,这时刘乐乐这个赔钱货唯一价值就是被卖掉,所以刘乐乐被卖给一个既吃喝瞟赌又会打老婆的老头儿。柳溪村附近几个村子根本没人愿意嫁给马瘸子,直到刘家把刘乐乐卖过去。因为刘家的隐瞒,李伟忠并不知道刘乐乐被卖给马瘸子。刘乐乐的婚事等到李伟忠打听清楚消息时,刘乐乐已经嫁过去一星期了,李伟忠想要把刘乐乐带回去,马瘸子的三个儿子却说要带回去可以,但是必须偿还两倍的彩礼钱。李伟忠没有办法,回去之后只好努力工作,什么脏活、累活都接,但是这个时代赚钱十分不容易.....李伟忠就算想带着刘乐乐逃走,身上既没钱,出门还要介绍信,出去也没办法谋生,逃走的主意根本行不通。李伟忠只好经常警告马瘸子必须善待刘乐乐,某次李伟忠在修筑河堤工程时,发生意外死亡,从此这个世界上再也人护着刘乐乐......刘乐乐每天活在马瘸子打骂、虐待之下,某次老头儿喝醉酒打人,没控制好力道,刘乐乐就这样死在马瘸子手上,死时不到三十岁.....「陶」乐乐打了个哆嗦,回忆里的事情,实在太过凄惨,难怪「刘」乐乐不想重生,想想她如果不会武功,虽然已经两世为人,但是在这样艰困的环境下,也不知道能不能存活下来,难怪前身会选择直接去投胎。刘乐乐摇头叹息,春天之后,他们将面对一场严厉的生存考验,到时候村里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存活下来?作者有话要说:大家还喜欢搞笑天才教师吗?喜欢,请给作者一些小小的鼓励,请多记得 「收藏此作者」、「收藏此文章」第9章 六零年代小媳妇9冬去春来,村民开始忙起春耕......刘乐乐四人重操打猪草旧业,负责一天四筐猪草。同时他们也重新开始存粮大业,刘乐乐打猎,哥哥姐姐们努力挖野菜、找蘑菇、找山货.....李家决定这次自留地种,一半种蕃薯,一半种辣椒、蒜、芝麻.......等未来三年很难生长的调味料和高营养副食品。“奶,我们地里可以种这么多东西啊?”一块小小快自留地,却能搞出这么多花样,刘乐乐在内心为外婆点个赞,真是太强了。“可以啊!每样种个七、八株,这样种植,照顾起来麻烦许多,大伙儿都不愿意这样干。”只要愿意花费大把心力照顾,当然没有什么不可以。二月底,村人在大队组织之下开始农忙。四月开始村民觉得天气比往常炎热而且降雨减少,有经验的老农民提醒大队长,今年天气不对劲,跟以前大干旱时很像。五月时该下的雨还是没下,大队长开始组织村民从河里挑水往地里浇。这时食堂已经不是吃到饱餐厅,每人个成年男子每餐只能分到一个窝窝头、两碗玉米粥,粥里添加不少野菜,喝起来不像过去那么浓稠,女人和小孩也只能分到过去一半的粮食。食堂开始限量、减量,而且玉米粥里还加入大量野菜、蕃薯,村民们怨声四起,抱怨这样的食量根本不够支撑他们一天的劳动。“大队长,吃这么少,你要我们怎么干活?”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抱怨,国家不是说有了食堂之后,大家就不会挨饿?怎么现在又....“队长,你该不会偷偷把粮食藏起来,故意让我们吃不饱吧?”有心人故意恶意猜测。“是啊!队长,国家不是说有食堂之后日子就会好过,还把我们的粮食、铁锅、碗筷都收走,不让我们自己煮饭。”要不是看在食堂吃的比自家好的份上,谁还要吃食堂。因为天气炎热,每天都要挑水,农活变得比往年重,吃的却比往常少,众人都很生气。“天气热大家火气都大,先喝点水消消火,我等会就带大家去仓库看看。”大队长李强试图降低大伙儿的火气。吃完饭后,李强带大家去看储存粮食的仓库,看完仓库之后,众人无语了。大家共同的想法是,娘的,这么少的粮食,以现在这种饭量,要怎么撑到收成而不断炊?六月的时候,天气非常炎热,早上十点半到下午两点半,热的让人无法待在外面,河水的水位开始下降,地面因为过度干燥,已经出现一些龟裂,正值收获季节,正是水稻需要大量供水才能成长的时候,老天却还是没有降雨。一片的农田望过去,干燥的让人看不出这是水田,村人跑得腿快断了,不断地从河里掏水灌溉,水稻还是长得焉巴巴,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大队长李强看着田里惨烈的情况,每天都睡不好,一直担心地里的收成。收割水稻时,产量果然令人失望,今年大家比往年辛苦地浇水忙活,收获却只有以往的四成,还好当初种了一些玉米,玉米是种较为耐旱的作物,今年玉米的收获也受到影响,收成只有往年的七成。刘乐乐从三月开始打猎,持续地把猎物换成粗粮,到六月初时,他们又存到了七、八百斤的粗粮。六月之后,所有人都看出了今年注定欠收,黑市里已经没人拿粗粮出来交易。天气太过炎热,动物都躲进深山,几乎找不到猎物,又因为黑市根本没人愿意交易粗粮。甥舅两人试了几次,只能换到钱和工业劵,黑市里根本买不到粮食,所有人都知道粮价将步步高涨,越后面拿出来,就可以赚到越多钱。这时候大家还没想到,这次饥荒将持续三年,粮食不仅是奇货可居,将来还可以救自己性命。甥舅两人把猎物换来的钱,拿一些去购买大量的盐、酱油、醋和生活用品,一次采买够所有物品,两人打算暂时都不来县城了。刘乐乐判断,如果第二季农村继续减产,城里供粮将无法稳定,黑市治安则会变得更加险恶,交易风险将大幅增加,不如就此收手。李伟忠和刘卫国、李乐乐三人,去年冬天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每天慢慢挖,也让他们挖好了地窖。现在他们的秘密地窖,已经存有了约一千五百斤的粗粮,四百斤的蕃薯、土豆,几百斤的菜干、腌菜、腌蛋、一些山货、各式调味料.......看起来很多,可是不要忘了这个饥荒由今年开始长达三年,必须省着吃,他们一大家子才有办法度过难关。天气非常的炎热,这时村里却开始限制井水用量,要大家减少洗衣、洗涤的用水量。第一季收成之后,食堂的玉米粥又更加的淡薄,每天挑水挑到虚脱,吃的却越来越少,村民们开始有许多抱怨。吃不饱、限制用水、天气热,整体生活质量大幅下降,人人怨声载道。七月份村民开始第二季的种植,这次大队长被吓到了,上一季的收获,交了税之后,粮食只够每个人吃五分饱,可是天气还是持续干旱,如果在这样下去,就算第二季改种耐旱的作物,收获量还是会严重减产。大队长李强压力大到开始掉头发,一村的生存重担,沈重地压在李强身上。第二季开始,地里全部种植耐旱、高产的玉米、蕃薯、土豆.......大家都在心理默默祈求:赶快下雨....赶快下雨.........虽然有村民祈祷,可是老天爷并没有听到,天气更加炙热,河水水位下降地更加快速。唯一的好处是,水位下降,捕鱼变得容易了,去河边玩也不会被大人骂,因为现在河水水位低的淹不死人。小孩们每天都到河边去撒欢,既能捕鱼又能在水里散热消暑、还能顺道洗澡洗衣,一举多得,其乐无穷,刘乐乐四人只要有时间,也都待在河边。“我抓到鱼了。”刘乐乐从河里抓到一尾鱼。“乐乐,你又抓到了?”陈佳佳羡慕地看着刘乐乐,怎么这小家伙手气这么好,常常能抓到鱼?“陈姐姐,这尾先给你,我们家昨天才吃过鱼。”刘乐乐把鱼献了出去,她听说陈家最近情况不太好。“这样好吗?”陈佳佳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她已经三个月没吃过肉了,这几个月,家里情况忽然变差,在县城当当临时工的二哥,最近再也弄不到额外的粮食和肉品。这天王芳在自留地种上第二季作物,这次都种了蕃薯,邻居看到了过来闲聊几句。“王芳,又种蕃薯啊?”之前大家还觉得奇怪,自从村里有了食堂后,大多数人都拿自留地种棉花,毕竟吃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穿的问题。“是啊!孩子食量大,不种些蕃薯贴补,光凭食堂实在不够吃。”王芳回答。旁人认同地点着头,然后开始批评起食堂那越来越稀薄的玉米粥,这一季他们的自留地也都种满了蕃薯、土豆。“怎么会第一季就想种蕃薯?”一旁的妇人问道,当时大家都种棉花,想说李家穿的那么破,种啥蕃薯?“人家说瑞雪兆丰年,去年冬天下的雪量太少,我觉得情况不太对,跟好几个人提过,第一季想着种蕃薯呢!”王芳在内心暗想,当时她虽然提醒了不少人,不过很少人听就是了。“是啊!王芳跟我说过,我用了三分之一的地种蕃薯。”隔壁大婶暗自庆幸,还好那时有听进去。“我种了一半,当时我也觉得不太对,王芳讲了我才反应过来。”另一个婶子也认同道。“我只种了一点点,想说种点给孩子们当零食。”身材肖瘦的妇人叹气,哎!种太少了。其他人默默无语,当初王芳跟他们提过,不过他们觉得王芳太疑神疑鬼了,穿的那么破,被刘家笑是穷鬼,还不多种些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