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重回京城 他们一定是故意的
作者:秋凌      更新:2023-06-27 01:15      字数:3410
  穆芷彤哪里愿意嫁入顾家,要是她真的嫁过去,她这一辈子就毁了。她早前就知道穆姑母的想法,她以为穆姑母会让穆兰嫁过去,就算穆兰有婚约又如何,解除了就好了。

  穆姑母没有想道穆芷彤竟然会跑过来,穆芷彤还当着昭阳长公主的面说这话。

  “祖母。”穆芷彤跪在昭阳长公主的面前,“若是您非要孙女嫁过去,您还不如一刀杀了孙女得了。”

  这一段时间来,穆芷彤感觉那些人都心疼穆兰,而自己呢,什么都不是。曾经跟自己交好的人,表面上看他们还跟自己来往,实际上,他们也有在背后嘲讽她。

  穆芷彤就更不甘愿随随便便嫁一个人,她想要嫁给皇孙,便是没有,那也得是嫁入侯府伯府的,哪里能让她嫁给姑母的儿子。她这个姑母根本就不是一个多好心的人,如果她嫁过去,她这一辈子就完蛋了。

  “又没让你非得嫁过去。”昭阳长公主道。

  “母亲,她不愿意,二弟还有别的女儿。”穆姑母道,这么多个姑娘,总得有个姑娘嫁过去,“她们都是庶出的,本也是配不上我儿,要不是……”

  “她们配得上,是你的儿子配不上。”昭阳长公主道,“她们虽然是庶女,却也是王府的庶女,而你的儿子呢,如今就是一个秀才。”

  在这个京城,一个秀才,算不上多好的夫家。穆姑母的儿子考秀才的名次还很靠后,还不是前排。

  别人一看,便觉得穆姑母的儿子以后没有太大的出息,很难更进一步。让他勉强考中举人,他也很难考中进士,等他考中进士,可能他都已经四五十岁。

  穆姑母是镇南王府的嫡女,她难免还想着出嫁之前的风光,总是端着。但她再端着,也改变不了她儿女的出身。

  “母亲。”穆姑母错愕。

  “有的话,不需要别人说出来,你自己就要明白。”昭阳长公主道,“好了,累了,你们都回去吧。”

  昭阳长公主不希望总是面对这些人这些问题,穆兰回到府里都没有那么多问题。

  穆兰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她都已经成为郡主了,也很容易解决那些事情。她要开糕点铺子美食铺子,直接吩咐人找厨师,再让那些厨师按照她的方法去做就成,她也不用一直待在铺子里。

  当穆姑母走出院子时,她狠狠地瞪了穆芷彤一眼。她又去找她的兄长,要让她兄长把女儿嫁过去。

  也不知道穆姑母最后是怎么说的,世子最终说让庶子娶穆姑母的女儿,还是嫡女。穆姑母听到这话,她当场就发飙了,自己的女儿怎么能嫁给庶子,自己的女儿就算要嫁,那也该是嫁给嫡子。

  “……”世子当时特别无语。

  世子当然是敬重这位姐姐,但是他的嫡子一个是要继承镇南王府,穆云毅不可能娶穆姑母的嫡女,其他的嫡子年纪也小。就算他同意,他的夫人也不可能同意。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姐姐的嫡女嫁给庶子,镇南王府的庶子娶那些小官家的嫡女,那也是绰绰有余的。

  然而,穆姑母不愿意,两个人还闹得非常不愉快。

  穆兰得知这一件事情,她想穆姑母最开始就不应该恋爱脑。

  时间一天天过去,镇南王把关于姜家的案子在皇帝面前重新说了,也把真相调查出来。镇南王之所以这么做,固然有姜家站在齐王这边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穆兰曾经在永平侯府老太太身边伺候,穆兰也确实得到过永平侯府的帮衬。

  不管姜家后面是不是要让穆兰嫁给别人帮衬姜家,但他们都无法抹杀永平侯府对穆兰的温和。

  因此,昭阳长公主和镇南王夫妻商议,还是帮助姜家一把。这一次的事情过,姜家重新回归京城,穆兰也就不欠姜家,不欠永平侯府的。

  虽然穆兰没有直接跟他们开口,但是老两口都知道穆兰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穆兰当初答应定亲,在流放的路上还给了姜家那么多钱,这足以说明问题。

  如果穆兰总觉得她亏欠那些人,姜家人也那么觉得,周围的人也那么觉得,那么穆兰以后的日子必定不好过,别人总会拿这一件事情说话。

  昭阳长公主想着自己现在的身体还算可以,能先做好就先做好。

  到了年底,远在西北的姜家也接到了皇帝的圣旨。姜公子原本的计划是再忍忍,还想着镇南王府压一压姜家,他跟齐王做戏。但是人家镇南王府显然不管他是不是要做戏,他是不是勾出什么人来。

  如果真的等到后面,那穆兰欠姜家的还真就说不清楚。至少在其他权贵的眼中是那样的,即便穆兰愿意为了姜家定亲,他们也会说穆兰当时是丫鬟,姜家给她找的亲事不错了。

  “多亏了镇南王,你们才得以这么快洗清冤屈。”宣旨的太监还特意说了。

  姜公子不能说镇南王府打断他的计划,如果能快点回到京城,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没有人希望一直待在西北,他的那些亲戚也不擅长做家务,不擅长种地。

  阎泽言也收到了穆兰的来信,穆兰告诉他京城发生的一些事情,还说太后和皇上都知道他们定亲了。

  阎泽言很高兴,穆兰是真的没有要跟他解除婚约。

  姜家要等年后再回京,年前太冷了,怕那些人在路上撑不住。等开春了,天气暖和了,他们再回京城也好。

  刘婆子得知姜家起来了,她也打算跟着一起回去京城。他们过来西北,本来就是为了照顾侯府的人。侯府的人洗刷冤屈能继续回去,刘家的人当然得跟着一起回去。

  而秋菊只觉得这些人都要去京城,她一个人留在了西北,这算怎么回事?

  “你堂兄堂嫂也要回去,那个铺子也就没有人管,你们去管也好。”刘婆子对秋菊道,“铺子所要花费的钱,等我们回京之后,再一点一点地还给嘉和郡主。”

  刘婆子想过了,嘉和郡主也写信说他们是要帮她卖掉铺子,还是直接盘下来都可以。刘婆子认为秋菊一个人在西北也艰难,王家那些人跟秋菊又不亲近,指望王家那些人多照顾秋菊不现实,他们还是得留下一点东西给秋菊。

  以前,刘婆子一家子还有不少家产呢。这一次,他们回去,那些家产估摸着是不可能再回到手了,还得重新开始。但只要他们回去京城了,那些散去的东西迟早能回来。

  “就算是你的陪嫁。”刘婆子道。

  西北的一个铺子也不是很贵的,不像是京城的铺子动不动就是上千两银子。

  刘婆子自认为算是对秋菊好了,秋菊还算是侯府的义女,秋菊在西北这边也能过上舒心的生活。

  “就不能让我一起回去吗?”秋菊问。

  “你都已经嫁人了。”刘婆子道,“就待在这边吧。”

  刘婆子可不觉得秋菊这些人还会去伺候姜家人,让秋菊待在西北好,秋菊也不会在京城总说她是侯府的义女。

  秋菊最终还是妥协了,她无法跟着他们一起回京,就只能想着那一个铺子了。秋菊只觉得她就是牺牲品,好在她当初听了春兰的话,至少她还有一个侯府义女的身份,别人也不敢随意欺负她。

  来年的二月底,姜家一家人就回到了京城,他们也重新回到了侯府。姜大公子继承了爵位,成为了永平侯,而姜公子也回了京城。

  姜公子若是不回京城,那他和齐王联合的事情也容易被人查出来。

  永平侯府的人回来了,穆兰让人送礼过去,她本人没有回去。与其大家见面尴尬,倒不如不见。

  穆兰也不想被人说她对姜公子念念不忘,她也没有不甘心。

  当她知道自己不过就是小说里的一员之后,她的很多想法就变了。

  京城的那些人,他们哪里还会说嘉和郡主欠了永平侯府的。他们都说永平侯府的运气不错,说要不是永平侯府以前的老太太对嘉和郡主还算不错,镇南王府也不可能这么帮着永平侯府。

  自古以来的冤案不少,有的人家到底都不能洗刷冤屈的。

  昭阳长公主要的就是这样一个结果,她的嫡长子不在了,能为孙女多考虑的就是自己和丈夫。他们得活着的时候就多做打算,免得穆兰以后要被所谓的恩情压着一辈子。

  一个长得漂亮的丫鬟,没有成为通房丫鬟,还能出去当厨娘,这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也说明了主人家的宽厚。

  姜家人又岂会不知道镇南王府的意思,那就是两家正常来往可以,但是他们不能紧紧地抓着过去的事情不放,不能说他们帮衬了穆兰,不能多去说。

  这一天,穆芷彤来穆兰,她开口就说,“姜公子要定亲了。”

  “哦?”穆兰挑眉,“他是跟你定亲吗?这么激动!”

  “别乱说。”穆芷彤道,“你在他们家当过丫鬟,我怎么可能嫁过去。”

  穆芷彤又不傻,自己要是嫁入永平侯府,别人一定会说穆兰曾经的过去。她可不想总是听别人说那些事情,她是不大喜欢穆兰,却也不能总是让别人说自家的那些事情。

  “定的是勇毅伯府的姑娘,那个姑娘的姑姑就是之前来闹事的静无真人。”穆芷彤道,“我们家帮了他们,他们转头就给他定了这么一门亲事,这是要让别人知道他们不喜欢我们镇南王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