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夜宵
作者:星陨落      更新:2023-07-10 23:51      字数:10628
  “要我说赵祯的心还是太软了,直接把那些臣子贬了不就行了。”赵光义对赵祯嫌弃道。

  因为都到这时候了,赵祯还犹豫要不要对朝臣们下手,他们都威胁到你的皇权了,你居然还为他们考虑。

  “就是因为你这样,你唯一的孩子最后才早早没了,那些朝臣有错,你同样罪不可赦。”赵恒神色冷道。

  要知道那个公主,可是他赵恒未来唯一的血脉,结果居然折在了自己儿子,也就是她父亲手中。听赵恒提起女儿,赵祯心里一阵愧疚,“我一定会好好补偿女儿的。”

  “嗤,别整那些虚的,你要是真想补偿,就把皇位传给自己女儿,而不是光嘴上说说,要不然你就算给她好东西,转眼人家下任帝王也能收回去。”安乐公主嗤笑道。

  &34;就是,朕都不明白,为什么有亲骨血的情况下,非得把皇位给一个外人。&34;李显纳闷道。

  &34;你们以为我们宋朝会跟你们唐朝一样荤素不忌啊。&34;赵光义冷笑道。

  赵祯睁大眼睛,下意识惊恐摇头,可是摇到一半,他顿住,&34;不行的,我大宋没有出过女帝,朝臣们不会接受的。&34;

  &34;你还真考虑啊!&34;赵光义气愤道,险些给赵祯后脑勺来一下。

  赵祯畏惧的缩了缩脖子,抽鼻子道: “可我只有一个亲生的孩子啊,其他孩子虽然好,可那不是我亲生的啊。&34;

  他一直执着自己的血脉,一心想生个儿子继承自己的皇位,没人知道他知道未来自己会绝嗣时受到了多大冲击。

  比起一个外人来,赵祯肯定更倾向自己的骨肉,哪怕那个骨血是公主。

  不过就算赵祯心里有些动摇,也知道这件事有多不靠谱,没见唐朝真出了一个女帝,李显也没成功立自己的女儿为皇太女,相比之下,他们宋朝就更不行了。

  “爹,我觉得这个提议不错。”赵恒先是皱眉,很快眉头舒展道。&34;你小子也犯糊涂了!&34;赵光义对赵恒呵斥道。

  对于他来说,哪个子孙后代都是他的血脉,可是对于赵恒和赵祯来说可不是。

  &34;这不是实在没办法吗,要是有孙子,谁会选孙女儿啊,与其让我看到江山旁落,还不如努力一把,反正再差的结果有原来差?

  &34;赵恒耸肩道。

  要是公主能担的起事,把他这一脉的江山社稷延续下去,那自然皆大欢喜,要是公主做不到,那也只是走回原来的老路而已,对他们而言并没有太大的损失。

  &34;告诉你们,你们想都别想,除非朕死了!&34;赵光义跳脚道,对他而言,这就相当于孙女想要夺孙子的皇位,他能受得了才怪呢。

  &34;大不了你们过继一个宗室子嗣。&34;赵光义也知道一味的反对不是办法,当即想出一个折中的主意。

  “这,要是这样,好像也不是不行,你现在总该告诉我们宋朝下任帝王是谁了吧。”赵祯态度又动摇道。

  &34;大宋的下任帝王是英宗赵曙,在位不过四年就驾崩,去的比仁宗的公主还早呢。&34;

  &34;而且比起过继,人家更愿意认自己的亲爹娘,毕竟仁宗没儿子了就把人家接过去,有儿子了就把人家踹回家,我倒觉得,你们真要过继,不如直接过继英宗的子嗣,也就是宋神宗赵顼,宋神宗后面还生了宋哲宗,虽然宋哲宗也早亡和没有子嗣……&34;说到这,李清照顿住,忍不住微妙的看了赵家男人们一眼。

  &34;等等,什么英宗、神宗、哲宗,这可都三个帝王了。&34;赵匡胤皱眉打断李清照的话道。&34;因为他们在位时间都挺短的,我这边已经轮到第四个帝王了。&34;李清照道。

  众人目瞪口呆, &34;你们老赵家的皇位怕不是有毒吧?怎么上来一个就死一个?还个个都绝嗣。&34;赵祯感觉自己胸口猛地中了一箭。

  突然赵匡胤踹了赵光义一脚,恨道: “让你得位不正,这下好了吧,祸及子孙。”

  “大哥,你是怎么有脸说我的,咱们兄弟两个顶多半斤八两。”赵光义不服道。

  &34;宋朝的帝王们怎么说呢,有能力的基本都死的早,于是剩下的全都是祸害。&34;史诗道。赵家男人们:

  &34;赵光义你看看你的血脉,怕不是真继承了你的‘毒师’之实。&34;只是赵光义的毒是冲着别人去的,而他的血脉毒是对着自己的。

  &34;难道这真是上天对我的报应不成?&34;赵光义也不禁怀疑道。

  实在是绝嗣加短命一个也就算了,谁知道他

  们宋朝会出很多个,别的不说,帝王更换的如此频繁,江山社稷一定会动荡。

  “我听说过一个说法,也不知道准不准确。”史诗犹豫道。“什么说法?”赵匡胤几个精神猛震道。

  &34;听说宋朝的皇宫为了华贵美观,用了不少有毒的材质,住在这样的房子里面,能长寿才是一件怪事。&34;

  赵匡胤等人: &34;?!!&34;

  &34;朕就知道朕子嗣少一定不是朕的问题!&34;赵恒激动道。

  众人:

  “那我们该怎么办?要搬离皇宫吗?”赵祯傻了。&34;行了,咱们暂时先离开皇宫,远离毒源再说。&34;

  赵匡胤作为宋朝主事人发话,不管这事是真是假,他们都大意不起。

  “对了,山海阁有神医们呢。”赵恒突然想道,然后赶紧去找神医们去看病。

  赵匡胤也没耽误,赵光义更是跑的飞快。

  其他人摇头, &34;临时抱佛脚顶什么用,他们在皇宫里呆了那么长时间,皇宫真要有毒,身子骨估计早就不行了。&34;

  一句话,差点酸的赵祯把眼泪冒出来, &34;就算子嗣方面不行了,我们也得调养好身体啊。&34;

  要不然他女儿就更不可能得救了,就更别说他并不想把江山社稷交给一个外人。

  “你们宋朝皇宫难道就没有神医吗?”

  &34;有是有,只是跟华佗、张仲景等神医,还是有很大区别的。&34;

  所以,有最好的神医,他们干嘛退而求其次。

  华佗和张仲景等人给赵匡胤等人把脉, &34;你们体内的确有些不适,我们给你们拿些药你们先吃着,之后我们再看情况给你们调整方子。&34;

  &34;多谢神医!&34;赵光义感激不尽道。

  只是轮到他开药方的时候,衣领突然被人揪起,赵匡胤对着他冷笑, &34;怎么,你还想走在我后面啊?&34;

  既然知道赵光义是一个祸害,他又怎么可能让对方长命百岁。

  &34;大哥,你不能这么对我啊。&34;赵光义泪目道。

  “活该。”赵延

  美在一旁小声嘀咕道,他并不住在皇宫里,所以心里没太恐慌,现在听到赵光义的服软,他嗤笑不已,十分乐得看这个二哥的笑话。

  毕竟其他世界他都被赵光义杀死了,只是看看笑话怎么了。

  总之,不管赵光义怎么想,最后还是没有拿到神医们开的方子。

  倒是赵恒和赵祯两个赵匡胤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我这就回去让福康跟驸马合离。”开了药,赵祯心安一些,也明白了福康公主一事,背后映射着自己皇权衰弱,就算为这,他也必须雄起一回,不能在祖宗们面前丢脸。

  赵祯走后,赵恒也赶紧回去搬离皇宫,赵匡胤也把赵光义带走。不知过去多久,李清照揉揉眼睛,意识终于清醒过来。

  她感受着身下柔软宛若云端的沙发,看着头顶宛若白天一样的灯光,再闻着满屋飘香的饭菜香味,一时有些怔愣,&34;我之前,居然不是在做梦吗?&34;

  “我居然真骂了仁宗陛下……”李清照抱头,有些接受不了自己的胆大包天。不过很快她就调整过来心态, &34;算了,想必以仁宗陛下的脾气,应该不会怪罪于我的。&34;

  她自顾自的原谅了自己,这才有心思打量山海阁的布局。

  只见山海阁室内灯火通明,而室外,却是一片漆黑之色,李清照愣住, &34;这是晚上了吗?店家,你们是不是要打烊了?&34;

  说着李清照起身,准备告辞离开。

  “客人来的正好,山海阁从今日起,增加了夜宵时间,所以距离我们关门还早着呢。”史诗笑道。

  没错,继早餐、午饭、晚饭三个用饭阶段,山海阁又增加了夜宵时间。夜宵时间意味着客人们可以留在店里更长时间,品尝到更多的美食。

  在夜宵开启之前,客人们基本都晚饭过后离开,而有了夜宵,将意味着山海阁可以过夜,甚至热闹到凌晨。

  得亏山海阁不同寻常,要不然一天四顿,史诗和时修还真扛不住。&34;居然可以通宵,那可真是太好了!&34;李清照激动道。

  “夜宵基本主打的是各种烧烤,大家可以看看喜欢吃什么。”史诗示意大家去看山海阁新增的玻璃大长冰柜,里面是琳琅满目的食材,让人一目了然。

  除了众多烧烤食材外

  ,还有一个竖着的冰柜专门放饮品,饮品有果汁、果酒和啤酒,全都在冰镇着。

  而烧烤食材们也不像白天的定价,都是十金一份,而是一金一份,这极大缓解了食客们的财政压力。

  赢政等人作为老顾客,自然第一时间得到夜宵的开启时间,夜宵第一天,基本全留了下来。

  还有唐朝李世民等人也是,也就只有宋朝那边情况比较急,就算知道山海阁有夜宵,他们也顾不上吃。

  &34;烧烤种类好多啊。&34;众人看向两个冰柜,冰柜都是透明的,从外面就能直接看到里面。只见放烧烤食材的冰柜里有菜有肉,它们全都串了铁签子,旁边还有盘子,十分容易拿取。还有放饮品的冰柜,李白等人一听有新酒,纷纷侧目, &34;不知啤酒喝起来是什么味道?&34;

  &34;还有果酒,咱们也尝尝!&34;

  还没开始点烧烤,李白等人就拿了啤酒和果酒过去,很快他们就得出结论, &34;这两种酒度数都不高,啤酒有麦芽香气,果酒则有果香,味道清甜。&34;

  李清照凑过去,也浅尝了一下两种酒, &34;啤酒比果酒更醉人,要是不擅长饮酒的,可以喝果酒过过瘾。&34;

  说着李清照把啤酒倒进酒杯里, ”来,我敬李太白一杯。&34;&34;你也是诗人?&34;看到李清照通体书香气息,李白等人感兴趣道。&34;诗人,不,我是词人。&34;李清照道。

  &34;有道是诗词不分家,咱们今天就以酒做诗词如何?&34;李白提议道。

  他们这一片区域就没有不会喝酒的,李白一说,大家纷纷响应,让他们意外的是,李清照虽然是后来的,对上他们却丝毫不惧,反而跃跃欲试。

  有人喜欢喝酒,也有人喜欢喝果汁,果汁的种类比啤酒和果酒口味多的多,有葡萄味、橙子味、西瓜味、青柠味。

  一口果汁下去,浓郁的果香在舌尖绽开,让人感觉自己好像在吃新鲜的水果一般。“果汁比起水果拼盘,别有一番风味啊。”吕雉等喝果汁的人道。

  就在这时,有人碰了碰吕雉的胳膊,示意吕雉去看灶台处,吕雉扭头一看,就见刘邦端了一盘韭菜鬼鬼祟祟的走向烧烤架。

  &34;店主,你家的烤韭菜,有没有壮

  阳的功效?&34;刘邦小声问史诗。

  结果他话落,整个山海阁瞬间一静,男人们酒也不喝了,烧烤也不吃了,全都悄然竖起耳朵仔细听,看来从刘邦出手拿韭菜,注意他的人绝对不止一两个。

  在场能不受到刘邦影响的只有少数,比如嬴政、白起,他们都没有了这方面的心思。还有比如韩信,韩信哈哈大笑,打破宁静道:“刘邦你不行啊!”

  “我呸,乃公最讨厌你们这些小年轻了,仗着年纪轻不知天高地厚。”刘邦脸黑道。&34;咳,还是让店主说说吧。&34;刘彻掩耳盗铃般咳嗽道。

  史诗:&34;……对不起客人,本店的只是寻常食物,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呢。&34;&34;其实,朕只是单纯的喜欢吃韭菜,你们信吗?&34;刘邦一脸无辜道。没错,他只是单纯的喜欢吃韭菜而已,才不是看中韭菜的壮阳功效呢。

  &34;你猜我们信不信?&34;曹操道。

  他面上一派正经,心里却很是可惜,要知道他年纪越大越力不从心,要是山海阁的食物真有那什么的功效就太好了。

  这一刻,不知多少男人心里惋惜。

  刘邦拿了一盘韭菜,知道没用后也不好放回去,只好让史诗全烤了。

  好在烤韭菜的味道并不差,很快刘邦的一盘韭菜烤好,再撒上孜然、辣椒、芝麻等烧烤料,香味立马浓郁起来。

  刘邦端着一盘烤韭菜回到了位置上,刘彻给他递过来一瓶啤酒,刘邦就着啤酒吃了一串烤韭菜,&34;你别说这烤出来的食物吃着就是香。&34;

  刘彻看他咀嚼半天也没把韭菜咽下去,不由叹了一口气, “先祖,您下次还是拿您能嚼的动的食物吧,至于这盘烧烤,就由儿孙代劳了。&34;

  说着刘彻三下五除二,就几串烤韭菜下肚,别说,年轻人牙口就是好,刘邦半天嚼不动的韭菜,到刘彻嘴里很快就咽下去。

  刘邦心里暗暗嫉妒, &34;怎么来山海阁的是年轻的你,要是来的老年汉武帝,这样你祖宗我就有伴了。&34;

  七八十的刘彻,牙口恐怕比现在的他还不如。刘彻强忍着翻白眼的欲望,默默的把刘邦盘中的烤韭菜一扫而空。

  当然像刘邦这样不加掩饰的直接拿一盘韭菜的人到底还是少

  数,大多数人一般都是搭配着其他的烧烤,偶尔带上一两串韭菜,尽量把真正的心思不经意间的隐藏起来。

  尽管史诗已经说过烤韭菜并不具备特殊功效,依旧有人暗戳戳的不信。

  除了韭菜以外,最受欢迎的是各种肉类,毕竟同等价钱的情况下,肯定是吃肉更划算。

  突然,刘邦看到嬴政和吕雉两人并肩走去放食材的冰柜,他嘴里正吃着,没办法说话,只能一场快速咀嚼一边去捶刘彻。

  刘彻抬头一看,眸光波澜不惊道: “先祖,这么长时间,你早该适应了才对,”

  刘邦把嘴里的烤韭菜咽下去,咬牙道: “乃公适应个屁,想想要是卫青和霍去病当着你的面和其他帝王眉来眼去,你能平静的了吗?&34;

  “真要这样,要是之前时代的人,朕就诛杀他的后人,要是之后时代的人,朕就诛杀他的祖先!&34;刘彻狠狠代入进去,咬牙切齿道。

  卫青、霍去病: &34;……&34;这里面有他们什么事啊!

  &34;等等,他们好像不是两个人,这样朕就放心了。&34;看到什么,刘邦松一口气道。只见吕雉和嬴政把时修叫了过去,好像在询问烧烤的种类,刘邦当即就冷静了。

  时修的确过去给嬴政和吕雉介绍食物去了,因为烧烤食材里面出现了不少他们不认识的食物。嬴政是被吕雉拉过去的,不过就算一开始没主动,答应以后,嬴政也十分的配合。

  就在嬴政把大半心思都放在了吕雉身上,脑海中突然意识到什么,错愕的看向时修道: “你刚才说什么?朕没有听清楚。&34;

  吕雉也凝眸看向时修,时修笑着重复了一遍, &34;这样食材名为玉米,是未来和红薯、土豆并列的三大高产的农作物。&34;

  “玉米,居然可以和土豆、红薯并列!”吕雉错愕道,心头快速砰跳。再听嬴政的心跳,果不其然,已经紊乱。

  他们全都看向玉米,只见玉米整体颗粒饱满,颜色黄橙橙的,可是此时此刻,玉米落在嬴政和吕雉眼中,直接变成了金光闪闪的黄金一般。

  &34;什么?又一高产的农作物!&34;有意外听到的食客震惊不已道。&34;另一农作物长什么样子?&34;众人纷纷好奇起来,全都涌向冰柜。&34;走。≈34

  ;嬴政迅速装了一盘玉米后,就侧身护着吕雉离开。

  白起、王翦等人没挤进去,在外围接应,他们看到嬴政托盘里盛的玉米,激动不已道: “陛下,难道这就是新的高产农作物?&34;

  嬴政无声的点头,随后白起、王翦等人迅速警戒起来,生怕有人会过来强夺。

  可别以为这是他们的多疑,就在他们刚警戒,一只手就朝嬴政手中托盘里的玉米摸过来, &34;始皇老哥,让我也看看呗。&34;

  “啪!”刘邦还没够到,就被韩信不轻不重的拍了手背,手直接被迫缩回去。

  &34;冰柜里面有的是,你干嘛直接拿别人现成的。&34;韩信对刘邦嫌弃道。

  &34;你也不看看我多大年纪了,跟他们去抢,我能抢得过吗?别一个不小心把我摔到了。&34;刘邦撇嘴道。

  &34;别人我不敢肯定,汉武帝肯定能抢到不少。&34;韩信道。&34;废话,他有卫青和霍去病当左右护法,抢不到才是怪事呢。&34;

  &34;店主,可别跟我们说,这玉米还是明朝传入中原的。&34;刘邦眼睛转道。&34;让客人失望了,玉米还真是明朝传入中原的。&34;

  “可恶,那明朝怎么有那么多好东西的。”成功抢到一盘玉米努力挤出来的李世民听到这话,心里别提多酸了。

  辣椒、土豆、红薯、玉米……为什么明朝比他们有口福呢?

  “因为明朝开辟了第二条丝绸之路,也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当时不少农作物都是乘船,漂洋过海过来中原的。&34;史诗道。

  &34;原来如此,我东吴船业虽然也很不错,但还是没办法横渡海洋。&34; “同行”孙策叹道。

  “明朝是我们之后的时代,造船技术自然越来越好,我们不必妄自菲薄,完全可以奋起直追。”刘备道。

  “虽然玉米的确是好东西,但还是希望大家抢到能够吃完,而不是浪费。”史诗提醒道。&34;店主,你说这玉米一粒一粒的,该不会就是它的种子吧?&34;刘彻出来,扒拉了一下玉米粒道。&34;不错,玉米粒儿就是玉米的种子。&34;史诗道。

  br /

  &34;建议别这么做,首先是没有经过处理的玉米种子很难种植出来,还有就是一金买下来的玉米棒,能得到的玉米粒儿数并不多,不如以后直接买种子划算。”史诗道。

  “原来如此,那我们今天就把玉米吃了。”既然这样,大家就不在关心留种的事,而是全让史诗烤了。

  一时间,山海阁尽是烧烤的香味,甚至还弥漫了出去。

  突然,有人鼻翼轻轻嗅了嗅, &34;怀民,你有没有闻到什么食物的香味?&34;&34;这大半夜的,哪可能有什么食物。&34;张怀民有些无奈道。

  可是等他说完,就是一愣, &34;等等,你别说,我好像也闻到了食物的味道。&34;&34;走,咱们去看看!&34;苏轼激动道。

  他们大半夜的夜游,正好肚子有些饿了。

  张怀民还没来得及反对,就被苏轼拽着跑,循着味,两人终于找到香味的来源。只是到了近前,两人互相对视一眼,有些踌躇。

  &34;这条路我们也算熟悉,往常这处有这地方吗?&34;只见他们前方是一片迷雾,偶尔迷雾里面还会传来人声。

  闻着香味扑鼻的烧烤味道,苏轼咽了咽唾沫, &34;这样,怀民你在外面等着我,我进去探探,到时候我要是没出来,你就赶紧跑。&34;

  张怀民头疼, &34;你可别为了口吃的,连命都不在乎了。&34;

  &34;可是那股味道真的好香啊,我感觉我今天要是吃不到,绝对睡不着。&34;&34;再说我相信这不是别人设的局,我那些对头,根本没有这样的脑子和心思。&34;苏轼道。

  “咱们还是一块进去吧,你一个人我怕出事,两个人好照应一点。”张怀民无奈道。

  随后两人踏入迷雾,眼前的一切陡然散去,只见他们前方出现一大片草地,草地的前方是河流,河流往前是一座酒楼。

  草地上,飞舞着诸多萤火虫,照亮一方天地不说,喝酒的两岸居然还沿途散发着明亮的臼光,天上圆月更是皎洁,几种光线交相辉映,哪怕是晚上,也不会让人失足不小心落入水中。

  等他们踏上玉石小阶,玉石居然发出了光彩,那种光不像萤火虫的光明明亮亮,河道和天上圆月的光一直留存

  ,而是在他们看清楚前路以后,就转瞬即逝。

  苏轼发现这一点,忍不住好奇的退回去,果然,脚踏上去的瞬间,玉石又亮了起来,苏轼忍不住道: &34;好神奇。&34;

  &34;大晚上的,谁在外面玩儿灯呢?&34;室内的众人注意到外面的动静,有些纳闷道。直到苏轼和张怀民近前,他们才“咦”一声, &34;原来是新的食客啊。&34;“在下苏东坡,见过诸位食友,不知诸位都正在吃什么?”苏轼自来熟道。&34;苏东坡,苏轼,居然是苏爷爷!&34;李清照惊道。

  &34;额,东坡自问还没老到可以被人叫爷爷的年龄吧。&34;苏轼下意识摸了摸胡子,他虽然蓄有胡子,年龄真没老到那份上。

  李清照笑了, &34;您那边的我只怕还年幼呢,我是您学生的友人李格非的女儿李清照。&34;

  &34;原来如此,可是你的年龄……&34;苏轼把李清照对身份对上号,可是转念又纳闷起李清照的年龄对不上,因为李清照现在的年纪,可能比另一个世界父亲的年龄都大。

  “苏爷爷还没察觉到此处奇妙之处吗?”李清照抿唇道。

  苏轼叹道: &34;你唤我东坡居士或者苏东坡都可以,就是别叫苏爷爷,我感觉自己突然被叫老了。&34;

  “那好,我以后就称呼您为东坡居士了,你也可以唤我为易安居士。”李清照俏皮的眨眼道。

  苏轼这才知道李清照刚才是逗自己,可是等笑过,他惊叹不已, &34;此地还真是神奇啊,居然能遇到未来之人。&34;

  &34;何止呢,还有之前时代的人,就由我代为介绍,这位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34;李清照越说,苏轼眼睛就越亮,他直看着李白、杜甫等人眼眸大放光彩。

  &34;我们正在喝酒,吃烧烤,东坡居士,你要不要一起来?&34;李白爽朗的邀请苏轼加入道。&34;要,东坡却之不恭了!&34;苏轼立马道,带着张怀民过去了李白那边。

  其他人好奇的看向苏轼, &34;你既然是易安居士之前时代的人,不知你那当今帝王是宋英宗、宋神宗还是宋哲宗?&34;

  &34;咳咳咳!&34;苏轼和张怀民两个刚喝了一口啤酒,还

  没咽下去,就被彻底呛道。两人神色惊恐, &34;我们陛下未来的庙号,居然是神宗吗!&34;

  好家伙,他们当今陛下还活着呢,他们身为臣子,就先得知了对方的庙号是什么。

  “咦,居然是神宗时期的东坡居士,此时朝中争斗的正凶吧,东坡居士,你现在是在朝中还是在外面?&34;

  &34;咳,我现在正被贬谪在外。&34;苏轼有些脸红道。

  &34;不过若不是贬谪,我也不会遇到山海阁,这简直是因祸得福。&34;苏轼打量着山海阁,两眼放光道,又像是老鼠进了米缸般,别提多快乐。

  “其实山海阁的位置可以移动的,也就是说不管您在哪里,都有可能遇到山海阁。”李白打了一个酒嗝道。

  “不仅如此,只要你们允许,还能把自己时代的人也邀请过来。”杜甫喝了一口酒道。

  “邀请自己时代的人?暂时还是算了吧,毕竟这事要是不跟陛下说,就意味着不忠,可是陛下要是来了,我还怎么放得开吃啊,起码得我吃几顿再说呀。&34;苏轼道。

  &34;山海阁的饭菜价格都不便宜,东坡居士可以用字画和诗词换一张金卡。&34;李清照作为过来人,引导苏轼道。

  苏轼看着山海阁的饭菜价格直挑眉, &34;还好我还算有点才华,没想到才华有天还能换饭吃啊。&34;说着,诗词包间里面,又增添了几副墨宝。

  等写完,苏轼终于可以心安理得的去挑选烧烤。

  他到了冰柜前,疑惑道: &34;冰柜里面的食物那么多,你们怎么就只吃一样啊?&34;

  一眼扫过去,大家吃的基本都是黄橙橙的食物,虽然那股味道很诱人,但比起琳琅满目的食材,它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这是玉米,可以亩产数千斤。”李清照道。

  苏轼和张怀民两个震惊的差点手中托盘都没拿稳,他们忍不住脱口而出, &34;这怎么可能!&34;

  “确实,亩产数千斤是玉米在理想的状态下,古代没有化肥的加持,的确很难提升玉米的产量,不过就算这样,玉米也比其他农作物具备更大的潜力。&34;史诗道。

  她给嬴政等人报的都是理想产量,至于具体产量,肯定不会

  有她说的这么好,因为古代没有化肥的存在。

  不过就算这样,只知道它们的潜力,也足够他们兴奋不已,没有化肥没关系,他们可以一起摸索出来,迟早有天,他们的食物也能变成高产量的存在。

  &34;就算这样,也够让人惊讶了,数千斤的产量,能造福多少百姓啊。&34;苏轼和张怀民惊叹道。

  “我倒是觉得就算有再高产的农作物,也不可能造福百姓,就拿咱们宋朝的税收来举例,百姓们种植出来一百斤的粮食,得上交九十九斤,种植出来一千斤的粮食,到时候说不定就变成上交九百九十九斤了。”李清照并不看好道。

  好家伙,真以为官府会眼睁睁看着百姓们富足而不理会吗,百姓们就算种出来更多的地又怎么样?人家官府会调税收啊。

  苏轼沉默, &34;……我们官家其实也不是没想着改变,只是有心无力而已。&34;&34;所以看,有一个英明的君王,对天下多好。&34;唐朝众人道,感到非常骄傲。

  苏轼默默低头,可是想到什么,他猛地抬头, &34;等等,你们刚才说什么?神宗后面是哲宗!&34;

  这岂不是说他们官家没有多少时候了吗?!

  还没等苏轼做好心理准备呢,第二天就在山海阁猝不及防的看到了赵匡胤等人。赵匡胤等人控诉其他人, &34;昨天山海阁有夜宵,你们居然不提醒我们!&34;&34;这不是看你们忙,就没打扰吗。&34;

  &34;倒是你们,都从皇宫里搬出来了吗?&34;众人好奇道。

  &34;这是当然,皇宫有毒,我们怎么可能还住得下去,连夜就搬出来了。&34;赵匡胤几个叹道。“什么,皇宫有毒,这是怎么回事儿?”苏轼和张怀民错愕道。&34;你是?&34;赵匡胤疑惑的看向苏轼,并不认识苏轼。&34;莫非你是苏轼苏爱卿?&34;宋仁宗赵祯看着苏轼睁大眼睛道。

  &34;陛下!&34;苏轼看到赵祯泪目了。

  想当初宋仁宗在世时,曾说过他和弟弟是相才,结果多年过去,他却距离宰相越来越远,还好他弟弟比他强。

  “臣等,拜见先帝们。”看到宋朝那么多帝王都在,张怀民觉得自己撑不住,行完礼后,就默默退到苏轼身后,把一切都交给苏轼

  。

  &34;这么说,你们现在都是宋神宗的臣子。&34;赵匡胤摸下巴道。

  &34;是。&34;知道赵匡胤身份的苏轼垂眸。

  &34;你那边朝政情况怎么样?&34;赵恒关心道。&34;臣那边,朝中正在变法。&34;苏轼抿唇道。

  “变法!!”赵匡胤等人震惊,就连嬴政和刘彻也为之侧目。&34;是,因为冗官、冗兵、冗费等原因,陛下决心变法。&34;苏轼道。“变法啊,朕也让范爱卿改革过朝政,可惜最后……”赵祯叹道。

  苏轼心头猛沉,很不是滋味,”神宗陛下让负责变法的王安石大人最后也失败了。”昨天他听到这个消息,说不清心里是何滋味。

  直到今天听仁宗陛下说起范仲淹前辈变法,再想到王安石变法,他们都失败了,那他们大宋的未来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