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夫妻肺片2 杨广胡亥:卧龙凤雏、李世……
作者:星陨落      更新:2023-06-29 11:15      字数:12339
  “你们把某当成什么人了,在你们心里,某就这么不堪吗!”曹操看到李世民的防备和敌意,忍不住痛心疾首道。

  他承认他是好色,挺喜欢别人的妻子,还有别人的谋士武将,可是这不代表他曹操是一个没有眼色的人。

  “扪心自问,某来山海阁这么久了,可对诸位有过冒犯?”曹操问刘邦等人道。

  “有。”司马炎对曹操怒目而视,拆台道。

  曹操气的想直接给司马炎一脚,“闭嘴,你们司马家的人没资格说话!”

  “司马家的人怎么也在?”李世民眉头皱的更紧。

  “因为他是另一个时空的司马炎,我们想动都动不了他。”曹丕冷笑道。

  看得出来,司马家人并不讨喜,现在之所以还在山海阁,着实需要感谢山海阁。

  而李世民同样不喜欢司马家的人,直接就无视掉司马炎,转而留意其他人对曹操的态度。

  曹操给李世民介绍人,“这位是始皇,这位是吕后,这位是白起、韩信、王翦、李斯……秦昭襄王、范雎。”

  “这位是汉武帝,卫皇后、卫青、霍去病、桑弘羊……馆陶公主、废后陈氏。”

  “这位是汉高祖、丞相萧何、留候张良,及他们的夫人……”

  “熹皇后邓绥……冯太后冯有……”

  “就是说,这么多大名鼎鼎的人物,容得小小的曹某放肆吗?”曹操欲哭无泪道,他真不是没有脑子的人啊。

  一句话,他敢乱来吗?

  不说大部分女子,完全可以玩死他,就说那些能臣武将再好,他曹操也配不上他们,曹操很有这个自知之明。

  “原来如此,只是从今往后,你得罪不起的人又得加上一些了,这位是朕的皇后,长孙氏,这些则是朕的心腹爱臣们: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恭、程知节、秦琼……”

  李世民依次向众人介绍自己的皇后、文臣、武将,其数量直让众人目瞪口呆,“他的爱臣好多呀。”

  像一般的帝王,真正的心腹却没几个,拿司马炎举例,现在他来山海阁,也只带了一个贾充,也就是山海阁的存在瞒不过贾充去,要不然他连贾充都不想带。

  邓绥那边,除了张衡和蔡伦外,就是自己的亲哥。

  大多数人只跟少数心腹透露了山海阁的存在,之前一个特殊,还是三国时期,谋士武将们云集。

  “终于明白这位帝王为什么讨厌曹操了,没见曹操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吗。”孙策跟刘备道。

  曹操:“……某才没有羡慕到流哈喇子,某也有荀彧、郭嘉……”像是不甘示弱,曹操也把自己的谋士天团和心腹武将们拉出来转转。

  “……他们都是朕打天下的开国功臣。”李世民用这句话结尾。

  原本挺胸抬头,正给自家主公撑场子的郭嘉势弱下去,“主公,人家都是开国功臣,我们可比不了。”

  没开过国的曹操:“……”何止是手底下人,就是他感觉也弱了一筹。

  “阁下可是汉高祖?”刘邦正在和嬴稷喝酒,突然听到李世民道。

  “是乃公没错,你小子有事?”刘邦眯眼,上下打量着李世民道,只见李世民龙章凤姿,整个人说不出来的俊俏,跟他站在一起,登时就把他给比下去。

  刘邦心里登时对李世民不喜起来,任哪个老男人也喜欢不起来更朝气蓬勃的青年人。

  “世民心里一直很仰慕汉高祖提三尺青锋建立汉朝,不想今日有缘一见。”李世民笑道。

  作为为唐朝开国立下汗马功劳的李世民是把自己放在开国之君位置上的,而历代开国之君,他最推崇的莫过于刘邦。

  “原来你小子是仰慕乃公啊,看着倒是让人顺眼不少。”刘邦对李世民的不喜消散了些。

  “啊,汉高祖为何对世民不喜?”李世民疑惑。

  “你也不看看你那张年轻俊俏的脸,再看看刘邦这张跟老树皮一样的老脸,刘邦对你能喜欢的起来才怪,去去去,别打扰我们喝酒了。”嬴稷冲李世民挥手道。

  实在是他的年纪也不轻,看着李世民心里难免膈应。

  “原来如此,那世民告辞。”李世民忍俊不禁道。

  “告诉我们……更多隋朝的事情。”杨坚心绪终于平复了些,目不转睛的看着李世民一行人道。

  李世民迟疑,“若是你们隋朝避免了亡国的命运,那我唐朝就该建立不起来了。”

  事关自身利益,他没办法马上做下决定。

  “没用的,从他们来山海阁的那刻起,隋朝的命运就已经改变了,也就是说,无论你说不说,你的唐朝可能都没有了。”

  “看开点,好在另一个时空不会影响你现在所在的唐朝。”众人劝李世民道。

  他们也好想知道,那个隋炀帝杨广是怎么可以比肩秦二世胡亥的。

  “原来如此,说起来隋文帝时期的朕很可能还没出生呢。”想到什么,李世民眸光微淡道。

  “朕可以告诉你们隋朝的未来,可相应的,你们不能迁怒朕和皇后的父母,若是真要牵连,就对朕父皇下手吧。”李世民看着杨坚和独孤伽罗,把自己父皇推了出去。

  “好家伙,刘邦,难怪他那么崇拜你呢,合着也是‘大孝子’啊。”嬴稷对刘邦挤眉弄眼道。

  刘邦:“……”

  “咳。”唐朝臣子们咳嗽,掩耳盗铃般神色游移。

  “我父亲是李渊,是独孤皇后您的外甥。”李世民对独孤伽罗道。

  “本宫外甥,那本宫岂不是你的姨奶奶。”独孤伽罗没想到唐朝的皇室,还和她有这层关系。

  “好家伙,弄来弄去,隋唐居然是一家啊。”

  “这事不稀奇。”

  “事情就从隋文帝惧内说起吧。”李世民想了一下道。

  “呦呵,惧内!”众人来了兴趣,耳朵全都支楞起来。

  杨坚原本煞白的脸色登时一片潮红,他为自己辩解,“朕对皇后是敬重!”才不是怕皇后。

  倒是独孤伽罗本人,没什么太大感触,而是疑惑李世民为什么要说起这个。

  “开皇十三年,隋文帝宠幸宫人尉迟氏,独孤皇后怒而杀之,隋文帝当即挥泪纵马几十里,最后被臣子劝回,帝后重归于好。”李世民短短一段话,蕴含的信息量实在不小。

  “我以后居然宠幸了别人?!”杨坚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陛下以后居然宠幸了别人。”独孤伽罗只觉得数十载的夫妻之情全都成了虚妄,登时她松开扶着杨坚的手。

  “皇后你听朕解释啊,不要听信他的一面之词,说不定这是他的挑拨离间之词。”杨坚连忙对独孤伽罗道,连对杨广的愤怒都顾不上。

  “好家伙,杨坚这家伙还真是惧内啊。”刘邦等人叹为观止道。

  “不就是宠幸一个宫人吗,用得着对皇后如此低三下四吗?亏杨坚还是皇帝呢。”司马炎不屑道。

  然后他就看到儿媳妇贾南风朝他看来,贾南风只看了司马炎一眼,就去看司马衷,“陛下今后也只忠诚南风一人可好?”

  “好啊。”司马衷想也不想道,尽管他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贾南风!”司马炎别提多怒不可遏。

  张华和嵇绍掩面,丝毫不敢掺和进帝后之间。

  “杨坚,你曾向我许诺过,此生只我一人,此生无异腹之子,到头来,你却背叛了对我的诺言。”独孤伽罗极力让自己冷静道。

  她不是什么天真的女子,如果杨坚不曾向她许诺过这些诺言,还有数十年如一日的忠诚,她也不会对杨坚抱那么大希望。

  “皇后……这件事是朕不对。”杨坚想起年少时对独孤伽罗的承诺,心里不禁涌上难以言喻的愧疚。

  “合着是他自己承诺的,结果却没有做到,这不是活该吗。”众人忍不住摇头。

  “所以啊,身为男人最好不要瞎承诺,就算承诺也别太放在心上。”说这话的人是刘邦,他也向儿子如意承诺过要让如意当太子,可是刘邦没做到,他也不会有心理负担。

  “因为隋文帝这事,独孤皇后对感情的事越发苛刻,比如太子杨勇,就很不善待自己的太子妃,而是宠妾灭妻,以至于太子妃抑郁而终,独孤皇后曾一度怀疑是太子杨勇对太子妃下的手。”

  “这也不是没可能啊,男人头脑发热之际,什么事干不出来啊。”众人大都赞同的点头,觉得独孤皇后的怀疑不无道理。

  “因此独孤皇后对太子杨勇越发不喜,而与之相对的是二子杨广,和其妻子感情和睦,不纳二色,从而受到独孤皇后喜爱,独孤皇后为此向隋文帝进言废太子。”

  “这,难道隋文帝就这么轻率的把太子换了?”众人惊讶。

  “自然没有,只能说杨广从感情一事上取得了自己母后的支持,之后他又装作节俭的样子,取得了他父皇隋文帝的喜爱。”

  “这简直就是对症下药啊。”自己母后喜欢感情忠贞,父皇喜欢节俭,他就做给他们看。

  对比明知道自己母后不喜欢自己宠妾灭妻的太子杨勇来,杨广的手段确实高。

  “如果杨广能装一辈子,你们绝对不会对他如此不屑,难道是他后面露馅了?”

  “不错,独孤皇后和隋文帝生前,杨广从没露出自己的本性,而当他们去后,杨广就广纳后宫,整日荒淫奢靡无度,并大兴土木,以至于民不聊生。”

  “是他登基以后性情大变,还是他本性如此?”独孤伽罗不愿意接受这件事,不愿意相信一向讨自己喜欢的杨广本性是如此混账。

  杨坚也希冀的看向李世民,想从李世民这里得到安慰,他不愿意承认夫妻两个都被这个儿子蒙在鼓里,那样他们将情何以堪。

  “当然是杨广本性如此了,你们不知道,登基前的杨广可会装了,他知道自己母后不喜欢美色,就把自己的姬妾全都赶到小院里关起来,明面上全都换成年纪大的老妈子,他知道自己父皇不喜欢奢靡,就把府邸装饰的十分朴素,把奢靡之物全都收起来,还让隋文帝亲自去看他落了灰的琴,隋文帝见他这样,可不满意的直点头。”程咬金快人快语道。

  “这确实,也难怪隋文帝夫妻没抗住杨广的蒙骗。”

  “对症下药,可怕如斯。”众人唏嘘道。

  杨坚和独孤伽罗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他们是不是该说杨广太过精明,如此对症下药的欺骗他们。

  二儿子这么精明,就算太子没错估计也得被他拉下去,更别说太子还不检点了。

  “杨广登基以后,下令征调百万百姓大肆修建东都、开凿运河,还有造龙舟供自己游玩,龙舟有水的时候还好,没水的时候他就让数万百姓亲自拉龙舟,食物他吃不完,就算埋进土里也不愿意给百姓,所以才短短几年,堪称盛世的大隋就被杨广败的一干二净,更不用说杨广还三征高句丽,劳民伤财,死伤无数。”

  “隋文帝去时,百姓达到五千万人,可是等隋末,仅十四年时间,人口数量就下降到两千多万不满三千万的地步,而这一切都是拜隋炀帝杨广所赐。”李世民用数据说话道。

  十几年的时间,完全不够人一代人更替,除却正常的生老病死,隋炀帝杨广造的孽多么的触目惊心。

  听到隋末人口只剩下不到三千万,杨坚眼前骤然一黑,他道:“隋炀帝,隋炀帝,杨广这个谥号还真贴切啊。”

  “杨广,我大隋的罪人!”杨坚心里怒不可遏道。

  他本以为大隋的江山会被人所夺,是因为世家的野心,可是现在看来,杨广才是那个罪魁祸首才对。

  “陛下,还请陛下下令诛杀晋王杨广,杨广不杀,不足以谢罪天下。”独孤伽罗下定决心道。

  如果杨广这个儿子只是男女之事上欺骗了她也就算了,可是他还祸害了大隋的江山,这样一个从里到外都烂透的儿子,她独孤伽罗可不要。

  太子杨勇也是独孤伽罗所生,独孤伽罗都不喜,更别说有胆子欺骗她的杨广。

  对于杨广这个儿子,独孤伽罗爱恨只在一瞬之间。

  “皇后……太子杨勇不中用,杨广是亡国之君,咱们还有哪个儿子能用?”杨坚下意识道。

  独孤伽罗:“……”

  “额,虽然杨广是亡国之君,但我们也不得不说一句,杨广的确是你们最有能力的儿子了,太子就不说了,荒淫且耳根子软,很容易被人左右;三子好色且奢靡,被其王妃不满毒死;四子性格酷烈酷烈不仁,绝非明君;五子最受隋文帝宠爱,却胆小无谋,后反隋炀帝失败,被幽禁饿死。”程咬金忍不住道。

  杨坚、独孤伽罗:“……”

  就连旁人都忍不住为他们夫妇鞠一把辛酸泪,“这么多儿子,居然没一个能用的。”

  “……没事,我们还有孙子呢。”杨坚笑容坚强道。

  虽然五个儿子都不中用,但他们的孙子却不少,如此也算不幸中的万幸。

  “多谢你们的告知,回去后我们会对你母亲手下留情的。”独孤伽罗向李世民承诺道。

  想到自己母亲,李世民眼眶微微酸涩,“如果有可能,我想见我母亲一面。”

  “对了,还有皇后的父亲,皇后父亲是长孙晟,他是大隋名臣,相信隋文帝和独孤皇后不会随意迁怒。”

  “我们哪还有这个脸啊。”杨坚苦笑,就杨广那个糟蹋法,他不认为大隋还有多少臣子愿意跟随,更别说因为此事而迁怒能臣们。

  “乖乖,难怪说隋炀帝可以比肩秦二世胡亥呢,乃公居然一时分不清是杨广厉害一点,还是胡亥厉害一点。”刘邦咋舌道。

  实在是大秦很强,可大隋也不弱,只能说嬴政和杨坚两个倒了八辈子霉,才遇上胡亥和杨广这样的儿子。

  “后世的话,把杨广和胡亥两个称为‘卧龙、凤雏’,两人可以说是不相上下。”史诗道。

  众人:“……好家伙,这讽刺的可真到位,就是太委屈真的‘卧龙、凤雏’了。”

  “相父,您真是太受委屈了。”刘禅对着诸葛亮这个真正的“卧龙”泪眼汪汪道。

  “是啊,丞相受大委屈了。”刘备等人为诸葛亮抱屈。

  诸葛亮:“……”已经不知该说什么是好,只能微笑。

  “既然大隋和大秦一样二世而亡,如此,也算了却杨坚你之前的心愿了。”刘邦过去拍拍杨坚的肩膀安慰道。

  杨坚疑惑,他之前的心愿,哦,他之前还想他的大隋比肩秦汉呢,结果他的大隋却步了秦朝的后尘,杨坚心里酸涩的直想哭。

  “现在有了改变的机会,我大隋绝不会再走之前的老路了。”独孤伽罗道,比杨坚最先恢复过来。

  “陛下,我们回去吧,去处理杨广。”

  杨坚点头,“诸位,告辞。”

  随后杨坚和独孤伽罗两人离开,众人的注意力从他们身上转移到李世民等人的身上。

  “店主,突然来了这么多人,店里的位置又不够用了。”有人发现道。

  主要还是李世民带的朝臣们数量太多了,一下占满山海阁剩下的位置。

  “行,我记下了,等明天就扩建,顺带再弄两个专属包间。”史诗道。

  “终于轮到我们三国的包间了。”曹操等人激动不已道。

  “那我们南北朝呢?”冯有道,到时候女子包间弄好以后,她去那边就行了,可是她孙子怎么办?

  “也来三国包间吧,南北朝的人又不多,估计店主不会专门弄南北朝的包间。”刘备道。

  “也是,我南北朝人数之少,的确不值得一个专门的包间。”

  “就是不知道隋朝是不是和大秦一样,也有专属的包间了。”

  “不知诸位说的包间是什么何物?”李世民好奇的凑热闹道。

  “包间和大厅差不多,也有许多位置,可以用餐,不过最重要的是包间里面很安静,可以更好的办公,就像始皇,现在每天都在大秦包间里面办公,汉武帝等人也是。”曹操道。

  等有了三国包间,他们也能在山海阁办公了。

  李世民不由挑眉,疑惑众人为什么这么向往包间。

  下一瞬,他就解了心头疑惑。

  “等咱们也有了包间,就能更好的看热闹了!”

  原来如此,李世民恍然。

  要是一般的热闹,哪里值得他们舍去办公时间,可是其他时代的热闹就不一定了。

  就像他,也很想知道未来的事情。

  也不知他大唐以后情况会怎么样?

  “陛下,咱们尝尝这道夫妻肺片如何?”长孙皇后询问李世民。

  “夫妻肺片,这个名字不错。”李世民挑眉,和长孙皇后一了这道菜。

  尽管后面知道这道菜的名字源自一对夫妻,也没损李世民的好心情。

  “听说辣椒来自明朝,是咱们以后的朝代,陛下快尝尝味道,听说辣椒很辣,不是谁都受得了。”长孙皇后给李世民夹菜道。

  李世民低头,看着色泽油亮的红油辣椒有些抗拒,实在是唐朝没有辣椒,他以前从未见过。

  还有红油辣椒的味道,浓郁呛烈且霸道,“皇后,朕先替你尝尝。”说着李世民夹了一片牛肉片,视死如归的送入口中。

  沾满红油辣椒的牛肉片刚一入口,李世民眼眶就微红起来,额上也出了一层薄汗。

  “陛下,夫妻肺片的味道如何?”长孙皇后好奇。

  “水,朕要喝水,好辣!”李世民觉得难受道。

  长孙皇后赶紧给李世民要了一杯茶水,李世民连忙灌了一大杯茶,嘴里的辣意总算压下去。

  “皇后,这道菜味道实在是太霸道刺激了,咱们要不要换道别的菜?”李世民为长孙皇后考虑道,连他都受不了的辣味,皇后可能更受不了。

  “妾想亲自品尝过后再做决定。”长孙皇后道。

  “那好,你小心点,这些红油辣椒特别辣。”李世民小心的帮长孙皇后刮去大部分辣椒红油,如此才让长孙皇后品尝。

  有了李世民这个前车之鉴,长孙皇后先是吃了一小口米饭垫肚子,随后再吃牛肉片。

  一尝之下,长孙皇后眼睛一亮,“好吃,没想到辣椒的滋味如此霸道,我感觉配着夫妻肺片,自己今天能吃下两碗米饭。”

  最近她食欲颇不振,却不想吃了夫妻肺片后,突然来了胃口。

  “啊,看来皇后你是能吃辣的人,倒是朕不怎么受辣。”李世民反应过来。

  “陛下也多尝尝,吃多了您也会喜欢上辣椒的。”长孙皇后笑道。

  随后她亲昵的夹了一份牛肚递到李世民嘴边,李世民左右观望了一下,看到大家没有注意,连忙低头,脸色微红的把牛肚吃下。

  牛肚刚一入口,李世民就感觉清脆爽辣莫名,滋味特别的新奇。

  就在这时,李世民听到程咬金高声道:“店主,俺老程吃过的牛肉没有成千也有上百,可是这脆脆的东西是什么?俺老程以前从没吃过,它是牛的哪部分?”

  李世民:“……”他想起来了,程咬金的确喜欢吃牛肉,之前好歹还找借口,现在是装都不装了啊。

  程咬金说完,也后知后觉自己的失言,“这是店主卖的牛肉,又不是咱杀的牛。”

  这样一想,他就心安理得了。

  “脆的那部分叫做牛肚。”史诗道。

  “牛肚?!”程咬金惊讶,“就是那个牛装屎的牛肚?!”

  他喜欢吃牛,自然知道牛肚是什么东西,但以他的身份,绝对没有吃过就是。

  “你们是不知道,牛肚刚开始的特别脏,还特别的臭,也不知道店主是怎么把牛肚变的又香又好吃的。”

  程咬金心里难免蠢蠢欲动,想向史诗请教牛肚好吃的经验。

  其他人却被他弄的减少胃口,房玄龄叹了一口气,“卢国公,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程知节,好好吃饭不行吗,我们只想享用美食,不想知道它们的来历。”尉迟恭有些生无可恋道。

  “切,好了好了,我不说了还不行吗,说真的夫妻肺片味道实在太辣了,辣的俺老程的嘴都肿起来了。”

  其他人不由朝程咬金的嘴看去,程咬金的嘴唇本来就很厚实,现在又加了一层,直让人忍俊不禁。

  李世民也想笑,他赶忙小声咳嗽一声,用袖子遮掩喝了一杯茶,生怕自己的嘴也步程咬金的后尘。

  等到一份夫妻肺片吃完,李世民等人或多或少都出了一身的暖汗,可是等汗出完,他们却感觉到从里到外的舒坦。

  其他食客也是,吃完饭也变得懒洋洋,很少有人离开。

  李世民看着众人,在心里对上名字后,对众人总算熟悉一点。

  从位置上来看,秦汉比较靠近店主所在的灶台处,三国众人在中间,至于更后面的隋唐,则在靠门口的位置。

  当然位置可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吕后可没有跟汉高祖坐一块,冯有太后则跟邓绥太后一块吃饭,显然位置并不绝对。

  想到什么,李世民看向汉朝众人,“汉文帝居然没来山海阁吗?”

  “的确没来。”

  “这倒是有些遗憾。”李世民道。

  “对了,世民心里有一疑问,还请汉武帝解惑?”

  “什么疑惑?”刘彻疑惑的看向李世民。

  “是这样,朕看过一段野史,野史上面说汉武帝刘彻小名是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李世民看着刘彻满脸真诚道。

  “至?哪个至?”刘彻一时没反应过来。

  “可是猪的那个彘?”刘病已错愕道。

  刘彻反应过来,登时暴怒,“才不可能,朕怎么可能会取那样的小名,这是谁造的谣?朕要把写这野史的人大卸八块!”

  “阿嚏。”司马迁不小心打了一个喷嚏。

  刘彻顿时看向他,“司马迁,是不是你?”不怪他怀疑司马迁,实在是司马迁有“前科”。

  他大度饶了司马迁一次,要是司马迁死不悔改,他这次绝不容情。

  “陛下,不是臣,绝对不是臣,臣绝对想不出如此野史内容啊。”司马迁惊恐摇头道,虽然他记众人的八卦趣闻,可那都建立在实情上面,而不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是吗……他说的可是真的?”刘彻看向李世民。

  “这则野史来自《汉武故事》,是谁写的已经不可考,只知道其书最开始出现在汉成帝时期,于南北朝时期流传。”李世民道。

  “看,陛下,真不是臣写的。”司马迁忙为自己解释。

  “成书时间那么早,我们三国众人居然没有耳闻过,实在是太遗憾了。”曹操等三国人惊讶道。

  下一瞬刘彻就朝他们看过去,“你们遗憾什么?”

  “没什么,武帝未免也太霸道了,不过是一则野史而已,用得着这么较真吗?”曹操小声嘀咕道。

  “呵,既然觉得朕较真,那朕让司马迁也给你曹操安排一个‘彘’的小名如何?”刘彻朝曹操冷笑道。

  三国众人纷纷摇头,噤若寒蝉,一点也不想要这种小名,实在是太丢脸了。

  刘彻心里盛怒至极,却又因为找不到罪魁祸首而无法发泄出来。

  “事实上《汉武故事》还有一则趣闻,说的是汉武帝年幼时向陈皇后许诺,‘以后若为帝,一定对陈氏金屋藏之’,那里面的陈皇后名为陈阿娇,因此故事也被称为金屋藏娇。”李世民道。

  废后陈氏皱眉,“这里面怎么还有我的事儿?”她对此十分不满。

  倒是馆陶公主笑道:“阿娇这个名字不错,正好配我儿。”

  “母亲。”陈氏向自己母亲馆陶公主撒娇。

  “那里面还说,馆陶公主听了汉武帝的话为此大喜,遂助汉武帝登上皇位。”李世民补充道。

  “哎呦,我哪有那么厉害的本事啊。”馆陶公主乐了,没想到后世居然那么看得起她,觉得她可以左右帝王的喜好。

  她之所以能成功,无非是因为刘彻本就得他父皇的喜欢。

  “这个故事,怎么把汉武帝的形象写的如此软弱?”其他人皱眉。

  “感觉好熟悉,怕不是把汉武帝描述成汉光武帝了。”郭圣通不屑道。

  “也对,汉武帝不是那样的人,可汉光武帝的确是那样的人,难怪呢,要是对历史不熟悉,难免会把这两人给搞混。”众人恍然。

  如果说汉武帝靠女人上位没有可信度,但是汉光武帝,可信度一下大大增加有没有。

  “确实,可能《汉武故事》的内容受到了汉光武帝的影响,但不得不说,无论是金屋藏娇还是汉武帝的小名,都开始广为人知。”李世民道。

  “你的意思是,你大唐是一个盛世?”刘彻看着李世民轻嗤道。

  为什么《汉武故事》在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不显,因为那时间几乎都是战乱,人们哪还有心思放在那些无谓的野史身上。

  只有当人们安居乐业,闲下来不再为衣食发愁,才会对别的事情感兴趣。

  “这是武帝说的,可不是朕说的。”李世民道。

  “为什么?朕感觉你有些针对朕?”刘彻看着李世民眯眼。

  “怎么会,武帝怎么会这样想,武帝出击匈奴,打出汉人风骨,朕佩服还来不及,怎么会特地针对武帝呢。”李世民故作惊讶道。

  “是吗,最好如此。”刘彻冷哼。

  尽管如此,他的野史小名已经抑制不住的蔓延开来。

  “噗,彘儿,哈哈,这个名字。”刘邦忍不住捧腹大笑道,“乃公觉得这个名字很好啊,儿孙你干嘛这么抗拒。”

  “先祖,彘乃贱名,这绝对是对朕的有意抹黑。”刘彻磨牙霍霍道。

  “你懂什么,贱名才好养活呢。”刘邦不以为然道。

  刘彻不想跟刘邦计较这个问题,他看向史诗,“后世人知道《汉武故事》的故事吗?”

  “额。”史诗和时修互相对视一眼。

  就在刘彻准备松口气之际,史诗有些尴尬道:“后世人不一定知道《汉武故事》,但基本都知道‘金屋藏娇’和汉武帝‘彘’的小名。”

  李世民惊讶:“看来不光我唐朝人喜欢看这些故事,后世也喜欢啊。”

  刘彻想吐血,“朕不明白,只是一则野史而已!”

  “可能因为汉武帝后世很有名吧,汉武帝可是上了教科书的人。”史诗道。

  “真的?教科书是什么东西?”刘彻感兴趣道,心里猜测教科书是不是史书一样的东西。

  “教科书是后世人人都需要学习的知识,总之,因为教科书有名,汉武帝的名字也广为流传,进而就是和汉武帝相关的野史也大受欢迎。”史诗道。

  “若是这样,那朕就不跟后世人计较不敬之罪了。”刘彻忍不住唇角微勾道。

  事实上他也计较不了,刘彻可没忘后世都没帝王了。

  “不知后世的教科书是怎么夸……评价朕的?”刘彻情绪的激动的差点把真心话说出来。

  “朕也想知道后世的评价。”李世民坦然承认道,也不知道后世对他的评价是什么,会不会把他杀兄囚父的事弄的像《汉武故事》一样。

  被刘彻和李世民这么期待的看着,史诗心里压力巨大,不得不实话实说道:“我们后世人对于汉武帝的最初印象,可能都来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1。”

  没错,就是《沁园春·雪》。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刘彻震惊,嬴政也侧目,他们怎么就略输文采了?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的唐宗该不会是指朕吧?”李世民抿唇,拒接接受这个可能。

  史诗打碎了他的希望,“唐宗确实是李世民。”

  “风骚,文治功劳吗……”李世民呢喃道,神色变得凝重。

  当帝王的,文采有没有并不重要,可是文治就不一样了,这说明他的文治并没有得到后世的认可,想到这点,李世民在心里一叹。

  虽然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史书上的评价不怎么样,可谁也否认不了他们的皇权集中。

  想到这里,李世民心里涌起羡慕。

  “谁啊,这是谁写的?”刘彻不服道。

  “后世亲手结束了封建帝制的人写的。”史诗道。

  刘彻不说话了。

  李世民神情呆滞,“你说什么,后世没有帝王了?后世怎么可能没有帝王了?”

  这对于身为封建帝制及受益者的他是难以想象的。

  “多正常,秦始皇之前,世上也没有皇帝啊。”刘彻道。

  “没有帝王,这说明后世将开辟了另一条路,一条和咱们截然不同的路。”李世民叹道。

  “不过我后面既然还有一个宋祖,这说明未来大变不会轮到我唐朝头上,这就行了。”想到什么,李世民乐观道。

  他可没多余的心去操心后世朝代的事,他是唐朝帝王,只关心唐朝的事。

  “那后世唐太宗有没有耳熟能详的外号,比如‘李彘’什么的。”刘彻不怀好意的问史诗道。

  李世民闻言,心里登时紧张起来,生怕前脚笑完汉武帝,后脚自己也沦为笑话。

  “唐太宗有名的外号,有啊,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写过一篇《威凤赋》,加上排名第二,被后世人又称‘二凤’。”史诗道。

  “二凤,这个外号朕喜欢。”李世民松了一口气。

  刘彻不服,咬牙切齿道:“凭什么他外号就那么好听?朕的外号就那么难听!”

  他到底差李世民哪了?《汉武故事》误他!

  “后世人还弄出一个‘龙、凤、猪’的排名,以此来表达对三位帝王的喜爱。”史诗道。

  “龙凤猪?别告诉朕,‘猪’指的是朕?”刘彻笑容消失道。

  “凤是朕吗?那龙莫非是汉高祖刘邦,若是如此,这样的排名也无不可。”李世民挑眉。

  “龙真的指的是朕?”刘邦惊讶,随后期待的看着史诗。

  “龙指的是秦始皇,后世把帝王称为真龙天子,秦始皇是第一个帝王,也被称之为‘祖龙’。”史诗道。

  “切,原来是指始皇啊,害乃公白高兴一场,不过龙指的要不是始皇和朕,其他人乃公绝对不服。”刘邦道。

  “龙指的是始皇,勉强也算可以吧。”刘彻撇嘴道,依旧对自己的外号感到不满。

  李世民脸上笑容则彻底消失,道:“朕不喜欢这个排名,汉高祖也就算了,为什么把朕和秦始皇和汉武帝一起并列?”

  这两个人,他都算不上喜欢。

  “哼,小子,总算被朕抓住破绽了吧,从一开始,你就在故意针对朕,没想到你对始皇也同样不喜。”刘彻得意道。

  一直置身事外的嬴政也看向李世民,不过嬴政眸中并没太大波澜,并不像汉武帝刘彻一样情绪外露。

  “好吧,事已至此,朕承认,朕不喜欢你们。”李世民叹了一口气,直接承认道。

  “陛下……”长孙皇后和朝臣们担忧的看着李世民,生怕李世民和秦皇汉武起冲突。

  “原因?”刘彻看着李世民正色道,以为李世民要批判他的朝政。

  其实刘彻知道,自己的政策有很多问题,比如劳民伤财,世人评价“穷兵黩武”,他也不否认。

  “我觉得,你们……好蠢。”李世民吞吐道。

  “你说什么?”听到李世民的评价,刘彻诧异,别提多目瞪口呆。

  就连嬴政也眸色一凝,没想到自己有天也会落得“愚蠢”这样的评价。

  “秦始皇就不说了,为追求长生不老被徐福连骗两次,损失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最让朕不理解的是汉武帝,你被方士骗了一次又一次,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女儿,等方士们出了新的骗术,你又选择了相信。”李世民一吐为快道。

  嬴政、刘彻:“……”

  其他人:“……”他们默默的向李世民竖起大拇指,只觉得这位唐朝帝王是真的敢说啊。

  这些事情他们不知道吗?他们也知道,可是他们敢当着秦皇汉武的面说吗?不敢。

  “所以,跟你们二位并列,朕很羞耻。”李世民认真道。

  山海阁气氛静默,史诗只能站出来,“不知唐太宗知不知道你们三人之所以并列的另一个原因?”

  “店主,你别说朕未来也吃丹药了?”想到什么,李世民忍不住惊恐的睁大眼睛。

  “确实是这样。”史诗不得不打破李世民的幻想。

  “噗,合着你也半斤八两,居然还有脸笑话我们呢!”刘彻气愤道。

  亏李世民之前信誓旦旦,他还以为李世民多清高呢。

  “怎么会?朕心里一直不屑丹药啊。”李世民不禁自我怀疑道。

  “陛下,您现在还年轻,未来想法说不定会变。”杜如晦叹道。

  他们知道他们陛下一直不屑秦始皇、汉武帝追求长生之道,上了方士们一次又一次的当,不得不说,他们陛下最后也服用丹药,是对他们陛下的一个沉重打击。

  “未来的朕,真的会变吗?”李世民忍不住问自己,他也不知道。

  “朕要杀了那些方士!”刘彻双眼猩红道。

  “等等,那些方士可都是特殊人才啊。”史诗和时修大惊道。

  “特殊人才?就他们?”刘彻不屑。

  “唐朝有烟花了吗?”史诗看向李世民。

  “烟花,感觉名字有些熟悉,它是什么东西?”李世民疑惑。

  “莫不是爆竹?”长孙皇后想起来道,“李畋2曾做过一种很好看的爆竹,像花一样。”

  “原来是它,不知烟花和方士有什么关系?”李世民不解。

  “烟花和方士没有直接关系,可是烟花的亲戚:炸药,却和方士们息息相关。”史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