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
作者:兰拓      更新:2023-06-26 23:01      字数:4652
  这两年,刘铁头越看夏青阳就越觉得读书是个好事儿,不然夏青阳小小年纪怎么懂这么多呢?因此这些年对儿子的教育问题着实下了大工夫,专门找了家庭老师不说,连老婆都要去县城陪读了,夫妻俩发誓要培养个名牌大学生出来!吃完饭,一行人继续往上走,穿过一片乱石堆,翻过山就是刘铁头和夏青阳一起承包的那片荒山了,勘探队在这里找地方扎了营,因为时间紧迫,下午,夏青阳四处转了转,就跟着刘铁头的两个兄弟先回去了……没办法,上学的孩子苦逼啊!县一中事假最多只能请三天,他已经过了两天了……回到镇上的时候,已经快到傍晚了,宝贝儿子难得回一趟家,夏妈妈早早地从厂里回来,整治了满满一大桌好吃的,光是夏青阳他们几个喜欢吃的香辣小龙虾,就烧了大半锅,足足有十来斤的样子!啃着美味的小龙虾,夏青阳一边吃饭,一边把山里的情况大概说了一下,还拿出了自己摘的野果子,让夏妈妈洗干净了分给大伙儿尝尝。吃完晚饭,夏妈妈还要去厂里加班,夏青阳明天就要回学校了,心里也有些舍不得妈妈,干脆陪夏妈妈一起去厂里了,夏青阳这只领头羊一走,身后自然跟了一溜的小尾巴:夏青苗、程佑安、小铁头和崔巍,夏青苗是舍不得哥哥,程佑安这厮是巴不得干脆和夏青阳用万能胶黏在一起片刻不离,小铁头和崔巍则是对平时大门紧闭的酱菜厂十分好奇,有机会当然想进去看看稀奇。夏妈妈听了夏青阳的建议,为了防止酱菜方子泄密,不但用高高的围墙在厂子外面围了一圈儿,正门还设置了好几道的门禁,进出的工人别说酱料了,没有许可,连根萝卜丝都别想带出来!“妈妈,等明年开春的时候,可以弄一些枸杞苗种在围墙外面还有里面,再养两箱子蜜蜂,这样咱们家就有枸杞和蜂蜜吃啦!”对后世的食品安全十分怀疑的夏青阳,现在就开始为自家的饮食安全打基础了。到工厂这边他才发现,一溜长长的围墙外面空空荡荡的,虽然说没有树木确实少了攀爬的危险,但这么光秃秃的也不好看,想了想,倒不如栽植一些枸杞这样的多刺灌木,既能防止攀爬,家里还能多些好吃的,简直一举两得。“我也是这么想的呢,正好保安室那边有个大叔以前养过土蜂子,到时候让他帮帮忙好了。”夏妈妈也不是笨的,早就想着要不要美化一下厂区了,主要是随着酱菜厂声名远播,镇上、县里经常时不时的有领导来考察,都把他们这当成了农民创业的典范,听说年底的时候还准备给她弄个什么知名女企业家的荣誉。这厂子里经常接待领导考察,自然不能再这么简陋下去了。原本她想着要不要种些花儿草儿什么的,不过儿子的提议倒是比她想的更加合适。农村人嘛!图的就是个实在!花草什么的,好看是好看,不实用啊!还要经常花钱找人修整,倒不如按照儿子说的,全部种上枸杞苗,用不了两三年,长起来的枸杞苗能把光秃秃的围墙围起来不说,产出的枸杞子还有枸杞蜜,那可都是好东西!就是春天的枸杞芽儿,那也是一道不错的野菜呢!“哇!这里好大!这么多酱菜坛子!”一行人走进厂区,迎面就是满院子巨大的酱菜坛子,是夏妈妈特意找人订做的,专门用来晒制黄豆酱、蚕豆酱等各种秘制酱料,一排排整齐的巨大坛子排过去,看起来壮观无比,几个小少年顿时都被震撼住了!“苗苗,你带几个哥哥在厂子里玩玩,妈妈去开会了哦!”夏妈妈还要急着去召开会议,这次龙虾节,市里也邀请了他们作为本地名优特产参加巡展,他们要应付各地分销代理商的催货单子,还要筹备参加龙虾节的备货,简直忙得整个人都要飞起来了……“妈妈你去忙好了,厂子里我最熟啦!”夏青苗摆摆手,他经常被夏妈妈带着来厂里上班,自己做完作业就在厂子里到处溜达,因此这里简直可以算作是他的私人领地了!一帮人在酱菜坛子附近溜达了一阵子,又跟着夏青苗去参观了流水线,只不过现在酱菜厂的流水线都是无菌作业了,进门要穿无菌服不说,还要消毒,少年们找不到尺码合适的无菌服,只能遗憾地趴在玻璃墙前面看了看流水线。夏妈妈是个心思缜密的人,自从发现厂子里的女工一到下午快放学就心思不宁的时候,联想到自家还在上小学的小儿子,顿时领悟了其中的关键。因此,今年她已经额外花钱,在厂子办公区的二楼开辟了一个“四点半学校”,那些家里没人照顾的职工子女,放学后都可以接到厂子里来,这里有专人帮忙照看,可以在里面写作业、看书玩玩具,厂里还提供一份简单的小面包和牛奶,这一招对女工们简直是大杀器!“四点半学校”一开放,厂子里的女工简直跟打了两斤鸡血似得,一个个恨不得为夏妈妈抛头颅洒热血,流水线效率一下子就飙上去了!报表出来的时候,夏妈妈也是哭笑不得:看来,对这些本地的女工们来说,给她们发奖金,倒真不如给孩子们多创造些福利!50.第50章 钻草垛在厂子里玩了一圈后,夏妈妈还在里面开会,夏青阳进去说了一声,就带着人回去了。崔巍跟着小铁头回去拆装他那一堆飞机模型了,夏青苗也被哥哥抓回家写作业了,看看没事,程佑安干脆拉着夏青阳出门散步去了。夏青阳也是好久没有回家乡了,这会儿正事都办完了,正好趁着夜色出来逛逛。如今,小镇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贫穷落后的偏远村落了,两条双车道崭新的水泥路贯穿全镇,一条直通夏妈妈的酱菜厂,另一条直通后街那边的农业合作社。镇上的主干道早就装上了路灯,因为酱菜厂还有龙虾馆的商业带动效应,即便是夜晚,镇上来往的货车也是络绎不绝。一车车的酱菜和小龙虾从这里运送出去,明天一早就会出现在各大分销商的店面,还有“第一家龙虾馆”的后厨,也为小镇带来了丰厚的税收。有了钱,再加上如今镇上的一把手孙书记也是个眼光长远的,干脆将整个后街散乱的窝棚老房全部整合重建,一溜白墙红瓦的两层小楼,看着又喜庆又富足,连省电视台的记者都经常跑过来取景,以此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标兵。说到这里,夏青阳想到弟弟说的老街拆迁未果的小插曲,忍不住笑了。原来,当初孙书记是想先改造老街的。可惜老街那帮人一辈子守着祖上传下来的老房子不肯挪窝,孙书记一怒之下,干脆把示范点选在了后街,如今,后街已经成为全镇乃至全县农民住房最好的地方了,看到那一溜白墙红瓦的两层小楼,老街的居民简直悔得肠子都青了!然而这时候孙书记已经不想搭理他们了,还假模假式地安慰他们:别担心!老街的房子都是祖辈传下来的,很有纪念意义,我仔细考虑了一下,你们说得对,这拆了太可惜了!以后说不定能作为小镇的景点呢!游客多了,你们在那边做点小生意不是也挺赚钱的?话是这么说没错,可谁知道游客啥时候能来啊?听到夏青苗绘声绘色的八卦之后,夏青阳笑得几乎捶桌子:该!让你们鼠目寸光!让你们阻碍小镇发展!老老实实在老房子里呆着吧!和程佑安手牵手走过老街,再次来到后街,夜晚的后街现在依然灯火通明,这里的居民现在家里几乎没有一个闲人,外出打工的男人们也都回来了,现在农业合作社统一实行订单农业计划,每家每户按季节从合作社领取订单,原先杂乱无章各自开垦的菜地也全部统一规划,种上了莴笋、雪里蕻、尖椒、嫩姜等酱菜厂需要的各种订单蔬菜,后街的居民们只要把订单上面的蔬菜种出来,按照酱菜厂的要求收割送去,凭着收购点出具的清单,就能到财务处领取货款了,因为酱菜厂需求量大,如今光是靠着种植各种蔬菜,每家每户就能赚得满钵。更别提有的人家妇女们还在酱菜厂工作了,每个月最少也有两三千元的收入,一家人每天按时上班下地,晚上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后街的老百姓如今简直恨不得给夏妈妈打个牌子供起来!夏青阳他们散步过来的时候,许多人家已经吃完晚饭了,正围坐在院子里整理农具、种子之类的,看到夏青阳都热情地打招呼。看到这温馨的一幕,程佑安终于明白,自家爱人为什么一定坚持要发展家乡了。是啊!看看这些昔日贫苦得满面愁容的乡民,如今在夏家的带动下发家致富,凭借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财富和幸福,程佑安也忍不住为夏青阳感到高兴,这里的人们不会知道,夏妈妈那些奇思妙想和发家致富的想法,绝大部分都是眼前这个温文尔雅的少年熬夜写的各种方案带来的。没有人知道,为了做好这些方案,夏青阳在繁重的课业之余,跑了多少次图书馆,翻看了多少的书籍资料,可是,程佑安知道。也正因为如此,他比任何人都希望小镇能发展得越来越好,如此,才不辜负夏青阳的一番苦心。“阳阳,你现在该放心了吧?”在镇上溜达了一圈,从新街溜达到后街,从蔬菜基地溜达到农业合作社,看着夏青阳计划里的那些图纸在现实中的场景,程佑安含笑问道。“嗯!还缺一个小龙虾养殖基地和生态农庄,对了,安安,你妈妈想不想弄一个小龙虾主题农庄?我看你们家的饭店开得不错啊!”夏青阳灵机一动。“就是你上次写的那个方案吗?”程佑安也有些心动,他现在是巴不得自家老娘和继父忙得脚不沾地,这样才不会分心来管他,他又不是真的十几岁的小孩子,哪里还需要妈妈整天牵肠挂肚的?“是啊!你看,最迟明年,刘叔叔那边的小龙虾养殖基地就要开工了,到时候,阿姨可以在那边弄一块地皮造个农家乐,游客去那边,可以现场体验钓小龙虾、抓泥鳅之类的,还能吃到农庄里原生态的农家美食,多好!”关键是有了农家乐这个牵绊,程妈妈就再也没有时间管儿子的事情啦!夏青阳也不想因为他们俩的事情让程佑安承受太多的压力。“嗯!回头你把方案给我,我回去和我妈说一下,对了,你要不要投一笔股子进去?”这是夏青阳的点子,他们家不能白拿,即便他知道夏青阳不缺钱,但总归是不好,妈妈虽然是自己人,但潘叔叔和夏家毕竟不是一家。“不用了,就当是我提前给阿姨的聘礼吧!”夏青阳坏笑道。“聘礼?我看是嫁妆吧!”程佑安大笑着一把将夏青阳扑倒在稻草堆里,左右附近没人,正好抓住解解馋!俩人在稻草堆里厮混了半晌,出来后都变成了野人,身上沾满了草屑,相互一看,不由大笑。第二天一早,夏妈妈开着车,将这俩小子还有崔巍一起送回县城,后备箱里塞得满满的,有夏妈妈自己做的酱肉、酱鸭子、熏鱼之类的,还有厂里几样孩子们喜欢吃的酱菜,红油莴笋、倒笃菜、风味酱萝卜等,夏青阳反复叮嘱一定要做的拌饭酱,如今也已经研发出来了,只是味道还不如夏青阳前世吃的那种好吃,夏妈妈正带着一帮人逐渐改进,除了给俩孩子的东西,夏妈妈还特意装了些当地特产的烧鹅、酱鸭、咸鸭蛋、各色酱菜等,让崔巍带回去给自己家人尝尝。过完这个暑假,夏青阳他们就没有多少休息的时间了,因为他们即将迎来万恶的初三,县一中俗称的“补课年”。据崔巍这个八卦小电台消息,县一中的初三学生那就是一个大写的“苦逼”,一个月竟然只有两天休息时间,不是病的起不了床根本不给请假!晚上自习课不到十点别想回家,而且据说最后一个月的冲刺阶段,每天晚上都要分科考试……一想到未来一年要被关在县一中那座堆满了各科试卷的牢房里,夏青阳整个人都不好了……怪不得程佑安嚷嚷着说今年暑假一定要带他出去玩一趟呢,玩!必须玩!龙虾节结束就出去!夏青阳恨恨地咬着笔头,在灯下补上这三天落下的作业。程佑安的作业这两天在家里写得差不多了,这会儿正在一边埋头研究暑假的旅行路线——“阳阳,夏天这么热,不如咱们去三清山吧?那边据说挺凉快的。风景也不错,还能坐竹筏子呢!”“在那能玩两个礼拜?”“嘿嘿~~怎么可能?三清山和龙虎山玩四天,然后咱们再转头去庐山,那边避暑很好的,咱们在那边找个干净的度假宾馆,好好休息一个礼拜,什么都不做!每天就看看风景、到处吃好吃的!”“唔~~好吧!时间可以宽松点,反正咱们有两个礼拜的预算呢,庐山住一个礼拜,然后三清山和龙虎山一个礼拜好了。”“嗯!听你的!那咱们坐火车还是飞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