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节
作者:琉璃未夏      更新:2023-06-26 20:04      字数:3583
  “那可能是你以前吃的那些放的调料太多,都没有鱼味了。”云荍道,“这次本宫没让他们放调料处理,可能你不太习惯这样的吃法。”马佳氏听言有些失落的点点头,虽然她也很希望这是怀孕的征兆,但不能明说出来,万一不是,也不至于太丢脸,顶多就是个误会罢了。眼见是吃不了了,云荍干脆让人都撤下去,等一会儿马佳氏诊断结果出了,再看重新弄一桌。几人挪到次间坐下,没等多久太医便被引了来。太医神色平静了把了一会儿脉,才笑着起身。“恭喜娘娘,恭喜九福晋,福晋这是喜脉啊,已经有一个半月了。”“当真?!”云荍与马佳氏惊喜的声音同时响起。完颜氏避在另一边的屏风后也是十分高兴。“是的,虽然因为月份浅摸着还不太明显,但确实是喜脉无误。”太医又一次确认道。马佳氏当即滚下两行泪珠,急忙用帕子掩了脸。云荍轻轻拍拍她,将太医打发下去,道:“好了,这是好事,哭什么。”“是啊,弟妹可要高高兴兴的才是,你这样,小侄子会以为你不喜欢他呢。”完颜氏也转出来笑着打趣道。马佳氏连忙抹了泪,轻轻抚着肚子道:“宝宝乖,额娘喜欢你,额娘最喜欢你了。”云荍与完颜氏相视一笑。这才刚怀孕呢,就开始傻里傻气的了,看来以后的日子不会无聊了。半个时辰后,正在礼部对着条例翻白眼的胤祒接到了自家奴才传来的消息,当即笑成了一副白痴的样子,竟与马佳氏的傻气不相上下。第249章马佳氏查出孕信没两天,康熙过来了。“听说老九媳妇儿有了?”康熙似是无意的问道。云荍只当不知道他前头那些糟心的事情, 笑着答道:“是啊, 妾就说他们年纪轻轻的,早晚会有的, 偏她们自己急的什么样。”“恩。”康熙漫不经心的点点头,看起来对这个事情并不在意, 忽然道,“老四今日跟朕说, 他想去南边。”“啊?”云荍一脸茫然, “他去那边干什么?”“说是想去那边看看,了解一下洋人那边的情况。”康熙不可置否的道, 略带些探究的看着云荍。“哦。”云荍了然的点点头, “广东那边确实洋人挺多的, 听说在京里卖的极贵的洋货, 在那边用茶叶和丝绸就能换到。”“丝绸和瓷器妾还能理解,但是他们怎么那么喜欢喝茶呢?”云荍假装不解的道, “他们不是有那个什么咖…咖…咖什么来的,就是上次皇上赐给妾的那个……”“咖啡。”康熙淡定的接口道。“对,咖啡。”云荍着重的点了下头,“那个咖啡妾喝着觉得挺好喝的呀, 跟咱们的茶叶差不多的功效么。”康熙摇摇头:“据说是洋人喜肉食,咖啡不解腻,咱们的茶叶解腻。”“这样啊。”云荍点点头,“可是他们那什么排也不好吃啊, 一堆怪怪的调味料,还没妾弄得烤羊肉串好吃呢。”云荍有一年实在是想吃羊肉串的紧,奈何这个时候蒙古和新疆那边根本没诞生这个东西,应该说他们虽然养着成群的羊,但自己根本不舍得吃,而那些能吃的上层大贵族们,也不会发明这种不文雅的吃法。因此最后竟是云荍指导着御厨们弄出来了,吃过一次之后,胤礿他们几个就彻底喜欢上了这个吃法,时不时的叫做一回,康熙有一次正好碰上了,虽然说了一句成何体统,最后到底还是吃了好几串。因此康熙听了这话失笑道:“那是牛排,可比羊肉贵多了。”云荍听了咂舌道:“牛啊,他们牛那么多吗,咱们牛耕地都不够用的吧,哪能拿来吃啊。他们牛那么多,咱们不如拿东西换些回来?”“他们也不多。”康熙摇头道,“他们那里的国家地方都很小,没几处能种粮食的,所以也用不到多少耕牛,他们养得牛都是拿来吃的肉牛,换回来也下不了地。”“哦。”云荍恍然大悟,接着又疑问道,“他们地那么小,都没有多少粮食,是怎么养活那么多人的啊?难道他们跟蒙古那边一样,都是靠放牧?”话题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被云荍扯开,并歪到了十万八千里,引着康熙想了不少以前没想过的问题。等他踏进乾清宫的时候,他已经决定了,就让胤礿过那边去看看,摸摸洋人的底子,若有些情况真是跟他猜测的一样,倒是有可为。虽然决定了,康熙也没有立刻告诉胤礿,他还需要再查一些东西。这不过是个小小的插曲,整个朝堂上唯一的大事,还是湖南那边的叛党之事。十一月底,胤禔带着大军出发已经一个多月了,按照急行军的速度,这会儿怎么也该有个结果了。想什么来什么,某天城门将将要关时,一个骑兵背着八百里加急的令旗驶进了京城。“报,直郡王大破叛党,活捉黄明、陈丹书、吴旦先等三十八人,不日将押解回京!”“好!”康熙在乾清宫接到奏报时大喜起身,“直郡王不愧是我大清第一巴图鲁!”夜色还没黑透呢,康熙的这句话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全京城,伴随着的,当然是胤禔大捷的消息。“哐、啪、咔擦。”毓庆宫前院书房,地上碎了一地的东西,太子撑在案桌上直喘粗气,双眼猩红。阿古心里凉飕飕的冒着冷气,却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前劝说,谁叫他是太子跟前第一人,谁叫此时只有他一人伺候呢。“殿下息怒,不值得为这等事气坏了身子。”阿古勾着脖子、略显僵硬的道,“您手上受伤了,奴才叫人给您上药。”说着就要挪步去叫人,却听见太子压抑的声音:“过来。”阿古后背一僵,转身看着太子想要说什么,在对上太子布满血丝的双眼后全都咽了下去,顺从的上前。太子一把拉过他按在案桌上,三下五除二的解除了两人身上多余的衣物,下身一顶就顶了进去。阿古手不自觉的攥成了拳头,紧紧咬着下嘴唇不敢发出声音。太子却根本没发现,只发了狠似的顶撞,喘着粗气问道:“你说,谁才是大清第一巴图鲁!”阿古喉咙滚动两下,确定将闷哼声都压了下去,才艰难的开口的:“是殿下,只有殿下才配得上如此称呼。”却因为慢了两拍,被太子狠狠撞了两下,尾声差点没控制住。“说,这天下未来是谁的!”“是您,殿下。”阿古学聪明了,他尽量简短有力的答道。“谁才是这天下最尊贵的人!”“只有您,殿下。”太子不再出声,只一下一下狠狠的发泄着。大半月后,胤禔果真威风凛凛的押着一串犯人从城门缓缓走到了午门外,这次朝廷没有静街,官道两旁围着许多看热闹的百姓,开始还只是偶尔有人零星的喊着“直郡王威武”“大阿哥勇猛”等话。但等胤禔快行至午门时,不知道从哪里起来的,很快所有人被感染,整齐的声音连成一片,整条街都回荡着激动的呼喝声。“大千岁!”“大千岁!”“大千岁!”胤禔听见,背挺得更直了,脸色也更加严肃,缓缓行到午门前,他才下了马,却没有第一时间进宫,而是理理甲胄,转身向百姓们抱了抱拳,才回头进宫。而巨大的喝彩声,是他踏入宫门的背景音。今日的朝会没散,所有人都在太和殿等着胤禔,在他从午门走过来的这段时间,早有人快步跑去将外面发生的事报给康熙知道。康熙的眼神暗了暗,不过在扫过太子的时候,又恢复了正常。胤禔一步步踏进太和殿,一直走到最前方,才跪下道。“儿臣,幸不辱命。”康熙深深的看着他,半响才道:“你,很好。”胤禔裂开嘴笑了,仿佛一个得到父亲夸奖的愣头小子:“儿臣谢皇阿玛夸奖。”“将叛党带上来吧。”康熙吩咐道。其实对他们并没有好说的和好问的,之所以带上来,也不过是为了当中宣判,塑立皇家的威严。宣判过后,以及已经判了死刑的人被原封不动的拉下去,康熙这才道:“直郡王听旨。”“儿臣听旨。”胤禔跪下。“汝此次平叛有功,且素来勇猛,朕便封你为直亲王,赐“满清第一巴图鲁”匾。”康熙满脸平静的道。底下人被这个炸弹的非常懵逼。虽然大阿哥这次确实有功,但是也不必直接就封了亲王,果然这才是亲儿子的待遇吗?想想之前立下大功的费扬古和萨布素,却只被封了一等国公,这简直是人比人、气死人啊。胤禔则是大喜的谢恩:“儿臣谢皇阿玛隆恩。”那些心理有意见的大臣,却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出来唱反调。太子垂在袖子里的手握的紧紧的,几次有冲动想上前反对,却都被对面索额图的眼神制止。胤礿目睹着这一切,不知怎的竟觉得有些无趣,“满清第一巴图鲁”又怎么样?能吃?能喝?还是能让天底下饿死的老百姓稍微少一些。想着想着,心里更提不起劲儿了。回头得想想办法,让皇阿玛尽快同意我到南边去。恩,还得带上完颜氏和孩子。胤礿走着神,康熙坐于高位,却也将一切都收入眼底,只心底不只是个怎么样的想法。因为临近过年了,是以黄明那一堆叛党还能多活些日子,不过此时已经没有人关心他们这些注定要死的人了,大家全都涌上新进出炉的直亲王府进行恭贺。那天街上齐声喊大千岁的事也已经传开,不知怎的,大家竟有致一同的将称呼胤禔为大千岁,而不是直亲王或者大阿哥。胤禔对这个称呼也是颇为满意,一点儿没有阻碍的就接受了。太子听到这个消息后,毓庆宫的瓷器又少了一批。“大千岁,大千岁!他是个什么东西,也敢自称千岁,不过是一个小妇养的,也敢与孤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