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
作者:乐蜀      更新:2023-06-26 13:56      字数:4019
  说起吃麻婆豆腐,丁小甜想到在光荣小学的食堂,厨师做的麻婆豆腐,里面放的牛肉,那都不是碎肉粒,而是拇指大的肉块。而且这道菜没算在肉菜里面。本来光荣小学星期六才会有肉菜给老师们吃,丁小甜今天中午吃到了自然是觉得奇怪。因为今天是星期四,到星期六还有两天,按理说她要星期六才能吃到里面有牛肉粒的麻婆豆腐,可在星期四却吃到了。所以她就问古老师了,怎么在今天就吃到肉了?古老师低声告诉她:“牛肉太瘦,不出油,便宜,大家都不爱买,这还是供销社的肉店特意送来的。厨房大师傅就把这牛肉切了做成麻婆豆腐了,这不算肉菜。”丁小甜问她,是不是每个星期都有这道菜。古老师:“学校食堂的菜单都是固定的,每周四都会有麻婆豆腐。你问这个干什么啊?”丁小甜告诉她,自己想知道食堂的大师傅能不能让自己拿鸡蛋跟他换些牛肉。古老师听了说:“这个食堂的大师傅恐怕做不了主,因为这些牛肉是属于集体的,要换的话,我劝你去找公社肉店的供销主任,肉店常常有些边角的肉,这些肉被送去各个集体单位,也不收肉票。下个星期四,肉店的小徐给学校送牛肉来,你到时候问问他吧。”丁小甜点头说自己记下了。这个时候的人们不喜欢不出油的牛肉,但丁小甜喜欢,牛肉的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价格又便宜,要是能用手里的鸡蛋换些牛肉来改善生活,她求之不得。于是牛肉就被丁小甜惦记上了,她也就对四弟说自己想做麻婆豆腐给他吃了,而且是正宗的麻婆豆腐,里面有牛肉粒的。有了好吃的作为动力,丁建国撸起袖子开始锯木板,做制作豆腐的专用盒子。丁小甜站在一边看他锯了两块木板,丁小兰过来告诉她妇女队长韩爱华来了,她才跟着三妹一起回了屋。屋子里的桌子边坐着焦大娘和韩爱华。焦大娘看见韩爱华来了,有点儿慌了,她把比来比去,觉得最好的一双鞋抓在了手里。丁小甜一进屋,她就说:“小甜,我已经选好了胶鞋了,就这双,我走了!”“焦大娘慢走。”丁小甜忙说。韩爱华看到篮子里剩下的那双胶鞋,又看看焦大娘抓着一双胶鞋匆匆离开,有点儿不舒服。她觉得自己来晚了,错过了挑选胶鞋的机会,让焦大娘挑走了比较好的一双。丁小甜看到韩爱华的表情,立马猜到到了她的想法。她笑着解释:“韩队长,今天我拿回来的两双胶鞋码子都是一样的,质量也一样,都是国营大厂生产的。你想想,国营大厂生产的胶鞋能有不合格就出厂的吗?所以,焦大娘手里的那双胶鞋跟篮子里这双是一样的。”丁小甜这样一说,韩爱华的情绪才好些了,从篮子里拿起军绿色的胶鞋里里外外仔细看了一遍,最后她点头说:“还不错,这双胶鞋也挺好。对了,这里是十五个鸡蛋,你数数。”她把自己提着的装鸡蛋的篮子往丁小甜跟前一推。十五个鸡蛋当然是不用数,看一眼也知道够不够了。丁小甜直接把这十五个鸡蛋捡进自己的篮子里,跟刚才从焦大娘的篮子里捡出来的鸡蛋放在一块儿。韩爱华把胶鞋放进空了的竹篮子里,又跟丁小甜随便说了几句话,就起身回家。丁小甜把她送到院坝里,这才屋去。刚坐下,就有换肥皂的社员上门,五块肥皂被两个人瓜分了,后面来的几个社员没换到肥皂,都问丁小甜什么时候能够再有胶鞋和肥皂,他们也想换呢。“再等等,过几天吧。”丁小甜说。她没有告诉他们确定的时间,也是因为要到星期天才会去见信用社的萧主任,才能确定自己手里到时候有多少肥皂和胶鞋。至于钢铁厂车间主任的爱人那边,也需要明天见了古老师,才有确定的信儿。第29章古老师给丁小甜的两双胶鞋票和五块肥皂票所买回来的东西,让丁小甜一共赚了四十个鸡蛋。加上她帮袁会计换鸡蛋赚的一百六十八个鸡蛋, 现在她已经有二百零八个鸡蛋在手里了。这二百零八个鸡蛋, 如果按照一毛钱一个卖出去, 那么她就能有二十元八毛钱。这是她去光荣公社小学代课几天后,从帮古老师换鸡蛋开始,短短几天之内赚到的钱。丁小甜挺满意这样的赚钱速度。有这二百零八个鸡蛋在手, 她也没那么大的压力了, 之前她的钱可是只剩下十一元五毛了。两双胶鞋和五块肥皂全部脱手之后,丁小甜去隔壁屋看看四弟帮忙做的豆腐盒子做好了没。丁建国正在钉最后的两块木板,见到她来, 就让她等等,自己马上就做好。“你慢慢做, 我把鸡喂了。”“好。”趁着还有夕阳余光,丁小甜把鸡笼子提到外面院坝去, 把小鸡仔们都放出来, 让它们在院坝里活动。顺便她去把鸡食和蚯蚓喂给小鸡吃。这些小鸡仔比丁小甜刚买回来的时候大了不少,丁小兰带着秀琳在一旁看丁小甜喂鸡,都啧啧赞叹:“二姐, 你真会喂鸡,这些小鸡仔才喂多久啊,我看怕是有一斤重了。现在你的鸡笼子对它们来说已经小了,我看要给它们搭个鸡窝了。”“你还别说, 你这一提我也觉得该给它们搭个窝了。”“二姐, 你想把鸡窝搭在屋子外头还是里头, 如果是屋子外头,还要给它们搭建个棚子,如果在屋子里就不用。”“小鸡仔在屋里没问题,可这长大了,就要在外面搭鸡棚。”“哦,这有什么讲究吗?”“当然有讲究,下蛋鸡都喜欢通风又温度稍微高的地方。一般来说,鸡在天气暖和的时候下蛋多,天冷了下蛋就少了。我明天就去找大哥帮忙,砍些竹子来在咱们老屋旁边靠西墙的地方搭个鸡棚子。”“那就叫大哥搭建宽一些,等到二姐的小鸡仔住进了鸡棚,我就去买五六只小鸡仔来放在鸡笼子里养,等它们长大再弄去鸡棚里。我想好了,我都买乌鸡,不下蛋了,就拿来炖着吃。”丁小甜的鸡都是芦花鸡,丁小兰买乌鸡来养,也有跟二姐的鸡区分开的意思。“你倒是想得长远,这小鸡仔都还没开始养呢,就想着要吃鸡了。”丁小甜取笑她。丁小兰吐吐舌头:“除了吃,我也没什么大的追求了,不像二姐,要换这换那的,我这脑子不够用,就想着养大了鸡,鸡生了鸡蛋可以吃,鸡不生蛋了,又可以吃鸡。我估计,咱们生产队绝大多数的人是这样想的,只有二姐文化程度高,才跟我们想得不一样吧。”“你这是损我,还是夸我呢?”丁小甜听了,睨妹妹一眼。丁小兰:“二姐,我这是真心称赞的话,哪有损你,明明你就是我们村女的里面文化程度最高的,妈还常常说,要是不停课,姐一准能考上大学。”“是吗?哈哈!”丁小甜开心地笑。笑过之后,她也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了,就是自己要去参加四年后的高考吗?如果按照她的文话程度,这几年好好看看高中的课本,四年之后她要去参加高考,那么考上的可能比较大。只是四年后,她的年龄是二十八岁,显得年纪稍大。并且那意味着她不能再要一个孩子,同时意味着她的儿子小海不会出生。丁小甜和丈夫的一个孩子是女儿秀琳,第二个孩子小海比秀琳小三岁,是在她二十五岁快二十六岁的时候出生的。如果她既要儿子,也要想上大学,恐怕不是那么容易。毕竟两个孩子都小,何忠灿又是职业军人,不可能有时间带孩子。就算秀琳送全托幼儿园,小海请个保姆照顾,丁小甜这个当妈妈的就能放心吗?在两个孩子都很需要母亲陪伴和照顾的年纪,离开孩子去上大学,奔自己的前程,丁小甜有点儿于心不忍。总觉得对不起孩子。不过,对于重生前没上过大学的丁老太来说,大学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她也曾经想过,重生之后她能够获得一个神奇的空间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还有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就是,她多出来一种选择,是否考大学,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重生之前的丁小甜,没有这样的选择,她是以家庭和孩子为重,六年后随军,到丈夫何忠灿所在的城市工作,照顾好他和两个孩子。丁小甜觉得非常难以抉择,就暂时延后再想。现在她还是老老实实地把自己的鸡喂好,让自己的鸡给自己带来一些经济效益,以及把随身空间利用好,代课老师的工作做好,多认识些人。这么一想,也是好多事情呢,一桩一件的,慢慢来吧。跟妹妹说笑了一阵儿,丁建国跑出来告诉丁小甜:“二姐,你要的豆腐盒子我给你做好了,你去看看,能行吗?”“好,我这就去看。”丁小甜跟着丁建国去看了那个她要用来做豆腐的木头盒子,感觉还不错,就夸丁建国手巧聪明。丁建国挠头笑得灿烂。丁小甜笑着说:“明天你跟小兰早晨来吃甜豆花,一人一大碗,保管吃饱!”“哇!太好了!”丁建国兴奋地搓着手说。“行了,你去睡吧,明天我早点儿起来点豆花。”“姐,我走了。”“嗯。”丁建国跑出去对丁小兰说:“二姐明天早晨要做甜豆花,我们明天一早在这边吃早饭。”丁小兰就说他成天就知道打秋风,占二姐的便宜,二姐带着秀琳在娘家很不容易等等。“你们两个,少摆这些龙门阵,都回去睡了,我请你们吃豆花还是吃得起的,你们二姐夫很快要给我寄钱来了。”丁小甜在屋子里听见了出来一边说一边做出撵人的动作。丁建国朝着丁小兰做了鬼脸就跑了,丁小兰无奈地摇头,跟着也走回屋去了。丁小甜随后把这个豆腐的木盒子收进空间,带着秀琳回屋洗洗睡。她给自己定了早晨四点的闹钟,当天晚上没进随身空间,陪着女儿洗洗就睡了。第二天一早闹钟响了,丁小甜这才起床穿好衣裳,擦了擦手上的红色印记,进入随身空间。她把昨天泡发的豆子都用小石磨,磨成了豆汁儿,这大概花去了她四十多分钟。接着她把斗汁儿过滤,把豆浆倒进“简易厨房”适合炖煮的那块土上放置的铁锅里。等到豆浆烧开,她就开始用盐卤化的水点豆花。今天点出来的豆花比较多,她留下三分之一,用来作为今天的早饭。剩下的三分之二,她把纱布垫在昨天四弟给她做好的木盒子里,接着把三分之二凝固的豆花舀出来进去,再把纱布收口,纱布上放上去一块木板,再在木板上 压上一块砖。这样一来,等到豆花里面的水分被慢慢地压出来,最后成形的就是一大块方方正正的豆腐了。然后,用菜刀切成平常大小的豆腐,跟集体的豆腐作坊卖给村民的豆腐也查不多了。不同的是,丁小甜认为自己做的豆腐绝对更好吃。这次的豆腐足够丁小甜吃好几顿,她打算吃两三块嫩豆腐,其余的全部拿去冷冻,做成冻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