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作者:乐蜀      更新:2023-06-26 13:54      字数:5854
  回到屋里,他把女儿交给丁小甜抱着,又去掰下一块红糖来,放进自己带回来的军绿色的缸子里,拿起竹壳开水瓶,倒了开水在里面,拿一个勺子搅了搅,端到了丁小甜跟前,放到她面前的桌子上。他说:“小甜,红糖水给你调好了,你一会儿喝了,我去熬猪油。”说完,就转身往外走。走到门口,丁小甜在后面叫住他:“忠灿,要不我去熬猪油吧,省得一会儿你妈又说你回来一趟不容易,还叫你干活。”何忠灿停住脚步,回头笑着对丁小甜说:“我都已经回来好几天了,就算路上坐车累点儿,但在家里休息了好几天了,这点儿活都不能干,还能叫做你男人?”“不是说累,而是妈说你一个大男人进灶房,你还是干部”丁小甜说出了自己的担心。何忠灿听了微微一笑说:“我妈要这样说的话,我就把我们的结婚证拿去给她看。”丁小甜不解地问:“看结婚证干什么,难道还需要向她证明我们结婚了?”何忠灿不说话,他走回来,去打开衣柜,从里面拿出来了他跟丁小甜的结婚证。当时所谓的结婚证其实就是两张巴掌大的纸,男女双方一人一页。在结婚证三个字的最上面印刷着两排红旗,下面印着红彤彤的加粗的语录里的一句话:实现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他把其中一张拿给丁小甜看,指着最上面的一句话,让丁小甜念出来。丁小甜真念出来了:“实现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她没出嫁之前是前进村唯一的女高中生,虽然只读到高二,可是认这样几个字显然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正因为她的文化程度高,当初她姑父钱青山的老妈刘老太去桃树村走亲戚,听说何家人在为何忠灿找媳妇时,就走去介绍了丁小甜。恰好当时何忠灿请了探亲假在家,一听就动心了,没等他爸妈表态,就跟刘老太说,自己想跟这个姑娘处一处。原来何忠灿也是高中生,不同的是他是高三生,但最后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参加高考。没有参加成高考的何忠灿在当年的冬季征兵中,他凭借较好的身体素质,应征入伍,成为了一位军人。在部队里面,他立了几次功,提干成为了排长,那年他二十一岁。那时候丁小甜二十岁,已经在家务农三年。她记得那是一个夏天,也是六月初,她姑姑丁红英突然从城里回来,见到她妈妈后笑着说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她婆婆刘老太去桃树村走亲戚,知道村里的何家在为他们家老三找对象。然后她就去把丁小甜的情况说了,那边的何家老三一听就上心了,说想要跟丁小甜处一处。“那个何家老三是个什么情况?”丁小甜的妈妈唐玉香听了丁红英的话之后立即感兴趣地问。唐玉香这两年一直在为女儿的婚事操心。自从丁小甜没读完高中回家务农之后,丁小甜的爸爸丁解放又病死了,家里的日子越过越难,唐玉香就一直在到处打听有没有适合女儿的对象。丁解放和唐玉香两口子一共生了四个子女,丁小甜排在家里第二,上头有个大哥,比她大五岁,已经结婚。底下还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分别比她小七岁和小九岁。丁解放原先的名字叫做丁大石,后来参军入伍,参加了一系列解放战争,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解放,于是他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丁解放。后来他又参加了抗美援朝,在战场上受伤,弹片留在身体里面,从战场上下来之后,他复员回到前进村做了村长兼村支书。这个村长一干就干了十几年,直到他在丁小甜十七岁回家务农那年因为留在肺里的弹片感染发炎病逝。说起来何忠灿听了刘老太介绍的丁小甜本人还有她家里的情况之后,很快表态说想要跟丁小甜处一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听说丁小甜的爸爸曾经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还在战场上受伤,复员后回到前进村做了村长,最后因为留在肺里的弹片感染病逝。他认为丁小甜的爸爸是老革命,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很让人敬佩。这样的家庭背景,如果两人处对象真要处好了,比较容易通过政审,从而结婚拿到结婚证。毕竟何忠灿是部队的排长,部队上对于军队干部的配偶的审查是比较严格的。“何家老三今年二十一岁,名字叫做何忠灿,在部队上当排长,以前他也是高中生,比小甜高一级,停止高考之后参军入伍。他听说了小甜是高中生,我兄弟曾经是军人,就马上说想和小甜处对象。正好他请到了假回来探望他爸妈,在家里还要呆二十多天,就想跟小甜见一面。我婆婆回家后就让我来前进村一趟,把这个好事跟你们说一说。”丁红英回答道。唐玉香听了又忙问丁红英:“不知道那个何老三人才如何?跟我家小甜配不配?”丁红英眉飞色舞地说:“我婆婆说,那个何老三长得浓眉大眼,高高大大的,穿着一身军装,别提多精神了。桃树村不晓得有好多姑娘喜欢他,不晓得有好多丈母娘想招他做女婿。主要是他自己眼光高,要找有文化的姑娘做媳妇,还有就是参军后,一直在部队上,也没有时间,部队领导也不许没有提干的兵找媳妇。现在可以说是最合适的,他提了干,又在家,小甜跟他见了面,两个人认为合适,这件事情就可以定下来了。我跟你说,这也是你家小甜运气来了,才有这样一个人愿意跟她处对象。你也晓得,要是嫁给了何家老三,就是军人家属了。以后等到何老三在部队上干出成绩来,再提干,只要当了副营长,小甜就可以随军,离开农村,去部队里,人家还给安排工作,吃公家粮”也不怪丁红英说得这么带劲儿,主要是那个年代军人在老百姓心里的地位很高,不管是城里姑娘还是农村姑娘,要是能找到个军人做丈夫,那都是很光荣的事情。更别说找个军队干部做丈夫了,就像丁红英说得那样,如果找到个军队干部做丈夫,以后是很有可能随军的。特别是农村姑娘,因此就可以进城,或者说去部队驻地附近的单位,成为国营单位的职工,吃公粮。所以,对于农村姑娘来说,找到个军队干部做丈夫,的确算得上嫁得好。农村姑娘的娘家,也会感到光荣。反正听完了丁红英的话,唐玉香很高兴,认为这的确算是女儿小甜的好对象。当时丁小甜的大哥丁建军也在,他听完后笑容淡淡的,没忘记问何忠灿家里的其他人的情况,特别是他父母的情况。丁红英把自己从婆婆那里听来的说给丁建军听。她说何忠灿的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民,一辈子勤俭持家,他们生的三子一女都身体健康,为人不错,家里没有刁钻古怪的人,跟村子里其他村民的关系也不错。丁建军随后说:“如果真是这样,那我跟我妈肯定答应让小甜跟何老三处对象。不过,我还是要亲自去桃树村访一访,再决定要不要答应这件事。这样吧,过三天,我到城里来见姑姑,到时候再麻烦姑父的老娘去何家走一趟。小甜和何老三的事情真成了,我跟我妈一定有重谢。”丁红英知道自己这个侄子跟他已经死去的爸爸,都是平时十分谨慎的人,在自己妹妹小甜的婚事上这样,特别正常。所以她就说:“重谢就算了,我还不是看在我兄弟早早就走了,你们过得艰难,才想帮着小甜找个好对象。那就这样,不过你还是要抓紧,要是小甜错过这个结婚对象,绝对是你们的损失。”丁建军第二天亲自去桃树村了解了下情况,除了打听到何家柱和周素芬夫妻两人有点儿过分节省之外,别的倒是跟自己姑姑来说的差不多。回去后他把这个情况对他妈唐玉香一说,唐玉香认为将来女儿小甜是嫁给何忠灿,只要何忠灿人不错,他父母过分节省也影响不到啥。再说了,这个年代,大家都不富裕,家家人口多,不节省点儿,日子没办法往下过。再后来,唐玉香叫了女儿丁小甜来,把这件事对她说了,问她的意见。丁小甜对军人一直都有好感,听了她妈妈说的话后,当然是同意了跟何忠灿见面处对象。第3章隔天,丁建军进城去见了姑姑一家人,说他已经去桃树村访过了,情况跟姑姑说的差不多,所以他妈妈同意了何家老三跟妹妹小甜见面处对象。另外,这件事也征求了他妹妹的意见,他妹妹也同意了。丁红英的婆婆刘老太第二天就去了桃树村何家,找到何家柱和周素芬两口子,说丁家已经同意了何忠灿和丁小甜见面处一处。何家柱和周素芬两口子听了非常高兴,中午留刘老太吃饭,还从谷仓里拿出来一块过年杀年猪时腌制的腊肉煮了招待刘老太,另外叫了老三来作陪。饭桌上,两边约定了三天后丁小甜和何忠灿见面,何忠灿亲自去前进村丁小甜家见她,也有让丁家人先见见何忠灿的意思。吃完饭,刘老太喝了何家的茶回城了,回去后她让自己的儿媳妇,也就是丁小甜的姑姑去前进村跟丁家人回信儿。前进村离安平县城只有三十多里地,从安平县城坐车到永南镇只要二十分钟,然后在永南镇下车,走个五六里地就到了前进村。恰好第二天在县城毛纺厂上班的丁红英调休,她一早起来跑了一趟,去了前进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丁家人。然后,过了两天,何忠灿提着一些糖和一块肉到丁家来了,一起来的还有他父母。丁家人热情地接待了何家人。何忠灿和丁小甜一见面,就相中了对方。在丁小甜眼里,何忠灿跟她姑姑来说的样子完全一样,浓眉大眼,高高大大,穿着一身绿色的军装,别提多精神。要是用后来改革开放之后,形容一个男人长得好的一个字就是“帅”,一个词儿就是“英俊”。丁小甜自己的身高在一米六左右,何忠灿比她要高上一个头,所以她猜他的身高估计接近一米八。两人熟悉了之后,丁小甜问何忠灿多高,何忠灿说自己在部队里面量的是一米七八,如果穿鞋大概在一米八零左右。另外,何忠灿虽然看起来精干,但是挽起衬衣的衣袖,丁小甜看到他手臂肌肉鼓起,显然是个外面看起来瘦,但身上有肉的家伙。一句话,丁小甜对这个何忠灿的印象不错,至少外表她看得上,挺喜欢的。而在何忠灿眼里,丁小甜长得秀气甜美,身材适中,扎着一条乌黑的辫子,眼睛大大的,嘴唇红红的。虽然在家务农三年,皮肤不那么白,但是一眼看过去却很健康,这样的姑娘正是他喜欢的那一种类型。他认为,他是一个从农村走出去的军人,虽然提干了,可是不能忘本,他要找一个农村的姑娘,最好是有点儿文化的姑娘做老婆。那样的话,不管是生活习惯,还是平时交流,都比较容易合拍。恰巧,丁小甜符合他的条件,见面之后,他也是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丁小甜。丁家人拿出能拿得出来的最好的食物招待何忠灿等人。做了有米汤的大米饭。还做了苦瓜烧鸭子,这道当地的土菜是丁小甜妈妈唐玉香的拿手菜。杀了一只鸭子,把鸭子打整干净,剁成块儿。大铁锅烧开水,把鸭肉块儿下开水锅汆一下捞起来放竹子筲箕里沥干水备用。接着她去摘了房子旁边的菜地里种的几根苦瓜回来,剖开苦瓜,掏干净里面的子儿,再把苦瓜切成长三四厘米,宽一厘米左右的段儿。最后从泡菜坛子里面捞了泡姜和泡辣椒,切碎了,准备好花椒和豆瓣儿,以及小半杯白酒。铁锅里放少许油,油烧得微微冒烟,就把沥干净水的鸭肉块放进去翻炒,一直要炒干水分,锅里的鸭子肉看起来油汪汪的,然后才依次加入切碎的泡姜、泡辣椒、花椒、豆瓣翻炒。一直炒到能闻到鸭子肉和这些调料充分完美融合散发出一股混合的香味后,这时候就可以倒入小半杯白酒翻炒鸭肉,再次起到祛除鸭肉的腥味,增添鸭肉香味的作用。接下来往锅里添水,淹没鸭肉,灶里多放几根柴火,大火烧开之后,再保持中火炖上一会儿,看到鸭肉里面的汤减半了,再把切好的苦瓜放进去,盖上锅盖继续炖,直到水全部烧干,加点儿盐进去,这道菜就烧好了。除了这道苦瓜烧鸭子,唐玉香还去摘了个自己家屋子旁边种的小南瓜,炒了个南瓜丝,端上了一大早起来就推磨子,自己家用卤水点的豆花,配上辣椒油碟。可以说这一桌是很丰盛了,也能代表丁家人的诚意。这一顿饭让何家柱和周素芬两口子非常满意,他们觉得这一次的菜简直比得上过年吃的菜,而且的确这些菜很好吃。何家人满意而归,很快,何忠灿和丁小甜就见了第二次,这一次他们单独见面,一起去看了公社为当地知青和村民放的露天电影。那天除了看电影,两人还聊了很多。聊天之后,何忠灿和丁小甜对彼此是更加满意了。最后,在何忠灿返回部队之前,两家人在一起商量了,为他跟丁小甜办了订婚的酒席,请了两家的亲戚朋友吃了顿饭,何忠灿和丁小甜就算是定婚了。何忠灿回到部队之后,向领导打报告申请结婚,部队领导派人来前进村了解了丁小甜的情况后,回去批准了何忠灿的结婚申请。第二年,他趁着探亲假回到家,跟丁小甜完婚,丁小甜就嫁进了何家。看着眼前的这张结婚证,丁小甜想起了当年是怎么跟何忠灿认识结婚的,至于结婚后的事情她还来不及回忆,就听到何忠灿在她旁边笑着问她,知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拿结婚证给她,并且让她念那样一句话。“当然晓得。”丁小甜微微一笑说,“你是不是想把这个结婚证上的语录上写的男女平等给妈看?”何忠灿收起了结婚证,大手在丁小甜头顶一摸,说:“果然我老婆就是聪明,我想什么,一下子就猜到了。我跟你讲,我要是去熬猪油,我妈要说闲话,我就把结婚证拿去,再把语录念给她听,她保管不敢再多说话了。”他这样一说,把丁小甜逗笑了,她眨了眨眼,问他:“你真敢那么做?就不怕妈生气?”何忠灿:“你男人从来说一不二,长这么大,我还没有不敢做的事情。更何况,我妈的那种思想本来就要不得,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些话可是最高指示上的,我妈有胆子说她不同意最高指示吗?”这个年代,社员们,还有知青们,城里的工人,学校的老师,单位的工作人员,见面时,不管接下来要说什么话。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拿出语录本,念上面的一句最高指示,然后才开始说到正题。农村有很多不认识字的村民也要学会背一两句语录里的话,来表示自己与时俱进,跟得上时代,思想进步。甭管是谁,要是做了跟语录上说的相反的事,那都是很严重的事情。因此,何忠灿才这么肯定他去灶房熬猪油,他妈妈要是唠叨,他只要一把结婚证给她看,再念一句上面的语录,他妈妈绝对不敢再说那些什么落后的话了。丁小甜就让何忠灿去灶房熬猪油了,她看着孩子,顺便把那一个军绿色缸子里的红糖水给喝了。老实说,丁小甜婚后嫁进何家,不管是挣工分,还是做家务,洗衣做饭,她一样没落下过。她公婆吩咐了她干的活,她都认真地干完。就算怀孕七八个月,眼看还有一个多月就要生了,她都还在下地,轮到她做饭,她还去灶房做一家人的饭。这样辛苦,她怀孕期间也跟其她的何家人吃一样的饭,管着家里鸡蛋的婆婆从来没有给她这个孕妇吃好点儿,不说像人家别的村民家里怀孕的媳妇那样每天吃个鸡蛋,就是在饭里放点儿猪油,多点儿油荤也好。但她婆婆愣是一视同仁,没把怀孕的丁小甜区别对待。周素芬的理由就是,她自己还有她的大儿媳妇和二儿媳妇怀孕也是这么过来的,也没在怀孕期间吃好点儿,她们不是一样生了孩子吗?七三年的农村,村民们除了去耕种公家的地种公分,其实还是有一些自留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