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节
作者:南山有台      更新:2023-06-26 11:38      字数:4049
  皇宫。御书房。有何湛在一旁照顾,宁晋别提多听话,饭也不少吃,药也不少喝,春猎一结束就回宫了。追杀谢惊鸿的影卫和铁骁骑不断传回消息,最近一次消息是说在雍州找到了谢惊鸿的踪迹。宁晋不怕他跑。回朝之后就开始主持春闱殿试一事,一趟下来为朝中添了不少新面孔。外界传摄政王在朝中一手遮天,被受皇上宠信,新进的官员即使心底上对何湛嗤之以鼻,面上的礼还是要送的。大大小小的官员往忠国公府跑,来完一茬再来一茬,何湛起初还有兴趣替宁晋再验验这些人,后来就渐渐倦怠了。管他呢。官场一向如此。何湛一向奉承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为人方便,给人方便,挡天路挡地路不挡别人的财路,只要他们不妄想将手伸到宁晋的位子上,何湛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且放且过。清官有清官的好,贪官有贪官的好。小贪官为了保住手中的皇粮铁饭碗,总会变着法地哄宁晋高兴。更何况,还有天南地北的新奇玩意儿送到他手里,何湛更想摊着收礼了。宁晋也知他烦,常宣何湛入宫来,就让他躲在御书房里偷闲。窗外树影翕动,宁晋在看折子,何湛闲书看得无聊,听见外头有小狗在哼唧,推开窗往外探了探头,果然看见一个小狗在树下乱刨。阳光透过窗扇进来,落在宁晋面前的书案上,稍有些刺眼。他抬头望向何湛的背影,却见他整个人都快从窗户里探出去了,嘴上碎碎念着逗外头的小狗。先皇驾崩之后,留在宫中的太妃娘娘们常会养些小宠消遣时光,她们盼着自己的孩子长大,等到日后分封出京,才算真正的安稳。小狗冲着何湛汪汪叫了两声就跑走了,何湛嘿嘿一笑,这才回过身来,却见宁晋一直在看他。何湛怔了怔,将窗户掩上半面:“阳光太毒了吗?”窗纱是碧波纱,再毒辣的阳光透进来也都变得柔和了。见宁晋不应,何湛将两扇窗户都合上:“都到正午了,还没看完折子吗?”今儿天不亮宁晋就上早朝了,退得也早。何湛从宫里起身过来陪了一上午,宁晋就在这儿看了一上午的折子。估计天底下再找不出比宁晋更勤勉的皇帝了。“不看了。”宁晋微微笑道,从前俊朗的目光中带了些邪气,话却是十分揶揄的,“看叔。”何湛觉得外头的太阳的确是毒辣了些,照他的脸有些发烫。小太监端着茶上来,对宁晋和何湛行礼,将茶端给宁晋,说:“皇上,梧桐殿的那位已经两天未曾进食,您看…?”他指得是魏瑶,自谢惊鸿逃窜后,宁晋就将魏瑶软禁在梧桐殿内。宁晋抿了口茶,说:“饿了自然会吃,三餐照样送去,叮嘱着宫人不要苛待她。”小太监应声退下。何湛想了想,说:“魏瑶在我们手中,姜国皇帝可能不会善罢甘休。”“只是为了斩断谢惊鸿的后路罢了,不用担心。”何湛皱眉疑惑地看向宁晋。宁晋走到他面前,将茶递给他,说:“朕已经给姜国皇帝传了信,将谢惊鸿意图行刺朕,挑拨两国关系一事悉数告之,并说要想赎回四公主,要拿谢惊鸿来交换。”谢惊鸿是卖国求荣,即使到了姜国,他也不会得到重用。不过在这种情况下都能坐上三府总督的职位,而且还将手伸到姜国皇宫之中,势力强大,可见他的确有过人的本事。何湛还是有些担心,不自觉地皱着眉。宁晋见了轻轻亲在他的眉间,笑道:“有朕在呢。”何湛摇头失笑:“这下臣可真成只会哄皇上开心的佞臣了,当真在朝事上帮不上半点忙。回头那些人又要上折子弹劾臣奸佞淫邪,请皇上三思了。”宁晋说:“叔若能再淫邪一点,就是最大的功臣。”何湛咬了咬牙,忍住打他的冲动。他真怕闹出动静,几十个御林军冲进来,直接当场“捉奸”。宁晋看他病恹恹的脸上起了层薄红,甚觉可口,凑上唇去偷亲几下,却招何湛揍,招揍都要亲。宁晋故作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问道:“今日留在宫里,好不好?”何湛咽了咽口水,心中仿佛有两只小鬼在争斗。一只说“答应他,答应他!”,另一只说…“好呀!好呀!”两人正当纠缠之际,太监传:“丞相,大理寺卿请见——!”何湛猛地将宁晋推开,宁晋心中吃味,宁晋不觉他们二人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倒是何湛一直很紧张。他惨兮兮地看着何湛,意图表达心中不满。何湛权当没看见,低吼:“愣着干什么?宣啊!”宁晋整了整何湛的领口,何湛平常总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做派,可真到了这个时候,他却比谁脸皮都薄。宁晋:“宣。”房岳秀和秦方一前一后走进来。房岳秀看见何湛倚在窗旁边,正不知在作何,捧着茶碗望天望地望风景,显然无所事事的样子。他们先给宁晋行礼,再而给何湛行礼,房岳秀冷冷地望向他,说:“摄政王今日很清闲了?”眼见茶碗是皇上常用的其中一套茶具,心中噌地冒出火来,这个…这个以色侍君的真小人!“忙着呢。”何湛讪讪道。“哼。”忙个鬼!秦方见两人针锋相对,生怕这两位爷在御书房打起来,连忙言其正事:“还是说说谢惊鸿的事吧。”房岳秀顺了顺气,才说:“四殿下已经找到了。”宁晋挑眉:“找到了?”房岳秀:“派去的人一直循着四殿下的踪迹在丰州找到的,只不过谢惊鸿和谢老七已经逃了,至今不知所踪,怕是已经逃出靖国了。”何湛斟酌一番,疑道:“没有道理谢惊鸿会扔下这么好的挡箭牌独自离开。”宁晋心里倒是清楚的很。想不到宁恪小小年纪,花招不少,竟能将他派去的影卫耍得团团转。不是影卫找到了宁恪,是宁恪让影卫找到了他。按行程来算,谢惊鸿应该还未出靖国,与丰州相反的方…是鹿州。宁晋说:“传令下去,派两个人护送宁恪回京,其余的人往鹿州方向去查。如果脚程快得话,应该能在谢惊鸿出国前抓到他。”秦方再道:“臣已经找到谢惊鸿策划民乱的证据了,虽然晚了些,但总算还能有点用处。上次的叛乱对百姓的伤害极大,他们都记着这桩仇,对谢惊鸿是恨之入骨,若将此事昭于天下,想必民间会很快递呈谢惊鸿的行踪。”若是换了平常的恶霸强盗,民间肯定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不管不问。宁晋跟他们商议多时,乱七八糟的事都有,何湛半听半不听的。许是到了晌午,日头懒洋洋的,何湛不免打了声哈欠,招来房岳秀狠狠瞪他一眼。何湛赶忙捂上嘴,讪讪地移开目光,生怕这个老古板又要找茬。宁晋说:“你们先退下吧,余下的事明日再商议。朕有些累了。”“臣遵旨。”房岳秀恨不得在何湛身上剜两个大窟窿,什么叫皇上累了,分明就是何湛累了!等御书房再度剩下宁晋和何湛两个人,宁晋托着腮问:“叔不如先去偏殿休息一会儿?朕处理完这些政务就去陪你。”何湛连连摆手:“别,可别,丞相估计恨不得要掐死臣了。这几日刚提点臣去办选秀的事,碎嘴子都快要人命了!”宁晋失笑:“叔还对付不了他么?”“他一大把年纪了,臣还想让他多为皇上效力几年,不想把他气到棺材里去。”幸亏房岳秀没听见,不然就这一句话,他也非得气到棺材里去不行。半个月后宁恪回到皇宫中,面见宁晋时,何湛也在侧,明明不过几月未见,何湛却觉得他长高不少,人也瘦下来了,阴沉着一张脸。他跟宁晋长得不像,宁晋长相颇为英朗,纵然常冷着脸,但也只是拒人千里的淡漠感;宁恪似乎更像淑太妃一点,纵然年纪小都能看出面相俊美,沉下脸时颇具戾气,那种…稍稍不悦就要伏尸百万的戾气。宁恪跪在宁晋面前:“参见皇上。”宁晋扔下折子,在宁恪身上来回打量几眼,说:“一会儿到宫中给太妃请安去,她日夜担心着你,眼睛都哭不好了。回宫之后就将剑拾起来,你在宫中都能被轻易劫走,若是传出去,百姓怎么看待皇族?”何湛:“???”不知道为什么,这怎么听着都像兄长训斥弟弟的话。宁晋和宁恪什么时候这么近了?宁恪显然不怎么领情,看了眼何湛,方才将视线移回来,闷声说:“知道了…多谢三哥…”他刻意改了称呼,似乎在传达着什么。宁晋默然,之后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是朕的弟弟,往后要更加勤勉才是。”何湛:“?????”宁恪:“…知道了。”“退下吧。”怎…怎么回事?何湛知道之前宁恪挺会讨先皇欢心的,难不成他将自己不为人知的技巧用到了宁晋身上,才叫宁晋对其大为改观?之前宁晋有意提拔他,何湛还未觉得有什么奇怪,只是有些担忧宁恪日后会成为隐患。但见两人和平相处,何湛还以为自己撞了邪。何湛忍不住心中的疑惑,直问道:“…宁恪用了什么法子哄你?”宁晋只笑不答,招何湛过来,口中说着眼睛疼,要何湛给他读折子。何湛见他不说,也没有要问下去的意思,拿起案上的折子读给他听。宁晋托着下巴看向何湛,满眼含笑。之前宁晋曾与宁恪偶然间谈起书论,宁恪年纪虽轻,但也不知道谁教他的春秋大义,宁恪答话时能以天下为先,明是非辨善恶。但有时明白是一回事,做到却很难。宁恪割舍生父回到京都,连宁晋也有些不相信。如今宁恪肯叫他一声“三哥”,宁晋姑且先信他并无异心,给他和他的母妃一条活路。而且,最重要的事,倘若有一天何湛知道了宁恪的身世,宁晋不想让他为难。作者有话要说:宁晋:怎么了?讨好小舅子看不过去啊?第130章 烽火“没有抓到谢惊鸿,他…到鹿州了。”影卫回来报。尽管民间提供不少线索,但谢惊鸿和谢老七实在狡猾,竟反用其道,送上来不少假消息,影卫受其迷惑,未能及时抓住他。宁晋眉宇间缓缓聚起担忧。姜国谢惊鸿为三府总督,是为鹿州(姜国或称双平府)、门昌府、太溪府三府统领,三府形成大三角与靖国接壤,拱卫姜国边境。谢惊鸿逃到鹿州,恐怕不太好抓了。纵然宁晋让姜国皇帝不为谢惊鸿提供庇佑,但姜国皇帝也不会为了他靖国对谢惊鸿下手,他大多还是会保持观望的态度,无论是谢惊鸿扳倒了宁晋,还是宁晋扳倒了谢惊鸿,对他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谢惊鸿和谢老七当也知道了姜国皇帝不再信任他们,便知再无退路,故而联合三府,打着要就会姜国四公主魏瑶的名义挑起战争,在短时间内聚集十万大军,对外号二十万,宣战靖国。出师有名,以争兵道。如此,谢惊鸿就是夹在两国之间,欲自号为王了。此步棋可谓是走到了绝路,倘若谢惊鸿输的话便是一败涂地,倘若他赢了,若能在姜国皇帝面前周旋一番,或许还能留下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