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
作者:南山有台      更新:2023-06-26 11:35      字数:3933
  何湛拿着药瓶走出帐子,远远就见杨英招正在那里舞枪。杨坤也在侧,已经领过仗责,三十下,虽然疼得紧,但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他瞪大眼睛看杨英招的枪法,杨坤是第一次见这样花哨的招式,但花哨归花哨,却在迷乱间给人以致命一击,着实新奇。何湛倚着木杆,抱胸看杨英招舞枪。那头宁晋跟韩广义议事已久,等到傍晚时分,韩广义兴冲冲地从帐子里走出来,抱起在外头玩弹弓的韩阳,使劲儿在他额头上亲了两口。韩广义眼睛发亮:“阳阳,咱们回家!”“什么?回家?”韩广义使劲揉了揉他的脑袋,十分高兴:“恩,明日就启程。”“真的?”韩阳比韩广义的眼睛还亮,比玉屏关的星星还亮。“那还能有假?走,收拾东西去。”韩广义扛着韩阳就飞了回去。天尽头的晚霞浸在夕阳色里,祥和安静,似乎将时间延伸得很长很长。夜里,何湛按韩广义的吩咐,捧着一沓文书来呈给宁晋。他入帐时,见宁晋还在看那张地略图。宁晋刚来,对这一带很不熟悉,万一同阿托勒等部打起来,王侯坐镇督战,总不能什么都不知道。加上雍州的郡守还未撤,万一在军营里失去话语权,可不是什么让人痛快的事。他给油灯添了口油,微弱的灯火变得更亮了一些,盈满了整个帐子。“放在一边。”宁晋的语气温吞了不少,让何湛有些受宠若惊。他轻手轻脚地将文书放下,按照宁晋的示意坐到一侧的书案上。“孤让韩广义回京了。三叔觉得妥不妥?”主公做的事,那能有不妥的吗?并非何湛阿谀奉承,让韩广义回京,有利无害。韩广义在军中威名正盛,韩家军根本不认什么侯爷不侯爷的,只认韩广义一人,统领起来极为棘手。如今韩广义回京,正给了宁晋立威的机会。何湛一笑,不答反问:“主公是怎么说服他的?”“近年来玉屏关烽火频起,皇上很担忧雍州军情,孤派他回京亲自汇报去了。”宁晋难得露出些许笑容,“来之前孤曾拜访过将军府,他家中妻子染病,膝下子女尚幼,日日夜夜都盼着他能回家一趟。”来之前就把韩广义的情况摸了个透?何湛不禁直了直腰背,打起精神来:“主公亲自带兵夜袭阿托勒部,威慑四方,想必也让韩将军安心将玉屏关交给你。”韩广义这个人实忠,想不透这其中的门门道道,也没有那么多考量,只要能让玉屏关太平,大权交给谁,他都不在乎。宁晋脸上的笑容敛了几分,许久才说:“你我之间,不必如此客气。”他望着何湛,再追问了一句:“三叔身上的伤,可还疼?”“呃…已经,已经没事了。一把老骨头,还挨得住。”宁晋说:“脸上,涂点药吧?”何湛下意识地去摸伤处,却被宁晋一把捉住了手腕:“别碰!”“这都是小伤,又不碍事。”何湛吊儿郎当地说,“这要是留疤才好,回头得有多少姑娘会因此倾慕于我?”说得洋洋得意,像是已经被不少人倾慕似的。宁晋觉得,为了不让那么些姑娘倾慕何湛,他也得把这伤给治好。“涂药。”他再重复了一遍。涂涂涂涂!涂还不行吗!脸至于黑成这样吗?何湛去翻腾药箱子,挑着瓶子闻来闻去,终于掂出个小盒,打开剜了一把药膏。何湛看不见自己脸上的伤口,只能随意往脸上糊了两下。宁晋当真是看不下去他这般糊弄的态度,咬出两个字:“过来。”何湛自是乖乖滚过去,端正坐在他一侧。宁晋净手后,俯身将何湛脸上的药膏沾到伤患处。“自孤见了你,你便没有一天好过,不是这里伤了,就是那里伤了。七年前是这样,如今也不见一点长进。”讲真的,要是宁左宁右敢说出这样的话,何湛早就一巴掌呼过去了。小兔崽子,还敢说你三叔不长进!然而他没胆子叫宁晋是小兔崽子。何湛正腹诽着,宁晋又说:“第一次是为了救孤,染了恶寒;再而是为了救凤鸣王,受了刀伤。再后…又是为救人,进了火场。现如今,背上的伤,脸上的伤,哪一处不是为了别人?你是有多大的本事,能救得了这么多人?”今生第一次听宁晋说这么多话,何湛不知该如何是好,只能用惯有的腔调蒙混过去:“行…行侠仗义,拔刀相助嘛。本就是关乎性命的事,总不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去死。”宁晋厉声诘问:“别人的命是命,你的命就不是命了?”他手劲放重,疼得何湛一下缩开。何湛眉头皱得深。他的命,还真不是命。他死了还能再来,这些人死了,那便是真正死了。有时候何湛也不知道自己看到的人是真是假,有时候觉得他们还活着,有时候觉得他们早已消失,仿佛这里的万事万物都是没有血肉情感的,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宁晋的霸业。所谓真正算得上命的,怕也只有宁晋了。这样想着,何湛心里恼得厉害,看见宁晋就更加烦躁。“臣…还有要务在身。”说完,他便站起来往帐外走。“何湛!”宁晋握紧拳头,喊出这两个字的时候几乎是咬牙切齿的。纵然何湛再恼火,主公唤住,他也不敢走,只静静等着他发话。过了半晌,他才听到宁晋饱含委屈的声音:“孤…不是故意的。孤只是担心你。”…何湛真是输给他了。一旦宁晋放软口气,他真是再大的火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从前这样,现在这样,以后说不定也逃不脱。何湛说:“臣不敢,臣傍晚时分嘱人熬了一碗莲子汤,臣去看一眼。主公近日都没怎么休息,一会儿喝点汤就好好睡一觉。”宁晋脸上提了丝笑容:“…好,孤等着你。”何湛:“…???”原本何湛打算派人送过来,算作示好讲和,等隔天再过来,此事就算揭过了。这下可好,主公吩咐要他亲自送来,看来今夜又要面对着这尊佛爷消磨半晚了。真是…不得安宁。宁晋目送何湛走出营帐,略略思索,嘴角上浮现的笑愈发深了起来。他心情大好,将视线移到地略图上,正欲再看,却听见外头传来了杨坤的声音。“裴之!正好,走,陪我练枪去!”何湛拒绝道:“不了,一会儿还要陪侯爷看文书,你自己去吧。”杨坤说:“哦,侯爷啊?那行,你去吧。”不等何湛走两步,杨坤又叫住他:“我托人从外头医馆里带了罐药酒,今天刚送来。晚上我去你那里给你擦擦,你那背上…都快不能看了。”两人声音越来越小,像是走远了。杨英招提枪入帐,将枪放到一边儿,拧了块凉方巾擦了擦脸上的汗,转头看向宁晋,只见他脸色阴沉得厉害,头上像是笼了一团乌云,驱之不散。杨英招疑道:“怎么了?何三叔惹你生气啦?”何止是生气,简直是气得想杀人。宁晋的手指在地略图上叩了叩,面上仍不动声色:“地略图上有几处不详尽,需要派人再探。”杨英招抱怨道:“师兄,你总不能拿我当男人使,我这刚回来,还没喘口气呢。”宁晋说:“你不想去,就让杨坤去。”“你刚打了他。”虽然没什么大碍,打杨坤的那兄弟故意放水,杨英招也睁一只闭一眼了。“那你去。”她说:“那还是算了,我去跟他说。什么时候出发?”“今晚。”第43章 疤痕夜里忽又下起了雨,浸透整片夜空,星月无踪。何湛将热腾腾的莲子汤放在木盒中,这头刚扣上盖儿,那头进来个士兵,同他说宁晋已经回南院休息了,劳烦他将莲子汤直接送到那里去。何湛连声答好,心下一乐,看来今晚是不用再瞧文书了,送完汤就回去。背上隐隐作痛,总让他不太痛快。待来到南院,何湛就见宁晋立在门口,一直张望着。他赶紧走过去,将宁晋往屋内推了推,说:“外头下着雨,杵在门口干什么?”宁晋看着何湛将伞收了,又把木盒放下,从中端出碗莲子汤来。他顿声说:“孤想看看雍州的夜雨。”在屋子里看不就好了?何湛心虽疑惑,也不敢多问,说:“去天济府看才好,那里的雨才更有风情。说起来,主公的府邸可是选在了天济府城的旧王府?”这一点应该不会变吧?宁晋坐下,何湛盛了一小碗莲子汤,方正地摆到他面前。宁晋说:“是,如今正在整修,大概秋日里就能完工。只不过韩将军回京,可能要等到冬天才能住过去。”他搅动着莲子汤,淡淡的清香泛了出来。他微微一笑:“三叔可以和孤在那里过年了。”“啊?臣也去?”“不想去?”“想…想着呢…”何湛干笑了两声。同住一个屋檐下,说得多做得多,错得也多。何必呢?宁晋让何湛坐在他对面,给他盛了一碗莲子汤:“有孤在,府里的人不会对你不敬,三叔只当侯爷府是我们的家,不必烦忧。”忠国公府没了,他给何湛一个侯爷府。人一旦有了根,大概就不会轻易离开了。“好。”何湛沉了口气,再问,“登位祭礼什么时候举行?”“郡守已在筹备。叔…会去看么?”他幽幽地看着何湛,那眼神仿佛只要何湛摇头,他就能立刻变了脸。何湛说:“去。臣会一直看着主公的。”这么重要的登位祭礼,他怎么可能会错过?宁晋走得每一步,他都要看着。“那说定了。”宁晋笑着说。何湛重重点头,饮了口莲子汤,复道:“等过了这阵儿雨,就要入秋,军营上下都要为过冬做准备,主公可考虑过这件事?”“恩。孤想让他们去秋狩。”何湛的眸子亮了亮,没想到宁晋居然跟他想到一块去了!根据他上世的记忆,这一年秋天收成不好,到了冬天,雍州又下了场十年难一遇的细雪,这对本就不堪好的粮荒无疑是雪上加霜。隔年开春,卫渊侯到任,宁晋带着大量的粮草来救济雍州灾情,还未正式登位,便已在民间名声大噪,敛了不少民心。如今宁晋提前一年到位,没有了这个机缘,何湛一直琢磨着要怎么给宁晋立威,让他在雍州站稳脚跟儿。想来想去,就觉得让军营来一场秋狩最好。一来可以借此名义封赏大军,二来可在秋收时减轻赋税,各家自保,撑过这难捱的一年。“三叔觉得如何?”何湛笑着说:“很好。届时若能大行封赏,就更好了。”宁晋有些疑虑:“若说封赏上下,定需不少钱财,但贸然动用府库的库银赏赐军士,似乎欠妥。”“这个主公不必担心,臣有办法。”何湛扬起嘴角,“臣在这里七年,主公当真以为臣在浑噩度日么?”一谈到这个事,何湛想起有很多事情需要安排,就跟宁晋告了辞:“天色不早了,主公早些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