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
作者:五军      更新:2023-06-26 09:21      字数:7750
  “我当时对自己产生极大的怀疑,有时觉得你并没有什么过错,谁还没有个前任,你和大多数肉体都不忠诚的人相比你已经很难得,你是爱我的。可是有时候我又会觉得,什么都完了,你根本就不曾喜欢过我,我不过是在自作多情。我为我放荡的第一次感到后悔,又忍不住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看看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好,才会让你对前任念念不忘。然后我发现我和路鹤宁相比,简直一无是处。每次对比之后,我都会觉得自己没有存在的必要。甚至我常想,万一我死了,你会不会有一丁点的后悔?”“我现在偶尔想想都会觉得后怕。这个主要诱因在我自己,我这人小鸡肚肠不能容人,从小吃不得亏。可是面对你的时候我却又优柔寡断,狠不下心离开,又不能大度的接受原谅。后来我慢慢稳定,潜意识里也开始排斥那些让我痛苦的场景——也正是那些在你看来甜蜜的。所以最后的两年里,我越来越无理取闹,稍微有一点错处就揪住不放,我知道你很累,所以我也欠你一句对不起。”关豫的心里扑腾扑腾的乱跳,陈楼的声音恍如从天边出来,一声一声的撞进他的脑子里。陈楼问:“我就问你一句,关豫,我这一世生怕行差踏错重蹈覆辙,你却要拦我。现在我们把话说尽再无误会,你告诉我,我凭什么再去陪你走一趟这一眼就能看到头的路!”……在公寓里,陈楼说:“你说的对,我们重生了这一次,总要活的比上辈子更好,把过去的遗憾都补了……而我唯一的遗憾,就是当年看上你。”陈楼急切的扭头看他,问道:“我们,上辈子是死了吧?”在机场,陈楼一字一句地耐心道:“有些选择,可能决定的时候只是短短一瞬,但是将来却要用一辈子后悔,我们都经历过,又何必重蹈覆辙……我这一生,也就图个你我互相体谅,各自安好。从此能够悉心经营各自的家庭,不管贫穷富贵,都可以平安喜乐地过完这一生。”……这年七月,陈楼、关豫、路鹤宁皆顺利毕业。陈楼在某个天气晴朗的早晨背着最后一包行囊,踏上了火车,始终没有回头看。宁珊珊考上了本地的一所二本院校,路鹤宁应聘成为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行政人员,后被派往一热带城市做项目助理。岑正出了国,吴嘉嘉也定下了方向。关豫拒绝了关峰送他法国的提议,独自开车绕着c城慢慢转了几天之后,和红毛一起盘了一缩培训学校,没多久之后又扔下摊子,进了一家私企,主动请缨外派非洲。拼尽全力的终究急转直下,刻骨铭心的也草草收场。这个城市开始悄然变样,一层层的民宿被推翻,开始翻盖新楼。几处废弃的公园被列入下一年的城建计划,三清山一带被划成新旅游景区,预计年底开始动工修路,又据说请了风水大师过来重修道观。这一年有部老影片再次引起热议,片名叫《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于是c城的街头巷尾,又开始有人乐此不疲地念那句经典台词——如果有一天,我们之间的记忆被删除掉,你还会不会像从前一样爱我,就像我们之间没有彼此伤害过一样?第56章c城在新的一年里换了领导班子,之后的发展算的上日新月异。陈楼从这走的时候火车站还是老站,不少路还坑坑洼洼,一年半之后再回来,就听说曾经停工的新火车站快要竣工投入使用了,周围四通八达十分便利。他这次回来是看望吴爸爸和高老头,身上带的东西不多,花了两天时间拜访完,又给高老头干了些活挨了顿骂便回去了。这一年的冬天c城大雪,陈楼从c城离开的时候正好在出租车上听到一则广播,说市区江南大道上一在售楼盘停车场围墙倒塌,损坏不少车辆。女主持人随即问道到这种情况下物业是否应该赔偿以及如何现场取证的问题,陈楼听了半路甚觉无趣,要下车的时候却突然听到一个耳熟的名字——阳春美景。出租车司机去帮他拿后备箱的行李,陈楼稍稍迟愣之后回神下车,这才发现自己竟然记不起了曾经的家门号,连几号楼第几栋都已经变的模糊不清。身后的来路被皑皑白雪覆盖,世界干净如斯,像是一副全新的画卷。陈楼拉着行李箱驻足街头,半晌后只觉得满腹感慨,却又无话可说。研一的下学期就开始了做实验,陈楼是外科科硕,好在他的导师特立独行,不仅给他点了方向,还早早就叫人带着陈楼去下临床。陈楼对此感激不尽,尽管这位导师经常连他的名字都记不住,短信也从来不回,但是提供的平台却也足够广阔。陈楼也是后来才知道自己当初简直是开了外挂,这位导师是业界大牛,手下博士生很多,之前招过几次硕士,要求颇高,来了也拿人当驴用,但是他手里课题多经费足,人脉也广,因此每年都有不少精英挤破脑袋要进来。后来这位老板又嫌烦,说现在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整天一上来先问补助如何,于是已经两年没有收硕士了。陈楼刚见到他的时候也是吓了一跳,他曾和这位有过一面之缘,只是对方说话毫不客气,径直说明如果不是老同学力荐,他才不会招这种朝三暮四水平不行眼高手低还心野的学生,陈楼当即被骂了个狗血淋头,红着脸杵在几位师兄面前,想死的心都有了。只是自此一骂,他倒是也激起了干劲,没能考上专硕的失落早已经抛之脑后,每天只疯了似的反复看书补文献,上课的时候恨不得长出四只耳朵,外语小课听不懂就反复的纠缠着外教老师。一天平均下来只睡四五个小时,午休没有,假期也不要,因为他要蹲实验室养老鼠养细胞,跑pcr,另外还要补文献做读书报告。除此之外他还主动包揽了几位师兄的无脑杂活——导师是顾不上他的,他选的大课题最直接的求助人便是这些师兄师姐。研二的时候努力初见成果,陈楼新学期刚开始便发表了一篇2分的sci,而开题在即,他的预实验结果也相当喜人。只是这样的喜悦没能维持太久,因为导师很不屑地告诉他,就在s大的本科学生中,已经有人发表了两篇2分的sci。陈楼原本就忙的两眼发花,此时才明白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以前虽不表现,心底却多少有份傲气——高中混一混能进985,大学凑合一下绩点也能是a。这样的情况的确不算多见,他也算得上聪明,因而他认为自己有任性的资本,比如想当医生。上一世医生没当成,结果去当了小药代。其实药代的工作做好的比比皆是,然而陈楼当时心态已经失衡,心里看不起同行,自己又拿不下单子,心高气傲的下一步就是破罐子破摔。然而他现在却没有了傲气的资本,放眼周围比他强的同学比比皆是,有人统招390进来,而陈楼后来看题目,自己估的分大约330,按照当年的录取线他都进不了s大。这里才是真正的精英群体,而他也如砂砾一般匿于其间,非拼尽全力不能前行。陈楼最终选了一条对自己来说相当难走的路——他把和临床结合的科研选题作为了自己发表论文的主要方向。作为一个本科非临床如今又是泡实验室的人来说,这无异于拿着自己的短板去搏别人的长板,有位师兄颇为不解,因为临床思维和他们科研的思维差异颇大,陈楼一意孤行,倒是意外获得了导师的支持。这位博导喜欢去专家门诊特需门诊转悠,顺道看看疑难杂症,陈楼最初下临床的时候他什么都没交代,现在总算多了一句“这是我新收的小学生,你们看着使劲使唤就行,别惯他闲毛病。”跟着他后面的主任医师纷纷点头笑着应和,转头却立马让陈楼当了一次一助。陈楼从到处写医嘱抄病例偶尔去急诊挡医闹人员的杂务工作里脱离了出来,对周围的医生护士却依旧尊敬,这样一来二去,偶有疑难病例大家也会记得招呼他:“小陈你过来跟着看看……”又或者医院新进了女护士,也会记得招呼他:“儿科的那个谁谁谁,皮肤滑溜溜的感觉特别好……”等第二第三篇论文接连发表,陈楼已经掉了十斤称,以至于他在被点名去讲文献的时候,获得了一个瘦美人的称号。瘦美人声名鹊起,得大老板青睐,研二发表三篇论文。这一年的大寒之日,征鸟厉疾,水泽腹坚,陈楼被大老板推荐直博,全奖抵扣学费,除此之外每月有不菲的科研经费,下临床另拿科室奖金,又有过来人羡慕的告知,大老板为人虽严厉,但是名声在外,又肯提拔学生,将来不管去医院还是留校,陈楼这算是前途无量了。这期间路鹤宁也终于放弃了对他的例行告白,据说是被对头公司的二愣子老总看上,软磨硬泡之下俩人打算相处试试。陈楼想起关豫之前说的事情,又仔细询问了对方姓名,上网搜了一下并无桃色新闻,最后又叮嘱他如果困难一定向自己开口。路鹤宁在那头痛快答应,要挂电话的时候口气轻松,问道:“陈楼啊,你知道我都喜欢你什么吗?”陈楼问:“什么?”“我喜欢你的性格和处世态度,”路鹤宁笑道“除此之外,我也喜欢喜欢你时的我……遇见你之前我自私孤单又爱慕虚荣,后来看到你跟我除了长相之外,几乎无一相似之处,我便忍不住开始比较,继而羡慕。你让我对现实生活充满了野心……虽然没能和你在一起,但是我依然很开心,也很感激。”陈楼在这边微笑出声,后又听到他说:“佛说人生之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以前我觉得艰涩难懂,现在想想,其实不过是我们过于追求自我的感受,假如生老病死随命,爱恨怨憎随缘,没有那么多强行圆满的欲望驱使,可能也就不苦了。”他说完又自觉有些滑稽,忍不住又笑了自己两下问:“过年你去哪里?”陈楼想了想:“回家。”他放年假的时候难得按时按点的收拾了行李,飞抵省会,搭着陆哲成的车晃晃悠悠的回到了老家。他已经不再是那个连机票都要节省,前途渺茫的毕业生,也不用把攒的钱兑换成毛票了。他身上带着不少钱,打算给王谷芬一部分,剩余的都给老太太当养老的本儿,算算金额,竟也有衣锦还乡的感觉。王谷芬依旧在隔院生活,让陈楼意外的是老太太也被照顾的很好,他摸不清是王谷芬转性了还是临时做了做表面功夫,于是问了老太太自己,得知最近两年王谷芬一直这样,终于放下心来。王谷芬见儿子回来了心里到底高兴,虽然都知道他们母子不和,她却依旧每天穿了新衣裳四处串门,逢人就说儿子回来了。便有多事之人询问你儿子工作了吧?在哪里啊?工资高不高?王谷芬心里不知道,嘴上却随口说高着呢,一个月好几千,大城市。她天天像开屏的孔雀似的四处张扬,陈楼也懒得管,只带了老太太坐车去了一样县医院查体。村里流行一句老话,说老人到了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就死。而老太太上一世就正好卡在了明年,也就是八十四的坎儿上,陈楼心里到底不舍,不知道怎么办,却也潜意识的想要努力。只是检查结果叫人无可奈何——老人家是年轻时吃糠咽菜挖树皮过来的,现在年事已高,身体多处脏器已经拉响警报,就像是一个四处漏沙的筛子一样,已经没办法堵漏了。陈楼依旧拿了一些药,又整天的陪着老太太跟哄孩子似的玩,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三口头次团聚,王谷芬下厨做了菜,陈楼在一边包了饺子,晚上吃饭的时候老太太坐在上首的位置,第一次端着长辈的身份说话。她先说了王谷芬:“咱娘俩这几十年了,你老气我,老气我,可是我也老了,跟你生不动气了,就这样了吧。只是一样啊,孩子,善因才种善果,这些年你当娘的扪心自问,是不是对不起小楼啊……”她目光已经浑浊,却又分外犀利。王谷芬讪笑:“这孩子不也出息了吗?”“……他吃了多少苦喽……”老太太叹了口气,又说道:“罢了罢了。”陈楼看她端起小酒盅,想了想说:“奶奶,给你换个果汁吧?这酒度数高了点吧?”老太太摇头,笑眯眯地说:“你啊像你爹,也像你爷爷,都是瞅瞅瓶子就能倒的,这点儿没随我。”又道:“在外面别太累,身体是最重要的,你要好好的,你好好的,奶奶也就没牵挂了。”陈楼点头应是,又陪着说了一会儿话,老太太就去睡觉了。老家的格局基本没变,一样的左右分割的两家院子,一边各有三间大瓦房。陈楼等王谷芬也回去了,自己从主屋走出来,绕着院子走了一遭,看见院里收拾齐整覆盖着薄膜的菜地时,想着也不知道这里面种了些什么,明天弄点肥料替老太太撒上,又看到屋子的外墙有些酥掉,露出里面的红砖来,便合计着这几天要找个施工队过来把家里收拾一下。这样一看又挑出许多地方,房瓦要新铺了,大门也要换了,从大门到主屋的砖头路也有几处不平了……反正带的钱也足够。陈楼原本打算找个纸笔一一记下来,谁知找了一圈什么都没有,只能记在心里先去睡觉了。第二天睡到自然醒,他烧火起灶,把昨天的饺子热了热,这才去叫老太太起床。老太太慈目善目的躺在床上一动不动。陈楼心里咯噔一下,轻轻地伸手去晃他,又轻声喊了两声……半晌,终于忍不住恸哭出声。大年初一,老太太驾返仙乡重回极乐世界,陈楼作为长孙,拿着死亡证明跪守五日,最后把随身的钱半数用在了丧葬上。葬礼完成之后,他在祖坟面前三跪九叩,自此离开老家,再无挂念。第57章陈楼读博之后日子更忙,导师对他越发器重,不过一年又推荐他出国交流,陈楼第一次办了护照,坐上了国际航班,见识了出发前是白天到了地方后还是白天。等交流之后再回来,身份已经水涨船高,头衔上带博士了。他这两年在国外,经历了语言不通和再遇精英的各种困境,好在咬牙一一克服,交下不少朋友。大家回国之前还搞了一个活动,一行人通过一个全球的大学生志愿组织报了个项目,跟其他几国的几位朋友一起奔赴非洲。这个组织的活动地区主要都在集中在亚非一代,陈楼一行人参加的是医疗和保健项目,于是先抵达南非,然后途经纳米比亚再一路往北。后面的顺序陈楼没太在意,唯一引起他注意的是在喀麦隆的短暂停留中,他似乎遇见了一位故人。至今他也不确认那个人是不是,当时他们一行人刚目睹了一起自杀式袭击,乱哄哄的时候被安排在了一家中国公司的基地上。这处基地条件算是不错,虽然清一色的铁皮屋,但是基地中间还有篮球场。陈楼和几个朋友在场地上活动了几分钟,还没热好身就见一个中国负责人过来请求说,基地上有人打摆子了。打摆子就是得了疟疾,中国算是无疟区,但是非洲却是高疟。陈楼来之前就备好了药物,这会儿要去取,才被告知对方已经用了青蒿素和止痛片。青蒿素对这个作用的确明显,只是副作用也大。陈楼有些不放心,拿了东西就要过去看看。正好同行的朋友看到,顺手替他挂上了一个口罩。陈楼无奈的笑笑,却没坚持,于是歪歪斜斜地顶着口罩就进了那位病号的房间。病号正要死不活地躺在床上,眉头紧皱,皮肤黝黑,然而下巴的线条流畅,挺鼻立目,是个颇为英俊的男人。陈楼看到第一眼的时候想,嘿,小伙子长的不错。等第二眼的时候又有些迟疑:这人看着怎么那么像谁呢?他自己劈风斩浪地往前奔了这么久,终于想起来还有一个人跟他一同重生回来,俩人五年前各奔前程,如今已经形同陌路。陈楼最后也不知道那位是不是,翌日离开的时候,就听说那位已经好差不多了,一早开车去了赤几看另一个项目。陈楼一行也着急要走,于是给基地的同胞留下了不少驱蚊液和防蚊喷雾。陈楼又另外给了负责人不少粉色小药片备用,写上了适应人群以及预防和治疗时的用法用量。他们这一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却没想到,那个谁果真是那个谁——关豫再次回到基地是隔天中午。他原本只是去赤几边境的办事处落实一样事情,回来的时候却偶遇了一对认识的母女,于是顺道搭了对方一程。说起来他和这对母女的认识也颇有戏剧性,当初关豫踏上的非洲土地的时候,再怎么有心理准备也被吓到了,贫穷,战争,疾病,偏见……他们当时的基地要求十分严格,不能单人行动,晚上不能出门,基地的大院六点落锁,九点之后院子里就开始放狗同时给院墙的电网通电。关豫虽然自请的外派,但还没有没事送死的觉悟,每天有工作就忙没工作就窝在宿舍里,直到他在一次外出途中突发疟疾。那天他孤身一人,远离基地,身边没有任何人可以求救。在他痊愈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关豫总会忍不住问自己,假如易地而处,他看到发病的陌生人,会像那对黑人母女一样借车送他到基地吗?答案是不能。他家虽然不是世代经商,但是从小恶濡目染,他比同龄人的风险意识要强得多,看到类似事件的第一反应的确是如何保全自己,如何避免恩将仇报。他曾一度不理解陈楼的那些“善良”和“热血”,乞丐成群不是政府救助的缺失吗?纠正排队插队不应该是车站人员的责任吗?行人问路不应该问交警吗?陌生人丢了钱包不能回家不能上班,不是还有警察吗……他以纳税人自居,凡事的出发点都是基于投入和产出,责任和义务。当然没有想到制度总有缺失漏洞,人们总有惊慌失措,政府总会力不能逮……而假如真的人人如他一样,可能他这次的下场不过是客死他乡,墓志铭上“终年”之后的数字也不会太好看。关豫心里矛盾,于是开始游历四周,他见过富人的别墅群,去过基贝拉的贫民窟,跟着一队义工旅行队伍做了两周的hiv宣传,还去过奴隶堡,看到了不归门以及“”的小牌。他开始艰难地改变之前二十多年形成的价值观念,以及那些潜意识里的自我。这个过程十分缓慢,他要一一辨别哪些是可以打碎重来的,那些是绝对不能动的。好在这么折腾,他也没耽误工作——他很快向公司申请建立了自己的项目部门。非洲各个国家经济相差颇大,有钱人却也是不少。像是安哥拉的首都,一连几年消费水平都要远超香港等地。其中大部分生活用品都是从欧洲进口,价格颇高。关豫游历的时候就有发现,于是回来立刻做了详实的调查报告,从市场统计到可行性分析,风险预估……大概他们老总也早有这野心,几乎没有任何拖延,立刻批复。到了现在,这个项目已经有了多处办事点,而几年下来,部门里能员干将也多的是。关豫已经节节高升,成了实打实的项目总监。如果不是他执意留非,现在已经可以回国拿干股当老干部了。-关豫把那对母女送回家里,再回基地的时候筋疲力尽。和这边的负责人聊完正事之后,对方却递给他一盒药。粉色药片,马拉隆。关豫曾见过老美带过,记得价格相当贵,折合人民币的话一颗就要三十多,单人份用量要好几百,基地里的一线用药都用青蒿素,关豫一时诧异,于是问负责人这药是哪来的。对方说,“昨天不是来了队志愿者借宿吗,这是他们送的。”他见关豫目露惊讶,笑道:“你昨天昏昏沉沉的,送药的人还过去看你了呢。”关豫昨天其实是感冒,保险起见先吃了抗疟疾的药而已。不过他当时状态的确不好,昏昏沉沉地还出现了幻觉。负责人笑着说:“出来了就能看出还是自己国家的人好啊,陈医生还给大家留了不少军用驱蚊软膏,他说他要是从国内出发的话,就给大家伙带些清凉油和风油精了。”“嗯,那就好好留着,”关豫挥挥手就要回去休息,走出一步去之后才突然停住,皱着眉问:“你刚刚说什么?”“啊?我说还是国人好啊?”负责人说:“陈医生还是楼医生,他朋友都喊他楼哥的……”他兴奋的继续往下说,关豫却嗡的一下,什么都听不见了。昨天来的一行人里有位陈姓医生,性格很好,给大家留了不少东西,给工地的几个看了看有没有没毛病,还跟几个人组了对在篮球场比了两场。除此之外他还交待了这粉色药片的用法用量,预防时怎么吃,得病时怎么吃。负责人从裤兜里掏出一张汗渍的纸,抖了抖展开,给关豫瞧了瞧:“你看,都是同胞就是不一样,还给咱写下来了,就是这字不太好认。”龙飞凤舞的几行字,间或几个狗爬似的英文字母。陈楼的书法这么多年依旧没有长进,关豫却只看了一眼,眼眶就突突突的胀痛的不行了,他猛的抬起胳膊压住了眼睛,没有吭声。负责人这才意识不对劲,拿眼瞅他。关豫却只一瞬就放下了胳膊,接过纸张,使劲咳嗽了两声道:“我认识。”这三个字平凡无奇,负责人却觉的又那么一丢丢的骄傲的意思。他忍不住好奇的重复:“你认识啊?”他问的是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