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
作者:蓬莱女      更新:2023-06-26 08:15      字数:6688
  胡老太自认为身子骨还算是健壮,所以当村里秋收秋种的时候她也会跟着忙前忙后的帮忙,甚至要是村里秋收时候要是天不好了或是赶不上交公粮的时候,那也是得下地干活的。可这会儿可不是秋天那么忙的时候,这可是冬天啊,基本上村里人都闲的只能躺被窝里数羊了,她不也是闲得慌嘛,而这时候家里又刚好买上了收音机,作为家里最闲的胡老太,那是彻底的放飞自我了。一开始收音机还一直被李爱国宝贝似得供在桌子上,甚至晚上还跟个宝贝似得搂在怀里。可胡老太一表露出对收音机的浓厚兴趣之后,基本上就没李爱国啥事儿了。胡老太是真的对收音机里的内容痴迷了。不提那些新闻啥的,光是上面的样板戏啊,相声啊和评书啥的,就能让她忘我的连午饭和晚饭都不记得吃了。一次在孙玉秀来家里碰到这东西之后,基本上村里的人都知道了,李爱国家里有一个能听很多东西的收音机呢,然后收音机计被胡老太霸占之后,又几乎成了村里的公共财产了。每天在村十字路口晒太阳的人越来越多了。因为李爱国家正好就在村十字路口边上,胡老太基本上一出门就到了,所以本着有好东西分享(可能也有点炫耀的心里),胡老太如今也是雷打不动的每天都在肉肉上学之后出门晒太阳了。把收音机往凳子上一放,打开开关,调准信号,胡老太一天的日常就开始了。而这个时候也成了村里的“集合”的时间了。大冬天的,村里人都没啥事儿,唯一的娱乐方式就只剩下听收音机这一个了,所以村里人还闲着的都抱着板凳排排坐,即使是听着新闻联播,那也是津津乐道的。一时间,村里冒出好几个军事专家和政治专家,以及历史学家。村里见面时问候的语句也从“你吃了吗”,变成“今天你听了吗”。一台小小的收音机,带给李家庄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也间接刺激了村里人想要挣钱的决心。都想着有钱了也买台收音机,至于说工业券,则是被他们给选择性的忽略了。咋啦,还不准他们做做梦了。当然听广播也就成为肉肉写完作业之后的乐趣了,即使李洪礼那么努力的去学习,也会在闲着的时候听上那么一耳朵,就更不用提村里的那群熊孩子了。在腊月初七那天,学校也终于放假了。而通常又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所以即使山东这地方没有米熬腊八粥啥的,也都开始忙活起过年来了。首先就得忙着蒸馒头了。这几天可是要把一整个正月的馒头给做出来,然后再做点面鱼花馒头啥的,反正就是忙的闲不下来,就连肉肉也跟着帮忙了。肉肉跟着帮忙就纯属灵机一动了,她记得好像馒头和面的时候掺水少一点,揉的时候用力一点,把硬硬的面团揉得软软的,蒸出来的比较白和好吃一些了。肉肉把这事儿跟胡老太一说,就得到了胡老太的赞同,然后就把揉面这差事儿交给肉肉了。纯白面的馒头是舍不得蒸上一锅的,大多数都是掺着玉米面、地瓜面和豆面啥的杂粮馒头。有肉肉帮忙揉面团,胡老太可是轻省了不少,然后就有更多的时间听着收音机给肉肉做新衣裳了。家里人的新衣裳除了肉肉的,都是赵红袖一针一线缝出来的。一开始胡老太还意思意思的给孟修和孟老爷子做了两身衣裳,后来混熟了之后,或者说是表明了她不嫌弃他们的意思之后,胡老太就再也没有给他们爷俩动过针线了。她又不是没有儿媳妇,干嘛费这功夫,劳心劳力的。肉肉还是长身体的时候,但是为了美观好看,胡老太也没有跟赵红袖似得特意把衣服做的大一点,也好来年也穿得上。胡老太就喜欢把自家大孙女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每回做衣裳都是量好了尺寸,能够让肉肉穿的合身,甚至还不惜花费功夫给肉肉的袖子上绣上两朵小花啥的,反正就是美得很,肉肉可喜欢了。要知道自家老妈也没这个手艺,在一次被老妈给做了一件“麻袋”之后,肉肉就再也没穿过赵红袖做的衣服了,大概是因为奶奶怕伤眼睛吧,毕竟当时她穿上那件衣服之后,奶奶的表情实在是,有些一言难尽。这李家庄忙活着过年,镇上当然也不例外。小镇不小,整整由八个生产大队组成。生产大队长的职责,除了领导队伍进行生产之外,从一到八,权利依次递减。所以说,镇上权利最大,可以被称得上是“镇长”的人,就是第一生产大队的队长,夏建国了。这几年镇上没有发生过旱灾水灾啥的,不提红卫兵那档子闹心事儿,粮食收成是一年比一年多,日子也是一年比一年好过。所以为了积极响应上面领导的号召,经过镇上几个大队长的商量,夏建国决定,要在大年初一、初二和初三这三天的时间里,召集五十多个人,敲锣打鼓的踩高跷!消息一出就引起了镇上的轰动,镇上可是好久都没有出过这么热闹的事儿了。然后传啊传的,附近的几个村都知道了。虽说做出了踩高跷的决定,可是踩高跷要经过的村和要不要进城啥的这些还没有商量好呢,既然消息都已经传出去了,夏建国拍板决定了,要号召周围村的人一块儿商量。消息传到肉肉耳朵里的时候,肉肉顿时兴奋了,“奶奶,要不我也去踩高跷吧。”踩高跷啊,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高高的,她还从来都没有玩过呢。“小孩子家家的,不准跟着凑热闹,”胡老太一口就给否决了,“那高跷得有将近一米高,快到你脖子了。冰天雪地的,这要是摔上一跤可就麻烦了。”“可是有意思嘛,”肉肉下意识的就撒娇,“我都还没见过呢。”她以前也只是听说过,在网上见过,可从来都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见过。“有什么好看的,”话是这么说,可是听到肉肉的话,胡老太还是下意识的心软了,“就是一个人踩着个高棍子走路就是了,”见肉肉还是嘟着个嘴,又道,“没准儿他们还得来咱们村走上一道儿呢,到时候你就看着了。”毕竟他们村离镇上可不远,也算得上是紧挨着了,要知道两家的地还是挨一块儿的呢。“可我就是想试试嘛,”肉肉向往道,“踩高跷是不是得化个妆、穿个戏服什么的。”以前网上可都是这样儿的,甚至还有带着面具的猪八戒、孙悟空之类的呢。“那可不一定,”胡老太道,“上哪儿去弄那些东西去,就算是镇上日子再好过,也不可能有那布票去做衣裳吧。”再说了,有那布票还不如发给生产队上的人做两身新衣裳呢。“是啊,”肉肉懊恼的皱眉,脑海中出现这么一副画面,穿着灰扑扑大棉袄的大叔踩在细细的高跷上,扭着腰笑得露出一口大黄牙,要是再带上朵大红花,那画面太美,她简直都不敢想了,冷不丁的打了一个哆嗦,“那我还是不要看了。”她怕伤眼睛啊。“奶奶说的也不一定对,”见肉肉面露失望,胡老□□慰道,“要是上面也支持,从城里那些戏班子里头也是能借出来的。”当然了,前提是如今那些戏班子还在,没有被红卫兵打家劫舍了啥的。“对哦,”肉肉眼睛一亮,她记得前世网上那些彩高跷的可不就跟唱戏的似得,穿着戏服,脸上也涂着厚厚的油彩嘛,“希望镇上的人给力啊。”能借出来啥的。“你还太小了,”胡老太继续劝说道,“人家也不会要你的。”在表演之前还得集训好几天呢,肉肉从小都是被家里娇惯惯了的,怕也是吃不了那样的苦头。要不说肉肉还只是个孩子,还真当踩高跷只是好玩呢,人家幕后吃的那些苦头,可一点都不必唱戏的少呢。“知道了。”肉肉嗫嗫的点头应道。都是年纪太小惹的祸,啥时候她才能长大呢。最后从镇上传来的消息确定了踩高跷的具体路程,途经五个村,从镇中心的那块儿大石牌坊开始,到柳树村的村中心结束。原本计划着还想道城里去一趟来着,可是考虑到拖拉机拉着好几十个人道城里也是要烧油的,就取消了到城里也转一圈的活动。因为踩高跷也是个体力活儿,所以镇上还决定中午管一顿白面馒头,算是给踩高跷人的奖励了。当然这消息一出,原本还处在观望态度的一些人立马就沸腾了。管一顿白面馒头呢,合着得值好几毛钱了。就算是他们不吃,拿回来留着一家人过年或者走亲戚啥的也是好的。镇上的人踊跃报名,不到一天的功夫就把五十个名额占满了。听说因为为了这件事儿,镇上的人还差点打起来。果然白面馒头的诱惑力够大啊。不过这些都不关李爱国的事儿,因为如今他正和大队长商量着要进城去借戏服呢。原本这些事儿跟李爱国是没啥关系的,可家里有一个想看踩高跷的闺女,又有一个想要满足孙女愿望的老娘,所以李爱国硬着头皮就跟人家提意见了。“要不咱们跟那些唱戏的学学,也化化妆穿点衣服啥的?!”这就是李爱国的原话,然后也受到了夏建国的重视。夏建国是这么想的,这可是他们镇上第一次办这么热闹的活动,可得好好的办妥当了,因为搞不好以后他们每年都要来这么一次,也能弄成个习俗啥的,这可就热闹了。李爱国这提议一说,夏建国就意识到了,踩高跷当天人们穿的衣服可能不够好啊。毕竟镇上人的生活水平条件有限,上哪儿去买来那种光鲜亮丽能让人眼前一亮的衣裳呢。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李爱国的提议不就现成的嘛。于是镇上的人一商量,赞同李爱国的提议,然后李爱国就被赶鸭子上架,跟着夏建国进城借衣裳去了。好在这两人家里都是有自行车的,往后座上放一根绳子用来绑衣裳,这两人骑上自行车就出发了。路上夏建国跟李爱国闲话道:“如今你们村里那个袁洪米也是发达了,正正经经的城里人,儿子也是城里户口,可比咱们这些乡下人强多了。”“可不是,”李爱国随口接了一句,“人家有本事,又能狠得下心来,咱们可比不上。”“也对,”夏建国点头,“以后人家子子孙孙都是城市户口,和咱们就真的不一样了。”说完这话,小心翼翼的观察李爱国的反应。李爱国能有啥反应啊,反正袁洪米只要不来祸害他们就行了,别的他还真不在意。就算是袁洪米明天就要当国家主席了,只要他不犯事儿,他能拿他咋滴?!所以李爱国的反应就是,按照以前老师教的,嘴角勾起十五度,微微一笑不露齿,标准的古代贵公子式含蓄笑法。夏建国倒是懵了,这笑是个啥意思啊,难道李爱国猜到他的心思了。其实今天他说这话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李爱国主动提出把袁洪米的事儿给解决了。袁洪米这事儿还真有有些棘手,万一他在城里要是出了啥事儿,他们也是要受上面牵连的。尤其是他跟李爱国可不一样,村里都是他说了算,在镇上他也只是权利比其他的生产队长大一点罢了,他们都紧紧的盯着他屁股底下的位置呢。毕竟能够进城开会的,整个镇上就他一个人呢。这真要是出了事儿,多少人得想着把他给拉下来就不用说了,明摆着呢。所以他对袁洪米这事儿很上心也就说得过去了,他才不是关心袁洪米日子过的咋样儿呢,只是为了让李爱国不甘心,想着法儿把袁洪米弄下来罢了。毕竟李爱国虽说只是个小村的生产队长,可他的关系比他可是强多了。袁洪米来李家庄闹这件事儿,不仅是在整个小镇上传遍了,就连城里的领导也是高度关注。就跟李爱国认为的一样,想动李家庄的人和不想动李家庄的人分成了两个阵营,两厢顾忌,谁也奈何不了谁,所以李家庄就这么被闲置下了。如今有人触了李家庄的眉头,而他的上级领导就是站了不动李家庄那边的,就给他提醒了,让他多关照着点李家庄。而他觉得吧,只要李爱国那一家子下定了决心,扳倒袁洪米跟玩儿似得,也就不用他整天提心吊胆的啦。“你真的不羡慕袁洪米,”夏建国试探着问道,“而且袁洪米能有如今的日子,可还都是你捧出来的。”他可是知道,当初袁洪米立功事件里头可是有李爱国的手笔的。“有啥好羡慕的,”李爱国撇嘴,“将来我那三个孩子都是城市户口。”至于他,那就无所谓了,当初他可是为了老娘就能不进城,不要上面分配的工作和城市户口的。如今这这些,他还真是没啥好羡慕的,他敢肯定,袁洪米绝对没有他们家日子过得好。“那就好。”夏建国讪讪的闭上嘴,不出声了。他倒是忘了这一茬了,李爱国家的三个孩子都出息的不错,又有着一层红色家庭的背景,八成就跟李爱国说的不差,将来都得是个城市户口。不过,合着他如临大敌似得警惕着一颗小心脏,人家根本就没把袁洪米当回事儿,那他这是为了什么啊,是不是有点狗抓耗子多管闲事儿了啊。这边夏建国在那怀疑人生,那边李爱国倒是莫名其妙。好好地夏建国提这事儿干啥,难道是在提醒他,不准让袁洪米到镇上闹事儿?倒是有可能,毕竟这也不是啥好事儿,又传的沸沸扬扬的,却是对他们整个公社的形象不太好。“队长,我明白了,”李爱国认真的点头,“但是你放心,他不会再回来了。”人家目的都达到了,用不着来二刷了。“哎?!”夏建国摸不着头脑的应了一声。李爱国这是在说啥,他怎么就这么听不明白呢。说话间,两人离着城里倒是越来越近了。轻车熟路的到市中心的政府里找管事儿的,夏建国开口道:“主任,你看这事儿能不能给批个条啥的?”也免得戏班子那群人不答应啊。宣传部主任回道:“行,没问题。”然后赞许的看了夏建国一眼,又道,“干得不错啊,村里人这是都有余钱儿了?”“哪儿有,”夏建国一脸的骄傲,“顶多也就是没饿着肚子罢了。”“得了,”主任脸上笑眯眯的,“快去吧,我这儿还忙着呢,就不招待你们了。”对李爱国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这事儿就这么办完了,”出了门,李爱国拉着夏建国问道,“不得多问问啥的。”比如说什么时候还啊,还有不要破坏弄脏公物之类的?“还问啥问啊,”夏建国一脸莫名,“这就行了啊,待会儿咱们直接去戏班子那儿就行了。”说到这里,一拍额头,接着道,“如今人家可不叫戏班子了,叫剧院,反正不是光唱戏了,干啥的都有。”“亏咱们来得早,也不然人家放假了,可就没地儿借了。”夏建国笑眯眯道。“哦。”李爱国只剩下点头的份儿了。说实话,来的路上他心里还琢磨着,要是戏班子被红卫兵砸了他们该咋办呢,合着他都是多想了。这红卫兵咋都没个规律呢,搞得他都有点摸不着头脑了。不过,戏班子没有被取缔,是不是意味着,将来给他老娘过六十大寿的时候,可以请个戏班子?也不知道人家能不能答应,这是李爱国看着眼前三层高小洋楼时候的想法,人家日子过得不错啊。“爱国,还愣着干啥,还不快过来。”夏建国挥着手提醒道。“哦,知道了。”李爱国走上十层高的阶梯,回道。这地方已经不能用不错来形容了,简直可以说是金碧辉煌了。他将来啥时候能住上这么个地方,让他马上闭眼都值了,这是李爱国进门时候的想法。真是好地方啊,他记得以前这里好像是个德国人建的教堂来着,没记错吧。第56章进入大剧院之后, 李爱国观念里改变最大的, 大概就是对唱戏的“戏子”的看法了吧。过去吧,即使李爱国自认为算是接受过先进的教育, 可是在心里头也是有点瞧不上那些唱戏的, 毕竟老一辈儿的人都认为, 戏子可是下九流的营生,甚至都有“女表子无情, 戏子无义”的说法, 从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老百姓对这个职业到底是个什么态度了。所以读书期间, 老娘也是千叮咛万嘱咐,不要让他学坏。而学坏的其中之一,就是学前清的纨绔,没事儿就去听听小曲儿什么的,所以李爱国对这些向来都是敬而远之的。毕竟如果要是被老娘知道了, 被打断腿就是轻的。虽然那些唱的好的确实是有人捧场, 甚至人们也会给他们两分面子,叫“大老板”啥的, 可是在真正有权有势的人面前, 这些名角儿大概比不上他们这些平头老百姓呢。老娘说过,以前戏班子里的人基本上都是买来的。庄户人家灾年里没粮填饱肚子, 卖儿卖女什么的, 实在是太常见了。而其中卖得好的,比起那些见不得人的地方,大概戏班子也算是一个吧。戏班子里女人少, 男人唱旦角儿,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戏班子里买来的小女孩儿少。即使是唱戏的,那也得是长得过得去眼的。而长得好看的女孩儿,被逼的走投无路的父母如果是个狠心的,基本上就进了那见不得人的地方了。所以也不怪李爱国听到戏班子还能保存下来之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可不可以请回去在胡老太的六十大寿上唱上一场了。好几十年的人生教育,或者说是习惯,不是那么好改变的。夏建国拿出纸条,上前跟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握手道,“崔老板,你看能不能借两身衣裳给咱们用用?”虽说上面同意了,可是崔老板扣下了那也没用,他的态度可得好上一点。“正好最近我们有任务,”崔老板淡淡的收回手,瞥了眼夏建国递过来的纸条,表情平淡道,“还能剩下的衣裳怕是不够。”“不够不要紧,”夏建国神色如常的收回手,笑眯眯道,“你看到底是能借给我们多少?”能借一点是一点,总不能白跑一趟吧。“跟我过来吧。”崔老板神色淡淡的,转过身在前面带路了。李爱国老老实实的跟在夏建国身后没有插嘴,因为他实在是不知道得用个啥态度来对待这人。而且感觉这人身上有一股子傲气,不好接近的很。到了一个房间门口,崔老板打开门,对身后的夏建国道:“这些你们随便拿,到时候好好还回来就行了。”说完这话,扭过身子闭上眼睛,却是不理会夏建国他们两个了。李爱国看到地上脏兮兮灰扑扑的“戏服”,只觉得自己额角的青筋蹦了蹦,要不是夏建国拦着,他就要发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