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
作者:蓬莱女      更新:2023-06-26 08:15      字数:6663
  屋里头胡老太正给肉□□棉袄呢,李爱国就风风火火的进来了。“咋了,跟狗撵了似得!”胡老太没好气道,“这么大个人了,就不能稳重点啊。”也不怪她老是不放心了。李爱国一屁股坐了炕上,等把气给捋顺了,这次转头看向胡老太,小心着道:“娘啊,还记得我叔不?”“你叔,你哪个叔啊,”胡老太继续缝手上的棉袄,“你的叔多了去了,我还能都记住啊。”她可没那么好的脑子。“就是隔房的那个三叔,”李爱国下意识的把喘气的声音放轻了些,清晰的听到了自己心跳的声音,一声一声,扑通扑通的,“李立强,跟着我爹打鬼子的那个。”“他啊,”胡老太一口咬掉线头,抬头看向李爱国,“做鬼我都忘不了呢。”眼睛眯着,语气阴森森的。“嘿嘿,”李爱国摸了摸胳膊上的鸡皮疙瘩,不敢试探了,直接道,“他回来了。”得了,早死早超生吧。“哦,回来了啊,”胡老太神色淡淡的,“就让他住公社里头吧,他家里的人怕也是不愿意跟他住一块儿呢。”“哎,”这就得了,李爱国傻眼了,他担心了半天的狂风暴雨呢,“娘,这就没了?”当初不是还说再见到他就打断他的狗腿嘛,难道是忘了。可见娘那阴森的样子,不像是没记住啊。“怎么,还想让我欢迎咋地,”胡老太瞪起了眼睛,“闲着没事儿就撇大粪去,别在这儿碍我的眼!”李爱国赶紧从炕上下来,离胡老太远了点,心里这才踏实了。小心试探着问,“那我这就去安排?”“滚犊子。”李爱国赶紧脚底抹油的滚了,这老娘连东北话都飚出来了,可见是气的狠了,他这要是再待下去,搞不好就被他那叔给连累了。等李爱国没影了,胡老太神色平静的继续手上的活计,一不小心的,竟然被针给扎了一下。胡老太怔怔的看着手指头上的小血珠,心思啥的,却是飘远了。老爷子李立律立了大功,当了大官,这将来可是要搬到城里去的。跟老爷子李立律一样的,这李家庄里头还有一个,就是那隔房的老三李立强了。李立强的爷爷跟李立律是同一个,说白了,他们俩就是隔房的堂兄弟。这李立律参军回来之后,李立强也跟着去了,这小子也是个有能耐的,在战场上一来二去的,竟然也当了个不大不小的官,还幸运的要搬到申市去了。这事情坏也就坏在这上头。李立强在参军之前可是就娶了老婆生了孩子的,可是建国之后这些都是不被承认的,干部们都追求自由恋爱,一个个的竟然都不顾农村生了娃的婆娘,开始在城里找上美娇娘了。李立强也没有例外,跟大多数干部一样,他看上的也是一个比他小了十几岁的资本主义娇小姐。那城里的小姐多漂亮啊,细皮嫩肉的,家里的黄脸婆连人家的一根头发丝都比不上。对比这么明显,李立强一点都没有犹豫的就把糟糠之妻给下堂了。不对,还算不上是下堂呢,因为他们的婚姻按照国家的法律是不作数的,所以,李立强确实有自由追求别人的权利,而他,按照这个说法,也确实是单身。那个年代,干部们另娶几乎已经成了一种风气,他们带出去应酬的夫人,几乎没有一个是原配。家里给他们养着孩子伺候公婆的媳妇被嫌弃是个上不了台面的,还算是有点良心的会多给点钱把媳妇打发了、把孩子接过来,这要是良心坏透了的,连面都不会再见了,干脆就不承认有这么个人。李立强还算是有点良心,因为他回来之后主动把事儿都交代了,还给了他媳妇一笔厚厚的钱,劝她改嫁,孩子也由他自己来养。胡老太跟李立强的媳妇崔梅花相处的很好,听到这事儿的时候,肺都差点没气炸了。这崔梅花老实本分,李立强不在的时候,那是一边伺候公婆一边养着孩子。就这还不算,每当胡老太卫军的时候那也是第一个跟着捐粮食的,想当年那也是叫得出名号的红嫂。人家崔梅花到底是哪点叫你瞧不上眼了,啊!不就是长得比人家城里的小姐黑了点、皮肤比人家粗了点嘛。说对人家没有感情,那当年你舔着个脸上门求亲的时候咋不这样儿说呢。奥,等人家人老珠黄了,把你爹娘也伺候走了,大半辈子的功夫都耗你身上了,你回头来了一句“没有感情”,用一点子钱就想把人给打发了。而且竟然还想着把人家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也给带走,你脸这么大,咋不上天呢?!胡老太真是被李立强给恶心坏了,这上了一趟城里,就不是农村人啦?要她说啊,他李立强脱了那身皮,还不如村里种地的呢。种地的起码知道心疼自己婆娘,像他这样狼心狗肺、没良心的,谁看上他那才是瞎了眼呢。胡老太当初为了这事儿,苦苦的劝了李立强整整一个月,可人家就是咬死了,坚决不要崔梅花了。说实在的,胡老太还是想让这两个人和好的,毕竟那句老话说的话,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可是这牛不喝水,强按不了头啊。在崔梅花的泪眼下,这事儿就过去了。当然,结果就是这两人到最后也没和好。崔梅花收下了那笔钱,也把儿子留下了,当然她也没再找一个,就留了李家庄里了。这种事儿,从来都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抛妻弃子、停妻另娶,这两样儿李立强可都占了,当时在整个李家庄都闹得沸沸扬扬的。到最后胡老太也不太想管了,毕竟自家老头子说的也对,这种事儿啊,从来都是两个人解决,别人都是插不进去的。不过胡老太也是放下狠话了,不准李立强再回这个村,要不然以后被她给撞见了,她一定要打断他的腿。这李立强又回来了,以他如今的年纪,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不可能是独自一人回来看看的,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了。跟孟康安一样,他也被打倒了。如今想想,胡老太也觉得自己当时有点太较劲儿了。为什么呢,大概是她这心里头也是害怕的吧,害怕那糟老头子跟李立强一个样儿,不要他们娘俩了。如今年纪大了,现在想想倒是有点好笑了。这人啊,只要还活着,那就还有个盼头。既然人家正主都不在意了,那她还去较哪门子劲儿啊,显得她多厉害似得。只要他们两个都好好的,这就行了。李立强是犯了错,可胡老太也不想让他在城里被人欺负了之后,回到村里还被人指点。毕竟啊,他也为这个国家流过血、出过力啊,本质上来说,李立强这人,他不坏啊。算了,就当没听到这消息吧。胡老太想了一会儿,低下头又继续给肉□□棉袄了。这冬天可是快要来了,得快点给肉肉把棉袄给做出来呢。第45章李爱国最终还是按照胡老太的吩咐, 把李立强安排进了公社。就像是胡老太说的,毕竟如今那一家子不一定愿意让李立强去打扰他们的生活。再说了, 你这回来也没提前打声招呼啥的,如今人家肯定还不知道你回来了呢。就如今这么个状况, 李爱国已经可以预见了,这几个人要是撞上了, 肯定又是一场好戏。这叔可是有老婆的人, 可如今是自己一个人回来的,稍微寻思寻思, 也就差不多知道这是咋回事儿了!解决完李立强的问题, 这回可就轮到这几个知青了。怎么说呢,李爱国也就耽误这一会儿的功夫,满打满算的也不会超过三十分钟, 可这几个知青的脸上就满脸的不耐烦了。这事儿吧,李爱国也是有错,可你这刚来就摆脸色给生产队长看,这不是没礼貌,那就是没脑子。在李爱国看来,这几个知青就是没脑子的, 这刚来第一天就把情绪这么明显的摆了脸上, 可见是没在社会上混过的。这李爱国要是个小心眼的, 说给他们穿小鞋儿就跟玩似得,一句话就能整的他们有苦说不出。不过他们这么明显的把不耐烦的心思给挂了脸上,李爱国倒是放了一大半的心, 因为明显这几个就是个愣头青、直心眼。这心眼儿直好啊,有什么说什么,起码不会跟村里那个袁洪米似得,面儿上笑眯眯的,背后里冷不丁的就捅你一刀子。只要这几个知青心眼一直都这么直下去,李爱国那可就放了大心啦。这心情一好,脸上的笑容也就越发真实了些,李爱国笑眯眯的说道:“这个冬天你们就先住了公社里。”等开了春儿,那两个大小伙子说什么也得给人家把房子给盖起来。他们这儿从来都是开了春儿,地上的冻土化了这才盖房子的。胡老太出的主意倒是不错,李爱国和村民们商量着也都同意了,就是他们来的时间不够凑巧。这看着秋高气爽的,地里的庄稼也都收好了,庄稼汉子都有个闲工夫了,是个好时候盖房子,可这跟他们这儿的习俗不搭。这春天盖房子,几乎成了他们这儿的惯例。就算是今天屋子倒了没地儿睡了,那也得等到春天来了才能另盖。这习俗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传下来的,反正整个镇上的人家都是这么干的,没得李家庄为了这几个知青,就去打破这个习俗。于是这几个知青再加上李立强和孟康安爷俩,正好把公社除了正中间开会的屋子都给占了,公社还真是被塞得满满当当的。当然了,因为如今这公社里头又住进了黄花大闺女,为了避嫌,以后村里头怕是也不会进公社去开会了,毕竟这对姑娘家的名声不好。虽然他们是庄户人家,可对这个还是很讲究的。什么人的门能进,什么人的门不能进,他们心里可是明白的很呢。安排好这些人,李家庄的日子还是该咋过咋过。当然了,也不得不说这一批来的知青还都挺幸运的。这头一批知青来李家庄的时候可是开春,那时候地里忙活的很,知青几乎是刚一到村里就开始下地干活了,连个适应期啥的都没有。而这几个知青来的时候是深秋,基本上地里的活儿都忙完了,于是就有那么点儿无所事事了。而就是这几天的功夫,胡老太春天种的大葱也终于长好了。对于一个山东人来说,大葱和大蒜几乎是必不可少的东西。这里的大葱可真真正正的不辜负大葱这个称呼,肉肉如今可都八岁一米多的人啦,可跟把叶子也都算上的大葱比,那也是不够高的。虽说肉肉前世也是个山东人,可肉肉发誓,她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葱,而且还又粗又直的,那葱白的口径几乎都有她手脖子那么粗啦,这是人吃的葱吗?!“奶奶,这葱能吃吗,”肉肉充分发挥不懂就问的精神,虚心问道,“怎么以前咱们家没种过呢?”以前种的那些葱也没有这么夸张啊。“这葱可是今年你爸特地找人弄来的品种,”胡老太一边仔细小心的把葱从土里拔出来,一边回答肉肉的问题,“这葱啊,可是章丘那边的品种,咱们这儿还没种过呢。今年要是咱们家种的好,吃的也满意,奶奶就留好种,来年大家伙儿都种。”不过看来他们那地儿的葱在他们这儿长的也挺好的,不输当地的那些大葱了。怕是来年村里都得种上点了。这山东的大葱都挺抗旱的,对水的要求也就没那么高。胡老太在院子墙根边上种上了一圈,闲着没事儿时候就浇浇水,再往上边埋埋土。这过了一个夏天,葱就长成如今这样儿了。“这人当然是能吃了,”不能吃她还种了干啥,占地方啊,胡老太回头,摸了摸肉肉的小脑袋,“正好今天奶奶就给你露一手,做扬子饼给肉肉吃。”“真的?”肉肉可喜欢吃扬子饼了,可这东西就算是他们家奶奶也是很少做的,毕竟这东西不说里面的葱得用多少,家里是否舍得,就说这扬子饼的皮儿可都得用白面儿才好吃,即使他们家里不缺粮食,可也禁不住肉肉的大肚子啊,而且做这东西费的功夫可是不小呢,说白了就是一句话,麻烦,“奶奶做上两锅吧,不然我怕不够吃的。”如今家里还要给孟修爷俩做饭呢。“行,就听肉肉的,”胡老太用干扁柔韧的苇草把大葱一捆一捆的捆好,把其中一把扛了肩膀上,“奶奶这就回去做。”仔细这么一想,家里还真是好久都没吃这东西了。“对了,”胡老太脚步一顿,对肉肉道,“肉肉啊,从那边拿一捆大葱,给你三奶奶送过去。”他们家今年可是没有种呢。“哎,知道了。”肉肉抱着大葱正要往孙玉秀家去呢,刚出家门口,就见孟修傻愣愣的站了路边上,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傻笑的,嘴上还神神叨叨的,也不知道在想啥呢。肉肉出于友好共处的原则,主动打招呼了,“孟修,今天晚上奶奶做扬子饼,早点过来吃饭啊。”一边说着话,一边还空出一只手来拍了拍孟修的肩膀,一副大人关照小孩儿的架势。“知道了,”孟修正想找肉肉玩呢,脑海中还没想出具体的策略呢,肉肉就突然出现在他面前了,难免有点喜出望外的感觉,又见肉肉怀里抱着大葱,询问道,“肉肉,你这是上哪儿去?”对扬子饼什么的倒是不太在意。“去三奶奶家送大葱,”肉肉一脸正经的回答,然后装出一副关照后辈的样子,道,“孟修啊,今天老师布置的作业都作完了吗?”“作完了,”孟修更激动了,肉肉这是关心他吧,“我跟你一块儿去吧。”最好送完葱之后还能一块儿什么的。“那老师讲的你都听明白了吗,”肉肉无视掉孟修的热心,自顾自的接着询问道,“要是有不会的可一定要来找我啊,我一定会多辅导辅导你的。”笑话,这要是两个人一块儿去给三奶奶送葱,就三奶奶那性子,第二天还不得传到奶奶耳朵里啊。这可是奶奶交给她的第一个要自己一人独立完成的任务呢。没准儿奶奶会觉得,送个葱都要别人陪着,肉肉办事儿能力不咋地呢,她可不想被奶奶看扁啦。“都听懂了,”孟修还没弄明白肉肉的意思呢,一个劲儿的点头道,“肉肉,我跟你一块儿去吧。”这小屁孩儿还挺执拗的哈,肉肉眼珠儿一转,顿时又有了主意,“那你先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吧,回来我再给你讲讲。”这会儿能把他给打发了吧。“那也行,”孟修为难的点了点头。一边是肉肉的吩咐,一边是跟肉肉一块儿出去,孟修觉得,还是听肉肉的话比较好,毕竟书上可都说了,女孩子喜欢尊重她们意见的男人呢,孟修觉得他已经是一个男子汉了,得尊重肉肉的意见。这么一想,孟修心里那点犹豫顿时就拍拍翅膀彻底飞走啦,拍着胸脯保证道:“肉肉,我等你回来。”怎么搞得跟生离死别似的,肉肉心里吐槽了一句,挥了挥手,速度离开了。感觉最近这小子老是粘着她,是她的错觉吗?!“奶奶,我给你送葱来了,”来到孙玉秀家门口,肉肉还没进去呢,就先喊上了,“我们家今年种的大葱呢。”奶奶以前可是教过她的,进别人家家里,得在院子里就跟人家打好招呼,等人家出声同意了,才能进去呢。虽说吧,这个礼仪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陌生人或者是客人家里头,三奶奶正好不在这个范围内。可是肉肉觉得吧,她得练练手啥的,以后才能熟练不是?!“是肉肉啊,”孙玉秀正在灶房里忙着做饭呢,一听这声音,就赶紧出来了,“哎呦,快把葱放地上,累着你咋办?!”这会子被肉肉抱着葱站那儿的视觉一冲击,连肉肉力气大的事儿都忘了,只顾着心疼肉肉了。只怪怪这葱长的实在是太高了,光是葱白就到了肉肉腰以上的位置。肉肉抱着葱,简直就像是蚂蚁背着大象似得。虽说有那么点夸张,可谁让肉肉比起那一捆子大葱,长的实在是纤细娇小了些呢。不过等孙玉秀这话一说出口,回过神来,她就知道这是白担心了。就她这孙女的力气,要是这么点葱就能把她给累着了,那也就称不上是天生神力了。这心一放下来,就有那心思去打量肉肉怀里的大葱了,孙玉秀这会儿又吃惊了,“这葱咋这么大呢?”他们这儿的葱能长这么大?!“奶奶说是章丘那边的品种呢,”肉肉一边说着话,一边进屋,“等来年没准儿村里都是要种的。”说完话,正好也进了灶房,顺势就把葱给放地上了,“三奶奶,今天奶奶说做扬子饼给我吃呢,我就先回去了啊。”“那我就不留你吃饭了,”家里的东西可不是比不上扬子饼嘛,孙玉秀拿不出更好的东西,也就不客气了,道,“快回去吧。”反正他们两家也就几步路的事儿,有什么事儿她再过去问问嫂子就是了。不过这葱可真大啊!肉肉颠颠的回家去了。今天可是要吃扬子饼了呢,想想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第46章肉肉用胳膊撑着腮, 百无聊赖的听数学老师讲1x1=1的问题。正无聊的有些打哈欠呢,前面的孟修竟然趁老师不注意, 一个回头,猛地就把一本作业本给扔了过来。肉肉还没回过神来呢, 孟修又以顺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身子给转回去了。肉肉闷闷的想,难道她遇到的是传纸条的升级版, 传作业本?!也对哈, 这时候本子可是很珍贵的东西呢,谁又舍得拿来撕成条状乱扔呢, 这不是浪费呢嘛, 要是被家长检查时发现了,搞不好还得拿着棉槐条子追出二里地去。而这时候的老师也从来都不用学生把本子纸撕下来交作业的,都是课代表什么的一本一本的收上来, 批完了再发下去。有那节省的,用铅笔写完正反两面之后,再用橡皮橡了去,接着当成新本子用,老师一般也不会多说什么。毕竟都是农村地区的孩子,条件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有学上就不错了。这时候可还有不少家里人不准孩子出来上学的, 一是舍不得学费啥的, 也觉得学了这些东西没用,有不了大出息,毕竟大学啥的, 可不是想上就上的;二嘛,就是农村这地方,即使政府大力提倡男女平等,那女孩子在家里的地位也是比男孩子要低上一头的,所以家里孩子多、负担重的,女孩子一般就捞不着出来上学啦。有那用纸订成作业本的人,一般家里条件都还算是好的。而孟修的作业本就是胡老太专门从供销社里头买的大白纸,然后用针线缝起来的。这会儿孟修把本子传了过来,肉肉觉得吧,就跟现代的传纸条是一个意思,就是孟修不舍得撕本子,所以干脆就把整本作业本递过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