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作者:蓬莱女      更新:2023-06-26 08:13      字数:6062
  第二天一早儿的,李爱国就起了。要问又是为了啥,嗨,这不得出门嘛。家里要说亲戚还真没有,但是这老爷子的战友啥的,在这十里八乡的地儿,那还真是一数一大堆。虽说老爷子没了,但这铁打的交情还在,李爱国少不得带上胡老太蒸的大馒头,领着两个儿子一一上门拜访。他们家平日里少上门做客,这是怕别人以为他们攀关系啥的。但是过年的时候要是不上门,这又是不识礼数、没有分寸了!有离得远住城里的,李爱国少不得早起,骑着他那辆精心伺候着的大金鹿自行车,早早地带着俩儿子上路。等李爱国和孩子们离开,胡老太接着回屋盘算去了。这肉肉的满月宴上肉是少不了的,图个好兆头还得有鱼。好在他们这地方离海还算近,鱼什么的倒也不缺,就是这肉!城里割块肉还得要肉票,这刚过完年的,城里怕是也没肉了。不过家里过年时分的肉还没吃,将就着倒也是差不多。还有这酒,城北的那个小镇以前可是家家户户都酿酒的,也不知道现在还酿不了?她可得打听打听,这席上没酒,那还是个席子嘛,她可不丢这人!正午的时候胡老太在灶上烧了个萝卜粉条,吃了一顿。给赵红袖的还是月子饭,小米加鸡蛋。那小米熬得出油,稠稠的,自家种出来的,最是养人了。要是再有红糖就好了,可是这红糖票家里没有,胡老太也没好意思找老头子的战友问问,毕竟家家户户有儿有女的,谁都多不出来这个。这老爷子的战友是真多,李爱国大正月里的出门一直出到十五元宵节都没出完。那些相熟的就得上门吃上一顿饭,耗上一天的时间;不算是很熟的,也少不得在人家家里坐上一会儿,一天下来也顶多拜访五户人家,就这还是紧赶慢赶的。赵红袖生孩子倒是赶上了个好时候,这时候农闲,没啥事儿干,胡老太一拍板,赵红袖就做了个足足的月子,十五那天也没下地,就等着肉肉满月那天下炕呢。这几天的月子饭,把赵红袖吃的红光满面的,李爱国看赵红袖的眼睛都快冒绿光啦。这地儿每逢七是大集,逢五是小集。虽说还没有出正月,但是镇上的小集还是开了。胡老太就叫李爱国骑着大金鹿带着她赶集去了。李家庄小,但是这位置那是真真儿的好。骑着自行车往北沿马路一个下坡,也就五分钟,镇上这就到了。把大金鹿往路边一放,连看都不用看,李爱国瞅着个避风的地方一蹲,李老太倒是提着小提篮上集买东西去了。她得早早地把给肉肉过满月的东西给备下。也没嫌弃集市上只有萝卜白菜啥的,毕竟北方这地方,冬天还能有啥啊。家里的萝卜白菜怕是不够村里老老少少一顿吃的,可不就得赶紧备上点的。倒是还有卖土豆的,可是让胡老太惊喜了一把。把手上挎着的小篮子装得满满的,手上拎着几条冻僵的草鱼,胡老太美滋滋的结束了此次的采购之旅。还是大孙女有福气,这办满月宴的东西都差不离了,可见老天都是疼她的。回去的路上就是上坡了,李爱国年轻力壮的,也没用胡来太下车,直接就骑回家去了。这十五元宵节啊,北方人少有种稻子的。没米,农村人又没有粮票,干脆就不过了。稍微讲究些的就吃上顿好点的,当然和平时吃的一样也没人笑话。李爱国今个儿吃上了土豆炖肉,他觉得这顿饭就不错。李爱国最近有点兴奋,要问为啥,还不是为了肉肉满月宴上酒的事儿,胡老太把道城北那个镇上买酒的事儿交给李爱国了。男人嘛,都好喝点小酒。他年轻那会子被胡老太管着不准喝,后来参军又不能喝。后来他爹没了,他又退役了,胡老太就再也没管过他喝酒这会子事儿了。他寻摸着大概是因为爹的那句话吧。“男人怎么能不会喝酒呢!”记忆里老爷子穿着军装、戴着军帽,意气风发的举着大海碗,豪气云干的就是一口闷。小时候听着家里的老人讲那《水浒传》,最羡慕的就是那些梁山好汉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在他幼时的记忆里,就留下了这么一个印象:好汉子那就得大口大口的喝酒,大块大块的吃肉。如今肉是捞不着大口大口的吃了,但那酒倒是要喝上一回了。李爱国这次那叫一个任劳任怨。天还没亮,怀里揣着昨个儿夜里热过吃剩下的冷馒头,把坛子绑了车后头,骑上大金鹿,冒着大雾就出门去了。城北那个镇子叫飘香镇,建国前那可真真儿了不得了,家家户户都酿酒。不过这北方酿酒的原料也单薄的很,十个里有九个原料用的是高粱,到了也没混出啥响亮的名头,比不得那些建国后国家直接接过手的。不过在这儿十里八乡的吃的酒倒都是他们那儿的。老爷子还在的时候把自己的酒捂得严严实实的,一瓶都没往家里带,因此李爱国没吃到过那些特供给领导的好酒,他吃的第一杯酒就是这镇上产的高粱酒。那不会喝酒的,酒一入喉,火辣辣的呛人,咳得能流出泪来;会喝的,每顿饭喝上一小盅,慢悠悠的品上一口,满口都是高粱的香气,可美死个人了;讲究的,人家就拿那高粱酒泡从东北得来的人参鹿茸啥的,等日子到了,那酒从清澈变黄了,每天晚上喝上一杯,舒筋活血、强身健体啥的功效倒是得喝上一段时间才知道,但是这酒不呛人,变软和了倒是一口就品出来了。这边,李爱国一边想着,一边赶紧把大金鹿蹬的又快了些。他们在城南,这飘香镇在城北,隔着一个城呢,也不怪他早出门。要是晚了,那他不得晚上摸黑回来啊。到了飘香镇,李爱国首先入眼的是地里那些被厚厚的一层雪盖住的绿油油的麦子,心里想着他们这儿今年倒是不用给麦子浇水了,雪化了净够了。熟门熟路的到了一个作坊门口,李爱国彻底傻眼了,这作坊门是关着的。李爱国赶紧拉住路边经过的一个人,问道:“大哥,这作坊咋还不开门呢?”他们这儿大年初八做生意的就开业了,怎么这会子还不开门呢?“别提了,”那穿着打着补丁灰布袄的汉子插着手摇了摇头,做贼似的朝四周看了看,没见到人,这才小声道,“这一家子建国前那是资本主义,被红卫兵抓城里游街去了,”还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呢,“你想要打酒啊,还是别处儿找去吧。这门啊,怕是开不了喽~~”说完这话,插着手、锅着腰,摇头晃脑的就离开了。走到半路上,还不待李爱国苦着脸想出折来,又退了回来,一个劲儿的朝着李爱国使眼色,“大兄弟,要不上咱家看看?”就跟那地下党接头似的。“中,”李爱国还愁没酒呢,这酒就自己送上门来了,“咱家要的多,管够不?”倒是不提酒这个字眼了。这汉子一听这话儿就点头笑了,“管够!前些年存下的,有些年头的呢。”颠颠的就在前面带路了。路上遇见那些出门子的,这汉子就停下打个招呼,对人家介绍李爱国是远方亲戚上门来看看。那些人倒也没怀疑李爱国是来买酒的,毕竟前头红卫兵闹得凶,这儿的人少有敢私底下干这些勾当的。到了家里,那汉子直接就把李爱国领到了屋后头的院子里,在一块地儿上左敲敲右敲敲的,又掀起一块木板,这才对李爱国道:“大兄弟,快过来!”李爱国这就有数了,跟着汉子下了地窖。就见里头有四个成人高的大酒坛子,也不知道得能装多少酒。那汉子先开口了,“大兄弟,跟你说个实在话,这四个大酒坛子里装的都是酒。前些年我酿好了就想藏上几年发发香,没想到。。。”说到这儿叹了口气,接着道:“你想要多少我这儿有多少,可是你得晚上才能运出去,别叫人看到,也别把这事儿说出去,不然就真是要了老哥我的命了!”李爱国终于意识到这“文化运动”的威力了,躲还来不及,哪儿还敢撞了枪口上。要不是惦记着这几口酒,他早打道回家算了,忙不迭的点头答应下来,“大哥你放心,我有数。”“看你穿的是新衣裳,又是真的想打酒的,要不然老哥我还真没个底儿,也不敢冒这个风险,”那汉子语气感慨,“这年头钱也不好使了,你要是有细粮,就给我点。家里老娘年纪大了,就想着吃点细粮。”说到这儿,抹了抹泪儿。怕被李爱国看到,扭过头去了。“大哥你放心,我家里还有点细粮,我这就先给你送来。”李爱国连忙应承。这年头谁家都不容易,但是这孝敬老人还真没啥说的。那老话儿还说呢,百善啊,孝为先。不过,以后这酒啊,还是别喝了。这地方都搞文化运动了,他们那地界儿怕也不远了。第8章 满月、知青鬼鬼祟祟、磕磕绊绊的弄到了高粱酒,李爱国趁着天黑,就着高悬明月洒下的月光,用他那辆大金鹿带着酒坛子偷偷摸摸的出了飘香镇,回家去了。胡老太坐在炕上等着李爱国,直到李爱国进了屋,灯亮起又熄灭,这才轻输出一口气,躺下睡了。胡老太等啊等,终于等到了大孙女肉肉的满月宴。而这时候赵红袖也终于做足了月子,下炕了。一大早吃完饭,赵红袖和胡老太就忙开了。先是把那大块的肉炸出油来,把肉渣子放碗里备用。接着又把那一大堆子的土豆削皮切块,萝卜切块,白菜切条,就等着客人上门了。先到的是孙玉秀,她是来帮忙的。说是帮忙,这会子还真是帮不上啥忙。毕竟冬天里就那么几样菜,还能炒出花来不成。在菜里多放上点油和肉,这就是能说道说道的好东西了。等着客人陆陆续续的进门,为了防止小孩子胡闹,胡老太指使着大孙子领着一群孩子在除了灶房的四间屋里头摆上桌子,再把他们撵出去挨家挨户的借凳子马扎啥的。这样小孩子有事儿可做,也就没那闲工夫跑来跑去的,到饭点儿找不到人。到点儿直接叫人吃饭就行了。除了孙玉秀在帮忙炒菜之外,她的大儿媳妇,李爱党的媳妇郑桂花在帮着烧火;二媳妇荊招弟也忙着在院子里架着个锅烧水呢。一大家子的女人每个人都有活干,忙而不乱,井井有条的,一看都是做家务的一把好手。等那菜上了桌,再把每个人的杯里满上酒,李爱国坐在屋里的酒桌上,吆喝一声,这就开吃了。既然是酒宴,那就得男人和男人一桌,女人和女人一桌,小孩子跟着女人一个桌啦。胡老太也盘腿坐了炕上招呼着一大桌子的女人,除了赵红袖还得在灶上盯着把馒头热热,其余的人都上了桌。赵红袖今天的任务可是很重的。作为今天仅次于肉肉的主角,她不仅得烧火做饭,还得在别人吃饭的时候看着锅,更得照顾着还在吃奶的肉肉,真是一刻都得不着闲。要是她跟鸣人似的会那影□□术,少不得得分个十个八个的。人家吃着饭,她得饿着肚子盯着锅。等她可以上桌吃饭的时候,女人那桌的菜基本上就也剩不下啥了。这酒宴上可不兴留饭啥的,所以赵红袖也只得就着剩下的菜吃饭了。倒不是胡老太刻薄儿媳妇啥的,这地儿的风俗就是如此。要是家里有宴,女人们都是要下厨的。作为胡老太唯一的儿媳妇,赵红袖可不就得自己把这酒席子给撑起来嘛。李爱国是男人,那就得招待客人;胡老太是长辈,也得招呼女客;她那两个儿子年纪不大,连上男人席面的资格都没有。所以说啊,这人人都有章程,赵红袖一点都不觉的委屈。真要算起来,赵红袖都得偷着乐呢。这年头村里出生的孩子哪有办满月宴的,她家里还是头一份呢。虽说是因为老太太喜欢肉肉这个闺女,那也是她生的不是?!她的脸上也有光呢!没看见那些小媳妇都拿羡慕的眼神偷摸着看她呢嘛。还有就是谁家舍得那两大袋子细粮换酒啊,人胡老太就是大气,这酒席子没酒,或者是酒不够喝,那还是酒席子嘛!等这一桌子的女人吃完饭,就到了肉肉展示的时间了。胡老太小心翼翼的抱着肉肉,手往外稍微一伸,方便别人打量,神气十足道:“这就是我那大孙女啦。”“这闺女长得真俊。”“眼睛真大。”“皮肤真白。”。。。。。。众人你一句我一句夸着肉肉。肉肉无聊的打了个哈欠。唔,本公主美貌天下无双,我知道了!【严肃脸】经过这几天胡老太的狂轰滥炸,肉肉彻底接受了她是一个真·绝世大美女的设定。即使是面对别人对她的赞美,她也能毫不心虚的、心安理得的接受,倒是不用微微一笑了。对,没错。她就是绝世美少女肉肉!【握拳】等酒席散了,肉肉又回到了赵红袖的怀里。唔,还是老妈怀里舒服,软和。办完肉肉的酒宴,出了正月,年味儿散了,李爱国也该办正事儿了。作为一个有着一百多户人家的生产大队,李家庄被上头分配了四个知青,两男两女,正好配成两对。这四个知青长得细皮嫩肉、白白嫩嫩的,十七八岁的年纪,一看就跟他们庄稼人不一样。这不,李爱国才把人给领回来,就让村里的人给围观了。这村里的人,家家户户熟悉的很。一听到这村里要来四个城里人,首先想到的不是他们这外来户占了他们的地,他们粮食指标又减少了,而是这城里人都长啥样儿。庄户人家少有进城的时候,对城里人更是有一种纯然的敬畏。这会子听说这城里来的人要跟他们一块儿种地了,一个个的心里还真是说不出的复杂。看到这城里人跟他们一个模样儿,都是俩鼻子俩眼的,但身上就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气质,让人觉得他们跟这庄稼人是不一样的。而且人家皮子比他们白,就跟他们这儿没出嫁的大姑娘似得,看着就滑溜。有点羡慕,有点嫉妒,有点幸灾乐祸,又有点说不出的心酸。总之见到了人,心里头啥滋味都尝了个遍,又觉得索然无味了。这城里人和他们好像真的不一样啊。心里这么想着,回去后少不得把那调皮捣蛋的熊孩子揍上一顿,好好教育教育,将来啊,也做个城里人。李爱国见这家家户户的几乎都有一个人出来,庄里的人也几乎都到齐了,干脆就直接讲明了,扯着嗓子就是一阵儿喊,“这就是城里响应国家号召,来咱们农村种地的知识青年。以后大家伙就要在一块儿种地了,要好好相处。”喊到一半,转身朝那些知青道:“你们也挨个儿自我介绍一下,也好让大家伙儿认识认识。”这两男两女,一眼看上去性格就挺分明的。其中那个长的最高的男生首先就往前迈了一步,声音里就透出一股子生气,道:“我叫董兴国,积极响应主席的号召,来乡下搞建设。以后大家伙儿直接叫我兴国就行。”然后像模像样的鞠了一个躬。李爱国一愣,心说这小子还挺会来事儿啊。接着就带头鼓起了掌。经董兴国这么一开头,现场的气氛倒是热烈了起来。第二个介绍的是个一看就爽辣的瘦高个儿女孩,脸上带着热情的笑,“我叫莫雨兰,大家伙叫我兰子就行了。”紧随其后的是另一个女生,看样子就是个羞涩胆小的,连声音都是细细的,“我叫孙慧。”最后的那个男生倒也自我介绍了,叫范成。要说这范成,是这四个人里头看起来最成熟的。而且人家身上带着一股子读书人的味儿,叫人一看,这就是个有学问的。这些人都介绍完了,差不多混了个脸熟。村里人也看到了热闹,该干啥干啥,散了。李爱国这才领着这群人进了村里大队公社,指着那几间青砖大瓦房说道:“我早让人打扫好了,你们就先住这儿。”董兴国一早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没想到这到了乡下竟然比在城里住的倒好了。他们家五口子人挤了一间二十平方米的小屋里,翻个身都难。这倒好,一来农村就见到了亮堂堂的青砖大瓦房。他数了数,这大队里有七间房,他们每人一间还有剩呢。“粮食村里给你们凑了凑,等开春你们上工了在扣公分补回来。”“行。”董兴国直接点头,道:“等开了春,我们就去上工。”李爱国点了点头,又接着道:“我们这儿家家户户都有水井,你们用水就上我家去,反正也不远,斜对门就是。”指了指斜对面老旧的木门,又道:“烧火用的柴火和萱草也先用我家的,待会儿我给你们送来。以后就得你们自己操持柴火。”四个人听得都挺认真的,挨个儿都记脑子里。这农村人实在,村里也没啥坏心眼子的人,这四个知青倒是还挺满意的,这心倒也安定下来,没有一开始的惴惴不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