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农具 安南那等穷地方,竟搞得铁器跟不……
作者:孺人      更新:2023-06-26 08:00      字数:3860
  半月后,吴二郎携带着藕粉回到云州,将此次安南之行与家中长辈一一道来。言道虽是毒瘴偏僻之地,然在那位韩县令的管辖下,安南已初显繁华。又将蔗种订单一事讲来,表示需得尽早筹备妥当。

  听闻韩彻竟要带领全县农户种植甘蔗,在场众人皆为之震惊。其中有人在快速心算出大致耗费银钱后,更是讶异:“安南百姓竟这般富裕了?”

  被其提醒,其他人很快也反应过来,不禁纷纷咋舌。

  一亩地需得蔗种6-7000斤,五亩地至少便得需要蔗种三万斤,安南百姓竟家家皆种植得起。

  “那位韩县令种地颇有本事,安南百姓在其教授下,一亩莲藕便可得四千斤!”吴二郎便说道:“想来他此次带领乡民种植甘蔗,必然也有极好的种植法子。”

  作为商人,吴二郎对生意相关的事自是十分关注。好比安南百姓种植莲藕,每家大概能获利多少,他还当真私下细算过。

  因着其他地方的莲藕种植技术不到位,产量未能跟上,故今年安南藕粉作价果真便如韩彻预测那般,在百文一斤徘徊。安南百姓家家皆有种植数亩莲藕,光是今年收入便很是可观。

  “再是如何有好种植法子,甘蔗乃是水果。似寻常百姓,谁家舍得花银钱购置食用?”马上便有人不赞同道。

  时下甘蔗之所以成为贵族爱食用的水果,并非是它多难种植,或是身价多么昂贵。真正原因,只在于甘蔗归属为水果。

  寻常百姓追求果腹,农田和菜园的作物,才能满足他们的生存需求。历来水果便都得不到重视,只贵族们喜食。

  比之其他水果,甘蔗还只能提供甜味和水分,便更不在寻常百姓会去食用的名单上,市场非常有限。

  “安南百姓也太过听从那位韩县令。”有人便皱眉道。

  吴二郎摇头:“非也。因那韩县令言道,来年百姓家中收获甘蔗,若作价低于市价,差价他来补给。”

  “……”众人无言。

  五千多亩地的甘蔗,若真按市价去补贴,韩彻届时怕得掏空整个安南县衙才能填补!

  “到底是年轻,行事难免有所疏漏。”吴家一长者叹气道。

  “管他作甚?他既要买,咱们便卖。”另一老者言道。

  吴二郎应道:“是。”

  安南县这边,韩彻找县内铁匠打造出来的一批农具正刚送至县衙。查验一番,确定没问题后,韩彻便派人寻来钱县丞和刘县尉。

  待人到齐后,韩彻携带上这些农具直奔他名下职田。

  安南为下等县,韩彻职位便只得从七品,名下职田有三顷地,出了南城门再行走半里路便可到达。

  之前郭杨二人掌控下,侵占良田众多,黄簿也多年未造。韩彻接手后,重新命人对地段,倾亩,四至都做了细致的记录,堪造至黄簿上。

  如钱县丞和刘县尉等其他官吏名下职田,也皆在这附近。

  见着韩彻一行人到来,地里劳作的佃户们忙放下手中农具:“见过大老爷!”

  “今日过来,是有几样农具造好,拿来予你们一试。”韩彻笑着说道。

  不多会,牛车上的农具便被安置到耕牛身上,由韩彻挑选几名经验老道的佃户,选一处空地开始试用。

  第一样农具,便是鼎鼎有名的唐代曲辕犁。

  韩彻先带头演示。

  因图纸画制的详细,铁匠技术也不错,韩彻对这款农具感到非常满意。比如它缩短犁辕,辕头又因装有可自由转动的犁盘,使其变得轻巧。

  韩彻推动犁评,使犁箭向下,犁铧入土便深,便可达到深耕的要求。韩彻再提起犁评,使犁箭向上,犁铧入土便浅,便可达到浅耕的要求。(1)

  整个操作起来非常灵活,大大提高了耕种效率,能更好的节省人力和畜力,还能适应田地的不同地形和不同作物对耕地深浅的要求。

  “大人,此物甚好!”钱县丞忍不住夸赞道。

  刘县尉直接请求上手,待试用完后,夸赞得比钱县丞更甚。

  他们二人家境一般,家中历来也没少耕种田地。若非如此,当初也不至于被派遣到安南来任职。

  “来,再试试另一农具。”韩彻笑道。

  古代农业技术发展落后,但也并非没有好的农具可以帮助农民耕种。

  如韩彻此刻要试用的另一样农具,便是有播种神器之称的耧车。

  耧车可是现代播种机的始祖。

  上方耧斗装种,下方耧铲开沟,二者相连处为中空,用于输送种子。这样只需耕牛拉动耧车,便可一同完成开沟,播种,覆土三步骤。(2)

  并且用耧车播种,还能使庄稼栽种时的行距,株距疏密适宜。能按需保障地里农作物的通风和光照,有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

  另耧车还可设计成多脚,一脚便可播种一行,多脚设计下,效率更能大幅度提升。通常情况下,又以三脚设计最多,因此还又得了个三脚耧的名字。

  说来,耧车发明历史悠久。但奈何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传播极为艰难。再者铁器耕牛昂贵,只耕地为生的农户很难置办得起。于是,像这么好用的播种神器,却一直未能被普及到农民家中。

  安南过去又极其信重巫医,耕牛更被宰杀无数。一直以来,呈现的便是“广种薄收”的普遍现象。

  县内农户家中平均种植百亩以上田地,但地里收获,在过去却连基本的温饱也达不到。

  须知耕种的土地越多,所需缴纳的田赋也跟着增多。地里产量本就跟不上,接着官吏再剥削一轮,百姓真正到手的粮食便所剩无几。

  “将这两样农具每村分发一套,交由乡长或里正,命其给辖下农户演示。”韩彻吩咐钱县丞。

  钱县丞忙应道:“是,大人。”

  翌日,郭家村。

  一村民正在地里劳作,抬头便瞧见郭六郎驾着牛车驶来:“六郎,今日怎的回来了?”

  郭六郎年轻力壮,之前衙门大清理急需官吏补充。他通过报名考核后,顺利谋得捕快职位。家中因栽种藕粉也挣得了不少银钱,上个月便给他在县城内购置了一处房产。

  给郭六郎在县城购房花的虽是公中银钱,但此事却并未引起家中兄嫂等不满,只羡慕居多。

  一来,郭父郭母行事素来公正,一并也补贴了其他儿子银钱。二来,历来衙门捕快不会轻易换人。只要郭六行事不犯错,将来他的后代便能继承他的捕快职位。

  如今夫妻二人皆住在县城,郭六衙门任职。韩彻不留官吏亲眷于家中做事,杨氏便在集市上帮忙家中售卖藕粉。

  “先莫在地里忙活,与我一道去里正家!有好事要告知呢!”郭六郎兴奋的冲他直招手。

  他今日出城,乃是领着衙门公务。要将这曲辕犁和三脚耧车送至郭家村郭里正家中,演示给大家看,再协助郭里正统计村中农户想要制作农具的具体名单和数量。

  待到那名村民上了牛车,郭六郎便忙与他讲述这曲辕犁和三脚耧车有多么的好用。言道有了曲辕犁,翻地犁地轻松又省事。又言道有了三脚耧车,两人一牛一耧车,一日轻轻松松便可播种数十亩地!

  对方听着郭六郎这一番兴奋又激动的讲述,又扭头瞅了眼牛车上的那两样农具,很是稀奇:“当真能有这般好用?”

  郭六郎闻言,便不甚高兴道:“我可是亲自瞧见大老爷演示过的,还能有假?莫不是你还质疑大老爷?”

  对方当下忙表示:“怎会?既是大老爷说的,那定不会有假!”心中还盘算着,一会里正演示完,不管这两样农具到底是不是真如郭六郎说的那般好用,自家都得报名制作。

  结果等到这两样农具被郭六郎和里正用耕牛做一遍演示后,对方脑子里便只一个念头,世上竟真有这般好用的农具!

  当下,他连制作农具所需耗费银钱都未去细问,直接大喊他要报名。

  其他村民们也不遑多让,争抢着来报名。

  正如吴家那些商人私下里细算过那般,只今年这一年,安南县内各农户平均种藕数过十亩。在扣除掉藕种等栽种前期所需耗费后,安南各家皆存得了一笔他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的银钱。

  这便也是韩彻直到现在,才把这两样农具造出来的原因。需得农户们家中有了银钱,才能轻易购置得起五亩地所需的蔗种,还有眼下这两种农具。

  各村所需名单很快统计到韩彻手中,全县共计一千一百二十户,报名比例占据到百分之七十。剩余百分之三十,扣除掉县城户籍,剩余的皆为家中无耕牛者。

  韩彻针对这部分,吩咐下去:“凡有需购置耕牛和打造农具者,可向衙门借钱。待到来年甘蔗收获,再还本金便可,无需利息。”

  有了官府无需利息的借钱,剩余的那些乡民们便也陆续将名都报上了。

  然银钱问题好解决,耕牛等至初冬,为着沉水香而来的大商队也会将其运来。只这么多的农具,若单是县城一家铁匠铺子打造,还不知得等到何年何月才能分发到百姓手中。

  数日后,府城一处铁匠铺子。

  有一人提着把磨损有些严重的菜刀而来,结果刚一开口,店家便言道:“抱歉抱歉,近日订单太多,暂不接修补打造,”

  无奈,来人只得走向下一家。

  结果这一家更直接,将暂不接打造的牌子就挂在铺子前面。

  接下来,一连几家皆是如此。

  修补打造类的订单一律暂时不接,只售卖店内成品铁器。

  “怎回事啊?”来人傻眼,他不过是想打磨下用得太久,又钝又缺口的菜刀而已,怎就这么困难了。

  “这不都是因为接了安南县的农具打造么!”铁匠铺子一伙计解释道。

  “农具?需要多少农具啊?”竟使得府城铁匠铺子都不接单了?

  “说是一共要两千多套呢!”

  “这安南县一下子要这么多农具作甚?”来人震惊。

  “农具还能拿来做甚?当然是为着种地呀!”铁匠铺子伙计急着赶工,耐心便不是很好:“你要不今日买把新菜刀回去,要不便等半月后再来。”

  “我等半月再来吧。”来人一脸烦闷的回道,心中更是连连腹诽。

  铁器作价素来不便宜,便是富裕如府城,如他这种平常百姓家中铁器类的工具但有损耗,皆修补一番继续使用。

  可安南那等穷地方,竟搞得跟铁器不要钱了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