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节
作者:手倦抛书      更新:2023-06-26 05:51      字数:5591
  梁澄往高处掠去,确定此处就在青屏山内后心中一喜,这里离一念的温泉山庄竟然不远!再看日头,未到午时,甘州昨日说一念午时才回回京,对方很可能现在还在庄子里,念及此处,梁澄激动得眼眶微热,当即往东边掠去。梁澄使足全力,很快便赶到温泉山庄,门房认得梁澄,正要上前问候,被梁澄直接打断。“一念还在吗?”“这……阁主天未亮就回京了。”“什么?”梁澄大拇指指甲死死扣住食指,又问道:“甘管事呢?甘管事在哪里?”“在、在,小的这就……”“带路。”梁澄急道。门房见梁澄似有急事,不再多言,领着梁澄走入庄内,才过外院,门房忽然被人叫住。“这位公子是何人?”梁澄转身,只见迎面走来两人,走在前面的是位相貌昳丽的男子,虽然一身妖冶的红衣,气韵却格外的清冷雅致,而另一位就是甘州了。“见过酌思公子,这位乃国师大人。”“哦?国师大人怎会在此,今日不是佛诞法会么?”酌思公子长眉一挑,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惊讶。梁澄并未见过酌思公子,但却听过这号人物,没想到对方竟能出现在此处,难道……名这位满京华的琴师竟也是不世阁的人?不过此时并非探究的时机,梁澄匆匆道:“说来话长,眼下正有急事,来日再续。”然后对甘州道:“庄里有多少人手?我要救人!”甘州一惊,正要答话,一旁的酌思公子开口了,“阁主不在,这事恐怕不妥吧。”梁澄冷冷道:“一念曾说,见我如见阁主,甘管事,你可还记得?”“自然记得,”甘州眼角淡淡扫过酌思僵硬的嘴角,道:“需要多少人手?”“挑武功高强的,对方皆是死士,有十人,主使乃孟留君,之后你再派人去京中通知一念,孟留君便是刺杀太后之人,此时京中定已戒严,你让一念拿我信物交给李将军,再进宫通禀陛下。”“苍水剑孟留君?”甘州一惊,确认道。“对。”梁澄面色严峻,“快,再晚一步,我怕……”甘州神色也严肃起来,道:“国师请稍等。”而一旁的酌思心里却忍不住惊异起来,昨晚一念吩咐他注意孟留君后,今早他便前去孟府,但是孟留君却不再府内,他探听到对方竟然未曾参加佛诞法会,反而出了京城,便要回复一念,结果竟然听到梁澄要从孟留君手下救人的事。梁澄作为他的仇人之子,酌思公子自然有一百个一千个看对方不惯,在见到一念对梁澄不一般后,心中的杀意更是止也止不住,尤其方才,对方竟然说什么“见我如见阁主”,而甘州竟然也承认了,酌思在那一刻,生恨不得一手击毙梁澄,以解心头郁气。他将手拢进宽大的袖里,做出一副担忧的模样,问道:“不知国师大人所救何人?”“重要之人。”梁澄模糊道。“哦?”酌思状似疑虑道:“不瞒国师大人,酌思实乃阁主之人,一直为阁主在京中办事,其中一项便是结交孟留君,若是国师不嫌弃,某愿一道前去救人,或许能叫孟留君通融一二。”梁澄虽然此刻心急如焚,但是并未昏了头脑,于是拒绝道:“酌思公子心善,贫僧心领,只是一念既然叫你接近孟留君,此时便不好暴露身份,要是乱了一念的布置便不美了。”酌思暗自咬牙,笑道:“还是国师大人想得周到,不过我可以蒙面示人,我很清楚苍水剑的路数,定能助国师一二。”孟留君毕竟是当世年轻一代高手,梁澄思忖一二,便答应下来。第71章 喜平身份梁澄领着一行人往来处赶去,到了矮穴处后,他并不能确定安喜平现在人在何处,正要将人分作路之时,甘州开口道:“此去往西南十里便是官道,往北不过五里,则是断崖,崖下过丹阳渠北段,水势……颇急。”梁澄掐住掌心,皱眉凝思,往官道上容易遇见进出东都的行人,既然太后已死,此刻京中定是风声鹤唳,孟留君绝不敢在众目睽睽之下闹出风波,但是以喜平的情况,想要撑过十里,实在不大可能,以喜平那般隐忍的心性,他很可能兵行险招,与其被捉,不如置之死地而后生,何况,想到喜平临走那句诀别,梁澄心中顿时一阵不安。他舔了下有些干裂的嘴唇,沉声道:“甘管事,你带一些人往西南方去,我和其余人则往北边的断崖,旦有发现,便发响箭。”“好,”甘州点头,之后看向酌思,道:“护好国师大人。”“韩某……”酌思嘴角微挑,笑道:“绝不辱命。”事实上证明梁澄的猜想是正确的,还没抵达断崖,远远地就传来刀剑碰撞之声,接着就是孟留君一声冷酷的命令:“留着一口气就行。”梁澄心中一急,卯足全力,几息之间便跃出山林,眼前豁然开朗,迎面扑来淡淡的水汽,那是崖底升腾而起的水雾,数道身影纷乱交织,金石铿锵中,水声涛涛,孟留君原本立在一边,冷眼看着安喜平被困其中苦苦挣扎,听到一边的动静,转头看去,见到梁澄身后跟着一群人,面色顿时黑沉如铁。“原来是去搬救兵了。”孟留君一手按住剑柄,“我倒是没想到你能这么快找到人手,释奴,你原先的太子也不算白当,看来以往是我小瞧你了。”安喜平一身黑衣无一块完好之处,见到梁澄顿时吃了一惊,不由露出破绽,被人一剑滑过侧腹,血花如瀑溅出,双手被人向后折去,牢牢制住。整个过程安喜平仿佛失了痛觉一般,怔怔地望着梁澄,双唇开开合合,似是喃喃自语。梁澄一双眼睛皆在安喜平身上,孟留君见此嗤笑一声,道:“释奴,不过一个叛奴,何劳你如此兴师动众。”梁澄藏在长袖中的手紧紧握住,面上露出一道风淡云轻的笑来,道:“安喜平乃贫僧之人,背主之事,贫僧自会责罚,就不劳武阳候动手了。”“哈哈哈,”孟留君像是听到什么可笑之事,一边笑一边摇头道:“释奴啊释奴,我还不懂你,你呀,最是心软,只怕这刁奴求上几句,你便放了他,你可知安喜平是何身份,你以为他苦心积虑蛰伏在你身边又是为了什么?”梁澄心中一跳,无论前世今生,他始终不知安喜平所为到底是什么,说他背主,他又屡屡救他性命,说他忠诚,身后又隐藏着团团迷局,但是这些他并未表现在脸上。“喜平是何身份,我自会严刑拷问,你还不放人,”梁澄下颌微抬,道:“怎么,难不成武阳候是要为难于我?”孟留君视线扫过梁澄身后的护卫,单凭气息,便知这些人训练有素不可小觑,他假笑一声,道:“岂敢,不过在这之前,未免国师大人受骗,孟某还是为您释疑一二,这安喜平,实乃……”“住口!”这时,一直沉默的安喜平忽然开口喝止,他望向梁澄,嘴角勾起,似要努力扯出一道笑来,却比哭还难看,“殿下,不必孟留君来说,我把一切……全告诉你。”“喜平……”梁澄咬住内唇,道:“好,我听力亲口说,你说什么,我都信。”安喜平神情一怔,半响笑道:“喜平谢殿下信任……”“殿下,喜平接下来所言句句属实,殿下或许一开始有些难以接受,”安喜平双眼坚定地看着梁澄,深吸一口气,终于道:“当今陛下……并非先帝亲子。”梁澄垂下眼帘,叹道:“……此事我早已知晓。”“殿下已经知道了?!”“你怎么知道的?!”安喜平与孟留君的声音同时响起,他们谁都没料到,梁澄竟是早已知晓此事,就连一旁的酌思的公子,也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情,只是他脸上戴着黑色的面具,因此无人注意到,至于那些不世阁的护卫,他们本就是一念的手下,最懂什么该听什么不该听,他们只需听令行事就可。安喜平一时有些哑然,沉默了片刻,继续道:“赵太后为了诞下子嗣以保先帝荣宠,便与外人私通,生下明元帝,之后便要杀人灭口。”“家父便是赵太后私通知人。”安喜平缓缓道,仿佛在说着别人的事情,父亲和哥哥们死后,家母带着我四处躲藏,这样东躲西藏的日子过了六年,家母为了保住我,最后还是……为抱家仇,我将母亲传给我的心法背透,之后烧毁,杀了一个被双亲卖进宫中的男孩,之后便一直顶着这人的身份。”“安喜平不是我的名字,”喜平忽而笑道:“殿下,我叫景虚,所谓良辰美景,总成虚也……的景虚。”竟是这样的身份……难怪,难怪喜平无论如何都要杀了太后,在不知道安喜平会刺杀太后之前,他曾想过对方可能是李后之人,可能是明元帝之人,也可能是其他皇子安排的棋子,但是他从未料到过,安喜平,不,或者该叫景虚,竟会身负如此血海深仇。梁澄双唇微张,他想说些什么,却一丝声音也发不出来,他闭了闭眼,转向孟留君,道:“既然真相大白,武阳候还是把安、把景虚交给我吧,贫僧自会向陛下复命。”孟留君哈哈一笑,摇头道:“释奴,我要是把安喜平交给你,我还有命做我的武阳候吗?只怕我一回京,等候我的便是牢狱之灾。”梁澄不再废话,抬手一扬,身后的护卫顿如飞鹰,一个个向前掠去,只留酌思公子护在身边,而孟留君则脚底一震,流星似的冲向梁澄,被酌思公子一剑挡住。孟留君眉尾一挑,他自负道门第一人弟子,年纪轻轻位列高手之流,同辈之间,除了八荒盟陆重台,几无对手,想不到短短一日之内,竟又遇到一个可堪匹敌之人。酌思公子带着黑色的面具,双眼如钩,眼里竟是妖邪之气,与身为琴师之时的清高孤傲相去甚远,因此孟留君并未认出他来。功力相近之人,想到分出个胜负,绝非片刻之事,孟留君有心速战速决,酌思公子却故意拖延。若是论利益,孟留君与他目的相同,既然对方能够刺杀太后,于宫中朝廷的布置定是不小,将来或可成为一大助力,因此酌思公子并不想就这么叫孟留君的事情败露。方才在庄子里,梁澄吩咐甘州派人通知一念,将孟留君一事禀报皇帝,酌思原本是想阻止的,但是一来惹人嫌疑,二来他并无把握甘州会听他的话,只好暗自忍耐,何况他不觉得一念会按照梁澄说的做,毕竟招了明元帝的怀疑,那便得不偿失了。而且他也在试探,试探梁澄在一念心中到底是何分量……第72章 天命难改方才情势危急,安喜平为人所制,梁澄便不敢轻举妄动,此时众人混战一团,梁澄当即放出响箭,铁灰色的箭镞划破空气,冲天而起,带起阵阵青烟,嘹亮的嘶鸣之声响彻山林。见此,孟留君招式愈发狠历,到底不枉郦道宣的弟子,酌思公子一开始还能与之抗衡,到后来便有些狼狈起来。而另一边,不世阁的护卫一和孟留君的死士交起手来,安喜平便趁乱摆脱身后的制服,孟留君的人见此自然不会放任他逃走,犹如附骨之疽一般,一面抵抗不世阁的袭击,一面再次将人围了起来,试图再次捉住安喜平。而安喜平早已是强弩之末,两片嘴唇血色尽失,而腰侧的衣摆却像饱蘸血水的狼毫,随着他的一举一动,在地上挥出斑斑血迹,梁澄眼见安喜平伤势愈重,随时就会丧命,再也按捺不住心焦,默默将真气在体内运转一遍,不顾气脉间残留的滞塞,瞅着一个空隙,飞身闯入战局,一剑扫开阻路的死士,搂住安喜平的腰,就要将人带出。不过酌思公子怎么会眼看着梁澄如意,见孟留君也注意到梁澄的动作,便故意买了个破绽,果然,孟留君眼中一亮,捉住这道破绽,挑去酌思公子手中的剑,往梁澄那处飞去,苍水剑势如劈竹,带起锐气如割,一剑刺向梁澄搂着安喜平的左臂。这一剑丝毫不留情面,梁澄避无可避,若是不松开安喜平,他的左臂可能就此废掉,但是一旦放手,安喜平必将性命不保。孟留君本意不愿伤了梁澄,但是眼下无论如何,他都不能放了梁澄和安喜平两人,这二人只要有一人回京,他多年的筹谋便会毁于一旦,所以哪怕不得不废了梁澄,他也绝不手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枚银光电闪而过,一下子击散苍水剑的剑势,其间蕴藏的真气犹如万钧雷霆,孟留君整只手臂忽地一麻,再也使不出力来,剑身顿时从他手中脱落,砸到地上,发出一声尖锐的悲鸣。“武阳候,别来无恙。”一道低沉而威严的声音响起,透着股不可一世的漫不经心,那声音听着仿佛是从很远的地方乘风而来,却又好像就在耳边。孟留君心里一惊,将依旧麻痹的右臂和微微颤抖的手掌背到身后,隐在袖中,笑道:“原来是梁阁主,孟某有事在身,未曾远迎,失礼了,不知梁阁主大驾光临所为何事?”两人这一对话,双方人马纷纷停手,梁澄带来的那些人手顿时一一跪地,齐声道:“拜见阁主!”孟留君闻言右眉一挑,他原先以为梁澄带来的这些人是他做太子时养的死士,没想到竟是不世阁的人,他看向梁澄,道:“原来国师大人与梁阁主早已相识,哈哈,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打自家人。”梁澄并未理睬孟留君君,他抱着安喜平,看向一身玄色衣袍的梁阁主,又立即低头移开视线,长长的眼睫垂下,掩住眸中复杂的神色。他知道这人就是一念,但是,对方此时正顶着一张梁澄完全陌生的脸,就连气势也相去甚远,一个飘逸高华,一个霸气邪肆,睥睨间尽是上位者的威势。他注意到梁澄的视线,却仿佛没看见一般,对着孟留君道:“不错,国师大人乃不世阁上客,今日之事多有误会,武阳候还是放人吧。”孟留君:“这恐怕不妥,太后一案……”“武阳候尽管放心,”一念负手道:“本尊与国师之间早已达成协议,太后被刺一案,国师大人……什么也不会说。”梁澄心中巨震,猛地抬头,神色莫名地看着一念,涛涛水声自崖底传来,长风将水汽吹散,一念立在高处,身上的墨色长袍被吹得猎猎作响,他居高临下地俯视着梁澄,面上无波无澜,回视梁澄的是一双深渊般幽邃的眼眸。梁澄的双唇微微翕动,却并未发出一道声来,眼中的震惊与复杂渐渐隐去,仿佛放弃挣扎放任自己沉溺于深潭之底的溺水之人。他想说孟留君侮辱与他,狼子野心,狡诈阴狠,不可与谋,但是最终他还是垂下头来,默认了一念的说法,因为他想到,一念或许在他不知道的时候,早已与孟留君有所合谋,他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时负气,坏了一念的计划。然而他抱着安喜平的手却微微地颤抖着,泄露出他心里的不甘,下一刻手背便被安喜平混着鲜血的手掌紧紧握住。“殿下……”梁澄深吸一口气,对着安喜平露出一道安抚的笑来,不着痕迹地摇了摇头。一念将二人的举动看在眼里,眸色愈发暗沉,隐隐地透出一丝红芒。孟留君听到一念的保证后,神色间微微一愣,视线在他与梁澄之间转动,稍许后,孟留君故作爽快,朗声笑道:“既然如此,孟某便告辞了。”孟留君一行人前脚刚离开,甘州他们后脚便到,见到梁澄与一念之间气氛有些古怪,原先要行礼的动作也迟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