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
作者:手倦抛书      更新:2023-06-26 05:50      字数:4880
  书房中又只剩下兄弟二人,梁澄结果账本,道:“我随你进宫一趟,你先在这等一下,容我换身衣物。”“好,”梁济道:“哥哥,你说这事跟谁有关?”梁澄:“目下还不能确定,大齐一直限制铁器外流,关外对这一块需求很大,因此利润巨大,但是没人敢这么做的,除非这人,所图甚大……”“哥哥是指……”梁济指了指上面。梁澄点点头,有些复杂地看着梁济,原先只会绕着他撒娇闹脾气的胞弟,果然在他不知道的时候,早已长大了,该懂的也都懂了。第57章 进宫请安梁澄来到卧房中,刚推开门,就发现一念坐在正中,慢悠悠地泡着茶,梁澄将门轻轻合上,道:“我得进宫一趟。”梁澄一直有让流云将自己的行踪报给明元帝,只是具体行程却是假的,如今他回到东都,自然要先进宫向明元帝请安,正好上交账本,也不会引人怀疑。一念放下茶杯,道:“刚才那管家已经叫人备好热水了。”“那是程顺,我亲自挑的人,一直管着我宫外的杂务,以后有什么事,跟他说就行。”梁澄解下外罩,往里屋走去,听见一念跟在背后,回头瞪了一眼,“在外边等着,眼下没空陪你闹。”颇有一股当家家主不耐娇妻痴缠的语气。一念才不会被唬住,上前就替梁澄解开衣襟,往下一捋,道:“你向来被人服侍惯了,自己一个人哪快得了,何况你还没跟我说那乞子是怎么回事。”这倒是冤枉梁澄了,他长到这么大,因为身体的隐秘,从来不像其他王公贵族,坐行起居,不论粗细,皆有人伺候,沐个浴是绝对没问题的,不过他心知自己说不过一念,于是放任一念为他解发褪衫,开口说了展清质的事。“此事一出,只怕又要有一批人落马了。”一念将水浇到梁澄光滑的肩头,一手细细拂过对方微微凹陷的锁骨,闲闲问道:“你可知户部侍郎林之和?”梁澄思忖道:“知道,我在户部行走时,与他有过接触,出身寒门,为人练达,处事圆滑,是礼部尚书石光远的门生。”“师弟,你可知他原本身份?”一念神秘道。梁澄一惊,“他是不世阁的人?”“不错,不世阁在各地皆有门人扮作寻常百姓之家,或农户,或商贾,或乡绅,这些人多是滕王残部,每年收养的孤儿,有些养在阁中,有些养到十来岁,便会送往各派习武,有些则分至各家,充作亲儿,从小教导,长大后参加科举,入朝为官,当年不世阁还未被我掌控时,便是由滕王坐下的陶师凛侍郎和单魁老将军二人组建的,多年来,他们用这个方法于朝中安插了不少眼线,林之和就是其中一人。”一念没有说的是,为了避免有人背叛,这些人都被喂了毒药,每一季都需服用解药。而梁澄心里早已掀起惊涛骇浪,他竟不知,一念的势力,竟已如此深入朝堂。一念似乎一点也不介意向梁澄透露底牌,“户部掌管天下盐铁,黄则恺的事情,其实林之和之前早已有所察觉,只是苦无证据,便被他暂时瞒了下来,以免打草惊蛇,你这账本不若交给林之和,也好把你从这件事里摘出去。”梁澄闻言,不由沉默,的确,他早已出家,若是因为此事再次出头,恐怕不但成为众矢之的,还会遭到明元帝的猜忌。一念继续劝道:“而且再过几日,你便要主持大相国寺佛诞日,太后亲来礼佛,此前不宜再生事端,何况展家失火已过一月,黄则恺定已抹掉所有痕迹,此时正是高度戒备之时,一州之令无故举家葬身火海,此事不小,黄则恺不敢瞒下,不若等他将此事奏报朝廷之后,我们再发难,在他以为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打他个措手不及,师弟以为如何。”一念所言,句句在理,梁澄道出最后一丝疑虑,“师兄,这事背后,不是二皇子就是六皇子,六皇子的外公唐鹤轩如今官拜户部尚书,林之和在他手底下做事,万一此事真与六皇子有关,林之和恐怕参不到皇帝面前。”一念却是十分肯定地说道:“不会,这事跟六皇子无关,他毕竟刚刚得势,手还伸不到山西,唐鹤轩要是知道了这份账本,到时即便黄则恺不是二皇子的人,他也会死咬二皇子一党不放。”梁澄抬头问道:“师兄觉得此事于二皇子无干?”一念故作神秘一笑:“你亲我一口,我就告诉你。”梁澄一窘,拍了下水面,气道:“我与你说正事,你竟然、竟然满脑子这种事情!”一念按住梁澄的手,嬉笑道:“这种事是什么事?夫妻间耳鬓厮磨亲热缠绵,难道不是世间最大的人伦?”“……”梁澄瞪眼。一念一手抓住梁澄的双腕,将人压到桶壁上,凑近对方的嘴角,吐气道:“师弟,你亲还是不亲,需知时不我待,再不亲可就过期不候喽。”简直就是登徒子一个,梁澄腹诽,伸头在一念在一念嘴巴上落在一吻,这回他学精了,趁着一念还未动作之前,先一步退开,道:“好了,说罢。”一念缓缓地舔了舔嘴唇,直勾勾地看着梁澄,道:“师弟,你学坏了。”“这是变机灵了。”梁澄颇为自得道。不想一念狡黠一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师兄方才骗你的,我只确定六皇子不是背后之人,其余的却是不知了。”梁澄:“……”……梁澄最后采纳了一念的计划,不过这宫还是要进的,毕竟不提他原先是明元帝的嫡子,现在还有国师的身份在身,回京自然要进宫请安。进宫前,梁澄对梁济道:“展家之案,眼下并非最佳时机,等佛诞日之后,哥哥自有安排。”梁济心里微讶,不知为何梁澄忽然改了主意,难道有人向他提了什么建议?梁济脑中猜测,却知问不出什么,于是装作三分焦急气氛忧虑道:“但愿展姑娘能看开点。”梁澄揶揄道:“济儿,小小年纪,就已经懂得怜香惜玉了?”大齐并无男女大防,且民风开放,女子当街打马亦不稀奇,甚而离异后也能再嫁,嫁妆仍属于己身,并不为夫家所有,这样的风气下,不少女子甚至主动追求一些翩翩公子或是风流才子,少年少女间的羞情爱慕,更是长辈乐于谈论的话题。梁济到是不怕胞兄看出他对展清质的新奇,不过却不打算就这么承认了,正色道:“哥哥此言差矣,我不过可怜她一个弱质女流,一遭家破人亡,千里奔波进京求告,着实不容易。”梁澄也不点破,只是淡淡提醒道:“展姑娘如今孤苦无依,你若只是图个新奇,就莫要招惹她。”梁济心头一跳,他没想到梁澄竟会对他说出这样的话,一时又是委屈,又是心虚,其实以他的身份,的确不可能娶个孤女做王妃,只是难得稀罕一个女孩子,便不由上心了几分。沉默半响,梁济终于点头道:“哥哥,我知道了。”之后一路无话,梁济自回寝宫里,梁澄则往甘露殿行去。明元帝起居食寝,批改奏折,皆在甘露殿,此处是皇宫中除却紫宸殿和崇政殿外最大的殿群,引路的太监上前对守门的侍卫通报,那侍卫对着梁澄恭敬行礼道:“见过国师大人,还请国师大人稍候片刻,卑下这就去通禀。”“有劳了。”梁澄颔首。侍卫很快就出来了,躬身道:“国师大人,陛下有请。”梁澄点点头,向殿中走去,进去后除了明元帝,还有一道熟悉的背影,正是孟留君。微微地惊讶过后,梁澄便平静下来,孟留君早已不能叫他心绪再生波乱了。他缓缓踱至殿前,步伐从容悠然,神态平和安宁,双掌合十,竖于胸前,行礼道:“贫僧拜见皇上,陛下圣安。”从始至终,一直有道视线若有似无地黏在他身上,梁澄只做不觉,目不斜视地看着前方。“国师请起,”明元帝抬手虚扶,然后对一旁的孟留君道:“孟爱卿若是无事,便退下吧。”孟留君长身拜道:“臣告退。”言毕,缓缓退出甘露殿,经过梁澄身边,脚步微微顿了下,之后又若无其事地退下了。梁澄垂眉敛目,似是什么都不曾察觉。殿中只剩父子二人,明元帝上下打量了下梁澄,状似感慨道:“澄儿,你瘦了。”梁澄低头,“贫僧惶恐,叫陛下担心了。”“到底父子一场,虽说你如今遁入空门,血缘天性却是割舍不断的,”明元帝踱到梁澄面前,拉起梁澄的手,道:“这回留下陪朕用膳罢,此番你出京游历,见闻定是不少,给朕好好说说。”梁澄在被明元帝牵起手时,头皮就一阵发炸,以往明元帝若是命他一起用膳,梁澄自然没有不高兴的道理,如今却是避之唯恐不及,但是他又不能直接回拒,只能道:“陛下,贫僧茹素,留在宫中用膳,只怕不妥。”“是朕失虑了,”明元帝其实也不过做做样子,闻言顺势道:“如此只好做罢。”二人又说了些话,梁澄便告退了,走出甘露殿后一段路程,身旁假山里忽然闪出一人,是孟留君。“国师大人,借步一叙。”第58章 故人心思孟留君侧身一步,让出身后掩映在繁茂花木中的一条幽径,梁澄抬眼淡淡一扫,好似八风不动,道:“不知孟施主所为何事?”“释奴……”孟留君低声轻喃,似乎惊异于梁澄的冷淡与疏远,道:“我这次回京,才知何为物是人非,当我得知你弃位出家时,你可知我有多震惊多难过吗?”梁澄淡淡一笑,道:“孟施主不必伤怀,人各有志,世间一起变迁,离合沉浮,皆属平常。”孟留君眉目一沉,问道:“难道在释奴眼中,你我间自小的情分,亦不过过眼云烟转身即忘?”梁澄不为所动,“孟施主若是无事,贫僧便先请告退了。”言罢,竟不管孟留君变色,就要径直离去,却被孟留君一把拽着袍袖。“孟施主这是何意?”梁澄回头,冷声道。孟留君眼中尽是不解,他想不通梁澄为何忽然与他生份起来,甚至有些不近人情。“释奴,你一声不响便出家为僧,不顾以往情谊,对我横眉冷对,若是我做错了什么,你总该给个理由,这样不问青红皂白,甚至不给我一丝辩白的机会,你叫我如何心平意合,如何看得开?”梁澄知道自己这样的作态,一定会引起对方的怀疑,但是这一世他一点也不想与这人再做周旋,他将自己的袍袖从孟留君手中扯开,道:“还请孟施主自重,此处乃宫廷大内,不容你我再此喧哗,告辞。”梁澄一副油盐不进的模样,眼下又的确不适合再做纠缠,孟留君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梁澄甩袖而去,对于梁澄这人,他向来信心十足,自觉再了解不过,即便对方出家了,定是有什么因由,只待他细细一问,梁澄对他信任有加,不管有何缘由,定会吐露实情,再与他商谋计策,就像往日那般,对他剖心剖肺。可是,梁澄方才的冷淡漠然,却叫孟留君始料未及措不及防。……难道,释奴知道了什么?不,不可能,他自问行事不留痕迹,明元帝对他母亲所做的事,也是隐人耳目,不敢暴露在世人眼前,梁澄不善阴谋不明人心,不可能察觉到的,到底是因为什么?然而眼下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办,却是不好纠结于此,何况,梁澄既然不再是大齐太子,他也无需继续利用对方,这让他心里好受了不少,不用再为此愧疚难安。孟留君望着梁澄的背景,直至那道修长的青色背景消失在重重殿宇之间,他才收回视线。从一开始,他处心积虑地接近梁澄,就是因为别有用心,结果不知不觉间,竟叫自己落入进退两难,煎熬难决的境地。原本一心利用对方,甚至必要时候,即便要将这人推入万劫不复之地,他也不会犹豫,可是,他竟生了护他安稳的可笑念头,然而他要做的事,注意此生要辜负这人一颗赤诚之心。这难道是他的错,怪只怪,苍天负他。然而世事难料,就在他下定决心之时,梁澄却忽然出家了?这一步打乱他所有的计划,但是孟留君很快就调整了谋划,同时在心底忍不住松了一口气,这样,他便不用再受愧疚之情的折磨了。见到梁澄那一刻,他心潮激越,血脉涌动,但是从始至终,他心心念念的人,却视他如无物,不曾多看一眼,仿佛满腔热血,尽被波入冬日里夹着冰渣的路边泥淖。这边孟留君心思郁结,百思不得其解,梁澄心情也好不到哪去,到底还是被影响到了。回到锦鲤巷后,管家一边恭敬地坠在梁澄身后,一边向他禀告府中事务。“本来要安排展家姑娘住进东边的客房,再派个婢女伺候,展姑娘说她不愿白吃白住,她说自己尤擅侍花弄草,愿为府中园丁,公子,您看如何?”梁澄闻言,不由赞许一笑:“到是个有骨气的孩子,你就按她的意思办,太脏太累的活避着她就好。”“是,”管家点头,又道:“跟着公子回来的那位琼台少侠自称被公子收为护卫,那是把他要安排进后座房吗?”后座房靠近马房,府中婢子奴仆借住其中,环境一般,倒是不适合陆重台的身份,梁澄于是摇头道:“把西边的偏院打扫一下。”那处花木幽深,雅致清净,十分适合疗伤,而且离主堂最远,又有高墙隔着,这样既能避免外客窥伺正院里的情况,又不会怠慢客人,倒是正好空给陆重台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