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
作者:手倦抛书      更新:2023-06-26 05:50      字数:5529
  这样狡黠的梁澄,一念很少见到,手中的动作的不由一顿,心中便起了别的心思,他向来做事凭心意,更何况如见两人关系明确,一念更不会委屈自己,于是俯下身来,叼住梁澄的嘴唇,就是一顿啃咬。梁澄手里还拿着盛满粥的调羹,生怕把粥给洒了,只好等着眼睛,任由一念轻薄。终于,一念放过梁澄的嘴唇,对着愤愤的梁澄眨了眨眼,笑道:“这是师弟付我的粥钱,师弟若是觉得太贵了,等到今晚你熬粥,我也付你一份。”一念嘴角斜勾,“师兄愿意付双倍的粥钱。”“……”这样的师兄,真是让他招架不住啊!一念本就长得俊美无俦,眉骨突起,轮廓深邃,不笑时不怒自威,气质出尘,像现在这样,嘴角斜勾,双眼轻眨,带着点邪气,恣意洒然,真是谁也挡不住这扑面而来的魅力。梁澄自问修炼不足,佛心不定,于是不敢再看,埋头喝粥。一念眼里划过一道可惜,对方竟然没有脸红,也没有痴痴地盯着他看,难不成自己的风采不如往昔了?一念扫过胸口处的垂发,还是说梁澄喜欢看他身披僧衣,没有头发时的模样?……用过午饭,梁澄主动收拾起碗筷,一念又带着他熟悉环境,顺便当做消食,半个时辰后,二人又回到主穴,一念道:“师弟,我们开始施针吧。”梁澄早已做好心理准备,这回反倒不再扭捏,道了声好,转过身来,褪去上衣,亵裤褪至胯边,躺到软垫上去,抬眼看向一念,“师兄,可以了。”主穴内四壁尽覆火晶,因此梁澄也不觉得冷,见一念摊开一排银针,眼睫毛就不受控制地颤了颤,那种蚁咬般的细细密密的疼痛,仿佛连血液骨髓都被冻住的寒冷,实在不是美妙的回忆。一念知道梁澄的惧怕,安抚道:“最开始几次都会痛,等毒素渐少,就不会那么难挨了。”梁澄点点头,闭上眼睛。这一回梁澄依旧没能撑过去,半途便痛晕了过去,醒来已在热泉之中,一念的手抵着他的后背,正在给他运气催毒。他能感觉到体内的寒意慢慢溢出体表,汇入水中,这处热泉并非死水,到时不怕水会变脏。虽然一念越来越爱调笑他,不过未曾越线,在他昏迷后,也不曾褪去他的亵裤,梁澄于是越发唾弃自己的隐瞒。不过梁澄却不知,不是一念不想脱,而是他看出梁澄的介意,这才守住最后一丝丝可怜的底线,而且他要是想脱,一定要人醒着脱,这样就能欣赏到梁澄羞得想逃又不敢逃的模样,这样才有情趣。“醒了,”一念听到梁澄的呼吸变了,于是问道,“感觉如何?”梁澄耷拉着脑袋,“没力气,不过已经不冷了……”一念听到他有气无力的声音,心里就是一揪,柔声道:“那你就靠着师兄的手掌,这点重量师兄还是受得住的。”原来梁澄昏迷的时候,全身的重量都靠着一念正在的输气的手掌,醒来后怕一念手酸,就自己坐正了,好让一念不那么费力。梁澄摇摇头,道:“没事,也不是很累,师兄,还要多久?”“再一刻。”一念道:“会口渴吗?”梁澄的确觉得很渴,不过他摇了摇头,道:“不渴。”两人断断续续地说着话,终于,一念收起真气,将浑身软趴趴的梁澄抱出热泉,裹进毛毯子里,直接抱进旁边的石洞卧室里。一念将梁澄的头发的烘干,道:“师兄先出去,衣物已备好,你先换上,师兄去煎药。”言毕,便起身离室,梁澄换好衣服后,便滚进被子里,沉沉睡去。等到一念进来后,便见某人睡得两颊粉红,嘴巴微张,不由露出一抹温柔笑意。第39章 时局变化山中日月,梁澄和一念在洞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除去每晚疗毒,白日二人共究佛理,煮茶对棋,打坐修炼,有时一念教梁澄抚琴,有时又换做梁澄教一念丹青,若是天气晴好,两人便四处游览。他们将附近的大小几座奇峰一一赏了个便遍,莲峰云海,天台晓日,平岗积雪,山中五步成景,十步一画,叫人流连忘返。所谓拨云寻古道,仰首见浮屠,除开一些名刹大寺,他们偶尔还会在崖边泉涧,与一些山无名小庙不期而遇,常常还会偶遇一些禅坐苦修的行者,漫山遍水游来,当真应了那句“逍遥不记年”。这日,半壁崖上一丝风也无,难得日头也很足,梁澄在崖上摆开画纸,二人正讲到“意存笔先,画尽意在”,一念忽然道:“七日后便是除夕了。”梁澄驻笔,恍然道:“已经到年底了……”一念搂住梁澄:“是啊,今年除夕,就我们两个……”真好。梁澄忽然想起远在东都的胞弟与舅舅,于是问道:“我们明日回别院一趟可好?我想往东都送两封信。”一念原本一只手正把玩着梁澄的胸前的碎发,闻言微微一顿,道:“你今天写好,明早我拿去别院,再着人送去东都。”从九命无回崖到青阳县,普通人得花上一个上午,不过一念轻功绝世,来回不到两个时辰,自己跟着,反而是累赘,梁澄于是点点头,道:“那便有劳师兄了。”“那你亲我一下。”一念转过梁澄的头,笑道。梁澄无奈,这几日二人日日相处,比之以往更为亲密,他也不知自己被一念偷袭了多少了回,早已习惯对方的温存,并且身体力行体会到自己过往错得有多离谱,眼前之人绝非外表那般清心寡欲,说起情话来连那些个纨绔子弟都要汗颜,更叫梁澄惊讶到无言以对的是,这人无论说的话多么露骨,表情依旧一本正经,气质依旧出尘俊逸,也不知是怎么做到的,脸皮能修炼到此等地步,也算炉火纯青。“怎么,师弟不喜欢亲我吗?”一念见梁澄默默地瞪着他,做出一副无奈宠溺状,“明明每次师兄亲你的时候,师弟到最后总是沉溺其间,意乱情迷,还是说师弟喜欢师兄主动的?”一念捏了捏梁澄的耳垂,最后总结道:“真是不老实。”梁澄:“……”他有吗?!一念叹道:“罢了,那还是师兄自己来讨罢。”说着,便低下头来,享用起明日来回奔波送信的劳苦费。到了除夕那日,过了正午一念便为梁澄施好针,随这寒毒一日日减少,如今受针时虽然仍然有些痛,但已不会像一开始那般会痛晕过去,也不会在治疗后因为脱力陷入沉眠。蒋逊给他们送来精心准备好的素斋和点心,用食盒装着,食盒每一层皆隔出中空填以火晶,火晶放入火中后,再拿出来便可发热,因此到了一念手里,饭菜依旧热腾腾的。随着食盒一起带来的,还有眼下波流暗涌的时局。自明光寺一案后,八荒盟盟主陆惊川纠集一帮武林豪杰,气势汹汹来到漠北,原本以为会是一场恶战,结果不想着三途宗宗主竟然是个绣花枕头,三两下子就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武林小辈斩杀,其余皆是一些小喽啰,见宗主被途,纷纷跪地求饶,称自己原本不过普通边关百姓,村子被胡虏所毁,没了生计,这才归入三途宗混口饭吃。这些人自诩武林正道,自然不会对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升斗百姓下手,只是陆惊川此行搞得声势浩大,势要铲除漠北魔教,结果人家不过一个小小帮会,取了个响亮的名号,连地头蛇都算不上,正好所谓的左护法靠些蛊毒使了个小花招,不但骗过四皇子,借着明光寺敛财,还控制了那么多安徽豪绅,当真一场乌龙,弄得陆惊川下不了台,当场就有见不惯陆惊川的人凉凉地刺了几句,更叫他暗火丛生。只怕消息一传回中原,陆大盟主便成了个武林笑话。一行人悻悻而归,各自回派,结果那几个让陆惊川失了面子的人,半途皆被人害死,于是江湖上又起了些谣言,说陆惊川心胸狭隘,容不得他人评论,于是暗中加害。那几个被害之人所在的门派,自然要讨个说法,聪明人一看就知道,其中颇有蹊跷,毕竟陆惊川身为八荒盟盟主,老谋深算,不可能做出这般自毁声誉之事,不过那些向来与八荒盟有利益冲突的水陆门派,可不管这些,他们只要能有借口,从八荒盟身上撕下块肉来就行了。更不提八荒盟本身亦非铁板一块,盟内八个舵主自来明争暗斗不断,又参杂各方暗探,当真好戏一场。于此同时,边关一处马场,悄然迎来一批人手,带着三途宗这几年积攒的产业。为首之人,竟然是本该身处东都的火途,或者说,韩斟意,而那三途宗原先的宗主,早就成了韩斟意的刀下亡魂。此处马场养马近千,名义上为朝廷供马,背后实乃不世阁,韩斟意此来,既是除掉血途,顺带坑上陆惊川一把,亦是带着自己的人手,投靠不世阁,做完这些,他又匆匆赶回东都,为皇家除夕宴进宫献艺做准备。江湖上纷争不断,朝堂中亦是时局瞬变。漕粮一案,明元帝震怒,褫夺四皇子晋王封号,二皇子督查不力,禁足府内一月,右丞何秉钰被参结党营私、排斥异己,纵其族人霸人田产,贪图财货,广营产业,何家被抄,何右丞官职被免,其弟何秉铄,罢黜左龙武校尉,交给侍卫酌情留用。何家百年世家,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但是何家嫡支,这一辈算是没落了。这时,原先因母族不显,母妃亦不甚受宠而被众人忽视,总是跟在四皇子身边的六皇子,有次竟被明元帝当堂夸奖,纯孝慎笃,谦恭德令,令其于吏部行走,渐渐走进众人视线之中,原先四皇子手中的势力,竟也不知不觉中,被六皇子收为己用。六皇子诚王,在几个皇子中向来平庸,众人对他的印象,不过忠厚恭俭,只说德行,从未提及才干,可见确实无甚能力。这回入了明元帝的眼,实在叫人惊异,不过真正的老狐狸,皆能猜出其中一二缘由。四皇子一落,二皇子一党独大,这绝非明元帝乐意所见,干脆扶起一个好拿捏的,便选中了母族不显的六皇子。不过明元帝没想到六皇子竟能将四皇子残党收为己用,看来以往不过故意藏拙,不过明元帝并不担心,如果六皇子太蠢,也起不到平衡二皇子的作用了。一念将手中的密报化作齑粉,嘴角勾起一道满意的弧度,用密语写了封信函,塞进蜡封里,放入食盒夹层内,留在冰室里,自会有人来取。第40章 秘密暴露这一年除夕,梁澄过得简单而平淡,没有金钟玉磐饕餮珍馐,没有百官庆贺繁文缛节,只有两人对坐,一桌素菜,不过这年夜饭虽然没有一丝荤腥,但却做得精美可口色味俱佳,叫人唇齿留香。唯一的遗憾,大概就是少了美酒。然而,无酒醉人人自醉,墙上的夜明珠散发着清雅的光辉,在一念略显凌厉的脸部轮廓上打上一层雾化般的柔光,显得对方深邃的眉眼,愈发缱绻,温柔如水。两人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随意地说着话,吃到七分饱时,梁澄搁下竹筷,问道:“师兄,以往除夕,你是怎么过的?”一念脸上露出一丝怀念的神色,“师父在的时候,会叫我和他一起守岁……”言下之意,虚云走了之后,他便年年一人独过,梁澄在一念的眼中瞧出一抹稍纵即逝的伤感,于是伸手握住对方的手掌,道:“以后便是我陪着师兄过年了。”一念回握梁澄,道:“那师弟呢?”“宫中的除夕宴规矩甚多,不提也罢,”梁澄笑笑,想起远在东都的胞弟,叹道:“济儿每年都会向我讨红包,今年只能托舅舅给他了,过了今晚,他便十岁了,时间过得真快。”一念眉心一动,问道:“如今九皇子是唯一的中宫嫡子,对他你有何打算?”梁澄微讶,没想到一念会问他这种问题,凝眉略作思忖,便直白道:“以他的身份,若是不能登顶,便只能跌落。”一念:“你要帮他?”梁澄淡淡一笑,摇头道:“我帮不了他什么,权谋争斗,向来非我所能,做了十九年的太子,在这一方面或许还不如济儿,也就国师这一份身份有点用处,来日他若需要我做些什么,能帮的,我这个当哥哥的自然会帮。”一念不赞同道:“师弟不必妄自菲薄,自你参政,做了不少利民之举,陛下登基以来,天灾频发,你亲自监察赈灾,发现户部亏空,清查陈账,冒天下之大不韪,劝服陛下查办开国勋贵八族,纠察两湖贪污,虽然得罪不少世家大族,但是长江南北,政吏为之一清,又亲自督办无定河工,广开养济院,抚养孤儿,安置残兵老卒重事生产,不至于无所生计。”“一国储君,若只知结党营私,排除异己,不懂为社稷考,为民生计,即便最终坐上皇位,也不会是一个好皇帝,历朝历代,多少国君只知权衡世家势力以固统治,真正为民谋福祉的,又有几人?”被人这么一夸,梁澄反倒不好意思起来,其实他早已明白,明元帝一开始就把他当做弃子,所以当他挑动世家利益之时,明元帝才会不加阻拦。开国功勋八大族,到了如今,根深叶茂,关系庞杂,旁枝侧脉,不乏国之蠹虫,仗着太祖遗恩,私吞户银,侵占良田,若是不清,只怕为祸社稷。上一世在被禁不久之前,他正拟草均田令,所为便是解决世家屯田之患,第一步就是清丈全国田亩与人口,还来不及呈给明元帝,便遭软禁,现在想来,当时朝中,除了伶仃几个出身寒门的官员,再无人为他说话,不就是他众叛亲离遭人厌恨的最佳佐证?梁澄想到这些,倒不是后悔当初所作所为,只是不禁反思道:“我以往只当一国之君,只要为民谋利,便是好皇帝,现在想来,所谓明君,无一不是既善于权谋心术,又精于施政治世,知人善用,斡旋世家,朝纲稳固,如此方能上下一致,政令通行。”“过去我所为,若是没有陛下支持,在背后为我周旋,所出政令,只怕寸步难行,根本无法惠及百姓。”这些话出自梁澄内心,却不是为明元帝说话,只不过就事论事,还有一点他没说,为帝者,当真要心中无父无母,无妻无子,无人不是臣子,无事不可为,无人不可用,如此才能成大事。当初,但凡他再聪明一些,便应看透其中的曲折,在察觉到明元帝的心思后,就要韬光养晦,待到时机成熟,再狠下心来,先下手为强,等皇帝的位置坐稳了,再施展抱负不迟。然而他注定做不到心坚似铁,所以他败得心服口服。即便明元帝害他性命,他也不得不承认,对方的确不失为一个好皇帝,励精图治,一步一步借用寒门之手,分化世家力量,若非流年不顺,天不予丰,大齐何愁不能中兴?梁澄不愿再提这些,于是道:“今天是除夕,不说这些无趣的。”话音刚落,整个人就被一念卷入怀中,下巴也被人轻轻捏住抬起。一念露出一个极为邪肆的笑容,凤眼斜挑,唇角微勾,戏谑道:“不错,良辰美景,春宵苦短,谈什么朝廷俗务,我们还是做些有趣的事如何?”梁澄近距离看着一念完美的五官做出这样勾人的神情,心头一阵乱跳,默念“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一念的舌头伸进他的嘴里后,却什么都给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