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作者:手倦抛书      更新:2023-06-26 05:49      字数:4810
  李度秋目光幽邃,缓缓吐出一口气,“你既然已经知道了,舅舅便没什么好隐瞒的,你父皇……的确非先帝亲子。”梁澄一惊,失手打翻案上茶杯,茶水顺着案角滴落在沉木地板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显得禅室内静得可怕。“舅舅你……你竟早已知道……”梁澄心里卷起万丈白浪,震惊得无以加复。李度秋起身,走到窗边,负手而立,望着横过窗楞的一枝斜梅,道:“这事连你母后亦是不知,舅舅也是偶然证实,圣上还不知晓这事,否则更容不下我,今后莫要再提此事,武阳候我会让人注意,你无需担心。”梁澄有心再问,但是李度秋却不给他开口,“我知你心中疑惑,沉年往事,我不愿多谈,你只需记得,他现在已经是大齐的皇帝了,还是你的父皇。”梁澄一默,道:“我知道了,舅舅。”“好。”李度秋转过身来,道:“我还有公务在身,不便久留。”梁澄会意,和李度秋重新皮了斗篷,一道出了禅室,梁济本来正闷闷不乐地踢着被小沙弥扫做一堆的庭雪,听见开门的声音,双眼一亮,欢呼一声,蹦到梁澄跟前,举高双手,道:“哥,济儿手好冷,都冻红了。”只见一双已经褪去一些小孩紫特有软肉的手凑到梁澄胸口,骨节处的确冻得通红,梁澄知道梁济早已开始修习菩提心经,只要运起体内真气,断无受冻一说,不由失笑,“过了年就满十岁了,连斗篷也披,以后不能这么莽撞,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了。”见安喜平手上搭着梁济的小斗篷,便让安喜平给他围上。梁济等了半天,不见梁澄像以往那般,包住他的双手来回揉搓,也不亲自给他围斗篷,眼睛就是一红,放下双手,挥开上前的安喜平,冲梁澄大吼,像是要将这几日的压抑发泄干净:“你不要我就说一声!什么佛祖托梦,骗人!你就是不想回宫了,才故意出家做什么臭秃驴!不要就不要,本王也不要你!”说完,便转身要跑,却被李度秋一把揪住衣领。“放开本王!本王要回宫!”“没大没小,谁教你这样的!”李度秋沉声怒喝,梁济自小怕他这铁面舅舅,顿时不敢作妖了,老老实实地站好,转过身来,只是眼睛却不看梁澄,嘴巴也抿得紧紧的。梁澄实在无法相信,这样的弟弟,会和安喜平的死有关,孟留君的一番话,他可以被当做挑拨离间,那喜平呢……难道,这其间有什么误会?身体先于思考,梁澄握住梁济的双手,小孩儿作势往外抽了抽,却没使什么力气,脸上也浮现一丝懊恼之色。梁澄心里一软,蹲了下来,道:“哥哥没有不要济儿,是哥哥不好,济儿别生哥哥的气,好不好?”梁济支吾了一声,貌似十分勉强道:“好吧,本王大人有大量,就饶了哥哥。”梁澄失笑,包住梁济的手,凑到嘴边轻轻呵气,一阵揉搓,笑道:“这下子暖和了吧。”梁济狡黠一笑,怪叫一声将手伸进梁澄的脖子,大笑:“哈哈,这里最暖和。”梁澄猝不及防下,被激得打了个冷颤,却也不闪躲,任由梁济动作,捂着他的脖子,不想梁济得寸进尺,竟然将手缩进梁澄的衣襟里,肉贴肉地黏在梁澄胸膛上!可惜梁济没得逞多久,就又被李度秋揪着衣领提溜到一边,“回去扎马步一个时辰!”“啊,舅舅不要,济儿知错了。”“这下子不叫‘本王’了?”李度秋幽幽道。“哥哥……”梁济转而可怜兮兮地望着梁澄。梁澄被他梁济这么一闹,衣襟松开许多,白皙的胸膛隐隐约约,此时不便整理,毕竟要解开斜襟重新整理中衣,梁澄便将斗篷紧了紧盖住衣领处,接过安喜平手上的斗篷,替梁济披上,然后捏住他的鼻梁,道:“哥哥也觉得济儿地好好扎个马步,定定性子。”梁济垮下脸,恹恹应下。李度秋道:“好了,见也见过了,你母后让你捎的衣物也都带到了,走吧。”“这么快?!”梁济求道:“舅舅,我可不可以……”“不可以。”李度秋不容置喙道:“今日的功课可有完成?”“唉唉。”梁济苦脸,把头往梁澄怀里一扎,声音闷闷道:“哥,你一定要出家吗,我功课不会了,也不能问你,母后本来还想给您相看世家姑娘,给我找个嫂子呢,你为什么一定要做和尚,连媳妇儿都讨不了了。”梁澄听着梁济絮絮叨叨,心里苦笑,大齐太子自来十六七岁便要定下太子妃,可惜他这身子,母后便不知从何处寻了大德高僧,批命太子弱冠前不宜婚配,这事便被压了下来,现下母后如此说辞,只怕不过随口一说。他摸了摸梁济的后脑勺,柔声道:“等你出宫建府了,就能随时来看哥哥。”“那要等到猴年马月啊……”梁济有心再多黏糊一下,只是李度秋却时间有限,“再这般小女儿作态,马步就再加上一个时辰。”“好了,哥哥送你们出去。”怀里的小孩后背一僵,梁澄好笑地拍拍他的背,拉住梁澄的手,送二人离寺。走出梅林,又绕过莲池,李度秋止住脚步,“送到此处便可,回去吧。”梁澄刚要道别,就见李度秋忽然浑身气势一变,转身看向一株枝干遒劲的古松,扬声道:“不知师父在此静修,多有打扰。”话音甫落,便见一僧人自苍劲古松上飘飘而下,素衣青履,一尘不染,神情闲远,气韵杳然,西风自梅林拂来,带来白梅似落雪,不似凡间景色。第10章 松下诊脉梁澄不意一念禅师竟会在此,于是上前一步,竖掌于胸口道:“见过一念上师。”“见过国师。”一念淡淡回礼。“不知这是是哪位上师?”李度秋向梁澄问道,眼睛却依旧放在一念身上,以他的功力,周身百丈之内若有人至,亦能察觉,但是方才,他竟然直到十尺内,才发觉一念此人,可见眼前僧人武功境界之高深。待看清了来人相貌,李度秋心里更是震惊,这素衣僧人,竟似他的……某位故人……“这位是无渡禅师关门弟子,一念禅师。”说完,梁澄又对一念道:“这是护国大将军李度秋将军,这是澄心俗家胞弟。”“见过李将军,九皇子。”一念面上神情淡远,不卑不亢道。梁济眼里闪过好奇,但是在外人面前,他向来端着沉稳架势,这里除了梁澄,他身份最高,于是道:“久仰上师大名,大师风采摄人,果真百闻不如一见。”“九皇子过奖。”一念依旧淡淡,“若是无事,贫僧先行告退。”“上师请留步,”这时李度秋忽然开就道:“本将听闻上师五岁之时被无渡禅师收为弟子,冒昧问一句,上师拜师前,府上住何方?”“府上不敢当,实不相瞒,当年沧州大旱,家师于乱民中救得贫僧,前尘往事,贫僧皆已尽忘,想来是遭难民所弃。”李度秋闻言,脸上露出一抹失望,“上师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本将唐突了,便不打扰上师清修,再会。”一念:“告辞。”李度秋和梁济离去后,古松下便只剩梁澄和一念默然相对。古松树下卧着一块巨石,一念振袖轻挥,石上积雪顿时纷纷洒向地面,然后便随意一坐,自袖中拿出一卷书册,静静地看了起来。梁澄想到方才上师谈及自身身世,虽然不过轻描淡写两句,梁澄还是不觉心中瑟瑟,他记得有一年沧州大旱,难民易子而食,一想到要不是被无渡禅师收为弟子,上师曾经岂不很可能被人吃掉?!梁澄被自己的想象吓得脸色一白,忽然听到一念幽远的声音钻入耳朵:“在想什么?”若是平时,梁澄自然能转圜过去,但是不知为何,上师的声音飘入耳内后,竟让他脱口一句“想你被人吃掉”!话一出口,梁澄就恨不得捂着嘴巴,或者吞回刚才那句话,但显然不可能。“哦?”他见上师竟然轻笑一声,“被谁吃掉?”梁澄控制着不让自己失态,讪讪道:“上师误会了,听到上师乃无渡大德于乱民中所救,澄心忽而想到易子而食之说,一时……一时……”“无需介怀。”一念开口,递了个台阶给梁澄,“国师一心为民,是天下之福。”梁澄心里却略有不适,之前上师还赠他法号,今日便唤他国师,实在是尊敬有余,亲近不足,梁澄走进两步,道:“上师唤我澄心便可,国师二字,不免有些生疏。”“若国师不介意,一念自然乐意。”一念将执书的那只手搁在膝上,道:“澄心亦不必拘束,唤我字号即可。”梁澄心上一喜,又靠近一步,然后便见一念手上所执,并非佛经,而是医书,不由奇道:“上……一念师兄,也懂岐黄之术?”“吾等传灯弟子为众生行菩萨道,便要学些方便法门,佛曰五明,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和内明,这声明乃释训诂字,诠目疏别,工巧明伎术机关,阴阳历数,医方明禁咒闲邪,药石针艾,因明考定正邪,研核真伪,内明究畅五乘,因果妙理。”梁澄惊叹,“如此说来,一念师兄真是博学多识,所猎甚广。”一念摇首,“不过鼯鼠五技罢了,除了医术,其余并不多精深。”“那不知师兄可愿为澄心施展一二?”梁澄跃跃欲试道。一念放下医书,笑道:“伸手吧。”梁澄闻言,隔着一臂之远坐到一念身边,自斗篷中伸出右手,悬在半空,手腕便被一念握住,引至对方腿上。梁澄心里猛地一跳,手背靠着上师的大腿,脉门上搭着上师修长的三指,指甲修剪得干净整齐,指腹一层薄薄的琴茧,这是一双抚琴的手,温润清华,又不失苍劲力道。上师看起来清逸脱俗,不惹烟火,一双手却是温暖而干燥的……他自小四肢冰凉,即便修习菩提心经以不能有所改善,或许与他的体质有关,此时他与上师肌肤相触,寸关处传来徐徐的温热,似乎连肌肤底下的青色脉络,都能感受到这份……温暖的悸动。一念把了很久,梁澄从恍惚中回神,抬头却见上师眉头竟然微微皱起,正要出声询问,对方却忽然松开他的右手,神情严峻道:“左手。”梁澄不敢迟疑打扰,立即伸出左手,心里却暗自思忖,虽然他无论冬夏,四肢总是冰凉,有时还有小腹坠坠的不适,但其实他很少生病,太医署里备档的脉案也不曾有何问题,为何上师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难道他身上竟有什么病症?还不等梁澄想个透彻,一念又道:“舌头。”话音刚落,一手便捏住梁澄下颌,微微凑近,两人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不足半臂之远,梁澄怔然抬眼,入目便是一念一双深潭似的眼眸,不知怎的,伸到一半的舌头,竟是如何也伸不出了,就这么微微张着嘴唇,舌尖悬在齿间,要露不露。从远处看,两人竟像是要接吻一般……白雪苍松,素梅萧风,一对出尘人物,脉脉相望,鼻息相闻,除却二人皆为男子外,端是一幕叫人脸红心跳的画面。可惜好景不常,一声略微尖细的“殿下”传来,划破此刻旖旎,梁澄上身往后一退,垂下眼睫,掩住眸里的慌乱,从石上站了起来,对一念道:“是喜平来了,想必是有人来访,澄心先告辞了,师兄随意。”说罢不等一念回话,便匆匆离去,甚至用上了轻功。一念望着梁澄慌乱的背景,一双眼睛犹如月下深潭,泛着幽幽的清辉,看不出喜悲,辨不明嗔怒,仿佛传闻中的寂静弱水,鸿毛不浮,不可越也。梁澄刚跑出不远,便见安喜平正站在树下,他走到近前,似乎是为了掩饰内心的局促,道:“都说了莫要再叫我殿下,怎么又忘记改口了?”一边说着一边往回走,安喜平跟在他背后,眉目隐在阴影里,语气如常道:“方才喜平久久不见大人回来,便出去寻找,一时心急,才不小说错了,喜平以后不会的,国师您大人大量,饶了奴婢吧。”梁澄转身轻轻地点了点安喜平的脑袋,失笑道:“就会拌乖耍痴,这回就饶了你。”“嘻嘻,多谢国师大人!大人您对奴婢真好,奴婢愿为大人上刀山下火海,万死尤不悔。”梁澄本来嘴角还噙着一抹笑意,听到安喜平说“大人上刀山下火海,万死尤不悔”,脑中竟浮现安细品临死前的画面,心里顿时一突,甚至忘了之前的慌乱,皱眉正色道:“以后不准把死挂在嘴边,莫要看轻自己的身家性命。”梁澄难得在安喜平面前正容亢色,不想安喜平一双杏圆眼,眼泪说掉就掉,“呜呜,大人待小人真好,小人要一辈子跟着大人。”梁澄无奈,“好好,跟着跟着。”安喜平忽然止住眼泪,抬眼专注地凝视着梁澄,道:“我安喜平,此生绝不背离大人,用随无怨。”“……好。”梁澄倏然一笑,转身继续往回走,“走吧。”——————针对姑娘们的吐槽,一念上师有话说。一念:本上师不过是很单纯很专业地为病人看病罢了。就知道你们会想多,另外有人说本上师本次出场都要准备花瓣和鼓风机,然后和小受来个偶遇,呵呵,佛曰因果纠缠,这是命运的羁绊,懂不?不懂回去抄经八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