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作者:老烟圈照吹      更新:2023-06-26 04:20      字数:6332
  等到鱼儿试探着钻入筐中吃食时,陈青依旧稳稳握住筐边,等看到两条大鱼进筐后,才咬牙用力抬臂,将筐拎出水面。水流顺着缝隙流下,沉重的竹筐慢慢减轻重量,刚刚一条大鱼激灵的一摆尾巴逃窜出去,致使筐中只余一条一斤来沉的草鱼和两条手指长短的鱼崽。拎着竹筐上岸,将鱼倒在岸边让陈碧帮忙盯着,陈青又返回河中继续捕鱼。这次换了个地方,可惜运气不太好,半个时辰才又捉了一条一斤来沉的鲫鱼和几条小鱼。陈碧已经洗好了衣服,看着哥哥被太阳晒的通红的脸颊招呼道“哥,回去吧”“好~”陈青摸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将东西整理好才一个猛子扎下水痛痛快快的游上一会儿降温。第5章 以诚换诚从小在河边长大,陈青小时候又皮,没少和同村小孩下河游泳,水性挺好,就是在河底憋个一分钟摸几个石子都不成问题。回家收拾好鱼,将鱼杂都扔给鸡鸭叨食,陈青才又拎着锄头去地里干活。正午过后阳光依旧挺足,若是不急着赶活,就是庄稼汉也不愿意顶着日头除草。但陈青却不得不干,他家十亩旱田,家里又只有两个劳力,苗仁翠心疼他男人除了上午及傍晚都不让她家爷们下地干活,却舍得指使陈青顶着日头除草,村里人虽看不过去,但也只是背地里议论两句,毕竟这是别人家的事,他们也管不着。农活繁累,陈老大又上了年纪,陈青一个半大小哥多干点也不会让大伯娘捞下什么病垢,顶多就是损她不拿陈青当个哥看。“切~他自己不愿当哥嫁人,还赖我将他当爷们使唤啊,这地里活不干,全家都得喝西北风”苗仁翠拿着蒲扇一边摇一边啃了口甜瓜。“也就你这么好命,你看谁家媳妇能像你一样清闲,都赶上地主家的奶奶了”旁边一个胖二婶边补衣服边酸溜溜的说道。她家媳妇就算是个孝顺的了,可她也没赶上苗仁翠清闲,地里不用帮衬不说,家里活也一手指不沾。“我这哪算好命?你当教养两个叔叔家的子侄那么容易?说不得碰不得的,陈青脾气大着呢,我若不是怕对不起死去的小叔,怕养出个懒货,又哪舍得让他干活?”苗仁翠一脸委屈的说道。“你就得了便宜卖乖吧,谁还不知道你啊”胖二嫂笑着给了她一巴掌。其余几个农妇也是暗羡里损苗仁翠两句。攒了几日草药,陈青又背上竹筐准备去镇里换钱。苗仁翠照例丢给陈青几个铜钱,吩咐了一堆家里需要的物什。陈青皱眉,沉着嗓子说道“大伯娘,十文钱连洗漱用的青盐都不够,就算卖了草药也添置不全”“呦~这话说的,好像我难为你似的,十文钱也不少了,家里没余钱,你弟弟念书还要交束脩。你是当哥哥的,自然得想想办法,这眼瞅又快立秋了,买点猪肉回来不也是映映节气,贴个秋膘嘛”苗仁翠一脸理所应当,反正陈青每次都能买回她要的东西,多要点物件也省的他乱花钱。这大伯娘越来越过分了,虽然每次他都能扣下几文钱,但这次肯定不够她要的东西。看着一脸不屑的苗仁翠,陈青将钱塞回大伯娘手里,竹筐一卸放置在脚边说“大伯娘若是觉得这点东西值钱,还是自己拿镇里卖吧,也省的我每次都哀求掌柜的多给几文钱”苗仁翠一听就不干了,这还拿上乔了?虽然她心里知道这点东西值不了啥钱,但每次她要的东西陈青都能买回来,还能剩下几个铜板,说明这草药还是卖了高价。次次得了便宜,一次不满意苗仁翠心里都觉得这小子欠抽,立马哭嚎上了“天杀的啊,我怎么就养了这么个白眼狼,卖点东西还让我这个半截入土的长辈走几十里地去卖,我真是白给你吃那许多米粮了……哎呀~陈老大你快来啊~”陈青黑着脸咬牙就走,也不管坐在地上哀嚎的大伯娘,人心不足蛇吞象,也该好好压压她的气焰了。陈老大听闻婆娘叫唤,立马出了房门,这一大早刚吃了早饭就闹腾起来,还有没有个安生日子可过了“这是又咋了?”“还能咋?我让陈青从镇里捎点吃食,他让我自己去!这就是你的好侄子,你自己去说去!”苗仁翠粗着嗓子一边说一边指着陈青家的院墙开骂。“行行行,他不去,我去。刚好我去镇里打把锄头”陈老大揉着耳朵阻挡自家婆娘的大嗓门。“你去个屁!你去卖能卖上高价吗?赶紧让陈青去卖”苗仁翠一巴掌扇在陈老大肩膀上,指使男人。“知道就他能跟掌柜换几分薄面,你就别每次跟他怄气”陈老大蔫吧的损她一句。“你还敢教训我了?你去告诉陈青,不买回我要的东西晚上就别想吃饭”苗仁翠叉腰吼自家男人。陈老大怕她又嚷嚷让街坊四邻笑话,赶忙提着背筐去找陈青。陈青冷着脸就是不答应,直接告诉陈老大苗仁翠都要了什么东西,说自己无能为力,怕买不回大伯娘要的东西被责罚。陈老大一脸无奈,安慰侄子说“别听你大伯娘的,她个妇道人家懂什么,见钱眼开觉得什么东西都值钱,你能买多少买多少,差的回来我跟她说,定不叫她为难你”得了大伯保证,陈青才黑着脸答应。趁大伯走后,陈青忙将自己和妹子绣好的成品塞进竹筐下层,赶着早晨凉爽,加快脚步走了近一个时辰才顺着乡间小路走进青平镇。青平镇下数有几十个村屯,大多都是同宗一村,陈家沟最开始也只有十几户人家,历经数代发展也不过才几十户,算不得大村。青平村原是周围村屯中最大的一个村子,坐落在中心,聚集了人气,又开展商贸退耕经商,才改叫青平镇。青平镇周围有低矮的围墙护栏,进入镇中心才见一条繁华街道。镇子不大,但也商家林立,卖米面的铺子,钱庄,布店,连着饭馆等也一应俱全。虽赶不上县里繁华,但一应吃食用度,这条街上都遍寻的到。去药铺找了掌柜的卖了草药,陈青擦着额上的汗珠对林掌柜说道“这两天没见着您要的草药,不过山崖边上有一株半壁藤,我见着还小就没摘,等月份足了,趁新鲜我给您送来”“呵呵,你办事我放心,咱们也认识了几年,草药不急着收,先喝口水歇歇”林掌柜是个50多岁的微胖男人,在这镇上开药铺也有很多年头。但凡周围村民有个啥严重的病症都来他家买药,在镇上也多得人尊重。“谢谢,要不是您教了我许多收集药材的知识,我也换不了这么多银钱,真不知道要怎么感谢您才好”陈青真心道谢,若非当年巧遇林掌柜,小小年纪的陈青也不会知道原来草药挖出来若是不得妥善处置,流失了药性,那草药也就不值钱了。当初陈青11岁,跟村民认了常见草药挖来卖,他人小店铺不让他进,只得在街边摆摊,期待能换几个铜板。林掌柜那日正巧经过,看见一株难得的药材成分不错,结果处置不当入不得药,惋惜了几句。陈青多精啊,立马诚恳询问药材的处置方法,又言语得当言辞诚恳,林掌柜惜他小小年纪处事沉稳,便指导了几句,一来二去陈青每次得了好药材都送到林掌柜药铺,二人熟识也好说话,林掌柜不坑骗他年纪小,药材都是按照市价收的不曾压价,陈青这才能偷偷攒下几文私房钱。“说的哪里话,你这么小就要养家也不容易,我们这是互利互惠,你挖了好药店铺才能有利润,教你一点常识不值你这般道谢”林掌柜笑眯眯的说着,这孩子也算他看着长起来的,越大处事越沉稳,人也实诚,是个好孩子。“您虽不是我的长辈却教导了我许多本事,我当然要感谢。这些是晒干的蘑菇,农家人也没啥值钱的东西感谢您,这点山货全当给您家里添道菜,别嫌弃就好”陈青翻出一包用大叶子包裹好的干蘑,递给林掌柜,清亮的双眼笑弯成一道月牙,整个人都换了一种气质。“这孩子,你就是个心诚的娃,不然送再多东西我都不念你好”林掌柜笑眯眯的损他一句,欣然收下礼物,这干蘑不值钱,但心意到了就好。“嘿嘿,那我就先回去了”陈青见东西收了,一手拎起竹筐背上肩膀跟林掌柜道别。林掌柜送走陈青,店里活计才打趣他“又多给了2文钱,你这是拿阿青当孙子疼啊”“多事,咱还不差孩子这两个铜板,全当买零嘴了,再说这药材比那些收上来的成分都好,多给两个钱也是应该”林掌柜拍了活计脑袋一记。老伙计也有30多岁了,打从年少起就一直跟着林掌柜干活,也多少知道点陈青的情况“切~我怎么没见你给其他人公平的价格哩,根本就是向着那小子”“胡咧咧啥!哪个药铺会按市价收药,那还有个屁利润”林掌柜笑骂一句,进柜台合算账目。第6章 笔墨纸砚陈青出了药铺,又去后街交绣活。同记布行也是陈青的老主顾,店里卖些常见的粗布、棉布、也有少部分质地中等的绸缎。陈青阿娘年轻时也在这家接绣活,一直到陈青接班依旧与同记往来。“阿青来了啊,绣品完成了?”同记布行的伙计招呼一声就让陈青自己进里间找掌柜的说话。陈青点点头,卸下背筐放在门口不打眼的位置,才抱着绣品掀了帘子进入里屋。掌柜的接过绣品仔细端详,将陈青自己绣的收进上品柜,妹子绣的收进下品,做样子绣给大伯娘看的绣活则是随意堆在一边,笑着对陈青说“你这活良莠不齐,真够繁琐的”陈青摸着鼻子不好意思说道“每次都要麻烦您,真是不好意思,还得请您多照拂我们兄妹”“哎~我懂,放心吧,咱们认识你阿娘也有好些年头,谁家过日子都不容易,还这么难为你兄妹,真是造孽啊”掌柜的是个中年妇女,说着说着眼圈又红了,念起自己早逝的妹子也是唏嘘不已。她也是个妇人家,自是了解这没了亲娘又不受亲戚待见的难处。她妹子在婆家过得不如意,早早就没了,后娘对那孩子也不甚好,多亏了她暗中照拂,否则天可怜见的也不知道那娃要过什么日子。“这几年亏得您多番照顾,又帮着隐瞒,不然我还真不知道该用什么法子给妹子筹嫁妆钱”陈青送上一包干蘑,诚心诚意的道谢。他这几年攒的银钱多数都是靠暗中接绣活挣的。若不是掌柜的肯暗中遮掩,否则让大伯娘知道,他一个子都别想留下。“你这娃子就是面皮薄,我也就能帮你这么多,你总念叨啥?下次再说我可赶你出去了”中年女人假装生气的喝骂一句,才收下山货,嘱咐他“下次别捎东西过来,给阿碧留着吃,婶娘不差你这口吃的”“哎,晓得了。”陈青笑眯眯赶紧认错,又接了三个不赶着交的绣活,才再三道谢准备离开布行。日子虽然过得不如意,但终归是让陈青碰上几个好心长者。几年下来,凭着嘴甜人实诚,也结交不少店铺掌柜和活计,银钱日日积攒,等到阿碧出嫁,就算不能说嫁妆丰厚,但至少也不会太寒酸。“哎~等会”掌柜叫住陈青,思索了一下劝道“咱镇上铺子比不得县里给的工钱多,绣品就是好也卖不上高价,我瞧你这手艺又精进不少,得空去县里瞧瞧,我给你介绍个布行,说不定能多给你几吊钱”对婶娘的赏识及帮助,陈青感念在心,眼眶热辣辣的,他不是不知道感恩的人,这个女人跟他们非亲非故却照拂他们兄妹好几年,如今又要帮他联系更好的出路,怎叫他不感动?“这娃子,大小伙子一个,还红什么眼睛!阿碧这两年手艺也上来了,过不了多久绣品也能升到上品,你这手艺放我这有点糟蹋了,县里有个布行管事是我本家亲戚,回头让他给你引荐引荐,说不定能谋个绣娘的差事”掌柜的笑骂一句,拿绣帕轻拭眼角,也不枉她这几年关照陈青。“那还要多谢婶娘了”陈青忙作揖,郑重道谢,不过直起身有些为难的抿着嘴角,他不想让人知道那东西是自己绣的怎么办?掌柜的认识陈青这么些年,还能不知道他脑袋里那点弯弯绕绕?笑着损他“放心吧,你就照例说是替妹子接活就成,妇道人家不出面的有的是,不会怀疑到你头上”陈青咧嘴一笑,尴尬的挠着脸颊,还真是啥事都瞒不过婶娘哩。看着陈青那涨红的面皮,掌柜掩嘴轻笑,嘱咐他绣仔细点,下次来的时候把绣品带去给新东家瞧瞧。陈青满口答应,又给阿碧配好绣线才出了同记布行。瞧着天色尚早,陈青先把大伯娘交代的东西买好。一罐子青盐、二斤白肉,二斤净肉。白肉拿回去熬荤油,价格最贵,要20文钱。净肉便宜二斤才10文,卖了药材一共得50文钱,加上大伯娘给的10文,刨去买青盐的12文,还剩下18文。藏起3文钱,还余15文。陈青最后要买的是陈平需要的笔墨,一张草纸1文钱10张,普通宣纸1文钱一张,再好一些的白纸要5文钱一张,可以说价格贵的离谱。但奈何市价如此,笔墨向来高于民生,宣纸写字尚可,但要入画却只得用白纸,好人家就是练字都要用宣纸,那费用简直不是普通人家能够承受的起的。陈平一年光耗费草纸和宣纸,就要用去家里大半年收入,每年还要向书院交两次束脩,若非有陈青陈碧贴补家用,这一大家子除了温饱否则什么都买不起。15文一共买了一张白纸、5张宣纸、50张草纸。大伯娘交代的墨条陈青没买,就是有钱他也不会自掏腰包买回去。墨条最便宜的也要30文,大伯娘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买好家里所需,陈青又要了50张草纸、一根墨条、一个砚台、一支最便宜的毛笔。毛笔是最普通的木杆,笔头是羊毛,价格便宜又实用,大多学子初学都用这种5文钱一支的毛笔。光给阿碧买笔墨纸砚就花了45文,将没花光的钱仔细收好,陈青又瞄一眼柜台上挂了一整排的各色毛笔。毛笔款式大多相同,只在笔杆的部分稍作修饰,按照个人喜好不同,笔杆粗细、形状均有些微诧异。笔杆的装饰用料也影响毛笔价格。除常见的竹杆、木杆外,金银、玉石、象牙等材料都能用于笔杆。这一排笔杆上就显现了不同种加工工艺,浮雕、线刻、镶嵌、彩绘等手法,仅展示出来的就有山水亭榭,花鸟鱼虫,人文典故等等。衡量一支毛笔价格的主要还靠两部分,一个是看笔杆用料,一个是笔头选用何种动物体毛。不是所有动物毛发都能用作制作毛笔,最常见的当属羊毫笔,是用白山羊毛为原料,品种、年龄及羊的不同部位毛的等级、粗细、柔嫩、锋颖的长短选搭配置成笔头,颖长的叫做深锋,价格也稍微贵一些。紫豪笔:用山兔背上一小部分的黑针尖毛为主要原料,表面有光泽,锋颖尖锐,毛杆直顺,润湿捏成扁平型细观察可以看出锋颖细长,呈黑褐色透明状。紫毫笔头一般短小,只能做小笔。石獾笔:采用石獾针毛制成,尖部呈白色或淡黄色,腰部和根部都呈黑灰色、有白花。石獾针毛具有粗壮挺拔、刚强有力、锋颖细长锐利的优点。表面较粗糙,含墨量大,且吐墨均匀,能显示多种效果,是画松、梅、山水等画的常用画笔之一。鸡毛笔:用公鸡颈部的长毛去梗拔下细嫩的短毛用来做小楷等头的披毛。分为北尾鸡狼毫、极品鸡狼毫,黄、白鸡狼毫等小楷笔。这些鸡狼毫是用小黄鼠狼尾毛、紫毫毛,或山羊毛掺合在一起制成笔头的中心笔柱,然后用短细的鸡毛做披毛,故此冠以诸种鸡狼毫之名。狼毫笔:用黄鼠狼尾巴做成。表面呈现嫩黄色或黄色略带红色,有光泽,仔细看每根毛都挺实直立。腰部粗壮、根部稍细。把笔尖润湿捏成扁平型即可见其毛峰透亮,呈淡黄色。听伙计热情介绍诸种毛笔的用料及好处,陈青最终还是选了羊毫笔,最便宜的那支。活计见没推销成功也不失望,陈青时常来购置一些纸笔,也算是店里的老主顾,虽花费数目小,但打交道的时间长了,也当做聊天般挨个给陈青介绍一番。掌柜的见伙计说了半天也没推出去,又见陈青穿着就知道是个买不起的,遂狠狠瞪了他一眼。伙计嘿嘿傻笑一声,忙给陈青结了账,才热情的送他出门。见这伙计年纪跟自己也不差几岁,陈青笑着道谢又小声让他跟掌柜陪个不是,免得挨顿责罚。小伙计笑嘻嘻的应声,早就被骂惯了,多骂一顿也不顶事。陈青挥别了热情的小伙计,便急忙往家赶,刚才耽误了不少时间,他还得赶在大伯娘没回家前将东西藏好,免得被抓包。陈青心里已经有了计算,这毛笔如此赚钱,制作起来也不太麻烦,尤其是那个最贵的狼豪笔,黄鼠狼哪个村屯不见几只?抓了做几只笔便宜卖给学院学子也能换不少银钱,总比满山找草药来的省力。有了赚钱的思路,陈青一路小跑,先将花剩下的铜钱塞回半山腰陶罐里,又偷摸溜回家中将绣活交给妹妹藏好。送到同记布行的绣品要等到卖出去才能拿回银子,绣的最不好的那个倒是得了5个铜板。将东西连同5文钱一起交给大伯娘,总算大伯娘也知道这次是自己狮子大开口,见陈青没买回墨条也没多说什么,收好铜板将纸张送到儿子屋内。陈青暗松口气,亏了他特意留下5文钱,不然大伯娘不定要怎么骂人呢。第7章 筹备新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