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节
作者:来自远方      更新:2023-06-25 19:27      字数:3295
  不提堪比装甲的武车,不提载重惊人的粮车,单是青壮手中的竹盾竹枪就足够吸引眼球。竹盾将近一人高,立起来能组成一面盾墙。竹枪更是夸张,按照魏时定下的尺寸,枪身远远超过一丈。枪头削尖,组成枪阵,甭管是人是马,冲到阵前十成十会串成血葫芦。还有私兵身上的竹甲和木甲,只听蜀地有蛮人擅制藤甲,没听说晋地有类似的工匠。对此,桓容只能耸耸肩膀。谁让公输长是鲁班的传人,最擅长玩木头。皮甲不够用,只能用木甲和竹甲。要是能捡漏捡到欧冶子的后人,早给典魁配上一柄巨剑,哪怕不开刃,抡起来也能砸死几个。巨剑不趁手,直接上狼牙棒。这样的人形兵器放出去,绝对能横扫战场。进入兖州之前,桓容在途中稍停,等来刘牢之率领的军队,合兵一处再继续出发。这是郗刺使的好意,为的是确保途中安全。桓容自然不会谢绝,乐呵呵的迎来刘参军,下令埋锅造饭,盛情款待一番,待酒足饭饱再行启程。“数日不见,容甚是想念。”“府君客气。”比起之间见面,桓容明显有了不同,刘牢之不是没有察觉,但以现下的立场,还是装糊涂比较好。武车经过二度改造,重量稍有减轻,威力却不减分毫。刘牢之在车前站定,略微扫过几眼,就知车身不简单。桓容并不在意,任由他看,不忘向他介绍随行的两名舍人,并告知石劭留在盐渎,北伐期间代他掌理县政。“颍川?”钟琳和荀宥拱手见礼,听到二人出自颍川,刘牢之有片刻的怔忪。桓容笑着道:“不瞒刘参军,钟舍人和荀舍人俱为颍川高门之后。”话不用讲得太明白,聪明人都该清楚。刘牢之点点头,没有继续追问。彼此见礼之后,将桓容拉到一边,取出郗刺使的书信,郑重道:“想必府君已知,庾始彦逃离建康。”“我知。”“那府君可知,现下,人就在京口。”“什么?!”第六十五章 送上门的金子庾希逃出建康,桓容早已经得知。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人竟然逃去了京口。到底是自己去的,还是被郗刺使抓去的?“相关内情,使君信中俱已写明,仆不便多言。使君令仆当面告于府君,前青州刺使,现为海陵郡守的武沈是庾希外兄,此番将随大军北上,就在桓使君帐下。府君如若遇上,需得谨慎应对。”桓容点点头,谢过刘牢之,趁众人架设营地时,独自登上武车,关上车门,展开郗愔的书信,仔细看了起来。郗刺使是老谋之人,想要读懂他的书信,绝不能只看字面意思,必须耗费脑筋研究,深思字里行间是否存在暗示。这样一想,桓容又觉得头疼。爱好什么不好,偏爱玩猜猜看!遇上直脑筋,别说读懂信中暗示,估计连话都听不明白。桓容靠上车壁,想起初见郗刺使,面对两只麻雀的尴尬,不由得叹了口气。“缺乏经验,还得多练!”信中写明,庾希并非被郗愔抓去,而是在乘船逃出建康之后,主动找上京口。说起他这一路,也算得上险象环生。绝不会有人想到,堂堂的士族家主竟会藏到鲜卑胡的商船中,借机躲开府军的盘查。然而,胡人可不是好相与的,尤其常年走南闯北,和各族打交道做生意的鲜卑胡商。庾希给出的价钱不低,甚至可以说丰厚,但架不住人心贪婪,欲壑难填。船刚出了建康,鲜卑胡商就要坐地起价,从之前的五十金增至一百斤。并且,随行的部曲都要以人头付钱,每人一匹绢,绝不能再少。庾希当即大怒,却被胡商威胁,如果不合作,商船立刻掉头返回建康,将他交给朝廷,总能换些好处。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庾希咬碎大牙和血吞,答应了胡商的条件。胡商并没能高兴多久。等船至海陵,海陵郡守派人接应,庾希率部曲下船,做的第一件事是感谢外兄武沈,第二件就是借出人手,屠灭两船鲜卑胡。无论是威胁他的船主,还是压根不知底细的船夫,不管是鲜卑奴还是船上雇佣的汉人,有一个算一个,都被抓出来砍头,尸体绑上大石,沉入河底。为保消息不泄露,两艘商船当场焚毁,借村民口口相传,言是鲜卑胡分钱不均,出现内讧,一番厮杀之后,彼此放火烧船,最终同归于尽。如果是汉家船只,官府必会仔细详查,就算是海陵郡守也未必能兜得住。换成鲜卑胡商,别说烧了两条船,哪怕数量多出几倍,晋朝的官员也不会自找麻烦,百姓更不会心生慈悲,反而会拍手称快。庾希杀人泄恨之后,将带来的金子交给武沈,同其商议,此番逃出建康,绝不能再回去,更不能被桓大司马的人发现,否则必死无疑。两人商议的过程,信中并未详叙。只因庾希人在京口,却不是以犯人的身份被关押,投靠郗刺使的部曲知道有限,能透出这些消息已是不容易。武沈也不是傻子,收留庾希是看在亲戚份上。但和他一番对话,知晓他竟是隐瞒消息,独自逃出建康,别说暗中通知庾邈等人,就是宫里的庾皇后都丢在了脑后!这样一想,武沈不由得脊背发凉。这样的人可以信任?庾柔庾倩为了家族甘愿赴死。庾希为了自己性命,竟是连嫡亲的兄弟都不顾,自己和他仅是表亲,难保哪天不会落到庾柔两人的下场。然而,让武沈向朝廷举发,或是暗地给姑孰送信,他又做不到。庾希可以六亲不认,他却过不去良心那关。好在北伐日期将近,武沈接到官文,即将带兵前往兖州。这给了他借口,能够暂时摆脱这个烫手山芋。武沈离开后,海陵也不会安全。庾希左思右想,竟是打算前往京口投奔郗愔。看到这里,桓容不禁咋舌。是他不理解古人,还是庾希的脑回路本就迥异于正常人?只要肩膀上扛着的不是倭瓜,必定应当清楚,庾氏落到今日下场,桓大司马和郗刺使都是“功不可没”。逃命途中投奔郗愔?不怕被对方一刀宰了?“这人到底怎么想的?”桓容一时之间想不明白,只能向下继续看。“郎君,膳食已好。”车厢外,阿黍的声音传来。桓容忙收好书信,放到车内暗格,推开车窗道:“请刘参军和两位舍人同坐。”“诺!”阿黍福身应诺,领着健仆开始安排。时逢六月,盐渎多雨,相隔两县之地却是艳阳高照,不见雨水的影子。两支队伍汇合后,暂时在河边扎营。盐渎的队伍埋锅造饭,搭建围栏,京口的府军在一旁看着,时而搭把手,都是啧啧称奇。粮车经过改造,装载量增大,车上不只有粮草,还放着叠成一摞的木板。起初,府军不知木板用途,走过粮车时并未在意。直到有私兵解开绳索,将木板立起,互相榫接,插入榫头,迅速在营地周围架起围栏,甚至借助粮车搭建起简易的瞭望台,动作快得惊人,才引来众人瞩目。瞭望台组装完毕,有府军忍不住好奇,寻到同是流民出身的役夫,借机开口询问。“我还是头回见,当真是了不得!”“这不算什么。”厨夫一边起火架锅,一边抓起肩上的布巾,擦去额头冒出的热汗,笑道,“这些板子用途可大,这才哪到哪!”“果真?”“当然!”厨夫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父辈自青州逃入淮南郡,其后几经辗转,始终是衣食不济,勉强果腹。来到盐渎之后,更被当地豪强抓为私奴,最小的孩子被饿死,妻子差点哭瞎双眼。去岁桓容赴任,盐渎县内的豪强几乎被铲除一空,仅存的两三家也不成气候,都是缩起脖子做人,称得上富户,却再不敢为豪强。厨夫一家由私奴放为民,丁男丁女都得了田地。次子不愿种田,凭借过人的良膂力得到典魁青眼,投身为县令私兵。桓容奉命随军北上,除私兵之外,需有役夫跟随,负责驱赶大车,喂养骡马,准备膳食。厨夫主动应役,不是为两匹布和一匹绢的安家钱,而是为报答县令大恩。“不是桓府君,哪有我等今时今日!”和厨夫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这就造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其他郡县征发役夫,除了活不下去的流民,多数人都是能躲就躲。到了盐渎,应役者无数,负责记录的县衙职吏都吓了一跳。厨夫能成功应役,不说过五关斩六将也差不了多少。能在不惑之年“挤掉”二三十岁的青壮,随桓容一同北上,除了做饭的本事,抡起刀枪照样能够杀敌。一旦战事起来,前方的府军私兵不够用,役夫都要顶上。遇上狠心的将领,更多的役夫会成为人盾,换做后世的话就是“炮灰”,论死伤率,竟是比普通将兵还大。盐渎的役夫却不管这些。他们相信,以桓县令的为人,绝不会做出此等事。即便真上了战场,拼死一回,也是死得其所,没有任何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