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无题
作者:帝夜之殇      更新:2023-06-25 08:04      字数:2251
  在江东收到情报,有所动作之前。镇守在汝南的赵云,一早就已经收到了从青州传来的情报,也再将情报,派人加急送往益州。作为四方大将之首的赵云,也是拥有着一部分的权力的。在收到情报之后。也是派人将蒯良叫来议事。蒯良蒯子柔,在之前随赵云率军前来拖住关羽之后,就也没有再回荆州,留在汝南,在赵云的麾下做事、。“不知将军深夜让属下前来所为何事”蒯良说道。只是弯腰行礼,毕竟蒯良失去一条手臂,想要拱手行礼,也做不到。赵云点了点头,道:“子柔请坐”蒯良也没有矫情,走到一边坐下,便看向赵云。他也知道要是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赵云也不会深夜派人将他叫过来,没有预料错的话,肯定是发生了什么的变故。“据隐藏在青州的探报传回消息,齐王刘备在青州临淄没有隐藏的大规模调兵遣将,意图还不明确”赵云也没有隐藏,直接说道。闻言。蒯良也是露出了惊讶的神色,随即也皱起了眉头,他想到是有着事情发生,可也没有想到是刘备有着这么大的动作。“莫非齐王欲要在快要入冬之前动兵”蒯良猜测道。赵云点了点头,道:“十之八九,就是不知目标是那里”“将军认为应该如何”蒯良说道。他也猜测不到刘备有着什么的意图,意欲如何,而且目标也是太多,有冀州、兖州、汝南,还有就是扬州寿春。在没有决定性的情报,他也猜测不出来。赵云摇了摇头,道:“收到消息,我便又写了一封奏折,派人加急送往成都,向主公汇报此事,还没有想到如何处理”“将军,齐王有所动作,若要动兵,无非是冀州、兖州、汝南、寿春等地,而等奏折送到主公手中,可能齐王已经挥军前来了,我等不可不防啊”蒯良说道。毕竟从汝南将情报送到成都,就算连日不停的赶路,也是需要着时间,一来一回的,情况就又有着大不同了。先行决断,也才是最好的。听到蒯良的话语。赵云也皱起了眉头,他也想到了其中的关键,要是等待着命令再行动,可能就已经迟了,而且刘备在青州已经在调兵遣将,不出两日,便能够动兵,而那时情报也才到达成都。便说道:“子柔认为如何行事”“将军,可写下书信,派人送到兖州张将军,冀州魏将军的手中,让其加强防备,若是齐王对我等动手,便可便宜行事,各处相互扶持着,一处受到攻击,另外两处派兵支援;再写下一封书信,送到荆州马将军手中,让其召集好兵马,还有加强江夏的防备,以防万一”蒯良建议道。赵云也摸着下巴,沉思了起来。在不知道刘备的真实想法之前,如此安排也的确是最好的,加强着各处的防备,以此来应对着所有的变故。而且再让马超在荆州召集兵马,以应对着突变的情况,随时挥兵支援着各处,为了以防刘备联合孙权,又加强着江夏的防备。面对着如今不明的情况下,也是最好的处理方法。“如此甚好事不宜迟,我现在就写下书信,派人快速的送出去”赵云说道。蒯良也是点了点头。毕竟如今快要入冬,他们也想不到刘备会在这个时候还想着动兵,但刘备有着动作,他们也不得不好好的应对。这样的安排,也是如今唯一能够想到的最好处理方式,其余也有,但不适合。剩下的也就是等情报传回成都,再看刘琦有着什么的安排了。随即。赵云也没有犹豫,当场就拿来笔墨,写下了三封书信,派人连夜送了出去。忙完之后。赵云和蒯良两人,也是继续商议了一番,讨论了一些细节。最后,蒯良也才告辞离去。因为刘备在青州临淄调兵遣将的事情,中原的气氛也是紧张了起来,有种风雨欲来的感觉。有着赵云的书信。镇守在冀州的魏延,还有镇守在兖州的张郃,也是加强了各处的防备,时刻关注着齐军的情况。而且荆州的马超,收到赵云的书信,也知道事情紧急,便召集庞德、庞统、马岱、蒯越等人商议。最后也将驻扎在新野的兵马,调了一半前往南阳,以防不测。风起云动。而等待刘琦,还有长安的曹操收到消息的时候。在青州调兵遣将的刘备也是有了动作。数十万大军。一路由张飞作为主帅,孙乾作为随军主薄,向着冀州出发,渡黄河,取南皮;一路由关羽作为主帅,关平为副将,糜竺为随军主薄,出谯县,取汝南;一路由刘备亲自率领,随行的有徐庶、徐晃、审配、简雍、陈登,从泰山而出,取东郡。最后,还有糜芳率领五万兵马,驻守在彭城,以防江东的兵马偷袭后方。也就跟审配提出的计划,没有着什么的差别。消息一出。也是让天下震惊的。刘备的做法,没有隐藏,浩浩荡荡的行军,明显的就是想要与汉王刘琦决一胜负的模样,根本就不准备小打小闹的。这一变故。也是让赵云等人有些反应不过来。他们原本会认为刘备会全力攻打一处,如今看来,刘备是要全面开战,也动用了全部兵马,却不单单是想要取一处,而是想要直接攻下三处。如此一来。所定下的一处被攻打,另外两处支援的计策,也就只能放弃。只能各自应对着各处的敌军。赵云也让马超自行其事,若是那处坚持不住,便率军前去那处支援,毕竟如今能够快速支援的,也就只有着荆州中的兵马而已。而江东也知道刘备并没有进攻寿春的想法,派人在彭城驻扎也是在防备着他们。在庐江的周瑜,也没有着动作,按兵不动的,等待着事情的发展。毕竟与他们无关。先看戏,也是最为适合的做法。当然,要是有着适合的机会,那么也就说不定了,这也是在庐江屯兵的原因所在。若是打个两败俱伤,那也是最好的。中原的目光,也放在了刘琦和刘备的身上,两人都是汉室宗亲,如今却是同室操戈,就看最后的结局如何了。曹操也是按兵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