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节
作者:奚染      更新:2023-06-25 06:20      字数:2973
  “不知究竟是何事?”她问。“孤听父皇说,南王谋反一事,是多亏叶庄主才能力挽狂澜。”叶微行:“陛下谬赞了。”太子继续道:“父皇还说,叶庄主的武功剑法,实乃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叶微行还是没猜到他的来意:“所以殿下的意思是?”太子闻言,一下从主位上跳下来,站定在她面前,道:“不知叶庄主还收不收徒?”叶微行:“啊……?”开什么玩笑,一国太子也来拜她为师?!可太子的态度显然很认真,他甚至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起了自己之前一直在习剑,却苦于没有一个合适的老师的事。他说:“孤没有勉强叶庄主的意思,但倘若叶庄主还愿收徒,孤自认资质尚可,不知能否入叶庄主的眼?”叶微行看着这个根骨的确很不错的孩子,心情十分复杂。见她不语,太子也没有逼她立刻回答,只说希望她能好好考虑一下。叶微行:“陛下知道此事么?”“当然。”太子毫不犹豫地点头,“若非父皇支持,孤也不可能亲赴杭州。”叶微行心想那还考虑个屁啊,皇帝都已经把态度摆得这么明显了。她咳了一声道:“承蒙殿下不嫌弃草民,既然殿下想学,那草民自当尽力。”太子一听,立刻喜上眉梢。下一刻,他直接躬身朝叶微行一拜,道:“师父在上,请——”“——别!”叶微行忙阻止他,“我收徒弟不讲究这些。”“是吗?”他眨了眨眼,终于有了一丝这个年龄的孩子应有的表情。叶微行见状,也放松了心神。她点头说是。“那便不拜了。”他立刻接受,“听师父的。”说实话,叶微行还是觉得当今太子来拜自己为师实在是太玄幻了。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太子是不是就是在原本的剧情里会对她弟弟感慨卿本佳人奈何从贼的那个……?第64章 风流人间06太子虽然是经过了皇帝的同意上杭州来拜师学剑的,但沿途并未张扬。而且进了藏剑山庄拜完师后, 他也没有摆太子的架子。叶微行注意到他只留了两个贴身侍卫, 余下的干脆都没带进山庄来, 顿觉这位未来的一国之君还真是心大。对此,太子的表示是, 他这趟来是为了拜师,总得拿出诚意来才行。“更何况孤相信像师父这般高风亮节的人,就算看不上孤的资质, 也断不会出手伤孤。”他说。叶微行:“……”恕她没想到她居然也有被形容成高风亮节的一天。短暂的无言过后, 她又问太子接下来是何打算。他毕竟是太子, 一年之中有不知多少需要他出席的重要场合,不像她其他徒弟, 拜完师就可以直接在这住下, 一直学到能出师再走。太子听她这么问, 也立刻把自己的安排向她全盘托出了。太子道:“此次出发拜师前, 孤曾与父皇约定过,每年腊月回京, 等出了元月, 行完祀礼, 再上杭州继续学剑。”叶微行一听, 发现这对父子对拜师学剑这事比她想象中还认真不少, 顿时敛了唇畔笑意,道:“那我这就为殿下安排住处?”太子点了点头,道:“多谢师父。”叶微行立刻摆手:“不不不, 殿下不必这般客气。”皇帝的儿子要常住是大事,换了寻常人家,可能连个合适的院子都整不出来。幸好叶微行没有这个烦恼,藏剑山庄里闲置的屋子多的是。她想了想,把太子一行人安排在了紧邻西湖的一处大院子中,既能容纳他的随行侍卫,又能免去庄内无关人员的打扰。最重要的是,这间院子离楼外楼最远,最是清静。太子也很满意,过去后只看了几眼便点头道:“那就这儿了。”见他面上表情不似作假,叶微行也松了一口气:“殿下喜欢就好。”作为一国储君,太子从小到大见识过的好东西可谓数不胜数,但沿着西湖去自己住处的路上,他还是很给面子地将藏剑山庄上下都夸了个遍。看到湖对岸那个守了很多侍卫的小院时,他有些好奇:“那边是什么?”叶微行顺着他的目光瞥了一眼,说是剑冢。“剑冢?”太子的语气充满兴趣,“孤能去瞧瞧吗?”“当然可以。”叶微行欣然应允,“不过里面现在只有几个铸剑炉。”她提到铸剑炉,太子便立刻反应过来了。只见他一拍脑袋,道:“对,师父不仅剑术高超,还是天下有名的铸剑师。”叶微行咳了一声,说还好,勉强不会丢人而已。之后她带着太子进守卫森严的剑冢逛了一圈。太子看着那几个铸剑炉,忽然问:“师父是否许久不曾开炉铸剑了?”叶微行说是,的确有一段时间没开过炉了。“不过我去岭南之前,便有给殿下的三个师兄各自铸一把剑的打算,现在南王谋反一事已经解决,倒是可以慢慢准备起来了。”说到这她停顿了一下,“至于殿下……我恐怕得教您一段时间才能确定您适合怎样的剑。”像太子这样无比早慧的孩子,自是立刻听懂了她的意思。他笑了笑,道:“孤才刚开始学,本来也不急。”叶微行:“殿下从前没学过?”他摇头:“只看过一些剑谱,还是求王叔替孤寻的。”“王叔?”叶微行记得当今天子兄弟很少。“不是南王。”太子解释道,“是太平王。”叶微行:“……”卧槽,宫九他爹啊?见她表情微妙,太子不免在意:“怎么?师父认识太平王?”叶微行旋即摆正神色否认:“不,只是听说过而已。”太子顿时又笑了,道:“也对,王叔的名声的确传得很远。”太平王还是个皇子的时候,就是他们那一辈里最风流的那一个,三天两头往宫外的勾栏赌坊跑,学了一身吃喝玩乐的本事。不过也正是因为他只会吃喝玩乐,所以当今天子登基后,才没有把他封到别处去,让他在京城继续当他的风流闲散王爷。太子看的第一本剑谱,便是来自他的太平王府。当时看完那本剑谱,太子便觉得这比对他来说毫无难度的四书五经有意思多了,所以那之后的半年里,每次见到这位王叔,太子都要央他替自己寻几本剑谱来。太平王应是应了,但考虑到他的身份,之后还是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皇兄。毕竟带坏一国储君的责任他实在担不起。皇帝得知后,倒是没怪罪他们,只问自己的儿子是不是真想学剑。太子想了想,说是。皇帝:“那就学吧,朕替你请几个老师入宫,好好学,如何?”太子拒绝了,他觉得真正在剑道上有大成就的剑客,肯定不会愿意进宫教他,就算是他父皇亲自下旨也没用。至于那些愿意入宫教授他习剑的剑客,他又瞧不上眼。他说:“我若是学,便要学最好的。”皇帝哈哈大笑,说那先把这件事放一放,等遇到了合适的人选了再说。之后南王谋逆,叶微行随其入宫,却在最后关头反水,护住了皇帝的安全。太子虽然不在场,但也听大内侍卫提起过当时惊心动魄的场面。他去问皇帝,他能不能拜叶微行为师?皇帝问他是不是认真想拜师。他说是,因为这天下不会有更好的剑客了。“那你就去拜。”皇帝说,“但你也说了,天下没有比她更好的剑客,假如她不愿收你,你也勉强不了她。”允了这件事后,皇帝甚至还给他出主意,让他找诸葛神侯问一问,叶微行收徒的标准是什么。诸葛神侯回忆了一下叶微行收的三个徒弟,感觉只有一个标准。“资质。”他说,“叶庄主三个徒弟,皆是天赋一流。”如此,太子心里也总算有了一点底。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资质很不错。叶微行听完整件事完整始末,对龙椅上那位皇帝又有了新的认识。她长叹一声,道:“看来陛下还是一位好父亲。”太子不置可否地勾了勾唇角,将话题引回剑上,问她什么时候可以正式开始学。叶微行想了想,道:“殿下长途跋涉来到杭州,还是先休息一晚比较合适,等明日一早,我再来寻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