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
作者:醺竹      更新:2023-06-25 01:39      字数:5383
  以上,就酱紫︿( ̄︶ ̄)︿ps:提起那两极品亲戚我还是一肚子火(`へ?)☆、第六十六章、七夕林玥欢安静地陪着莫三孚在嘈杂的人群里行走,打大半的注意力放在了莫三孚身上,所以那些指指点点的欢声笑语并没有被林玥欢听进耳里,看进眼里。莫三孚和林玥欢二人的婚事虽然没多少实质性的阻碍,但流言蜚语不少,只是林玥欢全心依托莫三孚,幼年遭遇让他不在意别人的眼光,而莫三孚修心修魂,世间凡俗于他而言更迭不休,无需在意这区区凡俗流言,见林玥欢对这些激言刺语无动于衷,心中仅有的在意也烟消云散。夜幕降临,花灯陆陆续续点燃,渺小的灯火映入莫三孚的眼中,他才反应过来,一路走来,还未同林玥欢说过一言半语。匆匆扭头低眉,见那人眉目温柔,嘴角带笑,那双美丽的眼中带着些微担忧将自己装入其中,不由得安抚一笑,伸手摸摸他的眼角,“我没事!”“嗯!”林玥欢心中欢喜,应下一声,又道:“莫哥可有心事,能否和我说说?”“也无甚大事!”莫三孚道:“天道变化,越氏命中无死劫!”“嗯?”林玥欢心头一跳,看着莫三孚。莫三孚轻声道:“越氏皇族中有一个天命皇者,往日被那位的光芒掩盖,他自身也懂得收敛光芒,我竟没察觉,如今那位昏聩之始,那天命便开始渐展锋芒!”林玥欢微微低头,“那它不会灭?”“嗯!”莫三孚点头应道:“它有一衰败之期,但衰败后乃是极盛,天命皇者,天命所归,盛世之君!”林玥欢微微蹙眉,转而摇头轻笑,“莫哥,可否告诉我这天命之人是谁?这人可是莫哥仇人?”莫三孚微微一愣,蓦然轻笑,笑声爽朗,微微自嘲,“是我执念了,那人与我无仇无怨,乱世之前还曾把酒言欢,他风轻云淡,熊有沟壑,我还道他必定有所大成!”林玥欢闻言,心下了然,也随莫三孚笑,“莫哥,现在可否专心陪我看灯了?”莫三孚低头,看着对自己轻笑专注的林玥欢,心中那点自嘲也风过尽消,抬手拉着那比自己小,且永远比自己小的手,笑答道:“当然!”心中郁结解开,莫三孚也有心看看这灯火辉煌的忠县街道了。七夕,在京中多是女子求取姻缘的祭奠,但在忠县周边却并非仅限于此,它还是祈求喜鹊仙保佑夫妻和谐,子嗣丰裕的节日。除此之外,还是百年前,一个忠县清官的祭日,那清官姓齐,与七谐音,倒也和谐!是以,忠县的七夕都有灯会祭祀之礼,每年七夕,忠县街道都是十分热闹,老少男女皆盛装出行,观灯祭祀。往年莫三孚并不关注这些,许春林等人出门观灯,莫三孚则自行在家温书修法,可以说,家里的节日之类的莫三孚都没什么印象。想到这儿,莫三孚低头看了看林玥欢,也许以后会好好注意!今天并不是七夕,是以街上的人并不多,点上的灯也不多,星星点点的昏黄灯笼照耀着这个山中小城。莫三孚看着这灯火辉煌的小城,心下叹息,世界小越小,大越大,大有乾坤,小也有世界,就像万千凡人,人人皆有自己的命数,或大或小,或强或弱,都是独一无二的。莫三孚想着,却发现身边的林玥欢脚步顿了顿。莫三孚扭头看他,却发现他眼神惊奇地看着某处,顺着他的视线看去,两个气息绵长的女鬼便映入眼中。便是张环和明云,张环一身戎装,腰间跨剑,却不知她从哪儿寻来的阴剑,阴息颇盛,她目光无偏,紧紧看着前方的红衣女鬼明云。明云依旧那身红色纱衣,风尘味十足,此时却是大大咧咧的踩在一人头上,伸着脑袋看着点燃的灯笼。当初明云是因为与自己结下因果,才逗留人间做了自己的鬼仆,但张环却是自行留下的,她没说为什么留下,但莫三孚却能理解一二,凡人生命苦短,受命运左右,命弱的还未被命强的所影响。她尝尽世间苦楚,虽然大仇得报,但心中仍有不甘,不甘就这么带着痛苦的记忆去投生,不甘就这么忘记自己所受的苦,她想再看看这世间爱你的美好,和那痛苦的记忆一起。可是,无论鬼神精怪和人,或是印庸和林玥欢这类的灵物和魔物,存世一日皆要受那天命所协,无人例外!莫三孚微微垂下眼睑,将林玥欢的视线转向自己,“走吧!”“莫哥,她们……”莫三孚没注意,他却看到了,那个戎装女鬼看那红衣女鬼的眼神和他自己及其相似。“各人有命,你我不该插手太深!”莫三孚捏捏他的手,轻声说。林玥欢愣了愣,终究只能叹息着应了声,他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主宰,怎么去帮别人。二人携手离去,这边张环将目光从明云身上移开,看着莫三孚和林玥欢,一对冰冷的眸子中显出浓烈的羡慕。七月初七,正值七夕,一大早,许春林准备好祭祀的糕点,领着一大家子人在家里搭建一个祭台,早早就将今儿的祭祀完成后组织一大家子人开始挂花灯。不止是家里,像他们这样铺子的人家都会在店外挂上多多少少的花灯,有店铺还会根据自己的生意办些热闹的活动。林玥欢名下有酒楼、书院,便在书院外办了个灯谜会,七夕诗会,在酒楼外办了个对子台,这是往年的常例,因为七夕也是乡试前夕,忠县辖下的学子都陆陆续续赶到了县城,准备参加乡试,今年的人数又比去年多了许多,县城街道上更是热闹非凡。日落黄昏,家家户户门前的花灯纷纷被点亮,比昨夜还辉煌,莫三孚安排好分店的花灯,将一切事宜交给掌柜,自个儿踱步离开,朝那人群喧闹的林氏酒楼和书院行去。酒楼书院前聚集着不少的学子,有粗布麻衣的,有青衫绸服的,皆在展示或卖弄着自己的文采。莫三孚看得有些怅然,他本是泱泱学子的一员,如今却只被朝廷打压的道人。“莫哥?”“欢儿!”林玥欢还未及冠,一头长发披散在身后,只稍稍梳了额前的头发向后,今天他穿的是银色青花的长袍,看着像个跳脱的少女,只是那温润成熟的笑意让他看着没那么阴柔。“莫哥来了,要玩玩吗?”林玥欢看着莫三孚,眼神瞟了瞟热闹非凡的人群。莫三孚摇摇头,道:“不了!”林玥欢也不勉强,眼神看向那热闹的人群,“莫哥这两日的心情总是很不好,若不上大雅,可否说出来,免得郁结于心!”莫三孚闻言轻笑,“无碍,只是中元节快到了,心里总有点不安!”作者有话要说:唉……接下来的剧情要怎么走呢?大纲,我们是两条平行线,永无相交,啊~咳……今儿的份!︿( ̄︶ ̄)︿☆、第六十七章、家族与中元节中元节,民间称七月半或鬼节,一般是七月十四晚,但是在七月十四结束,七月十五开始,即七月十五的子时,一个时辰内,天地灵气和浊气混乱,阴气极盛,这样的日子鬼怪十分猖獗,而林玥欢和印庸这样的生灵很容易受到影响,是以每当七月中元节时,以除魔卫道为己任的修行之人往往会倾巢而出,灭杀灵智不明的鬼怪生灵。这些卫道士中以正徵宗为最。临近中元节,莫三孚担心林玥欢之余更担心远在京城的印庸,与林玥欢不同,印庸不仅没莫三孚看着,她的心性还最为诡异,且恨着世间凡人。当初莫三孚曾犹豫过要不要放印庸去京城,可堵不如疏,况且有珠古和凤檀看着,再有钱符压制,印庸失去理智的可能不高,思及此,莫三孚便将印庸放了出来,能有哪般造化也只能看她自己了。相比之下,莫三孚不怎么担心林玥欢,林玥欢当初身死时并没有多少怨气,如果不是莫三孚出手,他甚至不可能在凡间停留多久。再有莫三孚尽心安抚,林玥欢的心性可谓是灵物和魔物中最为平静的了。不过,这些林玥欢都不知道,所以并不理解莫三孚为什么会担心中元节的到来,所以等莫三孚回答之后,便问道:“为何?今年的中元节有什么不好的吗?”莫三孚摇头,“没什么不同,只是担心你啊,中元节当日定有无数孤魂野鬼出没,那日你且小心,或是与我回莫家村去?”林玥欢闻言一愣,心里欢喜,笑着道:“好!”莫三孚看他笑,也不由得觉得轻松,便说:“那咱好好去逛逛吧,难得热闹!”“嗯!”二人说罢便专心看起了热闹,莫三孚虽然从小在这长大,但难得几时悠闲会来着这城逛,再者他并不喜欢这些热闹,幼时没什么过节的念头,再者也记不清了,少时他更喜欢约上几个同伴,泛舟登山,比比文学才识,少有如现在这般悠闲地看着凡人尘世里不起眼的事和物。这一看也有了些趣味,那五花八门的花灯,外形糟糕味道香浓的小吃,那相视而笑的豆蔻男女,那拖长了调儿的吆喝,你来我往的讨价还价,这么简简单单的事,这些没人会注意的小细节一一入眼进耳,缓缓绘出了一幅盛世的热闹情景。莫三孚若有所悟,却不得其法,冥思半刻,轻笑丢下,专心陪着林玥欢游逛,偶尔给他买上一两样小点心。莫三孚从街上回到粮店里时许春林正和于氏一起叠银锭子,莫九支也搬来张一凳子认认真真叠着,最近莫九支没去书院了,一来尹黙正在专心准备八月后的乡试和府试,没太多精力照顾他,二来莫三孚给他交的半年的束脩已经到日子了,是以,莫三孚干脆将人接了回来了,让云枫教导他。这会儿云枫正在整理账簿,郑大壮则在店外招呼猜灯谜的人,自莫三孚又买回十五个壮汉及他们的家人共三十二人回来后,云枫和郑大壮便空了下来,原本莫三孚想让郑大壮管理磨坊的事,那事能轻松不少,可郑大壮撒泼耍赖就是不去,莫三孚也不勉强,在新来的下人里选了个读过两年书十五岁的少年人,让郑大壮带上两天,赶鸭子上架,做了磨坊的管事。而郑大壮则开始常驻老店,磨坊那儿全部修缮之后用来安排那一伙儿下人,莫三孚让云枫安排人,轮班着在新店、老店和磨坊干活,这样虽然麻烦些,但只要安排妥当,就没那么多小纠纷。另安排磨坊管事在闲暇时间教导那那几个仆人的孩子读书识字,这是长久的打算,不多说。这会儿莫三孚回到店里也坐下来帮着叠银锭子。忠县这边十分重视七月半,从进七月开始就要进行祭祀,祭祀的对象并不是家神,而是祖先牌,并不是祠堂里的祖先牌,而是请人写下自己这一支的亡人姓名,挂在墙上进行祭祀,而祠堂里的牌位则有管理祠堂的老人们祭祀。这般祭祀一直到七月半,祭祀的东西并不是什么好的,自己家吃什么就祭祀什么,祭祀过后就吃。在此期间,每家都会叠些银锭子,金锭子之类的代表银钱的物什,用纸封好,写上自己这一支的亡人的名字,等到七月十四晚间的时候一同拿到祠堂烧了,这样的信封忠县这一代叫做“包”。此外,还得准备一个无名包,相当于寄物的银钱。许春林看莫三孚回来了,帮着叠银锭子,看了他一眼,然后说:“今年的包得你自己写了,你大爷爷今年不知道能不能熬得过,你二爷爷也病了,不能让他再费精力了。”莫三孚听了应了声,想着等银锭子叠好去找二伯学学。对于这些莫三孚了解不多,世道乱前这些都是他爹准备的,他出门后就再没见过这些,去年的七月半也是许春林请莫三水的爷爷写的。想到这儿,莫三孚有点怅然,莫家村莫家人很多,具体都不知道分成几支了,但莫三孚和莫三水这一支上有三个兄弟,就是莫三孚、莫三水的爷爷以及那日来参加莫三孚和林玥欢定礼的莫三字的爷爷。如今又能说是三支了,这三支里,属莫三孚这一支人丁最少。莫三字的爷爷是三兄弟里的老大,膝下有五个儿子,如今各个开枝散叶,尽管在世道乱时去了三儿子一家,但人口也很多,莫三孚认识的不多,熟悉点的只有莫三字这一个人。莫三水这一支,老爷子膝下有三个儿子,莫三水的父亲是次子,老爷子则跟着长子住,小儿子则去了,小儿媳妇也改嫁了,留下一个小女儿,正在准备议亲,老爷子虽然精神还好,但是也没多少日子了,不过也是儿女绕膝,天伦之乐了。而莫三孚这一支,他爷爷就有两个儿子,二叔没娶妻就夭折了,小姑是个白眼狼,得他爹一个独苗,还壮年就去了,他弟弟也是早早去了,现在他这种情况也算得上三代单传了。“对了!三孚!”许春林和于氏絮絮叨叨的,突然叫莫三孚,“你戈大伯家那个大堂兄说是被人打死了,你明儿回去的时候去看看,好歹是亲戚。唉你戈大伯就这么个独苗苗,竟然还没有保住,可怜呐。”莫三孚听着许春林的感慨,皱了皱眉,这个戈大伯莫三孚认识,就是莫三孚建屋那时和莫三水几人打架的祸首光棍莫铁柱的爹,那许春林说的就是莫铁柱那人死了?作者有话要说:把前面的配角拿出来溜溜,把主线从道士复仇记拉回道士种田记︿( ̄︶ ̄)︿☆、第六十八章、前夕莫三孚只是微微皱眉,随即松开,虽然莫铁柱是长寿孤寡的命,但这世上寿命未到的枉死之人何其多,要他一一关注怎关注得过来。思及此终,莫三孚点点头,随口问了句,“怎么回事?”“说是和尺林镇上一个寡妇乱搞,被人家屋里的大哥发现了,叫了一帮子人给打死了。”许春林摇摇头,那表情不知道怎么摆,虽然她看不起那个族里的侄儿,但人已经没了,怎么摆表情都无用了。“尺林镇?”尺林镇就是莫家村白家原本所在的镇子,离莫家村不远却也不算近,走也得走上小半天,骑马坐车快些,却还是费时间,加上那边也并不繁华,除了走亲,少有人去那边,莫三孚问许春林,“他怎么去那么远?”“原本是去尺林镇米地主家做工,一个月完工能得三贯铜钱。”许春林说到这儿,话锋一转,“可是啊,和着他一起去的莫家几个兄弟都回来了,他偏说要在那儿等几天,再找点活做,谁知道他再回来就是被衙役给送回来的。”“那这事儿,戈二伯他们几家打算怎么办?”“能怎么办?请族里看了日子,一口薄木棺材给拉出去就结了呗!”说完还感叹一句,“唉,虽然咱家算得上三代单传了,但还好没断了哟!”莫三孚没说话,他能理解许春林这一声叹息的根源,若是他寻个女人成亲,必不会有什么“三代单传”,但他对世人仅有的一点信任也被皇室给抹杀干净,怎可能再大大方方地去个女人进门一起亲密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