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节
作者:狐丘      更新:2023-06-25 01:28      字数:5309
  各种狗血电视剧的教训已经足够深刻了, 不管说什么事情,说之前一定要查探一下周围, 安全才是永远的第一位啊。“汉王反了。”法名小声道。谨欢眼珠子咕噜咕噜转了几圈,装作镇定的反问道:“你怎么知道?”嗨, 还真是不能轻视这和尚啊,她这是史实结合实际分析出来的,这个和尚是怎么知道的?法名见谨欢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心里也安定了几分, “贫僧今日无意之中听到的。”谨欢默默翻了个白眼, 还无意之中, 她信了这个和尚的鬼话才真是见鬼了呢。不过法名的态度还是让谨欢很欣赏的,一发现问题就来找她, 很好,很好, 这个态度非常值得保持,也很值得被夸奖。“没事,放心吧, 杨谅折腾不起来,等到杨广挪开手,杨谅也就差不多药丸了。”真不是谨欢小瞧杨谅,而是杨谅这人吧,作为独孤皇后和杨坚最小的儿子,基本就是被惯着长大的。他出生那会儿杨坚已经手掌大权了,等到他五六岁的时候,杨坚更是直接把自己外孙给弄下台,自己当了皇帝,杨谅也水涨船高成了皇子。可以说,这丫前些年的人生一直都处于这种顺风顺水,要啥有啥的状态。而基本有这种状态的人,除了天命之子,有王霸之气加身,干啥啥都成之外,其他人注定就是个炮灰的命,杨谅自然也不例外。“但是,据说响应者甚多啊。”法名继续爆料道。“呵呵,”谨欢冷笑了几声,“就杨谅那个脑仁儿还没个核桃大的,你放心吧,有人帮忙又有什么用,他自己喜欢作死啊,不等杨广弄死他,他自己就得把自己先给作死了,我这位小表哥是个什么德行啊,我还是知道一点的。”一句话,蠢而不自知,活他么该!猫病。当然了,在杨谅还没作死之前,大军一路直指长安,还打着清君侧,斩杨素的名义,还是很有点架势的,一时之间,长安城内竟然风雨飘摇,人心浮动起来。“妹妹啊,我看汉王来势汹汹啊。”李渊颇有些忧愁,眉头紧锁,当然了,要是他嘴巴没有动的话,还是很有说服力的。这段时间李渊在外面倒是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可是在家里面嘛,就无需隐藏了。哎呀,心情有点方,再吃块点心安安心。“既然哥你这么怕,那我就来卜一卦就是了。”谨欢随口胡诌道。李建成和李琛立刻就来劲儿了,一起扑到谨欢面前,“姑姑,你还会卜卦呀?”李建成星星眼说道。“甭想了,这个你学不会。”谨欢打消了李建成心里的小想法。“那我呢,我呢?”李琛迫不及待跟着问道。谨欢状似严谨地上上下下,左左右右观察了李琛一番,跟着也摇头道:“还是不行。”李琛顿时间就像是放了气的气球似的,整个人都萎靡了下来。窦氏在一旁看得笑也不是,气也不是。哎,真心不想承认这么蠢的竟然是我的儿女。“那姑姑,你演示给我们看看好不好?”李建成短暂的气馁过去之后,好奇心又涌了上来。“行啊,很简单,看着啊。”谨欢不知道从哪儿摸出了三枚铜钱来,“诺,这就是最简单的铜钱起卦。”谨欢将三枚铜钱一共扔了六次,口中念念有词:“上六,九五,九四,六二,六三,初九,外卦兑为泽,内卦震为雷,兑上震下,随卦,金上木下,动刀兵之事,绝木之生机啊!”正好这时候暗卫来报信了,说是杨谅到了距蒲津关一百多里处之时忽然改变主意,命纥单贵破坏了黄河大桥,现如今正坚守蒲州,还召回了裴文安。一时间,李渊和窦氏看向谨欢的眼神都变得莫名热切起来。李渊原本是半信不信,窦氏根本就是以为小姑子在拿这爷儿几个开涮,哪知道卦一出来,居然真的应上了。金上木下,金上木下,如今可不就是动了刀兵之事,而杨谅命人断了黄河大桥,这不就是绝了木之生机嘛。“妹妹!”李渊激动万分道:“你怎么隐藏的这么深呢!”家里居然有这么一个神算字,李渊觉得前些年花的那些钱真的都是扔到水里去了,想想就心疼啊。谨欢心里也是刷了满屏的“我屮艸芔茻”,面上却是一片嫌弃之意,“我不早说了你的儿运应在嫂子身上吗?你看看你那些妾室,再看看嫂子,你现在这些个儿子可都是嫂子生的。”窦氏心里也一惊,想起前事来更觉得谨欢非凡。有这么一个小姑子,当真是太幸运了。摆脱了热情过度的家人,谨欢回到房间之后才松了一口气,“呼,系统,我怎么才发现我有神算子的潜质呢?”系统很是淡定:“宿主你想多了。”谨欢不乐意了,“那我刚刚算出来的卦总不是骗人的吧。”谨欢虽然完全不懂怎么解挂,但是六爻的卦象她还是看的懂的。“瞎猫碰上死耗子被你摇出来一只随卦,怎么,你很激动吗?很值得骄傲吗?”谨欢:“……”喵喵个唧唧的,她大人不记小人过,不跟这个破系统一般见识。因着谨欢之前就跟法名说这一次肯定无事,对于这位真龙的话,法名还是很相信的。故而在举办法会的时候,法名的沉稳之态比起其他略有慌乱的高僧们就显得格外明显,少不得就得被终于登基为帝的杨广叫过去问上几句话,比方说大师你怎么一点都不担心之类的。“真龙在长安,长安自然无虞。”法名双手合十道。那个杀星还在长安城呢,就算是大军到了城外五里地,长安城也肯定不会出事儿啊。也是寸了巧了,法名说完没多久,最新的战报就进了宫,杨广知道杨谅坚守蒲州的消息差点没把嘴给笑歪了。“好好好,不愧是大师,年纪虽轻,却是得道有为。”先是被人夸了是真龙,而后又知道了杨谅这厮干了件大蠢事,杨广这会儿可开心了,情绪瞬间就up up呢。法名念了声佛号,颇有几分佛祖拈花一笑的架势,看着倒真有几分得道高僧的样子了。不,凡人啊,你对神秘的力力量一无所知。你以为贫僧口中的真龙是你吗?如果你真的是真龙,那么这天下就不会变成别人家的了。所以啊,事事都不要想的太美好,真龙什么的,根本就和你毫无关系好嘛!“多谢大师。”杨广随意招人吩咐了两句,让他好好照顾法名,就赶忙去了召见杨素,讨论讨逆大事了。要知道杨谅打的旗号可是针对杨素的,杨素这会儿心里可着急着呢。没办法,谁让这些皇室子孙们都是那种关键时刻特别不要脸,但是很多时候又特别要脸的人呢。明明是自己要造反夺皇位,却把脏水都泼到他一个臣子的头上。今天的右仆射大人也觉得自己特别委屈呢。在商讨过后,杨素很快就点齐兵马出征了。杨广又特意来找了一回法名,问他这一次的战况。法名并不是很想冒充什么“先知”这一类的人,但是看着皇帝迫切的眼神,法名突然就想到了谨欢。哎,要是那杀星偶尔能像皇帝这么“蠢”就好了。“陛下放心,安然无恙。”很简单咯,天下暂时还是你的嘛,不用担心会被人抢走啦。杨广龙颜大悦,厚厚地赏赐了一番法名。出家人嘛,身外之物有什么可以计较的呢,再说了,现在计较有个什么用。早一日,晚一日,总有一日,这些东西都会成为那个杀星的。与其等她要再给,还不如自己现在就给了,还能趁机刷一刷好感度呢。不要以为和尚就没有心眼,和尚也是很聪明的呀。对于如此识时务的法名,谨欢当然是笑纳了呀。她收礼早就收成习惯了,就算是和尚送过来的又有什么关系,该收就收嘛。“江南那边的经营情况如何了?”江南的势力盘根错节,就是谨欢在一开始发展的时候也遇上了许多困难。现在多了法名这一层关系,后头又多了个庙,行事倒是比从前方便了许多,至少摊子也成功地越铺越大了。“您选择的那些产业如今在江南已经引起了风潮,除了那些卖得极其火爆的西域物产之外,还有那些女子所用的东西——”法名顿了一下,还是没有想起来名字,也就放弃不想了,“那些东西的销售才是真真正正让各家女眷趋之若鹜,引得江南许多家售卖胭脂水粉的铺子都快坐不住了。”“看来是有人在里面捣鬼了?”谨欢的声音顿时就冷了下来。“您请放心,问题都已经解决了。”法名恭恭敬敬道。第247章 大唐盛世法名并不是那种一心只知道念佛经坐禅的和尚, 若是如此, 他当初也不会千里迢迢地赶到陇西去了。但是他对谨欢那间名叫“白露”的铺子还是不明白,就是上了天, 那不还是胭脂水粉嘛,卖得还特别贵,怎么就这么受欢迎呢?“你是和尚,自然不懂女儿家的心思, 你若是懂了,就该是个花和尚了。”谨欢拿法名开玩笑道。“阿弥陀佛。”法名脸色一黑, 又念了声佛,罪过罪过, 真是罪过啊。“你可知道我这白露出自何处?”闲着也是闲着,哄哄人玩儿嘛。“可是出自《诗经》?”法名虽少年出家,但是在没出家之前, 《诗经》还是读过的。“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我这白露, 就是自大秦传下来的古方,这个方子代代传承至今, 所取所用无一不是精华之物,所制成的胭脂水粉亦是上等佳品, 你怎么能拿那些个俗物和它相提并论呢!”谨欢故作生气道。不骗人!说是从大秦传下来就是从大秦传下来,虽然也是她传下来的,但是白露的确就是从大秦开始开店的嘛。“原来如此。”法名不知内情, 更不了解这方面,既然谨欢这么说了,他自然也就信了。至于是真是假,又有何干系呢,反正他又用不上这玩意儿。骗秃驴什么的,最没意思了!谨欢心里吐了一口气,不和他扯这个,继续说起别的来,“我有意在江南开设更多店铺,毕竟江南豪富,我既有渠道,能攒一点家底是一点嘛,以后都是要用出去的呀。”等到了烽烟四起的时候,除了粮食黄金这些硬通货,胭脂水粉,西域奇珍就没有市场了好嘛,当然是赶着能卖的时候赶紧卖啊。“我寺名下还有不少店铺可供主公所用。”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他要是再不乖乖奉上,那也太没眼色了不是。法名虽然是个和尚,是个尘外人,但是谁让谨欢拳头大呢,法名也就乖乖地称呼谨欢为“主公”了。“陇西送去的新种子可有试种?”并不是外面引进的种子就能直接种的,没有个三四代的培育,不让新作物“习惯”这片土地,就是再好的农作物也不会有好的收成,关于这一点,谨欢早就被甘蔗教做人过一回了,自然不会再愚蠢到犯这样的错误。“已经种下,据农户所言,出苗率甚好。”天知道从前的法名只知道自家禅院有多少亩土地,却从来没有下过田,如今虽没有自己耕种,但是对农事的了解着实要比从前多上太多了。“那就好,现在看来,江南的形势还是很稳当的,哦,对了,皇帝对江南有偏爱,毕竟他之前就是镇守扬州,我估摸着他很有可能会在江南修建行宫,你动作注意一点,别回头被皇帝给盯上了。”谨欢不忘又叮嘱了一句。现在整个的时间线都已经被她给打乱了,之后到底要怎么发展,连她自己都不太能掌握得住。若不是她的眼线暗卫遍布天下,她的消息也不能够这么准确。“还请主公放心。”自从同泰寺毁于战火,僧人四散之后,汤泉禅院就隐隐成了建康各寺庙之首,法名年纪虽小,但因为是默认的下一任主持,故而说话行事也都是有人听得。江南信佛者众多,那些豪门大户生怕死后受苦,每年不知道要孝敬多少灯油钱,偶尔交谈之时,也会有不少私密的消息泄露而出。可以说,在这一点上,法名的作用丝毫不比那些茶楼酒馆差。“和尚啊,那天让人抓住你真是件做得非常对的事情啊,哈哈哈哈哈。”法名:“……”不,贫僧并不这么觉得。法名悄无声息地在暗卫的护送之下从后门溜出去了,倒不是怕被人发现了,只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然能避免,何必要浪费口舌呢,口水又不是多的没地方浪费了。可能是被韩王那个“诛杨素”给刺激到了,杨素带兵马赶到之后,没休整多久,两军就开始干了起来。杨素南征北战不知道有多少年,满朝文武谁也不敢笃定地说自己能赢过杨素。谨欢也看过一些有关于当年征战的资料,不得不说,杨素此人,还真是一员良将。只可惜这个良将太太太贪婪了,谨欢用不起,觉得他还是被杨广给折腾死比较好。杨素果然一路势如破竹,捷报不断从战场传回长安。先是以骑兵五千攻破蒲州,再以步兵、骑兵共四万豪取太原,之后大败赵子开于高壁。杨坚的孝期还没过去,按理说杨广还是要时时刻刻保持哀容的。然而杨素的接连大胜让杨广连上朝都带着几分喜气。“哎,杨素孤军深入,人困马乏,汉王居然不趁此机会亲自率病出击,反而退守清源,只怕里兵败不远了啊。”李渊在朝堂上得到的消息虽然要比谨欢的来得慢,但是内容还是差不多的。“快了,等到清源一失,汉王就只剩并州一个屏障,届时大军围城,他就是不投降也得投降。”对于这样掌握不住时机的蠢货,谨欢根本就无话可说。“那兵败之后呢,皇帝会杀了汉王吗?”小姑娘也是要从小开始培养的嘛,谨欢十分有意再培养出一个卫长公主来,故而在发现了李琛在军事上面的天分之后就开始有针对性地教导李琛,这样的谈话,她和李建成一般都不会缺席。不一定要求能听懂,有不懂的也可以直接发问,只要能够有所收获就好。不得不说,谨欢这样的教育方法是十分有效的,有时候耳濡目染比特意教导的效果还要出色,关于这一点,李渊也很是纳罕。“肯定不会啦!”李建成代替父亲姑姑回答妹妹道,“这才刚登基,文帝的尸骨还未寒呢,就要手足相残,是等着有人说皇帝煮豆燃萁嘛,就算是为了名声,皇帝也不会杀了汉王的。”李渊面露夸赞之色地点了点头,捋了捋自己的胡须道:“不错,建成说的有理,便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计,皇帝也不会杀了汉王,只是不杀归不杀,一个终身圈禁还是免不了的。”“除了这个原因,你们还能想到什么原因?”谨欢几乎逮着合适的机会就要给他们上课。而这个问题对李琛来说太难,倒是李建成还有几分答上来的可能。“因为,因为汉王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