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节
作者:狐丘      更新:2023-06-25 01:26      字数:5065
  而当时阿娇还是皇后呢。身为皇后时,她都对怀孕的卫子夫毫不在意,更何况她被废之后。可是当皇帝的,该装聋作哑的时候,就得装聋作哑,反正也没什么大的干系,阿娇早已被废,难不成还能再被废一次。既然证据都指向阿娇,那就是她害得就是了。刘彻一发火,卫子夫就成了被掐住脖子的鸡,原本的哭诉戛然而止,瞧着梨花带雨,别有一番动人风韵,然则眼眸深处却透露着一丝恐惧。“是,臣妾这就着人替据儿收整东西,亲自送据儿去公主那里。”卫子夫小心翼翼说道。刘彻捏了捏眉心,粗声粗气道:“不用了,朝阳宫还在整修,阿姐说了,小孩子住的地方和大人不一样,等到朝阳宫那边都收拾好了,朕自然会派人送据儿过去,你先替据儿准备好就行了。”“是。”卫子夫再不敢出声辩驳,只能低头应是。她已经惹了帝王不喜,不能再多说了。宫里能工巧匠繁多,再加上这事儿又是皇帝陛下交代的,哪个敢不尽心尽力?很快,朝阳宫就改建成了谨欢要求的模样,这最主要的,就是地龙的修建。明明笔墨纸砚都传下来了,可偏偏这日常生活之中也非常重要的地龙暖炕没有传下来,公主殿下很是暴躁。好在事情都是一回生二回熟,她当年也没把图纸给扔了,给工匠们大概解释了一下,他们就都弄明白了,利利索索地建造好了烟道,甚至连炕都给她垒了好几个。至于说什么皇宫大内,炕不雅观啥的,先不说工匠们把炕修得特别漂亮,就说这大冬天,谁能拒绝温暖的诱惑?需知这千工拔步床固然精美绝伦,但是这大冬天的,只有炕才是人间真情啊!当年嬴政一见这东西,二话没说就搞了全国推广,要不然这厮的名声怎么能越刷越好呢。怎么说也是在历史上相提并论的人物,虽说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但是该有的眼光,也都还是有的。这年头取暖吧,高门大户就靠炭火,贫门小户就靠自己扛。每年冬天冻死的,那都不是一个两个,一看到这玩意儿,刘彻眼睛都亮了。虽说现在还在秋天,这玩意儿暂时还没到发光发热的时候,但是想想三九寒天,滴水成冰的景象,傻子都知道这是个好东西!“阿姐!”刘彻惊喜又期待地叫了谨欢一声。谨欢拿手指了指桌面,“诺,都整理好了,你着人推广去吧。”刘彻二话没说,拿着东西就直奔前殿,召集大臣们商议去了。“陛下,此物大善啊!”都是聪明人,谁还能看不明白咋地。“眼看便是寒冬,此物急需大力推广啊,只需一家百姓看到了益处,想必各家各户定会趋之若鹜。”刘彻得意道:“这是自然,这可是长公主殿下着人研究出来的。“言下之意大概就是,朕的姐姐,就是这么的聪明漂亮有智慧,你们谁都比不了!百官都听出了皇帝的言外之意,但是他们又能说什么呢?他们什么都没法说,顶多就是顺着皇帝的口气,再夸几句罢了。毕竟说两句好话,也跟当个直臣不冲突嘛。原本就是谨欢为了让自己过得更舒坦,顺带着再刷一刷名声的事情,哪知道居然还有意外收获。虽说事事都准备好了,但是皇长子迁宫怎么说也是一件重要之事,哪怕当时刘彻说随便挑个时间抱过去就行,但是事到临头,这厮还是让钦天监的人特意挑了个黄道吉日。等到刘据正式抱来了,谨欢就不能像现在这么自由了,为了紧紧抓住自由的尾巴,某人就趁着刘据还没搬来的时候又出了宫。上回出宫遇上了未来的冠军侯,谨欢对这次出宫还是有点期盼的,说不定还能再遇上一回呢?但是谨欢的想法注定是要落空的,她没有看到霍去病,却看到了分外熟悉的一个东西。非金非玉,半块石头。“天王盖地虎。”这人说话之时显然很是紧张。谨欢强忍住心中的激动和雀跃,咽了口唾沫说道:“宝塔镇河妖。”话音一落,那人眼中就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等到反应过来之后,下意识就要向谨欢行礼,却被谨欢一把托住,凑近小声道:“找个合适的地方详谈。”“是,大人请跟我来。”那人顺势而起,领着谨欢直往据点而去。第176章 大汉长青比起刚刚来没多久的谨欢, 暗卫们是真真实实等了百年时光, 甚至于原本最初的人已经故去,现在的中坚力量是原本暗卫收养的孩子, 如今主事的,已然是第三代的人了。早在当年留下这支人手的时候,暗卫们收到的命令就是认牌不认人,不管是谁, 只要能对上暗号,那就是自己人。如果说能拿出剩下那半块令牌, 不管那人是谁,都是主子。暗卫的存在可以说是两个世界数据交融引发的一系列后果, 但是这个后果对谨欢而言是绝对的利大于弊的。原本暗卫们已经差不多要放弃寻找“主子”了,但是地龙和炕的突然传播,又让他们生出了一丝希望来。这东西的图纸他们也是有的, 只不过为了不引起人的注意, 从未拿出来罢了。刘彻为了给谨欢扬名, 东西一拿出来就盖上了谨欢的戳, 暗卫们打听到具体情况之后一直在等待,原本还想着要不要潜进宫呢, 正好就撞上了谨欢出宫。“大人,您可有?”为首之人拿着那半块令牌忐忑问道。谨欢接过他手上的半块令牌, 又从袖子里拿出了自己那半块,“咔哒”一声轻响,严丝合缝, 浑然天成。“属下见过主子。”刷拉拉,众人跪了一地。“这么多年了,还能看到墨家的手艺。”谨欢感慨了一句,却让周遭众人听得有些迷糊,只是转念一想,这一位远在大漠多年,这般说法也是正常。“行了,都起来吧,”谨欢伸手虚扶了一把,紧接着问道:“可曾留下什么遗命不曾?”这要是有个要匡复大秦江山的遗命,谨欢就比较麻爪了,先不说她现在有没有那个能力来“复国”,就是她现在这个身份,也名不正言不顺啊。“并无,只说是守着东西,好好等着有半块令牌的主子罢了,至于其他,一概没有提过。”回复谨欢的是这一代的主事之人,名字也很简单,龙一。其实他原本不叫龙一,可是等他成了这一代的主事之人之后,他就成了龙一。一听这名儿,谨欢就知道这肯定是龙阳君的手笔。当初暗卫营里正式开始出任务的,都领了号,从一往后排,越是前头的,本领就越好,只不过当时暗卫们为了表示自己对头儿的尊重,没人领一号,这个一号默认就成了龙阳的。后来有一次嬴政开玩笑,说是老这么二三四五的叫太奇怪了,还是找个姓氏吧,至于姓什么,姓龙呗,跟着你们老大姓,刚好也是合乎皇家身份嘛。其实龙阳本名并非是这个,只是他当年隐姓埋名进入王宫,不敢辱没祖宗姓氏,这才改名叫做龙阳,再后来,也就一直没有换。“没有遗命?”谨欢思索了半晌,还是无果,干脆也就放下此事再不想了。暗卫们的出现本来就已经够奇怪了,要是再有什么遗命,那她岂不是更加麻烦?像是现在这样,倒是刚刚好了。反正她的大秦,是肯定能有至少千年的基业的。不要问她为什么这么确定,她就是这么自信,爱咋咋地!“对了,除开暗卫,可还有其他人?”谨欢又想到了这个问题。“有,另有一批匠人。”龙一恭敬答道。谨欢闻言顿时喜上眉梢,抚掌大喜道:“好,好,好。”说真的,暗卫什么的,训练有素的自然是最好,可若是没有,说个不大好听的,她自己也能训练。但是像墨家这样的技术性人才可不一样。嘴皮子溜儿,满腹才华的,哪朝哪代都不少,但是真正的墨家大才,那才是真正的稀有人才。当年的学宫里,儒法两家掌政事,但是墨家人,才是真正的名利双收,最受百姓爱戴,也最为富有的那一群。没办法,人家有技术,牛逼啊!什么耧车,曲辕犁,翻车,筒车,水车,这帮闲得没事儿干的人甚至连最简单的那种纺织机都弄出来许多品种,要不然大秦怎么能年年丰收,越加富饶呢。只可惜,这儿笔墨纸砚这一类的有了,然而当年那些新式的农具却一概都没留存下来,更别提火药这样的危险品了。幸而当年的数据现在都一一保存着,只需要现在找机会以各种各样的名义再拿出来就行了,而且还能借此机会给暗卫们一个光明正大的身份。要是操作得当,说不定还有机会能重开学宫呢。对于当校长这件事吧,公主殿下还真挺有执念的。“对了,你们手上可还有积蓄?”谨欢有意让他们发展势力,只是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没钱可不是寸步难行嘛。龙一急忙点头,“可是主子需要金银?当年有一批东西还存着,一直没有动用。”谨欢猛地一拍额头,是了,要是真是龙阳奉命安排的,以他那个性子,连图纸都准备了,金银财宝还怕他不准备嘛?“我现在的你身份你们想必也清楚,我身边是不缺这些的,只是东西该用则用,放在那儿也没法生出小的来,若是可能,就多开几家茶楼酒肆吧,我这儿总还有几张秘方可用。”谨欢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份应该让暗卫们很懵逼,所以她说话的时候就刻意带弯了一下,果不其然,听到她这么说之后,暗卫们脸上都下意识浮现了一丝了然的神情。现在的身份是公主嘛,至于从前的,还要再说?没必要啊。“属下手上也藏着不少方子,各式各样的都用,够用了。”谨欢无奈扶额,她怎么才发现呢,龙阳这厮其实就是属仓鼠的吧,怎么什么都攒呢?“行,既然色/色齐备,那就开始准备起来吧,我这段时间不会出宫,若是我出来,到何处寻你们,还到这里?”龙一想了想道:“属下等会先开一家名为”白露“的胭脂馆,主子也正好有理由来逛。”“白露?”谨欢好奇地瞪大了双眼,惊呼出声,一脸的难以置信,“这些东西的方子也留下来了?”龙一点头应是,“是。”谨欢缓缓吐出一口气,冷静了一会儿道:“行吧,开吧,直接就打我的名号就是了,也省得有不长眼的来捣乱,到时候我回去跟皇帝说一声就行了。”处理完了暗卫的事情,谨欢抱着复杂的情绪回了宫。才进昭阳殿,就看到了大喇喇躺在那儿打瞌睡的二哈一只。“咳咳!”谨欢特意咳嗽了两声,哪知道刘彻睡得熟得很,这般都没闹醒,还是小黄门胆战心惊地跪在一旁,轻声唤了几声,才叫醒了皇帝。“阿姐,你回来啦。”刘彻接过帕子擦了擦脸,笑着和谨欢打招呼,丝毫没有身为“恶客”的自觉。也是,他怎么说也是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嘛,哪哪儿都是他的,他要个屁的自觉性啊。“劳累陛下久等了。”其实谨欢早在一个时辰之前就该回宫了,只是没想到今天居然遇上了暗卫,这才在宫外多呆了这么久。“无妨,无妨,”刘彻打了个哈欠,将宫婢呈上来的清茶饮了一口,感叹道:“留其本味,清朴自然,倒是比加了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味道要好多了。”时人喝茶喜欢加一些盐,茱萸,薄荷之类的东西,说是茶,实际上都能叫做汤了,这也是为什么称之为茶汤的原因之一。可是谨欢压根喝不惯这种“茶汤”啊,好好的茶,要加那些东西作甚,泉水烧开冲泡,最好了呀。刘彻来喝了一两次之后就彻底迷上了这样的喝法,反正现在未央宫那儿是彻底不用茶汤了,至于外头,所谓上有锁所好,下必甚焉,估摸着离改变饮茶方式也不远了。“陛下来我这儿,总不会是为了一杯茶吧。”谨欢笑着开玩笑道。刘彻嘿嘿笑了两声,“这不后儿就是据儿移宫的日子,朕来看看嘛。”“看了这么多回,日日都要来,陛下爱子,可还真是计深远呐!”谨欢拉长了声音刻意说道。呸,蹭饭就蹭饭好嘛,说这些个狗屁倒灶的话给谁听啊!要说从前吧,谨欢训练大厨,除了她自己享受,那基本是阖宫上下,甚至于再往外,基本也都受益的状态,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至于说嬴政和扶苏为什么还是日日坚持不懈到她这儿来报道,当然是因为公主殿下的手艺比起大厨来高明好多啊,有更好吃的,当然要选择更好吃的,吃货的心就是这么执着。所以谨欢吃一堑长一智,这一回只教大厨,自己压根就不动手了。原本呢,教了大厨之后顺便再让大厨指导一下其他厨子,那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可谁让王太后和平阳惹毛了谨欢呢?但凡这厨子培训了,哪怕就是为了名义上的孝道,谨欢都得捏着鼻子给王太后送一个过去,她能忍?她死都忍不了!刘彻也知道她心里的心结,所以也没说什么培训其他厨子之类的话。再加上外人也压根不知道朝阳宫里每天都吃啥菜色,这事也就自然而然地压了下来。谨欢心里爽快是爽快了,但是刘彻宝宝心里苦啊!尝过了朝阳宫大厨的手艺,谁还能吃得下御膳房那些“猪食”呢?没办法,皇帝陛下只能发挥自己不要脸不要皮的精神,每天定时定点来蹭饭了。不怕苦,不怕难,蹭到一顿是一顿嘛!第177章 大汉长青朝阳宫今日的菜色依旧丰富, 谨欢嘴上嫌弃归嘴上嫌弃, 可只要瞧见桌上那盘蜜汁蹄髈就能猜到,这根本就是早有准备啊。这蹄髈早就炖得酥烂, 筷子轻轻一拨,肉就像颤巍巍的果冻一般散了开来,甜而不腻,瘦肉劲道, 肥肉香甜,刘彻可谓是百吃不腻。谨欢看着只觉得眼睛疼, 埋头大吃就差上手去啃,这架势, 哪还像个一国之君!“对了,阿姐,你上回带回来的马匹我给安排在上林苑那儿了, 这马可真好啊, 听说是大宛的?”一人干完了一碗蜜汁蹄髈, 心满意足地瘫软在一旁的刘彻这才和谨欢提起了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