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
作者:狐丘      更新:2023-06-25 01:22      字数:4999
  然而荀子这老头不是一般人呐,他不仅不生气,还挺高兴,觉得这俩高徒还是很得他的心意的。当然啦,要是小徒弟能来一点“手撕儒家”的行为,他就更高兴了。韩非答应了吗?那必须没有啊!早就说了,秦国自打商鞅来了之后,基本就是按照法家的学说在治国,对于李斯韩非这些法家继承者而言,秦国啊,真是一个好地方。而且秦国从上到下,都很推崇法家啊,于是在嬴政让李斯把韩非塞进学宫之后,韩非就拿起笔,挥毫泼墨,笔耕不辍了。自打荀况来了秦国,而纸张笔墨又被发明发售之后,秦国一改先前文化贫瘠的现象,成为众多读书人心中的理想圣地。大概是因为荀况来了的关系,在众多来秦投学的学子中,最多的便是儒家子弟。这儒家的人一多,学宫之中原本儒法两家势均力敌的情况登时就有了改变,哪怕在儒家在朝野都不占优势,但是在学宫这一亩三分地上,儒家终于占了上风。只可惜,韩非来了,美好的现状没两天就被打破了,毕竟,韩非是个能用笔杀人的人啊!韩非这一爽快,秦国朝野上下读文章读得也爽,毕竟他们老是被儒家的人指着鼻子骂,现在轮到他们被人指着鼻子骂了,能不爽快嘛!“姐姐你先前所言不错,便是留着韩非写写文章也是好的。”嬴政今日又看了韩非所作的一篇文章,看完了之后那叫一个心情舒畅。没错,骂骂骂,儒家那群蛇精病脑子都不大好,狗屁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错了的人就该受到刑罚的处置,“这句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才真是说到寡人心里了啊!”“然若要韩非为大王所用,所需谋划颇巨啊!”谨欢这番感叹绝对是诚心实意,“倒不如先延请韩非为师,教导扶苏,李斯韩非均从荀况那里学习了帝王之术,只是荀况性子过去柔和,若是由他教导扶苏,我怕好不容易将扶苏矫了一点回来,又会回到之前的路子上,倒是韩非,持身极正,兼之性格又有些孤戾,如此亦无党争之患,几相比较之下,倒是韩非最为合适了。”嬴政沉思了半响,权衡了一番利弊之后,就将此事答应了下来,“既如此,那明日寡人便跟李斯提起这事,想来……”“不用提,”谨欢打断了嬴政,“让扶苏自己去,只要韩非心里有想法,就肯定会答应扶苏的。”扶苏是大秦日后的继承人,板上钉钉的那种,只要韩非心里有一点想法,就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现如今六国势弱,合纵之势难成,相比之下,秦国却是蒸蒸日上。在有心人的眼里,秦军挥师中原,剑指六国,也不是过时间问题罢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韩国想要阻挡强大的秦国,想要对抗历史的车轮,完全是螳臂当车,蚍蜉撼树。纵使韩非再天纵奇才,他心里也清楚,即便他死,亦绝对无法阻拦秦国灭六国之路。这时候冒出来的扶苏对韩非而言,就是一个最好的筹码。他也许不能救韩国,但是至少,他可以救族人。人性本恶,人性自私,这一点,就是韩非也无可例外。“既如此,那便让扶苏自己去吧。”于是放学回来的扶苏就被姑姑告知,明日他要去学宫找韩非,让韩非收下自己,从今而后跟着韩非学习。扶苏是个很听话的乖宝宝,不过听话归听话,他还是好奇缘由的,他在蒙学里学得挺好的,怎么突然又要换老师了呢?“扶苏可了解韩非?”扶苏点了点头,“教导我们的张老师曾道,非公子大才,非他所能及。”在这一点上,张苍一向有自知之明。“正是,扶苏,你父王从不瞒你天下大势,你虽小,却也很是清楚你父王毕生大愿,那么一旦你父王成功扫平六国,扶苏,你知道你会怎么样吗?”谨欢的声音平和又轻柔,彷佛说的不过是今天的天气很好,明天有可能会下雨这样简单又轻松的话题。年幼的扶苏咽了口唾沫,紧张道:“我身为父王长子,会在父王百年之后,登临大位,执掌大秦。”谨欢温柔地摸了摸扶苏毛绒绒的小脑袋,笑道:“可不仅仅是大秦呢,凡我大秦军队所踏之处,都必定会成为我大秦国土,扶苏,你可要早点做好准备啊。”第93章 大秦长寿扶苏今年六岁,算起来仍是稚童,然而他又不是普通的孩子,他是大秦的扶苏公子。谨欢不知道她跟扶苏那段对话,扶苏听进去了多少,不过很快,扶苏就成功拜在了韩非门下,跟着韩非学习起法家来。学宫上下对此的反应都有点大,秦国本就重法,现如今未来的继承人更是拜在了韩非门下,那以后的秦国,还有其他各家的晋身之路吗?这事说起来还是挺敏感的,毕竟秦国现在聚集的各国学者越来越多。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话,古今通用,谁也不想在一个没有前途的国家呆下去。再加上有一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在期间动了不少手脚,尤其儒家之人,反应都挺大的。想来也是,一直跟法家争的最厉害的,其实就是儒家。道家讲究一个清静无为,别的不说,哪怕单纯就是为了装逼,道家人就不会做出跟人争这种没格调的事情。墨家更不用说了,这些家伙们现在每天一个劲儿地拉着阴阳家那群人埋头搞研发,绝对称得上一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手上活”。而剩下的那几家,兵家纵横家农家杂家那是不管台面上当权的是谁,他们只要有真本事,就会妥妥被重用的存在,要不说“手艺人腰杆子硬”呢。他们兴许没有儒家那些人会说,没有儒家学识丰厚,没他们有文化,可是他们是能做实事的人啊。你让儒家随便谁来,是能下田插秧啊,还是能上马打仗啊,都不能。当然了,这并不是说儒家没用。相反,儒家有大用。要真正论起治国来,各家摞在一起,都不抵一个儒家来的有用。但是时间不对啊!秦国现在迫切需要的是明令法纪,努力发展,一扫海内,吞并六国,这时候最为合用的,最需要的,法家当之无愧。待到一扫宇内,天下一统的时候,就轮到儒家上场的时候了。安定民心,教化百姓,儒家当居首位。毕竟历史教育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嘛。这一点,谨欢能看懂,那是因为高中的政治老师真的很努力地给他们不断刷考点。而嬴政韩非李斯荀况他们能看懂嘛,当然就是单纯的智商优势咯。聪明人嘛,就是这么酷炫啊!只是他们看懂了并没有什么卵用啊,这世上终究是聪明人占少数,看得通透的聪明人那更是少之又少,不然为什么身居高位的就那么几个呢。故而在学宫私下暗潮涌动,嬴政就决意动手了。只可惜,韩非是个好老师,他不自觉地就抢了嬴政的功劳。韩非又去学宫舌战群儒去了。没错,韩非,舌战群儒。嘴里含着糖来舌战群儒。谨欢听到嬴政来跟他复述这件事的时候,脸已经彻底僵了。哦,孔明大大我对不起你哦,这边有个人把你日后的风头都给抢了呢。而且他居然还超级不正经,不仅没有鹅毛扇子,居然嘴里还含着糖,想想韩非边说边往嘴里塞糖的样子,谨欢就觉得这个世界都不好了。要说韩非的战斗力吧,绝对是“不是我说,在座的都是辣鸡”的那种。从前一支笔就能听得人暴跳如雷,如今嘴皮子利索了,攻击力更是加倍。再加上还有李斯助阵,甘罗在旁边拉偏架,荀况这老头摸摸胡子笑而不语,总而言之一句话,儒家那帮人,真的是“尸横遍野,血流满地”啊!“而今一个个都在闷头学习呢,说是有朝一日,定当要胜过韩非,啧啧啧,读书人啊!”嬴政颇为不屑道。就算加上李斯和半个甘罗好了,两点五个法家居然干死了一群儒家,这话要是传出去,还要不要脸了,儒家还混不混呢?幸好韩非李斯都是荀子教出来了,这层遮羞布还挡着,结局才没有太惨烈,不然啊,儒家这一回,还真是难说。“所以现在没事了?”谨欢耸了耸肩问道。“学宫而今学习氛围比起先前来还要浓厚一倍,一个个都跟魔怔了似的,埋头苦学呢。”要说嬴政心里虽然清楚儒家这群人日后有用,但是现阶段没事就被他们唧唧歪歪,他心里也很不爽的好吧。还能不能尊重点大王了,说好的王权至上呢?直到韩非开始“手撕群儒”,嬴政一直憋在心里的那口鸟气才算是散去不少,再经历了这么一桩大事,嬴政现在看韩非,那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哪儿看都顺眼啊。别的不说,就冲着这个毒舌,嬴政就容得下他。嘛,就算韩非什么事儿都不干,没事儿听他骂骂儒家,骂他们蠹虫蠢货,也是很解气的嘛。自觉开发了韩非新用途的嬴政很高兴。一般来说,掌权的人一高兴,总会赏赐点什么下去,韩非到底还是个韩国人,就算现在嬴政给他授官,他也十成十不会接受,所以嬴政就很单纯地赐了一些布匹糕点还有糖果零食下去。不要以为这是嬴政抠门啊,嬴政简直超级大方的。要知道现在糖多难制啊,糖果的作法更是谨欢的私人方子,像嬴政这种小心眼,才不会让这个方子外流呢。所以大臣们要想尝到这个,只有两个法子,一,自己掏钱在国营店里买,二,等嬴政赐。更别提内宫的糕点早就被神话了,味道绝佳,然而无处出售,吃完了还想吃的人,就只能挠心挠肺了。嬴政一次性给了韩非这么多,一时间,来廷尉府上拜访的人都多了起来。没有错,廷尉府上。自从韩王将韩非“割让”给秦国之后,秦国是给韩非建了府邸的。怎么说也是一国的公子嘛,从前来住李斯这里,那是因为人家是来拜访自己的师兄的,可是现在人都被韩国抛弃了,秦国作为接收国,怎么的也得意思一二吧。这给个容身之处什么的,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嘛。只是地方给是给了,韩非却没去住。韩非再怎么说也是王室公子出身,放着好好的廷尉府不去住,去住那个质子小院吗?而且在廷尉府上,他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师兄向来由着他的心意来,韩非跟自己又没仇,放着好日子不过去过苦日子,有病吗?还有一个就是因为扶苏了。廷尉府离王宫更近,方便扶苏每日里来往求学,也方便韩非进王宫教导扶苏,要真是住到别地去,那真是时间都他么浪费在路上了,有猫病嘛。“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由着他们去好了,反正最终得利的是大秦,这就足够了。”谨欢感叹了一句,觉得自己也越来越像一个合格的政客了呢,比个心。“姑姑。”一日学习终了的扶苏回来之后先去休整了一下,就到谨欢这边来报道了。看到儿子进来之后,嬴政忍不住咳了一声。咳咳,他这绝对不是在寻求关注,根本就是这小子自己的错嘛,父王在这里居然不先喊,还要先跟他姐腻歪腻歪,什么毛病,都这么大的男孩子了,站好!“父王。”扶苏随即躬身向嬴政行礼。然后嬴政如愿得到一个来自谨欢的白眼。什么毛病,就喜欢欺负孩子,真是天下亲爹一般黑。“扶苏,你老师去学宫的时候,你去了没?”虽说嬴政已经跟谨欢说了一遍,但是嬴政自己也没亲眼看到,他是听人说的,再来告诉谨欢,过了两个人的故事哪里比得上最新鲜的现场呢。尤其扶苏这孩子多好啊,从来不像嬴政那样夹带那么多私货,个人好恶太明显,一点都没有新闻报道该有的客观公正,大写的差评!扶苏一听谨欢说起这个,凤眼立时就亮了,连声音都激动起来。“嗯,老师特意带了我去的,到了学宫之后,老师先是与……”扶苏这孩子年纪虽小,讲故事的本事却是一等一的好,也不知道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有这么丰富的词汇量的。本就精彩的故事在他口中将来,更是精彩纷呈,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听得谨欢是连连惊叹出声,最后不得不感慨一声,“韩非大才!”扶苏赞同地点了点头,圆乎乎的小脑袋看着就让人特别想摸,“老师真的很厉害,很多事情原先我不懂的,被老师教了之后就懂了。”“哎,等等……”谨欢做了个暂停的手势,咽了口唾沫问道:“扶苏啊,韩非现在到底教你什么啊?”依照谨欢原本的想法,她让韩非来教导扶苏,无非是担忧扶苏仁慈太过,希望通过韩非这个法家能对他影响一二。一个综合了儒家和法家两家之长的扶苏宝宝,啊,真是一听就是个明君呢。至于说最重要的帝王心术,呵呵呵,这方面,不管是儒家还是法家,嘴皮子使得再溜都没有,这种东西,非帝王不能言传身教。所以说扶苏最重要的教育问题,最后还是要嬴政这个亲爹来解决的。但是谨欢看着面前的扶苏,心中突然生出了一种不大妙的感觉。这孩子好像有点太过于崇拜韩非了啊?不行,这是绝对不行的啊!我的扶苏宝宝,你亲爹这个天下第一的小心眼,怎么会允许你崇拜韩非超过崇拜他呢?“法家儒家老师都有教授,也会带着我去学宫旁听其他各家的课。”谨欢心里更疑惑了,韩非他,原来是个这么负责的人吗?第94章 大秦长寿谨欢这么想了,她也这么问了。她心里可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就是好奇啊。既然好奇,那么自然应该将疑惑之事问出口,不然一直憋在心里,说不定还会憋出病来呢。要知道,好奇可是能杀死猫的呢。扶苏很明显的顿了一下。嬴政和谨欢都捕捉到了扶苏这犹疑的瞬间。“怎么了,难道韩非愿意当你老师教导你的事情还有其他内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