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
作者:狐丘      更新:2023-06-25 01:21      字数:5916
  “陈姑娘,你去认认人,看看下面跪的那个是不是你的仇人。”曹寅回去找李煦的时候李煦正在屋里度春宵呢,被曹寅这么一吓,险些没萎了。原本那个妾还在那里作妖呢说是冤枉了她弟弟,曹寅背身冷笑了几声说是长公主在等,李煦一个激灵,二话没说自己把人绑了跟着曹寅来了。跪着的人就是烧成灰卿如都认识,她恨不得夜夜食其肉寝其皮啃其骨,只看了一眼便朝谨欢道:“正是此人。”“咳咳,本宫呢,也不是什么偏听偏信之人,本宫做事向来讲律法,讲道理,若是老老实实交代嘛,本宫兴许还能网开一面,要是敢弄虚作假,今日你们便下这秦淮河喂鱼去吧!”李煦听了汗出如浆,周福财和周氏倒是开始磕头喊起冤枉来。“公主殿下,这纯粹就是这个贱人在诬陷我啊,她当年想强嫁给我不成,心生抱怨,所以今日才会这般污蔑我,呸,臭不要脸!”周福财不住辩解道。卿如眼睁睁看着这个该千刀万剐没天良的黑心货色指鹿为马,颠倒黑白,气血冲上头,一时间站立不稳,要不是身后的丫鬟机敏扶了一把,就要摔倒在地了。那周福财见状还继续道:“做贼心虚了这是!”“咳咳!”谨欢咳了两声,指了指自己的脸问李煦道:“本宫脸上刻着蠢货两个字吗?还是说本宫看起来特别蠢,特别好糊弄?”李煦现在就想一巴掌拍死周福财这个烂泥糊不上墙的蠢货,居然敢在长公主面前口出狂言,谁给他的狗胆。“行了,颠三倒四的,本宫不想听,李煦你来说,记着,本宫要听实话,实话!”最后两个字被谨欢加重了音调,像是重锤一样敲在了李煦的心脏上,让他觉得心肝脾肺肾哪儿都疼。“是,奴才遵命。”当初周氏为了这个弟弟求到他的面前,这事的尾巴还是他亲手给抹的,事情的缘由他自然清楚。要是眼前查案的不是谨欢,而是旁人,兴许他还会升起几分替周福财掩饰的想法,毕竟说到底,他也插了手,但是现在,他只敢将事情完完本本的说出来,一字都不敢删减。这件事除了周福财自己之外,周氏也在里面干了不少事,比方说害死陈家老夫妻的人,就是周氏让人雇的。就算是瞒骗了也会被戳穿,如此了几回之后不仅京臣,就是外地的官员也不敢再在谨欢面前弄虚作假。想想济宁府昔年血流成河,这样的教训,谁都不敢去经历第二次。“这么说来,就如陈姑娘所言,这只肥猪不自量力,求娶不成,反而害死了陈姑娘的父母,若不是陈姑娘心地坚韧跑来了这秦淮河以全自身,只怕今日的坟头草都有三尺高了。”谨欢摆着一张面瘫冰山脸面无表情说道。只是她越是冷漠,下面跪着的几个就越是害怕,没等说完呢,那周氏就嗷了一声,晕过去了,她晕的突然,又没人扶着,脑袋直接撞在了地板上,发出了“咚”的一声,还带着几分沉闷的声响。原本“昏”过去的周氏被这剧痛给刺激醒了,而后两眼一翻,又昏过去了。“甭管昏不昏,这该算的账还是得算,晕了更好,省得听人聒噪了。得了,既然这案件都明朗了,那就请陈姑娘去府衙递状纸吧,着知府给我好好审案,听到了没?”谨欢威胁了两声,李煦和曹寅连忙叩首称是,“对了,给陈姑娘找个状师。”“多谢公主厚爱,民女早已备好状纸,只是一直未能送出,这些年来一直放在身边,时时刻刻都不敢忘记。”“既然如此,那等到明日,你便自去交了状纸,等到时候开堂审案吧,来人,把这两个嫌疑人给我扔进去。”出来欣赏“风景”还顺带着演了一出包青天,谨欢心里还是很得意的,拒绝了曹寅送她去行宫下榻的想法,谨欢领着侍卫,乐颠颠儿地回了客栈。“子清,方才长公主身边那几位?”等到人影子都走得看不见了之后,李煦才敢跟曹寅提起这件事。一开始他们都没注意到,只是都是龙子凤孙,他们作为近臣,要是眼瞎到那份儿上,也就混不下去了。只是那几位主动想瞒着,他们自然也不好戳穿。“旭东,禁言,今晚长公主身边只有几位侍卫。”曹寅正色说道。“是是是,子清此言有理,此言有理。”李煦打了个哈哈,将这个话题混过去不提。回到客栈之后,谨欢让小二上了一桌夜宵,四人团坐在桌边,开始抚慰已经叫嚣的饥肠。刚刚在画舫上为了装逼一直没吃,眼巴巴的看着那么多好东西被浪费,谨欢这心哦,甭提多心疼了!“唔嗯,这事儿回头你们谁去跟进一下,我就不管了,约莫再有个两天圣驾就能到江宁了,到时候我把这事儿跟你们玛嬷说一声,她最喜欢听故事了,这陈姑娘要是能得了她几句好话,也算是得了庇佑,以后日子也能好过一点。”皇太后上了年纪了,养在身边的胤祉也大了娶亲了,原本康熙还问皇太后要不要再抚养个孩子来着,毕竟他现在别的不说,儿女特多,结果皇太后以自己年纪老迈给拒绝了。只是这前脚刚拒绝,后脚就被谨欢偷偷摸摸地带出了宫。皇太后这辈子最好的年华全都葬送在了这重重红墙里,出了宫那叫一个高兴。要说皇子格格们出门兴许还有人盯着呢吧,谨欢这个凶神出门哪个不要命的敢盯着,不管躲在哪儿,不管装成什么都会被揪出来,没几次,谨欢身后就再也没有尾巴了。皇太后换上身边老嬷嬷的衣服,跟在谨欢身边,一点避讳都没有,娘儿俩从城东逛到城西,看得康熙眼都红了。不行!朕是皇帝,朕的肩头担负着万民和江山社稷!但是!我也想过这么安闲惬意的好日子啊!谨欢不知道,她就这么不知不觉地把好好一个勤政爱民的皇帝,给带歪了。次日一早,卿如姑娘就去了江宁府衙,告状去了。她是汇芳阁最红的姑娘,在江宁府的知名度丝毫不比知府低,一看到她去敲鼓鸣冤,百姓们一传十,十传百的,没一会儿工夫,府衙门前就聚满了人。江宁知府昨儿晚上还在排查圣驾来江宁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呢,哐叽就被扔曹家一个侄子来,知府也知道曹家这位不学无术到处沾花惹草的子侄,原本还在盘算怎么处理呢,就听到来报的人说是长公主派人把他给扔过来的。杀星啊!一听这个,知府哪里还敢犹豫,立刻就叫差役把人下了大牢。只是万万没想到,前头这个才处理了,后头又接连扔了好几个来,顺带着还有事情缘由,最后来送人的御前侍卫还告诉他,明日就有苦主击鼓鸣冤,让他秉公处理。处理,当然要处理!这个案子要是不秉公处理,他就要被秉公处理了!虽说时日已久,但是卷宗皆在,还有苏州织造李煦的证词,都不用打的,才把周福财这个怂货拎上公堂,他就哭哭啼啼的招了。“好,当真是大快人心!”府衙外的围观群众看到的纷纷鼓掌叫好,听得知府心里也有点小高兴,他这么清正廉明,长公主知道了之后说不得还会在万岁爷面前替他美言几句呢。案子审完,一身孝服的卿如姑娘在丫鬟的搀扶下走出府衙,隔日便去了城外尼姑庵。临走前道:“此番我父母能够沉冤得雪,全靠长公主殿下慈悲,论理应当报恩,奈何卿如沦落风尘,早已不堪,愿落发修行,只求长公主一生平安。”*******“哟,看不出来啊,妹妹,你这么讨姑娘喜欢啊!”行宫里,康熙照常来给皇太后请安,正好赶上谨欢给皇太后讲卿如的故事,老太太听得眼眶都红了,擦了擦眼睛后吩咐身边的嬷嬷,要给卿如赏赐。“什么讨姑娘喜欢?”既然大部队已经到了,谨欢自然不好再搞单干,就从客栈搬回了行宫。今儿一早就来给皇太后讲卿如的故事了,到现在还没离开行宫呢,哪里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儿呢。康熙将卿如落发修行的事情一说,听得谨欢都愣住了。“啥,求我一生平安?”这怎么跟立了个fg似的啊。呸呸呸,她一定会平安的,她一定会平安的。康熙说这话原意是挪揄妹妹来着,只是皇太后却没有听出来,而是着急道:“这才多大,就青灯古佛一辈子了?”“我也觉得不好,皇额娘,要不咱们回头偷偷把人给带走吧。”“好。”康熙的“不行”还没出口,就被皇太后打断,只能硬生生咽了回去。第65章 大清药丸卿如琴棋书画四样皆通,性子也坚韧,谨欢是有意把她带到女学去的,奈何世人多对青楼女子有偏见,谨欢只得先让宜兰带着她,日后到了京城再做打算。只是既然准备离开,再叫卿如这个名字就不行了,卿如知晓了谨欢的来意之后流泪说她本名流云,取自“仿佛兮若清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云之回雪”,哪知道这一生反倒成了个“风流云散”,让谨欢替她改名。谨欢想了想,把这事儿又推给了皇太后,老太太还是挺高兴的,只是她连汉语实在说不溜,想了想给起了“喜云”这个名字,听着就像宫里的宫女的名儿,谨欢原本还想改改呢,哪知道陈姑娘当即就接受了。于是宜兰身边就多了个喜云姑娘,一开始还有人以为大阿哥终于松口肯纳妾了呢,回头再一问,送到女学去的,一个个原本骚动的心如同浇了一盆冰水,那叫一个憋气。一共三组人马,他们这拨人最少,调查的基本都是乡间农民。三阿哥为首的扮成了出游在外的富家子弟,看到的都是江南的富商。而已女眷为首的一拨主要任务其实跟朝廷的关系没那么大,谨欢有意在江南多办女学,她们考察的就是这方面。三拨人的收获都相当之多,至于具体多到什么程度嘛,看康熙已经黑了好几天还没有放晴的脸色就知道了。不过谨欢可没心情安慰她哥,顺带着连几个孩子都被她拦了下来,自己作的妖,跪着也要收拾了。今天的康熙帝,依然苦逼。原本既定的行程呢,是谒完孝陵之后再接见一部分官员,搞个你好我好大家好,跟着皇家有肉吃的联欢会,奈何皇帝不高兴啊,皇帝不高兴了,下面的人还能高兴?大部队彻底驻扎在了行宫,来,算账!“你啊!外面闹成一团,你反倒跑太后这人享清闲来了。”刚刚接见完一拨命妇的钮祜禄氏来给太后请安,一进来就看到乐呵呵地陪着老太太听故事的谨欢,手里还抱着碗冰沙在啃。谨欢又挖了一大勺子送下肚,“和我又没什么关系,我就是个没实权的公主,平日里看看戏听听故事孝顺孝顺皇额娘就行了,皇额娘,你说是吧?”“说得对。”皇后哭笑不得地看着这一幕,谨欢那儿也不知道哪儿来的那么多新奇故事,她不但自己给老太太讲,还讲了之后让伶人们给演出来,上了年纪就爱看热闹的老太太甭提多高兴了。“是是是,和你没关系,反正天塌地陷的又落不到你头上。”皇后没好声气地白了谨欢一句,饮了一口茶道。还没实权的公主,怎么就能有人的脸皮这么厚呢,简直就是刀戳不进,水火不侵呐!谨欢这样的要还是无实权的公主,那内阁大臣们就可以轮班去上吊了。这人呐,就是不能对比。官场动荡,皇帝在前面忙得要死,相比较之下,她只要应付应付那些命妇们就好。只是转眼再看看在皇太后这儿享受人生的谨欢?“太子妃和几个皇子福晋都忙碌着呢,你个领头的反倒撂了挑子了,这像话吗?”倒不是皇后不相信几个儿媳妇的能力,相反,等到回京,皇后就准备放权给太子妃了,她如今已经得了册封,算是正儿八经的太子妃,管起宫务来也算是名正言顺了。被宫务烦了这么些年,皇后早就想扔掉不干了,反正她是明旨封的皇后,就算不掌宫务,难不成还有不长眼的敢短缺了她的东西不成。过好日子才是真的,勤劳忙碌这些词啊,都是属于年轻人的。“怎么不像话啊,又不是三岁孩子还要人领着走路,我越是放权,她们越是办得好,何乐而不为呢?”谨欢觉得自己真的是超级有自知之明的,反正孩子们都能干,好好享受生活不好咩,人家是有事弟子服其劳,她有侄子侄媳妇,也是一样的嘛。“你这话说得倒也有理,”皇后愣了愣,隔了一会儿又道:“不对,差点让你给带进沟里了,你这哪是放权,你这分明就是偷懒。”谨欢耸了耸肩,“嫂子,你第一天知道我懒?”皇后:“……”不,我知道很久了。正赶上康熙这两天太心塞,来找皇后求安慰,钮祜禄氏就把这事儿跟皇帝说了,说完还不忘感叹,“臣妾看谨欢过得那叫一个悠闲惬意,甭提多让人羡慕了,等到回宫,臣妾也把宫务慢慢交道太子妃手上,既然进了皇家门,这些也到了该学起来的时候了。”康熙对这个并不在意,皇后要是不放权,太子妃也有东宫要管,皇后若是愿意放权,那就管得多一点嘛。康熙在意的是,谨欢说的那句话。越是放权,越是办得好?“太子妃她们办的如何?”康熙一个做公公的,没事儿问儿媳妇那边的情况作甚呢,一点都不庄重,所以他就是知道这事儿,也没细问。反正有谨欢撑着呢,天塌不下来。可是被皇后这么一提,他好奇心倒是上来了。“哎,枉我管理后宫这么多年,竟还不如谨欢知人善任,皇上您是不知道,几人整理出的各项什么数据,又做了方案,还真是头头是道的,反正我瞧着啊,必定是能办成的。”而且一个个心眼多得很,专让太子妃打头,下了狠劲儿办实事吧,也不说抢了太子妃的风头,一个个的心里清楚着呢。再想想后宫那群乌眼鸡,钮祜禄氏是怎么想怎么心塞。这工作环境的对比也太大了。“当真这么好?”康熙也有点难以置信。“当真。”皇后斩钉截铁道。谨欢都说了好,康熙怎么可能推得翻谨欢的结论,兄妹俩要是对上,想都不用想输的到底是谁。“那成,回头朕也试试谨欢的法子。”康熙愉快地做了个决定,听得钮祜禄氏一头雾水。哎,等等,做什么决定,她刚刚说了什么来着?这跟朝政有什么关系?抱着这样诡异的心情,钮祜禄氏一夜都没能睡好。相反,丢了不少包袱的康熙这一夜睡得那叫一个香甜。“哎,不上朝真好啊!”正在喝茶的谨欢一个没注意,直接呛进肺管子了,咳了好半天才缓过来,揉着心中道:“哥,你说什么?”天下这是下红雨了?她哥,一个大写的工作狂,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的人,居然会说“不上朝真好”这样的话?虽然我真正的祖宗并不是你,但是这个时候的我莫名觉得有点对不起努、尔哈赤呢。“你自己每日睡到日上三竿,天不亮死都不起床,怎么没想过你哥哥我每天披星戴月的啊。”康熙颇有些不平。谨欢像看神经病一样看康熙,“我是公主啊,又不是皇帝,我睡到日上三竿难道会有史官记载下来嘛,元懿公主天性懒惰,每日不睡到日头高起不起床?再说了,你披星戴月难不成是我逼你的啊?”明明就是你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怪我咯?康熙被谨欢噎的差点说不出话来,只是这噎啊噎的,早就被噎习惯了,过了一阵之后,康熙自顾自说道:“等到回宫,胤礽也该替我多多分担一些了。”比如说每日里听政这事儿,完全就可以交给胤礽来做嘛,多跟这些奸诈狡猾的大臣们打交道,有益于胤礽将来做个好皇帝啊。嗯,我果然是个亲爹。谨欢也不以为然,“随你高兴呗。”你是皇帝你做主啊,“哎,等等,哥,那你会慢慢闲下来吗?”过了一会儿,谨欢才意识到康熙说这话真正的意义,这是要交权啊!天哪噜,她哥居然要松手交权了,这会儿他才多大,他还没到四十呢!“朕都当了三十多年的皇帝了,也该到了松快松快的时候,再等个几年,等到胤礽能压服众人,朝政处理也熟练之后,朕就能轻松了啊。”谁不愿意屁事不干的享受生活呢,这不是从前没办法嘛,桩桩件件的事情都压在他头上,康熙这个皇帝当得也很苦逼啊。“哦!”谨欢猛地一拍桌子,“说你那么积极修畅春园呢,合着是早有准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