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又过年
作者:牛奶花卷      更新:2023-07-20 18:28      字数:3556
  第一百一十一章

  白母吃着松软的苞米面饼,&34;大闺女你这手艺可真好,我做苞米面饼咋没这么甜呢。&34;白淑华闷头吃饼,心道,那是因为你没放糖。

  她手艺再好,也不能无中生糖啊!

  宋小冰也不吱声,吃饼喝汤,果然加了鸡蛋的汤就是好喝。

  原来加煎鸡蛋是为了让汤变奶白色。

  以前她是不相信的,可亲眼所见。

  以后家里熬汤完全可以用这个办法。又双学到了一招儿。

  白爹他们回来的时候天都彻底黑了,他们仍然是坐着牛车回来的,不过这回是生产队派人给赶的牛车,不用白爹再去送了。

  白母皱着眉头,“咋这晚回来,晚饭吃了么?”白淑华也看向白爹,等他回答。

  白爹摸了摸肚子, &34;一人喝了一碗粥,不太顶事儿。老爷子一回去,还要义诊,人呼啦一下全上来了,也不管有病没病,都想让老爷子摸摸脉。中午要不是老队长,饭都吃不上,下午周围的生产队的人也来了,人太多,我们和老爷子就凑合喝了点粥。&34;

  白母就道, &34;饭菜都在锅里温乎着呢,你们去西屋吃吧。&34;

  白淑华和宋小冰给兑温水,让他们洗手。

  老大夫和白小弟刚才去厕所了,这会子刚进来。白母、白淑华和宋小冰手脚麻利的将碗筷摆放好了。

  宋小冰有些抱怨, &34;姥爷,你还没歇够呢,也不早点回来。&34;白小弟替自家师傅说话, &34;小冰姐真的走不了,下午来的都是重病号。&34;

  白淑华一想也明白了,上午前湖生产队的队员们很多都是凑热闹,可下午周围生产队能顶风冒雪来看病的都是真有病的。

  老大夫医者仁心,自然想都给看完。

  可, &34;小弟,都看完了?&34;

  不可能这么快吧。

  白小弟看了眼师傅,摇摇头, &34;老队长爷爷不让看了,给我们撵回来了,很多人都是医务室的老病号,所以看病的速度还是很快的。&34;

  说到这里,又忍不住得意, &34;师傅可受欢迎了。&34;白淑华推他, &34;赶紧再吃几口饭去。≈

  34;

  老大夫吃了半饱就不再动筷了, &34;太晚了,吃多了容易积食。明个我还得去(生产队),很多人都没看上,丹芳和白松都还差点。&34;

  白淑华知道老大夫说的是曾经队里选出来的医务室的助手。

  现在老大夫走了,他俩顺势就升级了。可显然在老大夫眼里,他们技术还差些。宋小冰撅着嘴,&34;姥爷,你身体都不好呢。&34;

  白爹也说, &34;老爷子,要不这样,后天就要过年了,咱们消停过了年,等大年初三咱们再过去。&34;

  老大夫终于被说服了。

  今年药厂分发的过年福利更加丰盛。

  白爹属于领导岗,发的东西要比白母高一个档次。居然有半斤小海虾皮,一包干海带和五斤的冻鲅鱼。

  &34;爹、娘,这些都咋吃啊?&34;白淑华自然是明知故问了。

  白爹还真问了,指了指还带, &34;剪下来用水泡上,泡好了切丝焯水,再搁调料一拌。&34;

  白淑华点头, &34;挺简单的,我记下了。&34;

  其实她还知道海带n种吃法,暂时不能往外拿。

  她最爱吃的还是麻辣香锅里的海带结。

  白爹继续说道, “虾皮就是提鲜,熬汤的时候放点。还是那鱼,就鱼咋吃它咋吃呗。”

  白淑华点头, “我明白了。”

  白母嘟囔, &34;大闺女你明白啥了,我咋糊里糊涂呢。&34;

  白淑华握拳, “交给我发挥好了。”

  过年当天,上午。

  全家一起行动,包括老大夫。

  老大夫在剥蒜,很多菜都需要蒜,特别是炖鱼要放的蒜更多,更不用说晚上吃饺子的蘸料蒜泥酱油,所以剥一大碗蒜也剩不下。

  白淑华给老大夫找这个活主要是让他有些参与感。

  要不然他们都在干活,老大夫孤单单在屋里待着,也不会好受的。

  白淑华她负责俩菜,凉拌海带丝和鲅鱼炖黄豆。

  她将两条鲅鱼拿进屋化冻,再泡两碗黄豆。

  她没昨晚就泡,其实炖鱼里的

  黄豆不用泡太长时间,反正炖鱼时间长,不怕黄豆不熟。再将海带也泡上。

  “淑华,人多,你多剪点,大过年的别扣扣搜搜的。”白母小声和白淑华交代。白淑华看着手里一大片干海带,这还不多啊!

  她都想过了,凉拌海带丝不算多美味,可架不住家里人没吃过啊,新鲜啊,所以她已经刻意加了量,没想到白母还嫌弃少。

  &34;娘,这是干的,你想想那些干菜,一泡是不是就发胀了,我寻思着这个应该也是那样,就没敢多整。&34;

  白母愣了下, “哎,你别说,还真有可能。”

  白淑华又道, &34;今个又是肉又是鸡还有鱼的,就是少点也不碍事,实在爱吃,咱们明个接着弄。&34;

  白母瞬间被说服了。

  白爹对着白淑华招手, &34;大闺女,咱们商量俩锅咋分的来的?&34;

  白淑华记得很牢, &34;大骨头五花肉炖酸菜冻豆腐用铁锅先做,和蒸大米饭一起。小鸡炖蘑菇先用铁锅炒制一下转砂锅,进屋用炉子,然后这个铁锅就归我用,炖鱼闷黄豆。&34;

  剩下的都是凉拌菜和快手炒菜,两个铁锅空出来,很快就能做好。

  白爹嘟嘟囔囔,差不多复述了一遍,这下子肯定记住了。

  白淑华负责炖鱼,排不上号呢,她也闲不着,准备配菜。

  剪一些干辣椒碎,炸香喷喷的辣椒油。拌凉菜要用的,当然平时也用得着。趁着过年奢侈点,平时白母可不能让。

  饭菜一样样做好,被摆放上炕桌,白爹招呼老大夫围桌了。白淑华也将最后一份凉拌海带丝端了上去。然后坐到了白小弟旁边,白母已经给她盛好饭了。

  白爹和老大夫喝酒,其他人吃饭吃菜。

  白淑华就见白小弟和宋小冰都夹了海带丝。

  她就问了句, &34;好吃不?&34;

  拌好的时候她就吃了,味道还是不错的。

  白小弟吃到辣椒了,辣的嘶嘶哈哈, &34;好吃!&34;宋小冰也说, &34;挺特别的,好吃!&34;

  老大夫也尝了, &34;海带我以前也吃过,没淑华做的好吃。≈34

  ;白爹开始王婆卖瓜, &34;这孩子做吃的是挺有一手的。&34;

  白淑华招呼大家, &34;尝尝鱼,不知道海里的鱼和大坑的鱼有啥不一样。&34;自然又是一阵好评。

  宋小冰吃了一口又一口, &34;淑华,我觉得里面的黄豆咋比鱼还香呢。&34;白淑华笑道, &34;那是因为黄豆沾了鱼味了,干乎黄豆可没这么香。&34;

  像黄豆、土豆,它们本身也是好吃的,但是加些肉啊排骨啊,或者鱼啥的,它们的滋味就会倍增。

  白母感叹道, “这鲅鱼也不能说是比鲤鱼啥的好吃多少,但是它没小刺儿啊,它就一根大刺儿,吃起来不用合计。”

  白爹也吃的很过瘾, “咱们这离海边还是太远了,听说有的城市就在海边,这鱼怕是都要吃腻了。”

  白淑华参与讨论,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很正常,估计那些靠海的巴不得吃猪肉吃大米饭呢。&34;

  众人哈哈笑,觉得没错,啥好东西多了也不稀罕了。

  中午这顿丰盛的过年大餐吃完,众人也没着急收拾。就围着饭桌唠嗑。

  宋小冰拉着白淑华说初三复习的事情,还有中考的注意事项。

  白淑华明显感觉到她焦虑了,建议道, &34;小冰姐,要不你还在这里中考得了,中考完你再转学,在这里你是稳上高中的,可我不知道市里各个学校的情况。&34;

  有的初中是直接给固定名额的,就规定学校前十能考上高中,结果宋小冰偏偏考第十一名,明明成绩很不错,却还是没高中上。

  白淑华就怕宋小冰遇到这种倒霉的事,都没处说理去。

  老大夫也听到白淑华的话了,笑着说道, “我给小冰找的学校是市里最好的第三中学,每年都有一大半能考上高中。&34;

  白淑华一听这话,那是完全放心了,拍怕宋小冰肩膀, &34;小冰姐你就好好和我预习,回头跟着三中老师认真听课,人家经验丰富着呢。&34;

  宋小冰扭头问道, &34;姥爷,三中离家里近么?&34;

  老爷子点点头, &34;你好好学习就行。&34;这下子轮到白小弟眼巴巴了。

  老爷子笑着说道, &34;你眼红啥,你要上的小学就在家边上,等你上初中,你小冰姐就上高中了就住宿了,那自行车不就归你了。&34;

  白小弟立马笑嘻嘻,跟已经得了多大便宜一样。宋小冰呲牙咧嘴, “咋上高中还得住宿呢。”

  很是不情愿。

  老大夫就道, &34;淑华上高中要是没遇到合心的租房,不也得住宿么。&34;

  白爹劝道, &34;如果不能确保安全,你个小姑娘可不敢自己租房住,这可不是钱的问题。就算学校条件差点,最起码安全。&34;

  白母也是这个意思, &34;小冰丫头太好说话了,这可不行,得厉害点。&34;白淑华觉得还是别聊这个话题了,再给宋小冰同学整阴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