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修缮旧屋 白淑华又请假了…
作者:牛奶花卷      更新:2023-06-24 23:49      字数:3009
  第四十一章

  白淑华有些看不进去书,老想着家里房屋的修缮,还有白小弟和小鸡崽。

  第一堂下课锣响起,她跟着老师进了办公室。

  她请假真的很容易,因为老师们知道她已经将三年级书本全部学完了。

  只要求她在家别忘了看书复习,期末考试的时候,不但要考三年级的,还要考四年级上半学期的。

  她做了保证,请了一个星期。

  她背着书包去二年级和宋小冰说了一声,让她放学不用找她了,就颠颠的回医务室了,里面有好几个老太太,都是来看病的。

  “孙爷爷、二奶奶、翠云姑奶…”

  白淑华喊完一圈人,赶紧回了内院。

  将书包放好,先去看了小鸡崽。

  叽叽喳喳的,一听就知道精神很不错。

  她着重看了下鸡食,只剩一个底了,该添食了。

  可小弟还没回来,先添点水吧。

  “你们先喝点水,混个水饱,等小军回来,你们就有新食物了。”

  幼稚病发作,和小鸡唠了一毛钱的,她就出门了。

  先去找白小弟。

  居然没在老地方。

  白淑华拍了下脑门,她又犯傻了。

  今天捡草籽,可不挖蚯蚓了。

  那在哪呢?

  没个电话,只能靠吼的。

  算了,算了,反正小弟中午要回家的。

  改道去“新”房。

  ——————

  “爹、娘、二伯、二伯娘、良大伯、清二伯。”

  又叫了一圈人。

  白爹娘看见她,一个问,“你咋来了?”

  另一个问,“你不该在学校么?”

  都是一个意思,她不该出现这里。

  白淑华就善意的改编了下,“老师说我进度太快了,可以休息一段时间。”

  也不算是假话,但属于掐头去尾,她没说是她主动去老师办公室请的假。

  白爹没忍住凡尔赛,“哎,这孩子别的不行,就是会读点书。”

  白淑华默默松口气,还好,她爹没说“随我”。

  白二伯娘她们纷纷出言夸赞。

  白淑华请假这事就算过去了。

  她扫了几眼房屋,院子里的野草已经薅干净了。

  堆放在大门前面。

  而且还摊开了,在晾晒。

  即使深秋野草枯黄,还是会有一些水分的。

  房子的房顶整个被拆下,塌陷的一角也都扒下来了。

  窗户、门已经成了破木条码放在院子里了。

  屋里如何,她看不到。

  所以现在属于工程前期——拆的部分。

  白淑华凑到白母身边,“娘,我干点啥?”

  回都回来了,总不能当个看客。

  就像昨天他说的,干点力所能及的。

  白母向周围,仿佛在找个闺女能干的活,“用不上你啊,要不你去找你弟去吧。”

  白淑华就道,“我弟不知道跑哪去了。中午不得供饭么,我摘菜啥的。”

  这个活她可以干。

  白母有些抱怨,“这啥也没有,我让你爹将铁锅拿来,他都给忘了。”

  白淑华想说她去拿,又考虑了下铁锅的重量。

  还是别逞能了,万一给铁锅摔了,她屁股恐怕得遭殃了。

  “大闺女,和爹走啊。”白爹喊人。

  白淑华自然乐意,颠颠的跑了过去。

  对于白母的抱怨,“带她干啥!”充耳不闻。

  白淑华见白爹挑着扁担、水桶,“爹,咱们去挑水啊?”

  这是挑水两件套,肯定是打水没跑了。

  白爹点头,“嗯呐,得和泥。正好回趟医务室,咱们拿点东西。”

  “拿铁锅么,我怕拿不动。”

  如今的铁锅绝对是真材实料,超有重量的。

  白爹道,“不拿铁锅,就拿菜刀。”

  “菜刀?做菜啊,太早了吧。”现在也就八点多。

  白爹解释,“做啥菜,剁草。往泥巴里和草。”

  这个白淑华还是知道的,她只知道很多人家都会这么干,但不知道为啥要这么干。

  “那还得拿菜板子吧。”

  菜板子也不比铁锅轻啊。

  她们队里的菜板子说白了就是一段树根。

  足有成人手掌那么厚,可想而知重量。

  白爹道,“不用菜板子,后园子有不少木板子,随便拉一个就能用。要不你去取菜刀,我在沟里打点水得了,反正也不喝,埋汰点也没事。”

  白淑华撇嘴,说你懒得了!“行,还有别的嘛?”

  她一次拿了。

  “要不把暖壶拿了。还是别了,要不碰了碎了不得心疼死。”白爹又反悔了。

  白淑华想翻白眼了,“我看到茶缸子了,你不拿暖壶喝啥水呀,现在又直接从大坑里取水,这里也不能喝啊。”

  那意思是不拿暖壶,茶缸子就白拿了。

  白爹嘟囔,“大坑水咋了,也能喝啊。”

  最后,“那还是拿暖壶吧。回头放旮旯,千万别让碰了。”

  白淑华摆摆手,“知道啦!”

  她小跑回家,然后一手暖壶一手菜刀跑了出来,这造型有点吓人,还好没啥路人,大家都进山了。

  “哎呀闺女,你这是耍哪出!”白母忍不住笑了。

  白淑华直接将暖壶递过去,“娘你可放好了,要是碎了,我爹会哭的!”

  正挑第二遍水回来的白爹笑骂,“臭丫头说啥呢。”

  白淑华吐吐舌头,拿着菜刀跑了。

  找了一块木板,开始切野草。

  这活儿她干的了。

  “爹,这么长行不?”白淑华还是问了下。

  白二伯回答的,“稍微再长点,叶子和根不要。”

  白爹立马道,“听你二伯的。”

  白淑华没问为啥,人家咋说她咋做,没必要刨根问底。

  有些问题就是问了他们也不知道啥原理,但他们又说的很有道理,因为这是他们在长期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白爹继续挑水,白二伯他们开始和泥垒墙。

  塌的地方不多,很快就补齐了。

  众人开始四处补泥。

  土坯房子常年累月雨水冲刷,墙体变薄了,而且坑坑洼洼,所以要补一层泥巴。

  这是有技术的,不能太厚,因为干了会掉。

  白爹娘都很有自知之明,没有上手,只负责和泥、搬泥啥的。

  几人都是熟练工,就见抹泥面积是蹭蹭涨。

  白淑华的切草速度差点赶不上。

  “二哥、良大哥都歇歇,喝口水。”白母端着茶缸子拿着暖壶给众人倒水。

  就一个茶缸子,只不过会用水稍微冲冲。

  这时候人真不在乎这个。

  就像不少人家全家就一个盆,洗脸是它,洗脚是它,洗衣服还是它。

  屋子外部都抹完了,不得不说,现在房子就“新”了不少。

  虽然都是土了吧唧,但经过重新上装,房子就没了那种沧桑感。

  之后是内部,白淑华也跟着看了一圈。

  好么,里头拆的更彻底,灶台没了,火炕也没了。

  屋里的工作量有些大啊。

  “两屋都整火墙么?”二伯问道,“要我说整一个屋就行,冬天住一铺炕就行了。”

  白爹坚持,“现在倒是行,再过几年孩子都大了,就不好住一屋了。”

  白二伯就没再说话,低头开始干活。

  二伯和良大伯都会垒火炕、火墙,所以直接分成两队同时开工,这样效率更高。

  白淑华又揽了一个活儿,搬土坯。

  不管是垒火炕还是火墙都需要大量的土坯。

  之前已经搬了一部分,还远远不够。

  至于为啥不一口气都搬进来。

  一是因为不知道用多少,搬多了还得往外搬,费两遍事,不上算。

  二是因为地方就那么大,全部堆放土坯很碍事。

  所以需要人持续不断的往里搬。

  白淑华就干这个活。

  当然不是她一个人干,白母、二伯娘都在搬。

  “大闺女别逞能,一回一块就行了。”白母见白淑华摞起三块砖,赶紧阻止。

  白淑华抄手掌吐口水,“我就试试。”

  然后试试就差点逝世。

  差点闪了她的直筒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