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木蜻蜓 这买卖可太合适了…
作者:牛奶花卷      更新:2023-06-24 23:48      字数:3615
  第三十四章

  别说,小童工们干活是真卖力,他们之间还比了起来。

  白淑华让他们休息都不愿意。

  很快,篮子就装不下了。

  白淑华就让白小弟先送一波,叮嘱他找个罐子放这些蚯蚓,还得盖个盖,别让它们给爬了。

  再拿几张报纸过来。

  她现场给“童工”们叠厚pia唧。

  不对他们好点,她的良心都会痛的。

  因为她要叠pia唧,“童工”们都不用她挖土了,陶瓷片都被拿走了。

  白淑华也不浪费他们的好意。一心一意叠起了pia唧。

  她决定了,每人给两个。

  他们值得。

  晌午时候,白小弟已经和玩伴们约好下午继续。

  报酬是一人一颗硬糖。

  嗐!主要是厚pia唧有了,吸引力就小了。

  另外,白淑华觉得再用不值钱的糊弄,小童工们回家一说,家长们会不乐意的。

  答应给硬糖,一分钱一块那种,就很像样了。

  其实也没那么贵,一共加起来不到一毛钱。

  也就是两个鸡蛋的事。

  她就不信了,鸡吃了这么多蚯蚓会不多下蛋。

  “弟,走了,我们回家吃鱼。”白淑华找了一根棍子,和白小弟一起抬筐。

  她自己也拿得动,就是不想离筐太近。

  “姐,真给他们糖啊?”白小弟有些舍不得。

  白淑华点头,“既然答应了,肯定给啊。”

  白小弟又问,“那…姐你糖有那么多么?”

  白淑华挑眉,小破孩还跟她使心眼呢,他是想问还有没有多的吧。

  说白了,他怕糖都给别人了,他就吃不到了。

  小孩子在吃这块脑子都动得快。

  至于糖块么,她还真有不少,当时一共买了三毛钱的呢。

  白淑华故意答道,“当然有了,没有我也不能答应啊。”

  白小弟有些失望,“那有我份么?我也干活。”

  白淑华噗嗤一笑,可别逗了,再给逗哭了,她家小弟够乖了,“有!必须有!不过你这糖也不能白吃啊,明个我就要上学了,你在家也不能一门心思玩,要多挖一些蚯蚓。”

  白小弟重重点头,“知道了。到时候我再拉他们一起弄,多多弄蚯蚓。”

  白淑华就问,“没糖了,人家还愿意帮忙啊,你可不能搞强迫那套啊。”

  白小弟小脑袋一扬,“才不会呢,再说我也打不过那么多人。”

  白淑华:这话没毛病。

  “我不是有小人书么,让他们看看。”

  原来白小弟是食脑的。

  白淑华觉得这主意很是不错,比她糖块来的便宜。

  “不愧是我弟,就是聪明,随我了!”

  她们家关于随谁有点混乱,哈哈…“回头姐再给你做个好东西,到时候小伙伴肯定更喜欢你。”

  “啥啊?”白小弟好奇。

  白淑华没直接说,“等我做做看。”

  主要是她怕说了,然后做不出来,她可是姐姐,要面子的嘛。

  她没想做多复杂的东西,就想做个竹蜻蜓,但她们这儿没有竹子,不过木制的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关键是工具不趁手,只能用菜刀,她自己来肯定是不行的,得让白爹帮忙,但白爹啥技术也有些拿不准,所以这话就没说死。

  两人到了家,白淑华倒水洗手,让白小弟倒蚯蚓。

  “姐,太多了,放不下。”白小弟喊道。

  “这么多啦。”

  白淑华看那个罐子不小呢。

  对了,“这啥罐子啊,里头脏不脏,你没洗洗啊?”

  白小弟就道,“娘前两天洗过。”

  白淑华就知道要完蛋,白母特意腾出来(因为家里没多余的)又清洗了,说明她有用。

  现在却被她们放蚯蚓了。

  “小弟,你用菜盆将蚯蚓洗了,多投洗几遍,我去烧水,咱们将蚯蚓焯水。”

  午饭延后吧,先把活干了。

  白小弟很是听话,端了几个菜盆去院子里洗了。

  白淑华也手脚麻利点起了火。

  铁锅是刷干净的,直接舀水就成了。

  这个蚯蚓焯水多少时间合适呢?

  她一点概念没有。

  看着来吧。

  白小弟问,“姐,我洗两遍了,行不行啊?”

  白淑华一边添柴一边回答,“只要没有泥就行。”

  白小弟,“水清亮了,没泥。”

  白淑华叮嘱道,“你看着点,别让蚯蚓爬出去,马上水就开了。”

  “嗯呐,我看着呢,谁也跑不了。”白小弟说完自己嘿嘿笑了。

  白淑华不知道他乐啥,她自己嘴角也翘起来了。

  白淑华见冒水汽了,去将菜盆端到灶台上,“有点重,你别动手,我来。”

  一共是三盆蚯蚓,全部搬完。

  白淑华掀开锅盖,直接倒入一盆。

  用笊篱搅拌一下,等水再次沸腾,白淑华在心里数了十个数,开始往外捞。

  主要蚯蚓体积那么点大,时间太长就抽抽了。

  全部捞完,她用手拿起一条蚯蚓,确定噶了,应该可以了吧。

  之后是第二盆,第三盆。

  “行了,得找个地晒干。”白淑华扭头吩咐白小弟,“小弟你去找家里的盖帘和化肥袋子。”

  盖帘是用芦苇杆窜在一起做的,圆形的,平时多用来放东西。

  至于化肥袋子它的作用可多了。

  有人拿它做衣服、裤子。

  没听错,就是做衣服穿。

  还有人拿来当雨衣。

  因为它内里带塑料的,不漏水。

  自然也有用来装东西,或者晒东西。

  总之是用途多多。

  也因为用途多多,所以化肥袋子很是抢手,谁家有了都轻易不往外借的。

  白小弟很快将盖帘和化肥袋子铺好,“姐,弄好了。”

  白淑华将三盆蚯蚓一把把抓出来,尽量平铺上面,这样会干的很快。

  她现在有些后悔干菜弄的少了。

  鸡也是能吃干菜的,可如今的野菜都老了,连家里的菜园子也没啥菜了,都剩末茬了,该拉架(蔬菜老了,不结果了,就将支起的用来蔬菜攀爬的木架子拔走)了。

  所以除了蚯蚓,草籽也要弄些才行。

  哎,养几只鸡也不容易呢。

  “可以了,先晒两天。”

  白淑华拉着小弟去洗手了,用了一些草木灰,要不然她总觉得有些不干净。

  “小弟,我们吃饭吧,鱼也不用热了,看看有没有鱼冻。”

  这鱼热是一个滋味。冷又是一个滋味,各有不同,她都爱。

  白小弟很是殷勤的去端碗筷,“肯定有鱼冻。”

  这也是个好吃的。

  因为有炖鱼,姐弟俩吃的格外满足。

  放了大酱的炖鱼就是香。

  吃过饭,两人稍作休息就拿着工具出发了。

  对白淑华来说,明天上学,下午得抓紧多干点。

  而且小童工们下午工资是一块糖,那必须尽早开始啊。

  “资本家”的心就是这么黑。

  没想到“小童工”们这么自觉,比她们还早到不说,还挖了不少蚯蚓了,用大草叶包着。

  白淑华心里清楚,不是她魅力大,王八之气多,是糖块魅力无边。

  想想也正常,她小弟可是能因为一块糖能乖巧一个星期。

  她也不废话,赶紧加入其中,她年纪最大,力气也最大(年龄大的都进山了,所以这群真的是小娃娃),还是由她来挖土,童工们只要负责扒拉土找蚯蚓就好。

  这样效率更高,也不会累到小童工们。

  就是有点费自己。

  “大圣将这些虾兵蟹将打的落花流水…”

  白小弟一边干活一边给小童工们讲大圣的故事。

  这故事自然不是原版,是白淑华为了哄弟弟瞎编的,没想到小家伙居然记住了。

  记得还很牢固,那些成语都没弄错。

  “你们别顾着听啊,手别停啊。”

  这小家伙还很有“监工”派头。

  有这么个小弟,白淑华表示省心不少。

  下午时间长,蚯蚓抓的就更多了,差不多是上午的一倍。

  白淑华觉得这些蚯蚓差不多四只小鸡吃整个冬天了。

  毕竟不能光吃蚯蚓,还得加各种其他料呢。

  傍晚,白爹娘回来见到晒的这么多蚯蚓都吓了一跳。

  属实有点多了。

  “你们挖蚯蚓老巢了?”白爹用手抓了抓。

  上午晒的蚯蚓干的差不多了,硬撅撅的。

  白淑华翻了个白眼,“蚯蚓还有巢。”

  它们四土为家。

  白小弟更是绘声绘色的将找小朋友帮忙的事说了。

  自然硬糖的事也没落下。

  其实白爹娘对于大闺女买糖早就知道,毕竟家里就那么几个能藏东西的地方。

  而且她们还为此炕聊过。

  白母觉得大闺女手脚有点大,谁家孩子买糖不是一块两块,她好嘛,几十块。

  她们要不是走礼都没那么豪横。

  可白爹有不一样看法,孩子去趟镇上不容易,而且大闺女也不是买回来一天吃完的。

  她都不咋吃,绝大多数都给弟弟了。

  谁家娃能这么懂事。

  还管啥管。

  至于为啥闺女手里有钱,他们都没太惊讶,闺女跳级的时候白爷爷就给过,他们也给过。

  所以白淑华买糖钱也是计算过的,不会超出范围,不会让白爹娘怀疑她小金库的实际数目。

  白爹拍拍白淑华肩膀,“这买卖挣大发了!”

  连白母也觉得挺合适的。

  白淑华趁机要求,“糖快没了。爹帮忙做个东西呗,做好了不用糖他们也愿意帮忙。”

  白爹其实挺累的,毕竟进山采松子完全是个人的,可没法子磨洋工,还是来了一些兴趣,“啥玩意?”

  “木蜻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