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节
作者:天远大      更新:2023-06-24 20:03      字数:5676
  姜吴村的人,纷纷议论宁二起来,这个说:“哎呀,难怪的,原来是秀才公想的点子啊。”立即有人附和道:“可不是,丑姑原先是个什么样子,现在是个什么样子?可见秀才就是有见识会教人。”甚至有些人,已经想到了宁秀才这可是个好女婿的人选呢。个个只恨不得把宁二拉到自己家里来了。“好啦,你们也别瞎猜了,以后别在丑姑面间说三道四的。免得惹宁秀才生气。”村长说完这句话,背着手,就走了。他完全相信丑姑现在这样,就是宁二教出来的。他是村长,当然有点关系,所以他现在也知道宁二的来历了。但也仅限于知道宁二是从京里来的秀才公。至于宁家出了什么事,就连宁家村的村长也不清楚,他当然就更加不清楚了。宁家村的村长只是隐约知道宁家是出事了。但宁二回乡后,官府也没人管宁二,依旧保留了宁二的秀才身份。宁家村的村长就明白,宁家即便是出了事,对宁家村也没什么坏的影响。只要有这点保障,其他的事情,他就不管了。毕竟宁二在宁家村有祖宅子,他又落户回来了,宁家村就有了他的一席之地。至于宁二平时和丑姑混在一起的事情,他也不在意。他也明白宁二和丑姑有些同病相邻,两个孩子能互相搭把手,也是件好事。吴猎户以前也常在宁家村干过活,村长对吴猎户的印象还不错。他不会伸手到姜吴村来管丑姑家的事情,但宁二能帮丑姑,他心下里也认同。丑姑在家里狠狠的打了几个喷嚏,她还不知道自己差点儿就要出大事了。好在有宁二这个完美的人形挡祸器,给她免了这场祸事。紧接着,村子里的孩子们开始四处盖冰屋子,家家户户的孩子都想拥有一间自己的冰屋子。一时间,姜吴村出现了不少的冰屋子,大大小小的,奇形怪状的,应有尽有。过了几天,宁二和柱子又过来了。这两人回去后,也在自己家门口盖了间冰屋子玩。同样也引得宁家村的孩子们跟着学起来,所以宁二看到姜吴村四处的冰屋子时,好笑的对丑姑说:“我们村也一样,盖了好多冰屋子。”“难得有点好玩的,小孩子们还不跟着学啊。”丑姑笑道。她知道村子里的孩子都在盖冰屋子时,也觉得好笑。宁二是秀才的事情,很快就在姜吴村传遍了,小猫子也把当天发生的事情讲给丑姑听了。丑姑拍了拍胸脯,暗道:“好险,差点儿就被当成中邪的怪物了,说不定还会被村子里赶走,甚至烧死了。幸好有宁二在。”嘴上却问:“是哪个说我中邪了?”“哦,那个是,小泥巴的奶奶。”小猫子想了想,才告诉她。丑姑在印象中找了一圈,没找出这个人是谁,可见这个人在村子里并不是什么名气大的人。不过也无所谓了,现在有宁二顶在前面,别人也不会再对她说三道四了。以后再有什么事情,她都可以推给宁二了。自打知道宁二是秀才了,小猫子来丑姑家就更加勤快了,他还盼望着宁二能多教他学几个字呢。明儿虽然在教他,但明儿毕竟就是个孩子,自己都才刚学,教不了多少东西。丑姑想了几天,得想法子和宁二说说,别让他说漏了嘴,不承认很多点子是他自己想的,而推到她头上来。因此就对宁二说:“村里人都知道你是秀才了,个个对我羡慕得不行呢。”“有什么好羡慕的?”宁二不解的问。“因为我近水楼台先得月啊,与你离的近啊。”丑姑半真半假的来了一句。没想到,这句话却让宁二瞬间呆住了。他想到了自己家,其实也是因为近水楼台的原因,才让他搭上了皇子,最后还让他保全了一条性命。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他家的近水楼台其实是他姑妈嫁的那户人家,最终却害得宁家家破人亡。如果把两者联系起来看,如果没有他表哥,他就不会搭上皇子,也不会因此而保全性命,可是如果不是因为表家哥,他家也不会获罪,这又要如何说呢?果然是福祸双依吗?“喂,喂,你在想什么?”丑姑等了半晌都不见回音,连忙问道。宁二被他叫醒过来,稳了稳心神,胡乱扯了个话头,问:“你知道不知道,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下半句?”这下可把丑姑问住了,说实话,她还真不知道这句话的下一句是什么?看着丑姑傻呆呆的看着自己,宁二好笑的说:“看着我做什么?”“你把下句告诉我啊。”丑姑问。“向阳花木早逢春。”宁二答。“出于何处?”丑姑继续问。然后,宁二把范仲淹与本诗诗人苏麟的故事讲了一遍。丑姑听得津津有味,宁二却越讲越心情不好。到了后来,完全没了谈诗论句的兴趣。小猫子一直在偷听,居然听了个半懂。他的眼睛中满含着崇拜,满脑子都是宁秀才好有学问哦。而且他回家后,又仔细的回味着宁二和丑姑讲诗词的话,竟然也把他们谈的两句诗给记下来了。后来,他越发对宁二恭敬起来了,搞得宁二还莫名其妙之极。在收到王婶子给自己做的鞋之后,宁二十分惊讶,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你试试吧,看合不合脚?”丑姑劝道。因为她发现宁二的鞋子很旧了,而且宁家没有女人,宁二有没多余的钱,确实是需要换新鞋子了。一双粗布鞋子也值不了几个钱。宁二换上新鞋,大小居然还比较合适,稍微大了一点儿,这下子他更加惊讶了,问道:“你娘是如何知道我的脚多大?”小猫子得意的说:“我告诉她的啊。我把你在雪地上的脚印记下来了。”搞了半天,小猫子居然把宁二的脚印,用自己的衣襟比照下来了。然后他娘再照着他画回来的大小,放了一圈,做出来的鞋子,不正好能够让宁二穿,还稍微大了一点儿吗?“谢谢你了。这多不好意思啊。”宁二收下了这双鞋子,心里很有些过意不去。小猫子家是个什么情况,他很清楚,这可是姜吴村最穷的一家。“我爹说,我们家最近也赚点银子,都是托你和丑姑的福呢。”小猫子连忙说。“行了,你就收下吧。”丑姑笑道。反正小猫子家也确实是受了益,并且小猫子近日天天来,也跟着学了不少字。得他家一双两双鞋子真不算什么了。要知道,现在小猫子都会写不少字了。虽然没有笔纸,是直接在雪地上画,但是那也是会读会写了啊。最重要的是,大家都知道宁二是个秀才了,说不定以后还会有求于宁二呢。第80章 好笑小猫子走后, 宁二不解的问丑姑,“他家这是什么意思?怎的突然对我好起来了?”“人家这是感谢你呢。还有巴结你的意思。”丑姑用你懂得的表情,笑了笑, 说。“我也没帮他什么啊?还有, 他们要巴结我做什么?”宁二不懂的摇了摇头。“不,你还是帮了不少的。村里人都在说,我跟着秀才公得了不少好处呢。”丑姑半开玩笑的说。宁二仔细想了想, 哑然失笑道:“敢情他们正经主子不来谢, 还谢到我头上了。这些人呐,真是的, 脑子是怎么长的?”“正好,正好。不然, 他们还以为我是中邪了呢。他们觉得我一个小村姑,爹死娘不管的, 要不是你,我们早该饿死了呢。”丑姑半是嘲笑半是认真的说。宁二心头又是酸又是怒, 半晌才说:“哎,他们不会真说过你中邪的话吧?”“是啊。”丑姑眨了眨眼,笑着又说:“你觉得我是妖魔鬼怪吗?”“胡说, 真是越没见识的人就越整天想着妖魔鬼怪, 其实说来说去, 都是人自己想出来的事情。算了,你只管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有什么事情, 往我头上推吧。”宁二连忙说。他也很明白,丑姑这种近乎妖孽的聪明,在这种贫穷无见识的地方,还真不一定是好事。倒不如直接推到他头上,说是他想出来的,也没有人会来找他验证,反倒能替丑姑免了祸害。“可不是,你这个秀才的名号,威力可大啦。”丑姑冲他笑了笑,说。她是真心实意的感谢宁二。要不是有宁二当了挡箭牌,她还真的很有可能被村里人当妖怪呢。以前她还不觉得宁秀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现在才明白,这个秀才的威力。就凭秀才的身份,村里人瞬间对宁二和她改变了看法,她甚至能猜到村里人都在后悔没有早点与宁二搭上关系呢,说不定还有人在想,是不是要来讨好她,通过她再搭上宁二呢。“见笑了。我这个秀才不能给大家带来什么好处。”宁二闷闷不乐的说。他心里其实很不好受,他很爱读书,家里也期望他有朝一日能高中,光宗耀祖,可是他却只能止步于秀才这一步了。“好处大着呢。你可别小看自己哦。”丑姑连忙说。“哦,什么好处?”宁二配合的问道。“你想想啊,现在人人都知道你是秀才了,就不敢随便在私底下瞎说什么了。你的地位高了,我这个经常和你在一起的人,都会跟着得到不少好处哟。村里估计不敢再明目张胆的欺负我家了吧。”丑姑一下子就说出了三个好处。惹得宁二笑了起来,说:“嗯,这样想也不错啊。虽然我现在也就是个挂名秀才了。”能给丑姑带来好处,他还是蛮高兴的,他正在为不能帮到丑姑而发愁呢。哪里想到,一个挂名的秀才,就能解决了丑姑眼前的这些麻烦。“怪了,你们村对你没什么改变吗?”丑姑问,她忽然想起宁二几乎不提宁家村的事情。“宁家村的人对我们家并不太在意。”宁二答。“为什么?我们村都这几天都在谈你啊。”丑姑好奇的问。“可能他们觉得我们宁家并没有给宁家村带去什么好处吧。”宁二苦笑道。说实话,宁家村的人对他真的很冷淡。大家与他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并不乐意接近他,当然了,大家也不敢欺负他。丑姑了然的点了点头,古人重视宗族,但宁二家独家在京城经营几代,宁家村人却一个也没有因此而离开宁家村,大家还在世世代代的过着贫苦的日子,心里对宁家有想法也正常。不过,她不在意这些事情。她在意的是,宁二能在这个地方立足,她自己能在这个地方立足。从宁二是个秀才,就得村民们的重视与尊敬这件事情上,让她更加明白了,他们家想要在村子里有地位,明儿还是得去读书,考功名才行。但是,她家里太穷了,勉强才能解决温饱问题,想要有银子给明儿读书,不是一年半年能达到的。所以,最大的指望还是在宁二身上,她希望宁二能私底下教明儿一些知识,给他打好基础。这样想着,丑姑就又提了这事儿。宁二倒是没推辞,说:“我是可以教他。不过我不能天天过来教他啊,而且我的学识还达不到当夫子的地位,完全指望我可不成。你还是得让他正经进学才行。”“我们家现在哪里有银子让他去正经上学。”丑姑摊了摊手,说。宁二叹了口气,他也知道赚钱不易,能解决一家人的生活已属不易,还得再拿出银子来给明儿上学,就太难为丑姑了。别说是丑姑,就是他自己也没这个能力,一年多赚十几二十两银子来给明儿上学用。这么一想,他也有了想赚钱的迫切感。可是大冬天的,冰又不能贮存,还有什么能拉出去卖钱呢?宁二陷入思考中,只恨自己见识太有限。“呀,对了。你最近要去抓药吗?”丑姑倒是又想起一件事了。“要啊,我打算明天去的,今天来正是想问你想不想去。”宁二说,被小猫子一搅和,他都忘记自己来的目的了。“我懒得出门。你帮我把桔子驮些出去卖卖,我们家还剩下不少呢。”丑姑说。虽然桔子好吃,但天天吃也就那样了,所以最近明儿他们也不怎么吃了。“恩,我家也剩下不少。希望能换二三百个钱回来。”宁二点点头,说。他们家就是柱子吃的多一些,天太冷了,他不敢吃太多冷东西,老爷子就更加不吃了,嫌桔子冰的牙疼呢。“你家园子里的菜,也可以弄一点去卖卖啊。不是还有一些吗?大家都不去卖菜卖桔子了,估计好销出去呢。”丑姑又说。她知道宁二需要银子吃药,能多换百八十个钱,对宁二也是个很大的帮助。“恩,我知道了。对了,你还要带什么东西吗?”宁二又问。他其实希望丑姑能一起出去。他总觉得丑姑出去跑一趟,多少会有些收获。“你们要是想吃上次的卤菜,就再买些回来。”丑姑说。天气冷了,好象格外爱吃油腥重的菜。家里虽然也还有些山鸡,但也不敢放开来吃,如果再弄些便宜的猪大肠什么的回来,就又可以让大家加加餐了。并且卤汁都能炒好多顿菜呢。宁二连忙说:“我多弄些回来吧,对了,上次拿那个卤汁炒白菜,味道还格外好呢。”丑姑点点头,说:“是可以,我们家也用卤汁炒菜了,对了,这次你帮我打一斤醋回来吧。”“好的,还要别的吗?”宁二又问。丑姑摇了摇头,说:“你们两人去,骑一匹马又要带东西,好走吗,不然你把我家的驴子也骑回去吧。”反正她家的驴子闲着也是闲着。宁二想了想,也觉得他和柱子两人骑一匹马,还得带不少东西,路上确实不好走。就同意把她家的驴子借去用一用。丑姑就去菜园子拔了几颗白菜萝卜,又收拾了二十斤桔子给宁二带走了。不想,宁二这次带的菜和桔子确实很走俏,价格也卖得不错。他带了一百斤菜和四十斤桔子出去了,其中二十斤桔子二十斤菜是丑姑家的,桔子卖十个钱一斤,菜买八个钱一斤,都被别人一抢而空了。他又拿了一个月的药回来了。可能是他目标太显眼了,很快的他卖菜的事情就在传到姜吴村这边来了。瞬间,村里人都兴奋起来了。个个都把自己家贮存的菜和桔子拿出去卖。就是姜奶奶也不例外的,一天背三十斤桔子去卖。菜她是不敢卖了,因为吃了一个多月,家里存的菜明显减少了,自己家的缺口都不小。但桔子他家上次没有卖,还剩下快一百斤呢。所以这一回,她居然还赚了八百多个钱回来了,可把村里人快羡慕死。因为别人家的桔子都是低价卖的,剩下的自己吃吃,就不剩下多少了,根本就没得卖了。“哎,姜家这次走好运了,那桔子都存了这么久,还卖了高价。早知道我们当初就不跟风去卖桔子了。留在这时候卖,多好啊。”大家都纷纷叹惜。“就是。我们当初卖得多便宜啊。”众人无不后悔的说。反正不管怎么说,姜吴村和宁家村又掀起了一股卖菜的风,不少人家又卖掉了三五十斤菜。听得丑姑直皱眉。就连宁二都有些吓到了。他家是因为桔子和菜都多,才去卖的。而不是宁可自己不吃了,才去卖。“早知道,我就不该直接去集市上卖的,说不得到药铺和小酒馆去卖卖,也能卖掉呢。”宁二后悔的说。村民们也是看着他赚了钱,才会跟风去卖的。“你管不了大家的。个个都只想着能换钱回来。”丑姑劝道。果然到了年根前,很多人家就没有菜了。不过,家家户户都存有不少的咸菜辣椒酱什么的,勉强也能度日。小猫子家存的菜多,这时候还拿了约一百斤菜出来给村里人分了。他们家以前在村里讨了一个月的菜送给丑姑。这次就当是还了人情给大家。这样一来,小猫子家在村里的名声立马变好了很多。丑姑想了想,出拿了一篓子菜出来,让村长拿出去村民们分了。她家吃的油水比较足,菜的消耗相对来说少一些,家里的菜确实有点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