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作者:天远大      更新:2023-06-24 20:00      字数:7418
  丑姑真的很想要山鸡,因为实在是太馋肉了,况且宁二他们一动手就弄到了三只啊,并且看上去十分容易的样子。这可真是个大收获呢。丑姑热烈的目光,盯着山鸡,恋恋不舍,因为这不是她的收获啊。她也不好意找人家讨要啊。而明儿就不同了,他还只是个孩子,有些管不住自己的目光,盯着山鸡恨不得流口水,不过他还是知道不能开口找人家讨的。“我们吃两只就够了,这只给你们拿回去吃,天气热,吃不完也会坏掉的。”宁二说着拿了两只个头相对小的鸡,把大的那只留给丑姑了。丑姑虽然很开心,但却知道不能白占便宜,她阻挡了欢天喜地的大弟去拿鸡,说:“无功不受禄啊。我们不能这样白拿你们的鸡。”宁二吃惊的看了她一眼,没想到个小村姑居然能说出来无功不受禄的话来,并且还不肯接受他的好意。但是,他真的不知道,这小姑娘能帮到自己什么,一时间倒是为难起来了。“我姐姐炖的鸡好好吃哦,好香呢。”大弟神来了一句,到是提醒了宁二与丑姑。宁二天天吃柱子阿爷做的饭菜,那味道真的很难吃。老爷子一辈子没煮过饭,临老了还得学着煮,能弄熟就不错了。哪里还能讲究什么好味道啊。宁二也不可能会煮饭,柱子就更加不可能了,所以他们家天天吃得都是难以下咽的饭菜。丑姑也想到自己做饭水准不差,于是两人同时说话了,丑姑说:“我可以帮你把鸡烧好,来交换。”宁二爷说:“你帮我把鸡弄熟,就当是我给的报酬。”双方愉快的达成了协议。于是,他们就近回了吴家。“姐姐,哥哥。”小弟听到动静,惊喜的跑了出来。看到了高头大马与两个陌生的人,又有些害怕的往后退了几步。“别怕,他们是来我们家歇脚的。你看,今天又有山鸡吃了。”丑姑连忙安抚他。孩子一听说有鸡肉吃了,立马又开心起来了,眼睛盯着山鸡都不带眨眼的,还咽了咽口水,这模样又是可爱又是可怜,宁二看着又是觉得好笑又是觉得心酸。“明儿,去打盆水来给宁二和柱子洗手脸,再给他们端两碗茶水过来。”丑姑吩咐了一声,又招呼着宁二和柱子先坐下。吴家虽然孤单的一户远离着村子,但院舍颇大,周围也收拾的干净整洁,就是四处铺晒着柴草。宁二眼睛四处扫了几眼,就知道丑姑是个很能干的小姑娘。把这个家打理得很好。丑姑麻利的处理好了三只鸡,宁二颇有兴趣的全程围观了。反正以后还能弄到山鸡,不可能每次都来让丑姑帮他做好,他先学着,回去也好指点柱子阿爷。“我们菜园子里还有不少菜,如果炖鸡时加些菜蔬,炖出来份量就多些。你们要不要加些菜进去一起炖。”丑姑问道。她是觉得净炖鸡,有点浪费,加些菜进去,味道也不会差多少,而且还营养更加全面。再说了,她家有菜,宁二家不一定有菜。宁二给了他们一只鸡,虽然是要她煮好,但其实她还是占了很大的便宜,给些菜,她心里也会踏实一些。她不想随便占人家太大的便宜,她多少有些猜到,宁二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她在处理鸡的时候,柱子也和孩子似的开始欢呼和咽口水了。显然他也是馋坏了。宁二根本就不知道炖鸡要不要加菜进去。不过他们在宁家村,因为来的时节不前不后,也不可能种了菜,前几日大家送了点菜蔬给他们,后来就不是天天有人送菜了。他们也不好意思去讨要,毕竟农户家吃不完的菜还可以喂猪啊,鸡什么的,并不是完全没用处去扔掉的。所以就是最普通的菜蔬他们家也缺。宁二点点头,说:“可以啊。”“那好,这鸡炖些豆角黄瓜都可以的,如果你们喜欢吃净鸡汤的话,就不放菜,但加些菜进去,除了份量足之外,味道也可以多弄两种,只是现在天气热,今天煮了放不到明天。所以我先把鸡炒出来,留一碗你们带回家去明天再加些菜进去炖,一样可以吃的。就是晚上得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凉着,最好是放在院子里,打开盖子,罩上筲箕,就不会坏了。剩下的就加菜进去一起炖,炖熟了,你们是要在我们家吃,还是带回去?”丑姑又问。“我们带回去吃,阿爷还在家呢。”宁二答,他同意了丑姑的处理方式。“好,我们家正好有个几个小钵子可以给你们装回去,改天再还给我们就行了。”丑姑笑道。她这么做,其实也是耍了点小心眼的。下次宁二他们来还钵子,她就可以再找机会一起去打猎了。说不定还能再弄一只鸡回来吃呢。而且一去一来的,多打交道几次,关系就好起来了,有些话就好说一些。她看得出来,柱子虽然脑子不是太清楚,但眼头准的很,臂力大的很,应当是特意训练过的。再看宁二吩咐柱子的样子,她有点怀疑柱子就是宁二训练的。如果真是这样,她就可以求宁二训练自己,或者大弟了。就柱子这样都能轻易的打到山鸡,他们姐弟俩要是学会,收获只会比柱子多。丑姑把三只鸡全剁成块了,扔进锅里爆炒起来,炒出油来,加了盐,稍微焖了一会儿,就盛了一大碗鸡肉出来放在一边凉着,这是给宁二带回家明天吃的。这样炒的鸡肉,放一个晚上是不会坏的。这时候,已经闻到了很浓郁的鸡肉香味,引得大家都开始暗暗咽口水。丑姑这个作法是和现代的奶奶学的。以前农村老家没有冰箱,农村人也不会天天去镇上买肉买菜,都是一次买一块肉吃几天的。她奶奶就是这样做的,把肉全部炒出来,装在小土钵子里,晚上放在外面凉着,第二天再吃。锅里虽然少了一碗鸡肉,但剩下还有很多,显得满锅是油,味道十分香。她又舀了一小半碗鸡油起来,留着明天炒菜吃。接着,她把早就准备好的豆角下到锅里和鸡肉一起翻炒了一小会儿,再加入一瓢水,盖在锅盖开始炖。差不多两刻钟的时间过后,锅里的豆角全炖烂了,鸡肉也烂了,这时加入一把蒜末,快速翻炒了几下,就出锅了。她先是盛了满满一大钵子出来,这也是给宁二他们带走的。剩下的还有约两大碗,就是留给他们自己吃的。宁二和柱子忍得很辛苦,很想直接开吃,但一想到家里还有阿爷没得吃,赶快盖好了盖子,这种土钵子,都是带盖子的。盖子一盖好,就闻不到味了。小钵子里装的是净鸡肉块,大钵子里装的是加了豆角炖的鸡肉,连汤带水的,又烫得很。丑姑弄了些草垫在篓子里,再把两只钵子放进去,才递给柱子。柱子接过来背好,又去牵马。宁二看到门口的菜篮子里装着一些黄瓜茄子辣椒,想了想,不好意思的问:“能把这些送给我吗?我们还没有种菜,靠村里人你给点,他给点的,不够吃。”丑姑连忙说:“可以,可以。你拿走吧。对了,你们来的迟,现在也错过了种菜的时机。这样吧,我家还有些菜种子,你拿回去,撒在园子里,差不多一个月就有菜苗吃了。”“那就太多谢了。下次我再和柱子过来打猎,再送你们一只鸡。”宁二连忙说。“好啊。下次我再给你摘些菜。现在天气热,菜也不经放。这黄瓜明天你们可和那碗鸡肉一起炖。茄子和辣椒可以炒的吃。今天刚摘的,放到明天不会坏,但到后天就没用。不然,我就多给你摘一些了。”丑姑又解释道。“恩,多谢你们了。我们三天后再来,到时候把钵子还给你。”宁二道了谢,和柱子又原路返回了,回宁家村去了。“姐姐,我饿。他们都拿走了。”小弟弟见他们拿走了大钵子的菜,有些不满的拉着丑姑的衣服,哭道。“那本来就是他们的。我还给咱们留了两碗呢。等我煮好饭,就可以吃了。”丑姑笑道。小弟这才破鼻为笑,嘻嘻哈哈的去玩了。两大碗有鸡肉的炖豆角,油水十足,吃得一家人满嘴是油,这可以说是丑姑到这个家后,吃得最好的一顿饭了。因为菜中油水足,她煮的饭居然还剩下了一碗没吃完。“果然还是要多弄点肉吃,连米都可以省下一把。”丑姑叹道,越发对宁二充满了期待,希望三天后,能够再弄到一只鸡回来吃。“就是,肉好吃。”两个弟弟都大叫道。第10章 担忧吃了一顿饱饱的肉菜,晚上两个弟弟睡得格外香。丑姑心里却在盘算着,该如何从宁二身上得更多的好处。因为宁二一看就是个心肠很不错的人,这可是个机会,她决定一定要好好把握住。当然了,她也不是白占对方的好处,她也会尽力回报宁二的。目前来说,她和宁二有共同之处,完全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获利。她相信宁二在宁家村的日子也过得并不好,也一样希望有人能帮他一把。所以,两家结成同盟,互相帮助,很有必要。她对姜吴村的人,没什么好的印象,也没有指望大家能帮他们一家人。实在是原主留下来的怨念太重了,原主非常不喜欢姜吴村的人。因为很多人见到她,都只会嘲笑,甚至还有打骂的。这孩子也是受了不少苦头。才会对姜吴村的人这么不满的。以至于,她已经消失了,都给丑姑留下了这份深刻的不喜。第二天早上,丑姑去河边洗床单,发现涨水了,浑浊翻滚的水携带着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从上游滚滚而来。比如,半截粗大的树杆,各种生活垃圾,等等,显然上游又发了洪水。丑姑觉得水脏了,正想转头回去,就在家里洗床单,却发现了几簇绿色绿色植物,一开始她还以为是水草没在意,等到近处时,她才发现原来是一簇野生菱角。她象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兴奋的连忙把它们全部捞起来,带回来了,放进了那些小河沟里养着。她希望有一天能吃上野菱角。对于出生在农村的她来说,小时候她可没少干过下水去摘野菱角吃的事情,经常是一扯就扯一堆的野菱角植株上岸,然后坐在岸边摘菱角。摘了菱角再把那些植株又扔回水里去,有时候也随便乱扔到附近其他没有野菱角的水溏里。过一段时间才发现被自己随手扔的那一些,居然在新的水溏里落叶生根,迅速长开了,水面上已然铺满了。可惜的是,后来家乡搞了开发,水都污染了,那遍地都是野菱角居然再也没见到过了。果然,没几天那些小河小沟就长满了野菱角,挨挨挤挤的,一翻开下面都结满了小小的果实。这些小果实虽然小,但却很美味,可以生吃也可以当菜炒着吃。最重要的是,可以晒干了磨成粉,存放起来,慢慢吃。菱角粉,和莲藕粉,荸荠粉,都是透明的,很好吃。“这么小的东西,是什么啊?”明儿好奇的问。“好吃的东西。来尝尝看。”丑姑摘了几个半老不嫩的,剥了皮自己尝了尝,果然是记忆中的味道。明儿尝过后,也非常开心的说:“真的好吃啊,嫩嫩的还带点甜味。”“是啊。等菱角老了,还可以晒干之后磨成粉,放到冬天吃。”丑姑说。“真的啊,太好了,我们都存着。冬天没饭吃时,就不会饿肚子了。”明儿兴奋的说。家里粮食紧张,他很明白,不然,丑姑也不会天天想带着他往山里跑了,还不是为了多找些猎物回来,换成粮食存着冬天吃啊。提到菱角粉,丑姑就非常怀念以前的老家了,那边野生莲藕也到处是,和野菱角共生在村子周围那数不清的小河小沟小池溏里。村里那些淘气的小男孩子们,一到夏天就光光的摸下水,潜到水下面去抽藕带,这玩意儿大家都是当菜来吃的,随便爆炒一下,就是一盘鲜嫩可口老少咸宜的时令蔬菜了。可惜啊,野莲藕与野菱角后来都消失了,虽然几年后又人开始种植菱角与莲藕,但家养的和野生的味道却并不相同。她总觉得野生的格外好吃一些。不过,现在找到了野菱角,丑姑心情非常好,不管怎么说,也是为家里增加了一些食物啊。就他们家目前这个境况,弄到十斤粮食都是个很大的收获呢。想起粮食,丑姑就又想起家里的唯一闲人,他们姐弟三人的亲娘了。说起来,大家吃的粮食,是靠她的一对手镯换回来的,丑姑估计了一下,手头上剩下的银子大约还能换回二百来斤粮食,也就是说,省着点吃,他们家勉强能熬过今年。但这还是依现在的这个状况来算的。现在是夏季,蔬菜种类多,每天她都特意多弄些菜,就是为了减少粮食的消耗。到了冬天除了白菜就是萝卜了,天气又变冷了,而且也不可能出去外面找什么贴补了,粮食的消耗肯定会更快。反正她是没打算,象村里的一些人家那样,一到冬天,就一家人半饿着肚子的不吃饱饭了。这种日子,她是没法过的。吃的不好就算了,还得天天饿肚子,她还不如两眼一闭,说不定还能再回到现代去了。虽然她对现代生活也没多少值得留恋的了,但起码在现代她不用饿肚子,生活水平可比现在高出不知多少。“哎,明儿,你有没有见过娘戴过什么?”丑姑说着在自己头上,手上都比划了几下。如果那妇人还有好东西没拿出来,她就不用整天担心一家人会饿死了。“什么东西?”明儿年纪还小,并不太懂姐姐的问话,上次那对手镯,妇人给她的时候,明儿也并没有看到。“可以换银子的东西。”丑姑又好笑又好气的的说。她完全没想到,明儿根本就听不懂她的话。明儿摇摇头,丑姑只得作罢,心里却在想那个爹就没给银子放在这女人手上吗?她也没想过明儿会知道,但以那死鬼老爹疼爱媳妇的样子来说,那女人手头上应当有银两才对。但是,上次妇人却交给她一对手镯,并没有给银子,这也很奇怪。不过转头再想想,以那妇人万事不管的德行,只怕那男人也没想过要把银子交给她。第11章 佩服宁二和柱子带着丑姑做好的鸡肉炖豆角回到家,吃得他们一家三口,香得他差点连舌头都吞下去了。这可是他们三人这几个月来,吃得最好的一顿了。就连宁二这种向来味口不佳的人,都吃了不少。“二爷,您打哪里弄来的这钵子菜,味道可真好啊。”柱子阿爷惊讶的问道。“就是那次我们在路上遇上的那叫丑姑的小姑娘,她做的。今天我和柱子出去,遇上丑姑和她弟弟明儿,咱们四人到山脚边,弄到了三只山鸡。其实是柱子弄到的。他们也想要山鸡,我就拿一只山鸡和她交换,她帮我们煮好,还给了些蔬菜。”宁二解释道。“原来是她啊,是听说那孩子在家里什么活儿都干。这烧菜的手艺还蛮不错的啊。今天炖的这个鸡真好吃。”柱子阿爷笑道。“恩,他们家自打她爹没了,日子难过。不然她也不能带着七岁大的弟弟,想进山去找吃的。幸好遇上我和柱子。咱们四人也没敢进山,就是山脚下就寻到了三只山鸡。改明儿我们再去。以后咱们就有吃的了。”宁二笑道。柱子爷叹了口气,怜爱的看着他说:“二爷,您是该出去转转了,多到处面转转,对身子也有好处。您养好身子骨才是正事。那山里危险多,别说那吃人的狼和虎,就是毒虫和蛇就能要了人的命。您以后还是别去了。”“我晓得,也不敢进山,就是山脚下,再加上有丑姑他们作伴呢。那孩子打小就跟着他们那当猎户的爹进山打猎惯了。他们知道哪里能去,哪里不能去。你也别太担心了。现在我就剩下这处宅子,手头几两银子能花用多久啊。不想办法谋点生活,咱们三人难不成等着饿死吗?”宁二说。他特意告诉老爷子,丑姑他们进惯了山的,没什么危险,不过是安慰他罢了。因为他知道,如果他不带柱子去打猎,家里迟早得断炊。在宁家村,别人给他们一些蔬菜,就是承了人家的情了。不可能去找人家要粮要米吧,所以他打算把柱子培养起来,当个合格的猎手,以后多猎点野物去集镇上换粮米回来。能养活他们一家三口就行了,也没有指望能赚多少银子。“唉……”柱子阿爷只能叹气,宁二这话说的很实在。没有银子,不谋点生路,就真的只能饿死了。“行了,你也别太担心了。我会小心的,柱子我也会帮你看着的。我现在就剩你们两个亲人了,柱子就相当我的亲兄弟一般。”宁二又说。“唉,二爷,我哪里是担心柱子啊,我是觉得二爷受委屈了。”柱子阿爷说。柱子打小就听二爷的话,如果没有二爷,柱子早就死了。可惜的是,如果柱子没有烧坏脑子,现在就能是个壮劳动力了,随便出去找点活儿干,也可以给这个家里挣些粮食回来吃。柱子只比二爷大两岁,打小就生得壮实,又和二爷一同长大。五岁时,宁家就开始培养柱子,是想让他当二爷的贴身护从的。柱子也没辜负大家的期望,十岁就已经身手很好了,可是那年好多孩子出痘,二爷都挺过来了,就是柱子差点儿就死了。宁家花了大价钱,甚至求到了皇宫,找了太医来才救活了他,但这孩子的脑子却烧糊涂了。从此,柱子就象个傻子似的。大家都不与他玩,都嫌弃他,只有二爷依旧把他当成自己的伙伴,时常教导他,不然,柱子的境况只怕比现在还不如呢。也亏得二爷的精心教导,柱子虽然脑子不灵活,但却不惹事,很乖很听话,身手也没有完全忘记。就凭这一点,老爷子都不能不管宁二爷。“我有什么委屈的,宁家上上下下那么多人,就我一个人活出来了。我还委屈个什么啊,我现在啊,就想好好活着。”宁二笑道,心里却生疼生疼的,想起了自己那白发苍苍的祖母,还正在盛年的父母,那年幼的侄儿,等等。他们全死了,就剩下他一个人独活着,如果没有柱子爷孙俩精心的照顾着,他只怕也活不下来了。“唉……”老爷子连连叹气,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他知道,手头上只有六两多银子,最多也就是把今年熬过去,明年就要断粮了。“你别唉声叹气了。日子总是过出来的。丑姑那孩子,还带着两个弟弟呢,家境比咱们还差。人家也还在努力活着呢。”宁二说。他真的很佩服丑姑,把屋子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屋外还到处晒着柴草,显然人家年纪虽小,负担虽重,却在有条理的努力过好日子。他难不成还比不上,这个小姑娘吗?“可不是。三个几岁大的孩子,想要活下去,可不容易啊。”老爷子也叹惜道。“恩,我和他们说好了,过三天再去找他们一起打猎。顺便把这钵子还回去。对了,她还给了一点菜种子,说虽然不对季节,但这些菜籽儿撒下去,还是能长成菜苗的,个把月我们就能有自己家种的菜吃了。”宁二想起丑姑给的两小包菜籽儿,连忙匆匆的拿了出来。老爷子虽然不会种田,但来这个村子个把月了,也学会了干些简单的农活,也曾仔细的和别人拉过家常,知道一些务农的常识了。他接过菜籽儿,笑道:“这可是好,那孩子可真有心。咱们自己种点菜,以后也不用发愁没菜吃了。”宁家村的人虽然时不时的有人送些菜给他们,但却没有一个人告诉他们该自己种点菜,甚至有的人还巴不得他们出银子在村子里买菜。但是他们手头这么紧张,哪里敢去买菜。所以别人给菜,他们就接着,别人不给,说三说四的,他们就当没听见。其实宁家村比姜吴村还大,就多了他们这三口,现在又是菜多的时节,今天你家给半篮子菜,明天他家给半篮子菜,完全够宁家三口人吃的,也不费宁家村人多大的事,也不是占了多大的便宜。但宁家村的村长与族老,却硬是没把这事吩咐下去。村子里的人,有几户心眼好,会时不时的送点菜过来。但大部分的人,可没这个心情。宁二他们三口,也不好意思找别人家要菜。他们家也和丑姑家一样,离村民们远。丑姑家是住在最里面,他们家却是住在村外头。当初他们家来也是外来户,就在离村约一里处搭了草棚子,住下来的。现在的房子还是建立在老地基上。宁二当时也问过丑姑,如何种这些菜,丑姑很简洁的告诉他:“翻好地,整平。把菜籽儿稀稀的撒上去就行了,再浇点水,隔个三五天就生出来了,再时不时的浇点水,不难的。你们自己看着天气,太干就浇水,对了,早上一起来就浇了,别等大中午浇,会烫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