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02 05:56      字数:3270
  ‘早恋’对中国孩子来说是个恒久远的话题,家长老师总在禁止,但这就像是野草,春风吹又生——少年少女从十二三岁起,甚至更早以前,就对异性有了模模糊糊的好奇和好感,这是青春期遐思,是内分泌系统的一次狂欢,根本不是外力能够完全控制的。

  而不同的时代,孩子们总体上而言对早恋的态度是越来越坦然的。在毛思嘉穿越前的2019,早恋这个名词虽然还在,但孩子们早就不会因此而不好意思,甚至惊慌失措了。

  然而,在1967年,以及之后的几十年间,孩子们会很长时间保持心惊胆战,早恋就跟地下工作者传递情报一样。

  而在1967年之后十来年,相比起更之后,还会多一重风险,政治上的风险。

  虽然没有明确地说早恋是政治问题,但这种已经涉及到所谓的‘生活作风’问题了。而以此时的政治形势,因为‘生活作风’问题吃苦头,这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不过就算没有这一条,早恋这件事本身也足够影响少年少女了!

  首先,因为各方面的原因,男生和女生之间是隔着很厚的壁垒的。谁要是跳出这个圈子发展早恋,哪怕只是单相思,立刻也会被发现端倪的伙伴排挤。这种排挤倒不见得都是恶意,但反复地捉弄、调侃是免不了的。这个年纪的孩子,自尊心极强,怎么受得了这个!

  另外,还有家长老师的眼睛盯着没有人愿意孩子们‘犯错误’。

  再加上社会风气的紧张,让哪怕青春期的自然反应都变得压抑!

  不过青春期的怦然心动到底是不知多少万年进化发展的结果,根本不可能完全压制住!所以哪怕是在这个时代,每个学校每个年级,甚至每个班,都会传出一些似真似假的绯闻。

  有些有几分真,有些半真半假(至少一方喜欢另一方是真的),有些就完全假的了。

  每一个少年少女谈论起这些都充满了兴趣、神秘、压抑不住偏偏要压抑的兴奋,但他们表面上还是要装模作样地进行批判!

  这怎么能行呢?这简直就是耍流氓——没错,如果一个男生有找女生搭话的意向,很有可能要被说是‘耍流氓’。

  关于彭小勇喜欢毛思嘉这件事算是杨雪燕猜的,但他并不觉得自己猜错了!

  他亲眼看过,午休的时候毛思嘉在临窗的桌上趴着睡着了,坐在她斜后方的彭小勇盯着她看,看了足足有十几分钟。再想想那些特殊态度,怎么可能没问题!

  但是,在场的其他人并不知道这件事即使是彭小勇的好朋友,也不知道这件事的真假——这时候问题来了,大家是愿意接受杨雪燕的这个说法,还是更倾向于彭小勇隐藏了真实情况?

  说实话,事情进展到现在,其实已经没什么选择的余地给其他人了。这些人这个时候保持了沉默,其实就是一种妥协和默认。

  这并不是因为杨雪燕人缘有多差,他们这个时候才刚刚入学,就算是得罪人也来不及。只是因为彭小勇身份不一般!他头上有一个哥哥,不仅仅是红卫兵,而且还是首都首批红卫兵!是跟着领军人物打过江山的,各方各面都非常不同。

  这种不同并不见得能让他们在分配工作的时候多一些优势,但在影响最大的中学生群体中间,这是非常有震撼力的一个背景!

  简单来说,在这所学校的红卫兵组织,彭小勇说话算话!

  “都是革命同志都是革命同志”有人出来打圆场。

  杨雪燕松了一口气,其实话说出口她就后悔了,她知道彭小勇有多大能耐!自己这样一说,肯定是要得罪人的。但是少女的自尊心让她没办法说自己错了,幸亏有人给了台阶下。

  另一边,彭小勇也只是哼了一声,并没有真的做什么。倒不是因为别的原因,只是杨雪燕是个女的,他一个男的特别去为难,总觉得有些不自在。

  “走撩!”彭小勇招呼自己身边的几个哥们,看都没看女生那边一眼——这也算是正常反应,男女生这个时候都对异性好奇,与此同时又要拼命表现出一点儿兴趣都没有的样子至少在异性面前是这样的。

  如果不这样,立刻会成为自己性别圈子里的‘全民公敌’。

  在学校的时候,大家都是热衷于革命的同志,不能坏了风气,没人说什么。等到红袖章收起来,放学之后,就有哥们问彭小勇了。

  “勇哥那个‘郝思嘉’,真是你小学同学啊?”

  彭小勇疑惑地看了对方一眼:“‘郝思嘉’?”

  问的男生嘿嘿笑了几声,稍微解释了几句——《乱世佳人》是建国前拍的外国电影,当时是引进了中国的。但是在建国之后就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大毒草,属于‘禁片’,一般人没什么机会观看。

  但前一段时间流行放禁片,主要目的是让大家明白要批判什么!在批判之前了解了解要批判的东西这个逻辑,没毛病!

  其中《乱世佳人》就作为内参片,在一些单位礼堂之类的场合播放过——因为拷贝非常少,也不可能扩大放映规模。说实话,看到这部电影的孩子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且大多是大院子弟(就是他们才有机会在自家大院儿礼堂看到)。

  至少彭小勇的这个小伙伴,他是绝对没有看过《乱世佳人》这部电影的。只能说传闻就是这么来的,有人说了,《乱世佳人》里的女主角就叫郝思嘉,长得漂亮。

  这在巧合之下被认识毛思嘉的孩子知道了,当即就说:“我认识一个毛思嘉,绝对不比外国的郝思嘉差!”

  看过电影的人就不信,非要去看真人,后面果真找机会带着看了一次毛思嘉,这才相信。

  从此这个故事也流传出来了,毛思嘉有了一个‘郝思嘉’的外号。

  这时候大家的娱乐生活匮乏,随便一点儿传闻都能传的很兴奋这也是这么无聊的故事也能传开的原因吧。

  “认识小学一个班的。”彭小勇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淡一点儿,就好像这根本没什么一样!实际上他是很得意的。

  其实这个年纪的男生女生么。女生因为早熟的关系还好一点,男生的所谓‘喜欢’,真心玩闹、找刺激的成分比较重。对于彭小勇来说,确实多看了毛思嘉几眼,但绝对没有真正的喜欢,甚至连早恋也很难说得上。

  这个时候听哥们儿说到这个,更多的是一种与有荣焉。

  “怎么样,毛思嘉多少分儿?”

  小伙伴扶了扶自己的栽绒帽子,竖起大拇指:“一百分儿,绝对的一百分儿啊!‘刀削面’还说他认识一个一百分儿的,说了多少次带咱们开开眼,都是糊弄。上回好不容易去看了,什么呀!最多一个八十的!”

  “哪个‘刀削面’?”彭小勇有些糊涂了。

  “就是家里住月坛公园那边的‘刀削面’,姓王,下巴特棱角啊!”小伙伴帮助回忆。

  这就是男生们事后的样子了,没有女孩子在的时候和有女孩子的时候,完全是两个样子——面对女生,得装的特凛然,好像电影里的我党战士一样,绝不会和女生说一句话!至于私下,和几十年后没什么差别,总要提一提女生。只不过稍微具有时代特色的是,会含蓄一点。

  女生们则是另一个样子,之前和杨雪燕貌似乎走的挺近的刘妮,回到教室之后就若有所思地看了毛思嘉一会儿最后撇了撇嘴,转过头不看了。

  “毛思嘉,今天班上要办黑板报,有一段英文要抄写,你来板书可以吗?”班上的团支书来问毛思嘉。

  这又不是什么大事,毛思嘉点头就算答应了。

  很多人以为中国曾经有一段时间学校里都在学俄语i,俄语重要性超过英语这是认识错误的。事实上,即使是俄语最当红的那几年,也不一定超过了英语。更别说,现在中苏破裂,俄语早就是老黄历了!外语课依旧教授英语。

  毛思嘉本人是外语课代表,一手漂亮的英文书写不少同学都知道,她留下也是正常。

  傍晚,放学之后,办黑板报的同学留了下来。

  刘妮一眼看到了毛思嘉,皱着眉头说:“这回办黑板报不是我们的事儿吗?毛思嘉是班干部啊!”

  关于课代表算不算班干部,总有不同的结论,但在毛思嘉这会儿是算的。

  此时的班集体,能说的上话的人就是团委、班干部、红卫兵三拨,有的时候他们能一起做事,甚至有的人就在三个系统兼职。但有的时候又是泾渭分明,必须彼此分开的。

  今天似乎就是一个需要分开的场合,留下的全是红卫兵,只有毛思嘉,以及陪毛思嘉的于欣,好像两只黑羊掉进了绵羊群一样显眼。

  作者有话要说:  不知道为什么这一章也要锁总之给大家造成的麻烦,真是非常抱歉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 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