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
作者:三春景      更新:2022-04-02 05:55      字数:3382
  于欣完美符合毛思嘉想象中的北京大妞的样子——爽朗大气、能干、义气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虽然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大家对北京大妞有了这种印象,但是真实生活中的北京女孩却不见得都是这样,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刻板印象’了。

  毛思嘉和于欣是一个胡同里的小伙伴,她爸爸是政府里的小科员,妈妈在小学做老师,真正的革军、革干、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算不上,但在胡同里,也算是很体面的人家了。

  两人从小一个幼儿园、一个小学,总做同班同学,上学放学也一起走,因为性格上面非常合得来,是很亲近的小姐妹了。

  相比起毛思嘉,于欣家里人多孩子多,经常吵吵闹闹地她头疼。所以小姐妹玩儿,经常是来毛思嘉家里。

  “我们洗头吧”毛思嘉见于欣有几次挠头的动作,知道她恐怕是头皮痒了。摸摸自己的头发,好像也有点儿油了,所以提议两人洗头。

  于欣是个很有行动力的人,当下两人说定,她就回家取脸盆、毛巾和洗发膏去了。

  盆儿才提来,正好听到住倒座里的杨雪燕正和胡同里一女孩儿嘀嘀咕咕——她烦的就是这种背后说人坏话的!不像别人,为了面子上好看,总会装作没听到,她却是一下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这一声很有威力,杨雪燕和她的小伙伴一下就不敢出声了。

  不同于毛思嘉毛思嘉有一个温温柔柔的鹅蛋脸,清纯秀丽像是一朵白百合花,这很大程度上让人觉得她很好欺负。再加上她平常不和别人争抢,这就更加深了这种印象。

  就算毛思嘉实际上并不是任人搓扁揉圆的面团,也无法改变这种默默形成的固定印象。

  于欣就不同了,都知道她胆子大、很多时候像个男孩子一样干脆,认识她的女孩子没有不服她的。这个时候杨雪燕真敢回她一声,于欣就能臊的她一个月不敢出胡同——于欣就有这样的本事!

  见倒座里悄没声,没人言语,于欣冷哼了一声,转头把塑料盆递给毛思嘉。毛思嘉摇了摇头:“何必呢,杨雪燕一贯是这样,何必和她搅缠。”

  “就看不惯她那样儿!什么人啊!”于欣见一边放了两壶开水,有些担心:“这够吗?”

  “炉子上坐着炊壶。”毛思嘉把塑料盆放在搬出来的脸盆架子上,倒了多半壶开水,然后掺自来水:“你头发长,先洗吧!”

  这个时候没有吹风机,得靠自然晾干,头发长确实不容易干。

  于欣低着腰,把头发浸在温水里,毛思嘉帮她浇水、打洗发膏。嗅了嗅这种洗发膏的味道,觉得还不错。

  “这是合作社卖的洗发膏吗?”

  于欣揉搓泡沫,声音有些含糊:“对,灯塔牌的,合作社还有一种蛋黄洗发膏,我姐姐说也好用!”

  毛思嘉常常用一种洗发粉,不过经常更换洗发产品对头发更好。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她都是几种洗发产品轮着使的。

  盆里剩下的水将泡沫冲掉,毛思嘉又给于欣兑了半盆水,清了一遍她的长发,这才算完。

  相比之下,短发的毛思嘉要简单一点儿,兑出一满盆温水,凤凰洗发粉洒进去,然后就可以洗头了。这种洗发粉,2019年是看不到了的,不过毛思嘉用着还好,使用感受超过她用过的任何一款洗发水。

  同样用清水冲了一遍,毛思嘉就披着干毛巾和于欣一起坐在自家屋檐下了。

  今天是个大晴天,晒会儿太阳就能晾干了。

  有经过门前的大妈招呼:“思嘉洗头呢?”

  “嗯,洗头!”

  洗头这种事是会传染的,看见有人洗,自己的头皮就更痒了。于是趁着太阳好,院子里不少人家都搬出了脸盆架子,兑了热水洗头,一时之间院子里热闹了起来。

  毛思嘉和于欣相对坐着梳头,于欣羡慕毛思嘉有一头细软服帖的头发,一边梳头一边抱怨:“我这头头发就是狮子狗!”

  其实没那么严重,只是干透了之后披散下来确实有些蓬乱。放在日后,烫直了就可以了,现在的话还是扎辫子吧。

  这个时候女孩子的头发选择有限,大概来说就三种,短发的娃娃头、男孩儿头等等,中短发就梳刷子头,就是扎两束,不长,像两把刷子。长发就结两条辫子,不过辫子也不再是建国后十七年间那种长辫子了,最长垂在胸口,到腰间、屁股上的一律不行!

  于欣就是两条不长不短的辫子,像每个规矩女孩一样扎的紧紧的,蓬松的发质就看不出来了。

  &nbs

  p;  毛思嘉作为一个从小学舞蹈的小姑娘,是很爱漂亮的,对于现在的发型都很不喜欢——其实比起短发,她更喜欢长发,但是在好看的短发和不好看的长发之间选择,她选择好看的短发。

  其实娃娃头也不算好看,但相比起刷子头和两条大辫子,对她要稍微友好一点点。

  于欣等到头发半干之后就不折腾它们了,趁着阳光好,和毛思嘉一起编玻璃丝玩儿。相比起毛思嘉的‘手笨’,她非常手巧,随着手指头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个小金鱼就好了。

  相比之下,毛思嘉的小青蛙已经编了好久了,但谁看也不觉得那是小青蛙。

  “思嘉,你知道要开学了吗?”于欣嘴里还咬着玻璃丝,说话有些含糊。

  毛思嘉默默点头,大革命第一年,无疑是高潮迭起的一年,在第一次热潮散去之后,总不可能让小孩子一直胡闹——至少得有点儿秩序,不能看着孩子们整天就闹革命了。重新把孩子们送进学校,这是必须要做的事。

  “昨天有同学来胡同里通知,让姆们过几天去鲁迅中学报名!还让我和你说一声,你也是鲁迅中学的。”

  现在的首都是划片区上学,大家分到哪里上学就是哪里,不管你是工人的孩子,还是将军的孩子这当然是符合第一代领导人期待的。

  “鲁迅中学?”毛思嘉有些迷茫了。就像每一个地方的人都能对本地几所中学如数家珍,并针对其特点、优势做一个总结。毛思嘉在首都生活了十几年了,不敢说北京上百所的中学都清清楚楚,但西城这边的中学至少都是知道的。

  可这个鲁迅中学真的不知道了。

  于欣告诉毛思嘉,鲁迅中学就是原来的女八中,周围这一圈孩子全都被分配了过去。

  建国之初,很多事情依旧在按照建国前的老黄历在办,比如说女校。而这次的大革命,首都的女校全都被取缔了,变成了普通中学。

  说到女八中,毛思嘉就心里有数了,她过去还经常经过那里呢!知道那里是一所基础设施不错、规模也颇大的中学——这不奇怪,此时的中学,条件好的基本上都是建国前有积累。而女校,旧社会的女校可不是给普通人家的女孩子念的,里面多的是大小姐!这种学校,条件怎么都不会太差。

  说到学校,于欣就有一些开心了这种感觉是很容易体会的,放假的时候盼开学,开学的时候盼放假。

  相比之下,毛思嘉的感受就要复杂的多了如果可以的话,她完全不想开学。不是因为她恨学习,而是她知道这几年的学校根本不是学校,学生在学校学不到知识,学会的只有用暴力破坏一切。

  或许还有清醒的人,但实在是太少了。

  于欣不知道这些——这很正常,因为之前停课闹革命。别看中学生们闹革命闹的热烈,其实‘八一八’之后红卫兵们到处行动,还有全国学生进北京的‘大串联’,这些都是在学校之外做的。

  这就让于欣有了一种感觉,学校里面的氛围没变。回到学校之后,大家就会重新回归原本的样子学生该有的样子。

  但事实并非如此之后批斗行为会进一步扩大,学校根本不是一片乐土,反而会变成这场大革命的前沿地带、矛盾冲突最大的地方之一。

  她知道这一切,却没有办法改变。

  “去女八中不远不近的,既没有公交车,走路又费时间,我妈说我家那辆旧自行车就归我了!”于欣既像是高兴,又像是不高兴。

  中学生从家里得到一辆旧自行车,这不说人人都有这条件,但也算是比较常见的了。只不过这辆自行车往往十分破旧,于欣的这辆就是。之前经手过她爸、她妈、她姐,据说这是建国前的自行车了

  但这到底还是只属于自己的自行车。

  因为了解于欣的性格人品,毛思嘉没有隐瞒,小声说:“我爸说给我买一辆新自行车。”

  于欣立刻露出了羡慕的表情,不过她也知道这不算什么。毛思嘉家里父母工作和她家情况倒差不多,但只有她一个孩子,上面也没有老人负担,所以能把钱全花在毛思嘉身上,这在她家是不可能的。

  “到时候借我骑!”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19-12-20 09:36:07~2019-12-21 07:51:3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二毛和小咪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 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