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节
作者:老胡十八      更新:2023-06-24 02:15      字数:6189
  食过,下人收拾干净碗筷,老夫人也不念糊涂蛋儿子几个,只说些以前的趣事,直到淳哥儿打了个哈欠,才被兰燕嬷嬷领回房去。江春忙上前两步,将那三把钥匙捧上,道“物归原主”。老夫人却不收,敛了笑意,叹口气道:“春娘,莫非你还要与老身客气?这钥匙既是予了你,就是你的,我们认准了你,日后也只会是你的……我邓菊娘说出去的话,哪有再收回来的道理?”江春不安,这可是老人家一辈子的心血了,连皇帝赵阚都虎视眈眈的窦家家产,她怎可能安心收下?只一味道“孙女何德何能受这馈赠”“孙女无地自容”等语,打定主意就是不能要。又拿眼睛瞧窦元芳,示意他替自己说两句话,请他祖母收回诚意……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哪晓得元芳也不知是没看到她眼色还是有旁的想法,亦不帮着她说话。老夫人道:“你甭望他,他才不管我们女人家这些事呢,我信得过你,你就收下罢,待你及笄了,咱们也将你们事儿定下来,早一日晚一日都是要接手的……”江春脸又红了,甚“定下来”,她还有些不适应老人家这般爽快的说话方式。“好孩子,晓得你年轻女孩儿面皮薄,但你是个有主见的,你也晓得咱们元芳年纪在这儿摆着,京内多少人家在他这把年纪的,孩子成群结队满地跑了,再过两年当爷爷的也有了……现局势也稳定下来了,待过了这年把,总之是要办的……那些风风雨雨我也看够了,我不图个什么,只求你们好好的,子子孙孙都全须全尾……”可能是想到不幸没了的大皇子,老人家眼眶渐渐红了。江春手中那钥匙愈发还也不是,不还也不是,总不能似个孩子似的耍赖,将钥匙往桌上一丢,拍屁|股走人罢?“好孩子,莫多想了,女儿家手里得有点儿东西心里才踏实,就是为了你后半生安心些,你也要收下……若元芳日后敢有哪里对不住你的,你提脚一走便是,咱们女儿家不愁嫁的。”说着还擦干泪又对她眨眨眼。江春被逗乐,愈发喜欢这位祖母了。可能,这就是她的福分罢,遇到这么位祖母,这么几个真性情,真正关心她的窦家人……她想,她是幸运的,比这时代不知多少的女子都幸运。第124章 坐堂江春要将钥匙还给邓菊娘,但老人却又不肯受,江春亦无法,无奈只得先收下,就当先帮她收着罢,日后再找机会还给她便是。晚食后又说了会子闲话,辞别过老人家,元芳方才送着她回了学寝。翌日,才散了午学,江春与胡沁雪招呼过一声,道明日再去拜见干爹,今日有事要出去,回寝可能要晚一些。待她裹严实了衣裳来到城东的熟药所,刚过了酉时初刻,正是晚食时辰,所内人也不多。她方一进门,杨掌事就招呼着上来,有小厮知机的送上杯热茶,江春也未吃,只握在手中暖着。“春娘子果然能耐,你瞧我今日,精神头可是好多了?”杨掌事笑得极其和善,白白胖胖的似尊弥勒佛。江春|心下明白,他这是吃了她的药有效了,只淡淡笑笑,道:“杨叔身体底子本就不差,只是稍微欠了点调养罢了,日后多吃些温补之物,定能比年轻小伙还康健哩!”一席话将掌事的惹得笑开怀,引着她去了一进门左手边第一间小屋,就算诊室了。只见那诊室五六个平米宽敞的样子,青砖地板,朱红漆的墙壁与柱子,正中靠墙放了张朱红的雕花桌子,桌后立了把同样花色的椅子,椅子上铺好了牡丹花样软软的坐垫,看着就暖和。对角靠墙处还放了一盆墨绿的兰花,在寒冬腊月里居然也散发着勃勃生机。一切都布置得刚刚好,看来这位杨掌事委实是个妥帖人。江春被他请着入了座,有小厮给她上了热茶,江春这才吃过两口,在位子上坐定,看着外头四处走动着抓药煎药的药工……也无个人进来,屋子虽比外头街面上要暖和一些,但坐久了双足还是僵住了。她就手端着杯热茶出了诊室,看了挨她一溜儿的几间诊室,不过全是空的,无人在内。给她送茶那小厮见她四处看,也笑着出来与她主动说起来:“春娘子,这几间往日是几位老先生在坐,只这几日天冷了他们都家去了,怕是要开春后才会来呢。”江春抬了抬眉毛,那几间都是老先生在坐?那她左手第一间,岂不是排在他们前头了?这几日若不来也就罢了,日后来了……可就不太好看了。可能是上辈子形成的职业习惯了,任何行业都是敬老的,尊重前辈已成了行业潜规则,尤其是在中医这种迷信经验的行业里……见她神色难为,小厮倒是会看眼色,忙宽慰道:“春娘子不消忧心,那几位老先生也不是每一日都来的,他们往日亦只隔三差五来一遭,年后还不定来不来呢!”江春笑笑,只将此事记在心上。她又去药房看了一圈,见几个抓药的药工皆勤脚快手,称头拿捏极其熟练与准确,就是那药材质量,每一个抽屉拉开来看,都是极其匀净地道的……她对这熟药所的感官愈发好了。江春看完了杂七杂八,外头天色黑透了,她又坐回自己诊室去,见也没人,只拿出随身带着的书册看起来——闲着无事时度日如年,看看书倒是能消磨时光……只是天寒地冻,才将坐了片刻,双脚又麻木了,就是使劲跺了跺也无用。这汴京的冬天,委实难熬!令她不由得想起金江的冬日来,就是最冷那几日也只地上结层霜,顶多冻坏些瓜瓜豆豆的,哪里似这边,连人都能冻坏……也不知家里众人如何,元芳使人帮她带的口信可收到了?窦淮娘一日不生下小皇子来,京内局势就一日无法真正安定,待真正的尘埃落定,估计家里武哥儿斌哥儿秋姐儿三个小的都能上学了……也不知今年文哥儿和江夏两人考上弘文馆不曾?想着想着,愈发想要回家了。“您这边请,我们这位小江大夫,可是太医院内极其本事的,像您老这般伤了风,她两包药下去,保准您药到病除,今日喝药,后日就可吃酒了!”那小厮领着个老太太来到诊室门口。江春听他对自己一气儿的胡夸海吹,“药到病除”这话可哪个也不敢说的……倒是险些笑出来,忙整理了仪容,正襟危坐,等着迎接她在这世界的第一个正式“病人”。哪晓得那老妇人在诊室门口看了半日,就是不进去,只伸头探脑的瞧了她几眼,神色犹豫不决。江春还道她是有甚难言之隐,想着此时该展现笑意,令病人如沐春风,消除怯医心理……“就这黄毛丫头瞧甚病?你个崽子莫忽悠你奶奶!你这熟药所里怕是没大夫了不成?让个小丫头来瞧你奶奶,信不信奶奶打下你半截儿来?”那老妇人白了小厮与江春一眼,又转去了别处。……于是,江春才绽开的笑意,就僵在了唇边,令她收也不是,笑也再笑不下去。虽然早有思想准备,但被人当着面这般否定了,她也尴尬,上辈子好在病人虽不信她也只是背后吐槽,这般当面就骂开的,还是首次……关键是还“连累”了一心推荐她的小哥。好在那小哥也是个看得开的,混不在意老妇人荤骂,待她扭着腰走了,他立马去了江春面前安慰道:“春娘子莫放心上,老虔婆那寡嘴儿,说起话来最是没个高低,你就当她放……”他及时刹住嘴,将那话给憋住了。江春倒是感谢他的宽慰,笑笑不当回事儿,毕竟上辈子也经历过的,年轻医生坐冷板凳好似就是天经地义的,只得勉强安慰自己:无事无事,慢慢来就是了,总有起得来的一日。她这般自我安慰着,僵直着脚,好容易才熬到戌时末,城内大钟一响,所内众小厮药工收拾了铺面,准备关门,她也就拿上自己的书走人了。临了,杨掌事又来宽慰了她几句,甚“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老生常谈,她上辈子也没少听,亦只淡定的应下。辞别众人,出了门,一股冷风似长了脚一般,朝着她头面扑来,顺着脖子又往里钻,她闭口不及,居然还有一口灌进了肚子里去……这才觉出肚内空空来。一散了学就往熟药所来,说着话居然就将“正事”忘了,但现已九点多近十点钟的样子,街上早没几个人了,要吃东西只得去夜市。夜市……她独自个儿,是坚决不会去的。遂只得低着头,裹紧了大衣裳往朱雀大街而去。因着乱局初定,街上人虽不多,但三教九流的也不敢为非作歹,这时候任哪个也不敢往风口上撞……她倒是安安稳稳回到了学寝。直到洗漱过躺床上,她才不得不承认,自己前几日委实是想多了,还计划着啥“一日瞧十个病人”哩,照今日这架势,甭论她去哪里坐堂,哪里都得贴钱养着她哩!夜里免不了的做了许多梦,一会儿是只热气腾腾的烧肥鹅,歪着脑袋眼睛半睁半闭,颇有两分媚眼如丝的味道,似在挑衅她说“来呀,吃我呀”,激得她磨刀霍霍一把抓住它脖子……一把抓空了,反倒将手臂露外头,大半夜的将自己给冷醒了。醒来想起梦里那烧肥鹅,肚内唱起了空城计,只觉着懊恼异常,早知道一个病人也瞧不着,又何必那般老早八早的守着去,还不如悠闲自在的吃个晚食再去哩!摔!想起一个病人也没瞧上,想到自己的挣钱大计不知何时才能步上正规,难免又有两分沮丧。这种沮丧直持续到了再次入睡,睡着后梦见自己在那诊室方坐下,就来了几十号病人,在门口排起长长的队,等着找江小大夫瞧病,有几个没挂到她号的,就站门口好说歹说求着要加号,不给加号今日就不走了……当然,醒来难免又失落,这种情景估计只有“专家门诊”才会出现呢,自己又想多了!摔!她又懊恼着入了睡,第二日醒来就显得精神不济,用过早食,勉强着听了一日的课,散学后与胡沁雪一道家去。先去了胡叔微家,下人道“老爷去三爷府上了”,姊妹二人又约着去了尚书府。果然几人正在胡老夫人处说着话呢,二人先与众长辈见过礼,江春特意将昨日腊八之事说了,道她“先前就应下窦老夫人去她家请平安脉,倒是不好临时变卦,故只得跟着去了窦府,辜负了祖母美意”。这种场面话也就只有胡叔微父女两个会当真了,果然就顺着她话问起窦府情形来。江春|心内斟酌了一番,捡着无关痛痒的说了几句,无非是“先前的安国公回了张家去”“窦老夫人身子弱了些,精神头尚好,只是心内忧着官家龙体”这些众人皆知之事。父女两个听了倒是唏嘘不已,皆道未曾料到风光无限的窦家也会经那磨难,此番安定下来倒是尚好,老人家正可安享晚年,只是可惜了那张宪,当年他亲娘费了好大功夫才带他脱了虎口,现今他又“自投罗网”,倒是衬得当年他娘似笑话一场。说起这糊涂蛋,众人又是唏嘘一番,满东京城的人都跟着瞧了这笑话,只是可怜了那老人……自己养的儿子,再糊涂的果子也只得自己吞下了。只有胡老夫人与胡叔温母子俩对视一眼,再望了一本正经的江春,会心一笑,窦家经此定是要一飞冲天的,也不枉当日自己冒着杀头大罪帮了他们一把,此时的他们,心内皆知窦家这株大树是抱定了。几人说过旁人家事,江春这才有时间与干爹寒暄。果然似他这般浪漫洒脱之人,最适合的还是霁月风光与大好河山,留在世俗的漩涡里真委屈了他……不见他才出去一年不到,人虽晒黑了点,但面上神色却是愈发从容与开朗了。江春真心替他高兴。“干爹这一年都去了何处?”“去福建走了一遭,那头近海,吃耍的都与咱们这边不同,同金江更是不一样哩,市面上舶来品不少,还顶顶便宜不过,似那西洋来的甚‘眼镜’,为父这老眼昏花的一戴上,嘿,就似用抹布擦净了桌面一般……我还特意与你祖母带了一副家来,瞧着若得用了,日后再与她配上两副。”“吃食味儿也鲜香,就是那鸭汤面与米豆腐正合我口味……春儿你瞧,为父可是发福了?这一年还当真是心宽体胖哩!”江春认真打量,还真是长了点肉,不过他这年纪的中年大叔,新陈代谢减慢,长胖好像也是必然趋势?她只是捂着嘴笑。这愈发坐实了自己“长胖”的现实,胡叔微笑着捋捋那把美须,叹了口气:“唉!只你姊妹几个去不了,不然将你们带出去见识一番,瞧瞧你们几个,太瘦了些……可是学业繁忙?”他将眼神落到江胡二人与徐绍、胡英豪身上。江春终于见到自进门来就不出声的胡英豪来,他倒是老样子,众人活动历来不参与亦不拒绝,不知情的只道他是性子疏朗,江春却觉着这是“狐狸成精”了。果然,见她望着他,这成精“狐狸”还对着她眨眨眼。倒是徐绍这半年来性子变化有点大,也不知是要适应京内环境做的改变,还是经了何事,好似对甚都提不起兴致来,她与胜男几个出去玩耍时也会约他,但他每次都是拒绝了的。只是拒绝过后,她们不论去了何处,又总是能在不远处见到他……委实古怪!就像不喜与她们来往了一般。想到此处,江春就将视线落他身上去,同样的温和有理,众人说到甚,他也会搭两句嘴,不会显得太木讷与游离,但也拿捏得极好,从不多说一句……脾气是真的好。只是,这次亦如这半年来的每一次,她视线刚要与他对上,他就又迅速的转开去了。她观察过,他对胡沁雪与高胜男就不是这样的……江春叹了口气,不知自己哪里惹他恼了。可能就如“上辈子”那些朋友一般,慢慢走出小圈子见识了更广阔的世界,更优秀的人儿,彼此间也就不再紧密了……江春又轻轻叹了口气。“春儿这是做甚?小小年纪还叹起气来了?可是学业太过繁忙?你们那几个夫子我都识得,改日去与他们招呼声,你们这年纪就该好好见识见识,日日被逼着扑书本上,委实辜负大好时光。”江春忙摆摆手,开玩笑,这位干爹是个性格天真的,说直白点就是情商不够高,他可是真能做出这种事来的。他虽是好意,人家嘴上可能会留点面子不说,心内不知要笑成何样了,太医局之事,哪里轮得着他个退役前太医越俎代庖了?上头胡老夫人咳了一声,带了两分不悦道:“就你事儿多,这东京城内两三千的学子,哪个不是这般过来的?还以为个个如你一般逍遥自在哩?”被训了的胡叔微也不以为然,自己一笑而过。老夫人也未再揪着这问题,问他些“去了福建哪些地儿”“跟着何人去的”“吃食可还习惯”等问题,几个小的也都竖着耳朵,听他讲外头的世界。胡叔微能言善道,一草一木,就是块石头亦被他讲得栩栩如生,不光几个孩子听得入迷,就是几个大人也聚精会神听着,生怕错过分毫。待饭食上桌,几人也不分男女,围坐一处吃起来。倒是胡叔微想起什么来,问江春:“春儿,你嬢嬢嘞?怎不将她唤来一处吃,省得她独自个还冷锅冷灶的。”江春尚未说话,只感觉上头的胡老夫人与胡叔温慢慢停住动作……看来是他们也知晓江芝的事了。她只得歇了碗筷,斟酌了下言语,才慢慢道:“多谢干爹关怀,我嬢嬢她找到个去西北的工,才七月间就去了西北,怕是这两年都不会再回了,若回倒是直接回金江去了。”“哦?这是为何?怎好好的东京城内不在,要跑西北去,那边气候她怕是受不住哩,不如少挣些钱,安安生生在这边……”果然是个天真浪漫的中年大叔。江春也不知该如何编下去了,只笑笑道:“多谢干爹关怀,我嬢嬢就是个性子好强的,喜欢往外头闯荡哩,好在现今风气开放,只消肯努力,她个女子家在外头也倒是能挣出条路子来。”胡叔微还待细问她去了何处,老夫人就着江春的话头,说起外头风气来,说到哪家闺女在梁门大街开了间首饰铺子,日日站柜台上如何如何的,大叔才被转移了注意力。江春松了口气,似胡叔微这般天性纯真之人,江芝作的死,她还是莫与他晓得了……反正事情也已过去了,渐渐的都会淡忘。待用完晚食,胡叔微领着几个孩子辞了老夫人,回了自个儿府里去,给他们分了些带回来的特产小物并稀罕的舶来品,江春又被胡沁雪拉着留下,就歇在了胡家。另一头,胡老夫人又使人来将徐绍唤了去。想起今日外祖母看他的眼神不乏警告,不消翠莲老妪如何交代,他也知祖母要说甚了。他想起刚来到东京没多久,就是安国公府办桃花宴那回,小友在那府内救了窦老夫人,自己听闻了还替她高兴过几日,外祖母不知从何处晓得了,专门将他叫进府来嘱咐了一顿“好生念书,莫将心思花在旁处”的话。他不知何为“旁处”,只懵懂应下。